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6,(8):29-31
北半球概况 1975年年初和年底北半球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冰岛低压比常年强些,大西洋高压位置比常年更偏北,因此低空强劲的西风带从北美大陆伸展到亚洲中部,致使美国的大部分、欧洲、中亚和西伯利亚东部1974—1975年的冬季较常年温暖。这也是初冬至1975年底的天气特征。春季月份北美大陆为阻塞形势,造成了美国东部的许多地区和加拿大较常年偏冷。  相似文献   

2.
亚洲温度:苏联哈萨克地区,1月平均温度比常年高5—8℃,西林诺格勒偏高8.7℃,为85年来的最高值。4月西伯利亚东北大部份地区比常年高5—8℃,10月下半月,西伯利亚西部则比常年冷,河流提早冰冻。阿富汗大部地区,2月和4月温度很低,许多地区下雪。查谟和克什米尔2月也很寒冷。2月27日斯利那加最低温度-9℃(比常年低10℃)。5月23—27日安得拉邦沿海地区出现热浪,卡基纳达温度高达46℃比常年高9℃。  相似文献   

3.
丘陵 《气象科技》1974,(8):42-45
北半球1973年北半球大部份地区,尤其是欧洲—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区域内大气环流的特征类似于1972年,气旋活动十分强烈,纬向指数偏高。其原因为极涡不断加强,同时低纬度的等压面高度增大。极涡的气压值比1931—1960年的平均值低2—3个毫巴,亚洲地区的气温比常年低2℃左右。这表明自从五十年代以来,北极地区确实持续变冷。东欧、  相似文献   

4.
北半球概况北半球全年的地面气压分布与1973年有所不同,冰岛低压较为显著,太平洋区域的海面气压比1973年低。中亚地区气旋活动比1973年更偏北。上半年北大西洋上空强烈的气旋活动增强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暖平流。春季,北欧上空的阻塞高压形成了广大地区的干、晴天气。秋季(9—12月)特点为气压低于常年而降水量比常年高。冬春季节的大部分日子里,越过东太平洋和北美大陆的纬向偏西气流比常年强。4月一个弱的阻塞高压在加拿大南部发展,然后向东北方向移去同北大西洋的阻塞高压合并持续到6月。7月高空气流的低槽在北美东部和西部形成,然而一个大的暖  相似文献   

5.
俞香仁  苏茂 《气象》1981,7(1):49-50
在气象学上,对天气现象的描述诸如风雨雪霜,闪电雷暴,冰雹雾松等等已有不少。但有一种天气现象却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这就是地冰花,也有人称为“霜柱”。这是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在寒冷的冬天,晴朗而风静的夜晚,裸露而松散的土地上,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白菊盛开,景色十分喜人(见图1)。 地冰花是怎么生成的呢?据我们观测,当气温低于零度,风速较小,土层潮湿而松散,地表温度在零下1—2度,土下层有水汽不断向上蒸发时,是地冰花生长的有利条件,因为地表温度低于零度时,会使土壤缝隙向上蒸发的水汽产生凇结。观测发现,这种凇结现象,当气温在零度时即开始,并随着水汽不断蒸发,这种凇结现象在不断进行,地冰花也不断向上伸长;当地表孔隙较大时,  相似文献   

6.
利用德令哈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73—2016年地面气象观测天气现象数据资料,采用统计法、气候倾向法等方法,从年代际、年际、季节和月际4个时间尺度来分析天气现象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4a来德令哈地区天气现象共出现11种,雨凇、雾凇、雾、轻雾、霾5种天气现象从未出现。各年代天气现象日数分布不均匀。雨、露和霜日数逐年呈增多趋势;雪、冰雹、沙尘暴、扬沙、浮尘、大风、积雪和结冰日数逐年呈减少趋势。逐月天气现象日数分布不均匀。春季以大风、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为主;夏季以雨、冰雹和露天气现象为主;冬季以雪、霜、积雪和结冰天气现象为主。通过对德令哈地区44a来天气现象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本地区开展预报预测、为农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7,(4):21-21
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根据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要求,已将省内1976年气象科技主要成果进行评定,内有《辽宁省军事气候志》、“地电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用能量天气图进行对流性天气预报”以及“北  相似文献   

8.
《气象》1976,2(11):61-64
  相似文献   

9.
1976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共出现25个台风,我台编号的有24个,其中有3个在南海生成。24个编号台风中强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大于32.6米/秒)有16个,登陆我国的有5个。一、气候特点 1、全年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入秋前略偏多,秋后略偏少 1976年除3月外各月都有台风生成,表1是1976年和多年各月台风发生数比较,表中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川省1981—2013年雾、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扬沙和浮尘9种视程障碍天气现象资料,对其发生日数、发生概率和分布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各天气现象发生日数排序为:轻雾>雾>浮尘>霾>烟幕>扬沙>沙尘暴>吹雪>雪暴。(2)轻雾和雾年发生日数为分别为176d/a和29d/a,日发生概率分别为48%和8%,远高出其他天气现象。(3)季节变化方面,雾和轻雾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冬季;霾、吹雪和雪暴集中出现在冬季;浮尘发生春季;扬沙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而沙尘暴、烟幕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4)变化趋势上轻雾基本保持平稳;烟幕呈增加趋势;而雾、霾、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呈下降趋势。(5)大气层结稳定、水汽充足、风速较小、人口集中和排放量较大,易于盆地雾、轻雾、霾和烟幕的形成;不合理利用水和土地资源,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随冷空气南下,是沙尘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吹雪和雪暴均发生在冬季降雪量大且风速较大的川西高原。  相似文献   

11.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奋起直追学大寨,战胜低温干旱,冰雹及各种病虫等自然灾害,夺得小麦大丰收,使59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76斤,比去年亩增46斤。为了认真总结经验,我们对1976—1977年冬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6,(6):32-33
1976年长江流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讨论会于3月24—31日在长沙召开。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了有关中央文件及《人民日报》社论,畅谈了当  相似文献   

13.
概况1976年5—8月全国共出现暴雨过程31次,按日雨量强度和持续时间分成强、中、弱三级,其中强暴雨过程6次、中等过程12次、弱过程13次(详见附录)。影响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主要按高空700毫巴等压面的系统分类,并参考其它层次的天气系统。我们选用东北到华南共15个站4—9月的候雨量(图1),来分析雨带的南北摆动。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8,(4):33-33
油茶是生长在南方的木本油料作物,上年夏季抽芽,秋季开花,次年秋季收获。油茶在花芽分化前要求长日照,高温(13.5—16小时;26℃以上),来促使花芽的分化发育。自花蕾膨大,到含苞待放,需要一定的短日照(8—9小时)和较低的温度(最低温度<17℃)才能始花、盛花。然而,1975年秋季由于天气的异常变化,使1976年南方的油茶产量大幅度下降。1976年的产量是10年来的最低值,比七十年代前五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半以上。据分析造成1976年油茶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油茶花蕾发育后期气温持续偏高,气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6,(6):26-26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在对1976年全区气象工作作出安排的同时,并对气象科技工作提出要求。主攻旱涝、大暴雪、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和农牧业生产的关键性天气,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质量,制定出灾害性关键性天气一览表、农作物生长或牧事活动一览表及天气预报服务一览表,  相似文献   

16.
17.
根据乌鲁木齐市1976—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距平法、累计距平法、主成分分析法和Morlet复数小波法,计算并分析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趋势、指数相关性及周期性等。结果表明:1、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夏季、热夜、暖昼和暖夜日数呈上升趋势,冰冻、霜冻、冷昼和冷夜日数呈下降趋势。2、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距平呈波动变化,其中极端最高在1992-1994年快速下降,2003-2008年较明显上升;极端最低在1991-1999年快速上升。3、夏季和热夜日数相似,1996年之前减少,之后快速增长。冰冻和霜冻日数与前者趋势相反。4、冷昼和冷夜日数在90年代中期之前缓慢上升,暖昼和暖夜缓慢下降。90年代中期后,情况相反。5、暖夜、冷夜、热夜和霜冻日数的变化对乌鲁木齐气温总体变化起到主要作用。6、各暖指数、冷指数间呈正相关,而暖指数与冷指数之间呈负相关。7、极端最高气温存在准6年周期,还存在准32年的年代际振荡周期;极端最低气温存在准3年、6年、12年周期,其中准12年周期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76-2016年河北邯郸16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国家寒潮等级标准,采用线性趋势、M-K检验等方法,对邯郸各站24、48、72 h寒潮发生频次和降温持续日数及降温幅度等特征以及寒潮频次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寒潮活动出现在9月到翌年5月,深秋和初春发生最多。东部和北部为寒潮多发区,而中部发生频次最低。寒潮过程降温持续日数为1~6 d,降温持续日数与发生频次呈反相关,而与降温幅度呈正相关。24、48、72 h寒潮过程月平均最大降温幅度分别出现在5、9、11月,过程最低气温平均分别为-4.20、-4.99、-6.96℃,过程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最低,12月次低。邯郸寒潮过程的冷空气路径以西北和偏西路径为主,环流形势主要为一脊一槽型和横槽型。近41 a邯郸24、48、72 h寒潮过程整体均呈显著减少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先增后减"的年代际变化,突变时间为2009、2009、2012年。  相似文献   

19.
用非线性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59-1980年澳大利亚热带地区249个热带气旋的路径(取样时间间隔为6小时).首先对热带气旋路径的混沌度或不规则特性作了估计.混沌度是通过先将全部热带气旋路径标准化到一个共同起始位置,然后测量初始位置相近的一对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平均偏离(速)率的方法来估计的.通过热带气旋路径的相关积分的计算,发现相应的动力学过程的维数在6到8之间,e倍误差增长时间尺度约为1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直到24小时的澳大利亚地区热带气旋移动的预报是确定性的预报.超过这一时限,则需要认真考虑以统计为基础的方法.澳大利亚热带气旋位置方差的实际观测值与在平均漂移上迭加随机移动模式预报值比较的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对应的两者很接近,在18-24小时以后,经验的和理论的热带气旋预报的位置方差呈线性地增长,表明随机模式在超过24小时的预报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利用NOAA气象卫星资料进行积雪监测的初步方法及其软件系统,在晴空条件下,将资料加工成0。6分的正方形投影文件,利用图象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并结合目视解译,找出了对于不同空间分布,海拔高度和积雪情况的判识门槛值,制作了提供研究的各种图件,如高程——积雪面积,高程——亮度温度等多种曲线,并利用4×4抖动技术在CGA显示器上显示了AVHRR图象,使对积雪的判识变得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