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洋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步入了调整期。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产业同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科技创新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分析海洋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要统筹协调海洋资源开发时序,科学确定海洋资源开发布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深化海洋经济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及时掌握海洋经济发展动态,保障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这既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兴海的重要目标。要以高新科技为支撑,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海洋科技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海洋是宁波的一大特色,也是宁波的一大优势。宁波的海域面积大于陆域面积,拥有港、渔、景、涂四大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途径。“九五”期间是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最快时期,海洋资源开发步伐加快,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产业模式和本质也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演变.从目前来看,沿海国家和地区能否正确把握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对自己辖区的海洋经济产业的未来发展正确定位,对于保持海洋经济产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非常关键.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做了定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F0003-F0003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南部,全市海域面积390km2,海岸线长度234km,海岸曲折,湾中有湾,湾中有岛,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拥有活化石美称的厦门文昌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等珍稀和经济价值高的海洋物种60余种。海洋是厦门最大的优势。几年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坚持以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开展用海结构调整,加快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步伐,实施海洋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并举措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探索建立了“立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海洋产业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产业系指依托海洋资源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海洋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海洋产业内各行业进行实证数据分析,研究海洋产业中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机理,从而得出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各组成部分的关联度水平,针对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状况,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为目的,给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1 海洋经济进展厦门海域位于福建南部金门湾内与九龙江入海口处,海域范围包括厦门港、九龙江口及同安湾等,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之前,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海洋经济发展缓慢。在特区成立以来,厦门现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港口旅游城市,形成为东南沿海和福建对外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7.
海洋产业经济的定量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产业系指依托海洋资源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海洋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进行海洋产业经济分析的技术框架,该方法可对不同海洋产业之间的关联及其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可合理解释海洋产业发展轨迹,为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制定合理的海洋产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经营海洋、开发海洋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迫切要求。确立经营理念,推动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设立海洋经济开发区,集聚国内外资金加快发展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精细化工、海洋制药、海洋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海洋经济由粗放型、松散型向科技化、集约化、外向型转变,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开发海洋资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统筹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资源及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法律为基础,以行政管理和执法监察为手段,通过科学的决策,协调海洋产业的发展步骤,为综合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搭建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促进海洋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海洋经济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产业和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体系.但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发展不稳定,临港产业竞争力弱,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低,阻碍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结构优化、科技兴海、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四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全球科技创新中最具实效性和创新性的领域之一。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科技布局和成果产出;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领域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理论体系不完善、稳定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平台支撑能力薄弱、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强、产品集成开发亟待提升;提出了海洋生物领域科技发展战略对策和建议:关注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和提高利用效率、重视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重视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的研发和宣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评估绿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对促进海洋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将海洋经济系统内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货币流、废物流等各类要素,通过能值转换率转换为统一标准的太阳能值,采用海域能值-货币比率、人均海域能值使用量、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绿色海洋生产总值(绿色GOP)等指标,测度了2011—2015年江苏省绿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旨在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的应用,为江苏省海洋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2011—2015年,江苏省绿色GOP持续增长,占传统GOP的比重从74.8%升至77.8%,表明江苏省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没有忽视对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2)江苏省绿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处于不稳定的状态:2011年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2.77,2012—2015年可持续发展指数在6.87~9.70之间波动,表明江苏省海洋经济系统从经济不发达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足,逐步过渡到海洋经济富有活力,发展效益好,可持续性强。  相似文献   

13.
沿海各省、市、自治区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方式及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海洋生态文明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全面评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对促进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构建海洋生态文明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和熵值法,测算了2006-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从分指标来看,海洋资源有序开发成果显著,促进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海洋产业开发多为中低水平,生态环境改善存在下行压力。从整体来看,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空间差异。基于以上结论,应从增加海洋产业科技研发投入、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以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余丹  杨涛  杨刚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6):55-58,66
为科学评价和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海洋产业发展、海洋资源供给、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洋科技进步4个方面的17项评价指标;采用极差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指数;上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由弱可持续发展阶段转为可持续发展阶段,其中海洋资源供给和海洋环境治理是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直接体现。为了解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以及海洋科技实力等因素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贡献作用,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科技实力、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二级指标、海洋生产总值等27个三级指标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广东、山东、上海三地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最强,其中海洋科技实力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海洋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和约束条件,赋予了海洋经济发展更丰富的内涵。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涵包含:(1)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内生动力,实现海洋经济量的稳定增长;(2)有效提升海洋生态产品供给能力;(3)提升社会福祉。海南省作为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具有...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文章从海洋生态环境综合修复整治、海洋环境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模式创新3个方面总结天津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分析存在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和海洋基础科研力量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天津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树立陆海统筹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强化生态用海功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强生物资源养护;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助推海洋经济发展;充实海洋科研机构,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对接海洋产业需求,促进人才和团队建设;重视海洋宣教工作,提高公众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8.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suppor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cean economy, implementing several national ocean-related strategies. For the first time,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11—2015) includes “developing the ocean economy” as a key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country. Because of this, the demand for ocean economic statistics and indicators is growing rapidl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fine and quantify the value of the major ocean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to examine the growth in the major Chinese ocean industries in the period 2001 to 2010. The paper also outlines a methodology that provides a robust quantification of the marine sector over time. It finds that in 2010 the major ocean industries in China contributed $239.09 billion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mployed over 9 million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文章以我国沿海11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2个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评价2016年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和山东处于中级耦合协调状态,上海和福建分别由于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科技创新的制约而处于初级耦合协调状态,天津等4个地区处于勉强耦合协调状态,河北处于轻度失调衰退状态,海南和广西处于中度失调衰退状态;各沿海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要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守住海洋生态环境的底线,推动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和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时代以来,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厦门市作为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可以利用地方立法权进行体制创新,以法律手段解决海洋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文章基于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海洋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面临的挑战等,对立法进行可行性分析,为解决厦门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传统产业持续下行和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以下立法建议:①明确海洋经济的发展定位;②形成规划体系及结构布局;③建立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④形成金融支持服务体系;⑤制定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措施;⑥明确对台合作及国际化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