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根据刚玉矿物的呈色原理,选择合适的外界条件和工艺流程,对六合蓝宝石成功进行了改色试验,对其变色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江苏六合蓝宝石矿物学特征及宝石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六合蓝宝石矿是近年来地质普查找矿工作的一个重要发现。通过近三年的工作。鉴定样品3~4万件,各种性能测试上百件,工艺加工试验200件,积累了一定数据与资料,现对其矿物学特征及宝石鉴定技术方法等,简述如下:一、矿物学特征蓝宝石和红宝石均为刚玉矿物(Al_2O_3),  相似文献   

4.
5.
季金华 《江苏地质》1999,23(3):162-166
对山东及江苏的蓝宝石进行改色试验,通过高温热处理方法可改善其透明度和颜色鲜艳度,提高蓝宝石的级别。探讨了蓝宝石的呈色机理,认为蓝宝石为电荷转移致色,可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及改色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以及前人光谱分析等资料,从铁离子的价态入手,重新确立了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确定出致蓝因素与致黑因素。认为Fe^2 与Ti^4 对可见光565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产生美丽蓝色调的原因,而Fe^3 对可见光442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呈黑色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消除Fe^3 、保障并增加Fe^2 和Ti^4 为宗旨的改色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蓝宝石改色的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蓝宝石改色的原理及方法.蓝宝石的改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变致色粒子的含量和价态.基于这个原理,蓝宝石的热处理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颜色的改变:(l)氧扩散;每一个特定的体系都有一平衡氧分压P_0,当体系中氧的浓度高时,氧分压P>P_0,则环境为氧化,多余的氧将进入晶体;相反P<P_0,环境为还原,晶体中的氧将进入环境.(2)Fe_(2+)、Fe~(3+)、Ti~(3+)‘Ti~(4+)的价志改变:通过改变环境的氧化-还原环境,使其晶体中的致色粒子的价态比值接近于最佳蓝色值.当环境为弱还原环境时,能加深蓝宝石的蓝色:当环境为氧化时,能淡化蓝色甚至消除蓝色.(3)把形成颜色或星光的杂质通过扩散进入刚玉晶体.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矿物谱学研究弄清了蓝宝石成份和结构的特点,说明蓝宝石的颜色是由于过渡金属离子取代铝离子进入畸变八面体位置引起晶体场跃迁,以及三种形式的电荷转移跃迁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江苏六合桂子山石柱林在南京市六合县城以北约15km的桂子山北,高达20余米的崖壁由一根根粗细相似、坚密排列的黑色石柱组成。气势宏伟,巍峨壮观,人称"桂子山石柱林",是处有待开发的旅游景点。这片石柱林其实是一种玄武岩柱状节理,它的成因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在...  相似文献   

10.
福建明溪天然蓝宝石在氩气气氛中的改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刚生 《矿物学报》1997,17(2):149-155
明溪天然蓝宝石主要呈色元素为Fe和Ti,颜色常带有黄、绿或紫色调,颜色不纯正。在温度为1300℃,环境为氩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后,可消除蓝宝石中原来存在的杂色调,使颜色向纯蓝色方向变化。本文还对热处理后蓝宝石的光吸收港及颜色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碧茹 《广西地质》1999,12(4):75-76,79
文章通过对宝石进行人工改色试验,使宝石谱得更加艳丽夺目,晶莹剔透,大大提高宝石的利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江苏六合坡缕石的穆斯鲍尔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缕石是一种含水的镁铝硅酸盐。理论分子是Mg_5[Si_8O_(20)]·(OH)_2·(OH_2)_4·4H_2O。由于它们的单晶X-射线和电子衍射资料太少,其精细结构一直是令人感兴趣的课题。本实验样品产自江苏六合小盘山,呈粘土状,与蒙脱石等共生,属于沉积成因。其含铁  相似文献   

13.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10,34(1):56-56
江苏新生代盱眙一六合火山岩带的六合火山岩群之中,已经发现桂子山、瓜埠山、乌山、捺山等多处火山通道形成的“石柱林”,其中桂子山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这些石柱由含橄榄岩等包裹体的玄武岩组成。石头呈灰绿至墨绿色,石柱是玄武岩浆冷凝时形成的柱状节理。  相似文献   

14.
黄玉改色试验及呈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金华  蔡述伟 《江苏地质》2000,24(3):153-156
采用高能射线辐照无色黄玉使其改色,并对呈色机理作了探讨。无色黄玉改色为天蓝-海蓝色后,颜色稳定,改为棕黄色的则在强阳光下易退色。  相似文献   

15.
张敬阳 《福建地质》2001,20(1):47-52
明溪蓝刚中Fe主要以Fe^3 形式存在,Fe^3 的d-d电子跃迁和Fe^2 -Ti^4 /Fe^3 -Ti^3 、O^2-Fe^3 间电荷转移是致色的主要因素;浓度差可以作为扩散动力;氢含量的提高可以促进蓝色致因子的形成。采用高温高压水溶液方法对蓝刚玉进行改色处理,可消除刚玉中的杂色调,使颜色向纯蓝色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6.
江苏六合方山幔源包体橄榄石的位错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火根  张富生 《地质论评》1993,39(5):459-464
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氧化缀饰)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首次查明江苏六合方山玄武岩的包体橄榄石中存在自由位错、位错壁、位错弓弯、位错环、亚晶粒和位错扭折条带等显微、超显微构造,它们是包体橄榄石在上地幔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塑性蠕变的产物,不同位错形态反映主矿物塑性变形的不同状态。根据橄榄石中自由位错密度和包体中辉石的化学成分,估算江苏六合方山地区上地幔某些流变学参数为:温度(t)为1052℃,压力(P)为2060MPa;深度(Z)为66.6km;流动应力(σ_1—σ_3)为51.3MPa;流动速率(ε)为3.6×10~(-14)/s;粘稠应(η)为5.7×10~(21),这些参数值与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上地幔的同类参数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17.
江苏六合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捕虏体的硫化物相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徐九华  储雪蕾 《岩石学报》2000,16(4):492-498
江苏六合一带碱性玄武岩中的出露有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的地幔捕虏体,这些地幔矿物中普遍有硫化物相出现:(1)被寄主矿物捕获的早期硫化物颗粒。(2)产于矿物晶粒边界或次生裂隙充填物,(3)硫化物包裹体,包括单相硫的包裹体、硫化物-玻璃两相熔体包裹体和CO/2-硫化物-玻璃(含硅酸盐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硫化物包裹体比例隙中硫化物具有更高的相对Fe和S含量,较低的Ni含量。硫化物包裹  相似文献   

18.
勘探技术研究所研究的内燃机械通风由我局102队承担了三个月(64年7—9月)的生产试验,实际工作时间共计106小时,机器运转正常。在坑道深150米时通风效果良好。在试验过程中同时解决了102队手掘通风问题,使生产转入正常,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完成全年手掘任务起了保证作用。现将试验的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回顾并浏览了《江苏地质》环境地质栏1988—1990年间的30多篇文章。总的感觉是,近年来水工环方面的文章在全部刊载文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文章涉及的内容不仅广泛,而且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进一步体现了环境地质栏目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思想,促进了环境地质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和传递。  相似文献   

20.
江苏六合橄榄岩包体的矿物化学,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1块橄榄岩包体矿物化学组成,得出由Khler-Brey法和Sachtleben-Sechth法算得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度分别为750℃~950℃和1100℃~1200℃,表明了岩石圈不均一的分层特征。矿物化学组成的准确定量对温度的确定至关重要。岩石中重稀土和易熔元素的不相关表明,地幔曾发生过一种富化过程,使轻稀土偏离相关性,重稀土基本不变,这一过程可能是岩石圈中原始地幔和地幔残余物质的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