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道岭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煤层以特低灰特低硫的无烟煤为主。根据煤层发育特征及煤岩、煤质特征,探讨了二道岭矿区优质煤的形成条件及综合利用途经,并提出了优质煤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所划分出的“三种四类”煤型的煤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了由不同煤相决定的不同煤型制约着不同煤质的观点。通过揭示不同为在型所和持有的煤质特征,阐明了煤型与煤质之间的成困联系,进一步论证了“沉煤环境(煤相)-成煤类型(煤型)煤质特征-(煤质)”这一概况成因模型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彬长矿区优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在对以往勘查钻孔的煤质化验资料统计分析和系统采样测试的基础上,对矿区主采煤层4号煤的煤岩、煤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编制了主要煤质指标的等值线分布图,论述了硫分、灰分、挥发分、氢碳原子比的分布规律,并参照气化、液化用煤的煤质评价指标体系对4号煤的气化、液化特征进行划分,划分结果显示:彬长矿区4号煤层原煤以适合常压固定床气化为主,部分适合流化床气化,对该矿区煤炭资源的洁净高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平庄煤田露天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煤的形成环境特点,对西露天矿区6煤组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硫分、灰融性和C、H、N等煤质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主要煤质参数在矿区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煤质参数与成煤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炼焦煤资源丰富,但优质炼焦煤一直处于短缺局面。根据全国已有煤质数据分析,从优质(主要考虑挥发分指标)、环保(主要考虑硫分和灰分指标)两个方面结合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将炼焦煤划分为四种类型,确定了优质环保型炼焦煤资源的评价步骤,对全国五个赋煤区优质环保型炼焦煤的资源量等级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淖毛湖矿区优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在对以往勘查钻孔的煤质化验资料统计分析和系统采样测试的基础上,对矿区主采1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论述了硫分、灰分、挥发分、氢碳原子比的分布规律,并参照气化、液化用煤的煤质评价要求及洁净煤等级评价要求对1号煤的液化特征、洁净等级进行划分,划分结果显示:淖毛湖矿区1号煤以直接液化为主,原煤洁净等级为Ⅲ级,属较好洁净煤;浮煤洁净等级为Ⅱ,属好洁净煤,对实现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的洁净高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宁夏碱沟山矿区无烟煤煤质特征,并与太西煤(汝箕沟煤)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碱沟山煤为年老的优质无烟煤,最大的特点是灰分低、碳含量高、氢含量低,是优质化工原料.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所经受的煤变质作用比较复杂.研究认为,促使煤变质的主导因素是中深成岩浆热变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宁夏碱沟山矿区无烟煤煤质特征,并与太西煤(汝箕沟煤)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碱沟山烟为年老的优质无烟煤,最大的特点是灰分低、碳含量高、氢含量低,是优质化工原料。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所经受的烟变质作用比较复杂。研究认为,促使烟变质的主导因素是深成岩浆热变质。  相似文献   

9.
高炉喷吹用煤可减少焦炭的使用量,是现代高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从高炉喷吹用煤的煤质影响因素入手,在稀缺煤和优质煤煤质评价的基础上探讨稀缺高炉喷吹用煤的地质评价指标及分级参数。通过分析,将高炉喷吹原料用煤的煤质评价指标划分为工艺指标和经济指标两大类,工艺指标是决定煤是否能用于高炉喷吹工艺的关键指标,经济指标主要影响高炉喷吹工艺的成本。煤类差异是高炉喷吹用煤选择的首要因素,根据我国煤炭资源禀赋特征,提出无烟煤、贫煤、贫瘦煤是高炉喷吹用煤中的稀缺煤类。结合煤炭地质勘查中对"优质煤"的评价标准,提出灰、硫、磷的含量是稀缺高炉喷吹用煤地质评价的关键指标,要求灰分质量分数不大于12.00%、全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0%、磷分质量分数不大于0.03%。利用该指标对我国无烟煤、贫煤、贫瘦煤分布的典型矿区进行煤质评价和资源划分,指出永城、西山、阳泉、潞安、二道岭和汝箕沟矿区是我国稀缺高炉喷吹用煤的主要分布区,统计的稀缺高炉喷吹用煤保有资源量107亿t,为我国稀缺高炉喷吹用煤的合理开采和充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聊城矿区煤质特征与形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山东荏平-阳谷煤田聊城矿区煤质特征与形成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煤系剖面中煤质特征的变化与古环境背景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云南昭通发育早石炭世万寿山组无烟煤具有特低灰、低硫、低挥发分、高固定碳等特征,其煤质优良是国内外罕见的,因此形成了其较广阔的加工利用价值。笔者有幸对该煤进行了系统研究,就其煤岩煤质特征及利用价值作了初步探讨。在此报道以馈读者,目的在于引起有关方面关注,更好的使用和保护有限的国家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习水优质无烟煤矿产资源概况.详叙含煤系及煤层特征,煤质特征,工艺性能及开发利用途径.重点详述质优而稳定的“高煤层”.并通过“高煤层”与川南、黔北一些主要无烟煤产地对比分析,阐明其质和量均居川南、黔北之首.交通条件良好,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聚煤前环境特征及其对沉积相配置和煤层、煤质的影响,并探讨了煤聚集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盘江矿区煤质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江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类齐全,煤质优良,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大型冶炼精煤、动力煤生产基地。通过对勘探成果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对比研究,总结出矿区的煤类分布特征及煤质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并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研究了双桦煤田城子河组煤怪的显微煤岩特征及煤质特点,并指出了煤炭的合理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全面梳理王洼矿区煤炭资源煤质数据,以促进王洼矿区优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延安组主要煤层5#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往煤田地质勘探钻孔数据分析结合系统采样和分析测试,对相应煤质指标进行详细研究,全面掌握矿区煤质特征。王洼矿区煤层具有镜质组含量高,惰质组含量较低的特点,以低至特低灰、中低硫、中高挥发分长焰煤、不黏煤为主;按煤炭清洁利用类型,大部分适合用于气化用煤及以气化为基础的间接液化用煤,西北部小范围具有直接液化用煤潜力;原煤洁净等级为Ⅲ级,属较好洁净煤;浮煤洁净等级为Ⅱ级,属好洁净煤。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主要含煤地层煤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本省各主要煤矿区最新地质资料,进行了全面综合研究,阐明了各重要含煤地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文章对影响省内主要含煤地层煤质的因素作了进一步的探讨。①我省煤变质程度明显高于外省同时代煤的原因,除了分布广泛的火成岩的作用之外,“下垫层”厚度小对媒系及煤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②成煤时代愈老,煤的变质程度愈高。③聚煤盆地的沉积环境控制了煤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赣东北晚二叠和晚三叠煤的微量元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赣东北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煤的微量元素对比研究,阐述了这两种类型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特征。通过煤质特征,矿物学和元素的组相关性分析,概括了引起这两种类型煤常量和微量元素之间差弄的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书是在中国煤田地质总局重点科研项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煤质专业报告”的基础上补充、改写成的。本书以煤田地质为背景 ,以近半个世纪以来煤田地质勘探、煤矿生产所积累的煤质资料和试验研究成果为基础 ,采取综述与专论结合的形式 ,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各时代煤的煤质特征、煤层中微量元素、煤的变质特征、洁净煤技术与煤质要求、煤的综合利用和煤质评价等方面有较全面的论述。将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从宏观上较详细地评述了我国煤炭资源背景。内容广泛 ,资料翔实 ,既有一定理论又便于应用。可供煤炭工业持续发展规…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广西晚二叠世主要煤层(K1、K7、K8煤层)的一些特征。根据标志层、层间距、古生物化石、煤岩煤质以及煤系沉积旋回等特征,探讨了上述三个煤层的对比途径,指出标志层、煤岩煤质是煤层对比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