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吉林省龙岗火山群地质遗迹景观独特,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宣传价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口湖群,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区内无重大污染源。整个火山群分布范围内人口密度稀,生态环境无重大破坏,多为自然生态,交通条件较便利。文中介绍了火山口湖群、火山锥、熔岩流、火山弹和火山渣等火山群地质遗迹景观。确定了龙岗火山群喷发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距今(27.3±1.03)Ma,最新则到1 600年前。  相似文献   

2.
大椅山火山是龙岗火山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地质特征与龙岗火山群的其它火山相类似。龙岗火山群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横跨辉南、靖宇两县境,在东西长六十多公里、南北宽十余公里的几百平方公里面积上,分布有大椅山、佟家旺、孤山子、金龙顶子、三角龙湾等百余座火山。各火山锥体及其周围蕴藏着丰富的火山渣、浮石资源。该区的火山渣、浮石多孔、质轻,保温、隔音性能较好,是良好的天然轻骨料。一、地质概况该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仅局部出露有鞍山群杨家店组混合花岗岩(Ary)。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东北吉林省中部,一片开阔低平的洼地内,分布着八座拔地而起的孤山。远远望去,排成两列;北列有尖山(包括万宝山、菜山等)——莫里青山——马鞍山——横头山;南列是小孤山——大孤山(包括东小山)——西尖山——东尖山,这就是著名的伊通火山群,见图1。 这八座孤山,有的是火山喷发的熔岩,经侵蚀而成的火山锥,有的尚保持火山口地貌景观,有的显示出火山颈锥的特点。它们沿北东方向展布,延长约50公里,又具有北西方向双双对应排列之势,宽约10公里,单个火山锥面积一般不  相似文献   

4.
伊通火山群位于长春市东南六十五公里处的伊通县境内,由西尖山、东尖山、大孤山、小孤山、莫里青山、马鞍山和横头山等火山锥组成。海拔高度270—500m,相对高差100m左右,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达50km以上,分布范围约500km~2。伊通火山群的形成、分布和地质地貌特征,不仅对新构造运动、地震和地热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由于火山群地质地貌景观奇特,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地质名胜”和旅游地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5.
龙岗火山群单成因火山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长白山区龙岗火山群内分布有100多座由玄武质岩渣锥、熔岩流、低平火山口等火山结构组成的新生代火山。单成因火山作用决定着龙岗火山区内火山结构与规模,这对指导当地减轻火山灾害工作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北部(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是我国第四纪火山最主要的分布区,火山活动主要沿松辽盆地东西两侧分布:东侧沿郯庐断裂带及其以东到中朝边境,自北往南有镜泊湖(小北湖)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龙岗火山群、宽甸火山群等;西侧主要沿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至中蒙边境,自北往南有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南部大同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整个火山带延伸上千公里。该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占中国东北部第四纪火山活动的半壁江山,主要由单成因火山组成(个别达亚布里尼式),少则几十座,多则200余座,如阿巴嘎火山群向北延入蒙古达里干加,构成亚洲东部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昙花一现和打一枪换个地方可以形容上述单成因火山之喷发特点,由于年代新和免遭后期的改造与破坏(人为破坏除外),它们大多保留了较好的火山锥体和火山地貌特征,成为第四纪火山之重要地质标志。上述火山活动延续到全新世,成为我们开展活动火山监测与研究、探讨大陆内部火山活动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的理想场所,它们所带来的深部信息(火山岩及其尖晶石橄榄岩和石榴石橄榄岩捕虏体),还是我们获取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和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南北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岩石圈差异演化的重要窗口(樊祺诚等,2015)。火山岩和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与南北方向上岩石圈性质均存在差异(徐义刚等,2006;赵勇伟等,2012;Zhao et al.,2014;陈生生等,2012;樊祺诚等,2008,2015)。地球物理探测资料也显示,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触发软流圈的上涌,并且部分岩浆可能起源于处在地幔过渡带(~600 km)的停滞板块(Zhang et al.,2012),横向上已经到达重力梯度带附近(Zhao et al.,2011;Li et al.,2013)。新近从华北克拉通西部北缘与兴蒙造山带南缘接壤的乌兰哈达玄武岩的元素和同位素示踪,均显示其岩浆源区橄榄岩具有碳酸盐化的趋势,不能排除碳酸盐化熔体的贡献,是否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所携带的沉积物或流体有关还待证实(Fan et al.,2014)。毫无疑问,太平洋俯冲板块向西俯冲对中国大陆之下软流圈与岩石圈的影响,势必在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岩中留下印记,需要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的协同探索。  相似文献   

7.
吉林辉南大椅山碱性玄武岩及其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椅山是龙岗火山群的西部成员之一,本文试图以大椅山玄武岩研究为例,说明整个龙岗火山群的岩浆起源。主要结论有:①大椅山玄武岩为幔源原生岩浆;②玄武岩中的超镁铁岩包体是地幔岩熔出玄武岩浆后的残留矿物组合;③玄武岩浆起源于70—90公里左右的地幔深处,T=1337—1408℃,P=20.6—26.3kb;④龙岗火山群的各种特点是上地幔源区含水和构造裂隙发育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全硅质”陆相火山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晋 《地质论评》1987,33(4):325-330
在湘南地区发现的一种“全硅质”陆相火山机构,为一截头近圆形的火山锥,内部负地形,呈完好的闭合漏斗状火山口。从火山口住外明显地可分出三个不同的岩相带:近火山口带(集块熔岩)、中间带(角砾熔岩)及远火山口带(似层非层状的凝灰熔岩)。该区火山岩在化学成分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1.SiO_2含量极高,5个样平均为97.98%,2.从火山口往外SiO_2含量逐渐降低;3.FeO高于Fe_2O_3,PeO/Fe_2O_3=2.6(平均值).  相似文献   

9.
吴玉民  陈殿义 《地质论评》1999,45(7):343-348
长白山地区是典型的近代火山活动地区之一。笔者等 应用遥感图像对白头山火山锥的形成过程、喷发期次、喷发特点进行了研究。还对白头山火山锥、望天鹅破火山口及朝鲜境内形成时代较早的南胞台山破火山口进行了 研究,为这一地区火山活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诺敏河火山喷发时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东北地区晚新生代火山群分布广泛,诺敏火山群是其中的一个。它位于大兴安岭东坡,东距五大连池火山群约160km。前人对该区火山的地貌特征进行过定性描述,划分了火山锥及其喷发的玄武岩流,但整体上研究工作较少,尤其对火山的喷发时代了解不多。以往的研究认为这套玄武岩属于上更新统大黑山组,而K/Ar测年显示一部分玄武岩的年龄为46-42kaB.P.,属于中更新世;马鞍山火山锥喷出的熔岩地貌特征与五大连池老黑山期的非常相似,可能属于全新世,但其K-Ar年龄为18.7kaB.P.。此外,对诺敏火山的时代所进行的区域对比均缺乏充分可信的测年数据的支持。这些事实显示对该火山群喷发时代的认识远未达到统一。本文用热释光方法测得诺敏河2级阶地及玄武岩烘烤层的年龄,初步约束了玄武岩的喷发时代。  相似文献   

11.
乌兰哈达第四纪火山群位于内蒙古中部、华北克拉通北缘,大体上处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与华北克拉通—中亚造山带界线交汇区域,行政区划上属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该火山群周围发育大量的新生代地堑盆地、活动强烈的断层以及广泛分布的火山岩。火山群西侧是新生代河套断陷盆地,东侧是上新世—第四纪商都盆地。区域内EW向断层与NNE向断层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火山群周围有大面积分布的晚渐新世—第四纪形成的集宁玄武岩(汉诺坝玄武岩)。长期以来,乌兰哈达火山群被归入集宁玄武岩;近年来,这一火山群中陆续发现晚更新世—全新世火山活动的证据,逐渐成为火山研究的热点。乌兰哈达火山群由8座火山组成,即红山、火烧山、那明山、北炼丹炉、中炼丹炉、南炼丹炉、黑脑包和北尖山。这些火山大多具有多个火山口和锥体,共由20个火山锥组成,其中包括17个火山渣锥,3个熔岩锥。12个火山渣锥底部直径为60~160 m,另外5个渣锥底部直径为300~680 m,熔岩锥底部直径为70~90 m。这些火山锥形成NE和NWW两个线性排列。初步的火山岩K-Ar测年研究表明,红山、火烧山和黑脑包3个火山形成于0.22~0.36 Ma,属中更新世晚期。其他火山的风化程度明显较弱,尤其是北炼丹炉、中炼丹炉、南炼丹炉和北尖山,这4座火山保存着较为完整的锥体,熔岩流表面裸露,喷气锥、绳状熔岩、结壳熔岩这些熔岩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地质景观得以保留,表明它们形成时代较晚,推测火山喷发时代在晚更新世—全新世。由此推断乌兰哈达火山群有早晚两期火山活动:中更新世晚期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NWW走向的乌兰哈达—高勿素深断裂附近,火山喷发规模较小,喷出熔岩也相对较少;而晚更新世—全新世喷发的火山主要在NE走向的线性排列上,这一规律连同新发现的NE向的喷发裂隙支持在这一方向上存在断裂构造。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区域上NE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在NWW走向的乌兰哈达—高勿素深断裂上,使其形成左旋逆走滑,并衍生出NE走向的张裂,这些NWW走滑断裂与NE张裂一起控制了乌兰哈达第四纪晚期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2.
宁安市火山口森林-哈蟆塘火山群是我省东部著名的第四纪火山群,亦是敦-密火山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东部滨太平洋新生代火山带的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新生代火山岩区研究,前人多从岩石矿物学方面入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但对火岩相的研究,却涉猎者很少,本文拟从火山地层-火山岩相-火山构造一体化思路为主线,结合区内岩石矿物、火山喷发类型及韵律,搬运方式、积环境等综合特征,来系统研究新生代火山口森林-哈蟆塘火山群纵横火山岩相变化规律,为建立该区岩相组合和相模式类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龙岗火山群地质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龙岗火山群的区域地质构造、火山体分布、喷发活动时代、岩石类型及岩石化学特征等,进行概略的论述。火山群分布面积约1170km~2,共有大、小火山167个,它们主要受北东和北西走向断裂的控制,火山口处于上述二组断裂的交汇点上。按其喷发时代由老至新分为四期:①中更新世中期(大椅子山组),有33个火山锥体,分布于龙湾—龙泉湾断裂以西地区,喷发物由火山熔岩、火山集块岩、火山弹组成:②晚更新世(新开岭组),喷发活动集中在东部的新开岭—四海一带,共有134个火山锥,喷发物为玄武质火山熔岩:③全新世早期(四海组),它是早期火山的又一次复活,以火山熔渣堆积为主;④全新世末期(金龙顶子组),它分布较小,且喷发强度亦大为减弱,以溢出相玄武岩流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有着众多新生代以来形成的火山群,为研究火山锥降解问题提供了良好条件。文章通过30 m精度DEM统计了来自五大连池、柴河—阿尔山、诺敏河—奎勒河、新疆阿什库勒、大同五个火山群共40座火山的锥体形态学参数H_(co)与W_(co)值,并搜集了对应的锥体年代学数据对火山锥的降解过程开展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对火山锥进行了H_(co)/W_(co)—年龄分组,结果显示在五个火山群中具有实际喷发年龄的40座火山中,符合分组规则的火山锥为31座,火山锥实际年龄值与按照分组规则所得的理论年龄值区间的统计重合率高达80%,充分表明了锥体形态学参数测量对判断火山喷发时代的可信性。(2)火山锥降解模型表明在刚开始的1 Ma内,火山锥H_(co)/W_(co)值下降较快,1 Ma以后,火山锥的H_(co)/W_(co)值下降变慢,整个火山锥降解过程中H_(co)/W_(co)值下降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变慢。(3)通过分析气候条件对不同地区火山锥降解速率的影响表明:东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气候湿润,火山锥降解速率较高;而西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较小,气候干旱,火山锥降解速率较低;这就导致东部地区火山锥H_(co)/W_(co)值的下降速率要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为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学习地学知识,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吉林营长春分营于7月20日至28日进行了夏令营活动。这个夏令营有营员47人,于7月20日由长春出发,先后游览了著名龙岗火山群的火山口湖三角龙湾和大、小龙湾;怀着极大的兴趣采集了桦甸盆地的各类古生物化石;还参观了小丰满水电站,泛舟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与赤峰交界处、达里湖的西北部有一群第四纪火山,数目达上百座,多数为中心式或裂隙-中心式喷发,形成相对高度在50~130m之间的火山锥,它们被称为"达里诺尔火山群",也是世界上海拔较高的火山群之一。因锥体形成后受风化、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多数火山锥已受剥蚀,但相对较新的火山还保留着完整的火山机构,包括火山渣锥、火山口、降落和溅落堆积物、塌陷坑、熔岩流、喷气锥等。达里诺尔火山锥体多由火山碎屑物组成,熔岩则流动迭加在早期形成的多级熔岩台地之上,分布总面积约3100km2,与其它火山岩共同组成了广阔的内蒙古高原。火山区整体呈四周低、中间阶梯状隆起的台地地形,按高程可分为四个阶梯,高度分别为1280m、1360m、1440m和1500m。熔岩台地的展布和火山锥的分布均呈东西走向的条带状,火山群的整体分布主要受东西向天山-阴山基底断裂和北东向大兴安岭-太行山断裂的双重影响,与大地构造关系密切。本群火山锥体虽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按锥体形态可将火山锥分为截顶单锥形、复合型、盾形和残余型等四类,其剥蚀程度有明显差异,暗示了火山喷发活动时代的先后关系。锥形及复合型火山位于火山群中部,而盾形火山多沿台地边部分布,残余形火山则分布广泛,表明台地边部火山形成时间较早,晚期火山活动集中于台地中部,而更早期造台地的溢流式拉斑玄武岩喷发规模更大,形成本区基底。达里诺尔火山岩的岩性主要为碧玄岩和碱性玄武岩,少量为粗面玄武岩,虽然SiO_2变化范围较大,但全碱含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均属钾质系列的碱性火山岩范畴。火山岩斑晶数量少,在镜下为斑状结构,基质多为隐晶质,少量微晶质,明显不同于火山岩之下早期熔岩台地火山岩的基质显晶质结构。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呈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型,显示了岩浆低度部分熔融的特征,并且本区与邻区火山岩可能有共同或相似的岩浆源。在岩性相近的基础上,结合火山锥体剥蚀和保留程度显示的火山活动相对时序,暗示本区岩浆成分从碱性玄武质和粗面玄武质逐渐演化为碧玄质,岩浆可能来自软流圈,且来源逐渐变深。  相似文献   

17.
吉林龙岗第四纪火山活动分期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在约1700km^2的龙岗火山区内分布100多个玄武质岩浆爆破成因的火山渣锥和射气岩浆成因的低平火山口-龙湾,最新喷发距今约1500-1600年。本文在火山地质研究基础上,测定了龙岗第四纪火山活动形成的熔岩台地、火山渣锥、低平火山口、火山碎屑席等不同火山地质体的31个火山岩K-Ar年龄和2个岩化木与与泥炭层的^14C年龄,厘定了龙岗第四纪3期火山活动的时间:小椅山期(早更新世:2.15-0.75Ma)、龙岗期(中-晚更新世:0.68-0.05Ma)和金龙顶子期(全新世:1600-1500a.BP)。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自北往南贯穿兴蒙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展现规模不等的火山群: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南部大同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这些火山群主要由单成因火山组成,少则几十座,多则200余座,如阿巴嘎火山群向北延入蒙古达里干加,构成亚洲东部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因此,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成为探讨大陆内部火山活动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的重要场所,也是获取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和兴蒙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岩石圈差异演化信息的重要窗口。本文介绍了这些火山的分布、构造背景和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方有着众多新生代以来形成的火山群,为研究火山锥降解问题提供了良好条件。文章通过30m精度DEM统计 了来自五大连池、柴河—阿尔山、诺敏河—奎勒河、新疆阿什库勒、大同五个火山群共40座火山的锥体形态学参数Hco与Wco 值,并搜集了对应的锥体年代学数据对火山锥的降解过程开展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对火山锥进行了Hco/Wco—年 龄分组,结果显示在五个火山群中具有实际喷发年龄的40座火山中,符合分组规则的火山锥为31座,火山锥实际年龄值与按 照分组规则所得的理论年龄值区间的统计重合率高达80%,充分表明了锥体形态学参数测量对判断火山喷发时代的可信性。 (2)火山锥降解模型表明在刚开始的1Ma内,火山锥Hco/Wco值下降较快,1Ma以后,火山锥的Hco/Wco值下降变慢,整个火山 锥降解过程中Hco/Wco值下降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变慢。(3)通过分析气候条件对不同地区火山锥降解速率的影响表明:东部 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气候湿润,火山锥降解速率较高;而西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较小,气候干旱,火山锥降解速率较低;这就 导致东部地区火山锥Hco/Wco值的下降速率要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莲花山火山群位于五大连池火山群的西南。其岩性和五大连池相同。但喷发强度较弱,规模较小,末期喷发的浮石、火山渣充填了火山口,春时代属更新世。其上为晚更新世硅藻土层所覆。火山岩中含深源包体和绿辉石巨晶。文中还论述了火山作用和高岭土,硅藻土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