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县褐煤抽提物的芳烃组成和热演化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 GC/MS 分析技术对黄县褐煤及其热模拟样品中的芳烃化合物进行检测,共检出六类65种不同芳构化程度的萜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标志意义,可用于追索烃类的生源母质。通过对三个温阶模拟样品的芳烃组成对比,结合各温阶干酪根600℃热裂解定性、定量分析资料,讨论了芳构化萜类和烷基苯、萘、菲等系列化合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的热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正>芳构化是有机化合物成岩作用的重要过程,形成萘、菲等环状芳烃化合物。成岩芳构化产物常作为研究样品热成熟度(Mackineze et al.,1981,1982)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其中常见的芳烃为——单芳甾烷和三芳甾烷直至菲。而芳构化的藿烷类化合物并不常见,其芳构化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最近,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卢鸿、廖晶等在爱沙尼亚Kukersite油页岩中发现了大量的芳构化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萜类化合物的早期演化特征, 对松柏类有机质样品进行了长期(超过5年)的低温(80 ℃)模拟实验研究.使用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测定了样品模拟早期(1年)和模拟后期(5年半)的饱和烃组成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萜类化合物和直链烷烃在沉积后发生了明显的早期演化.利用质谱鉴定出了地质体中较少报道的两种杜松四烯, 一种松香四烯和三种降松香四烯等中间演化产物.据此给出了相对完整的杜松类倍半萜和松香类三环二萜的早期演化途径, 发现该过程主要生成了萜类的各种芳构化衍生物, 细菌等微生物应起到了重要的生物化学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形成于贫营养型高地沼泽的云南金所泥炭藓软褐煤的链烃主要由正烷烃组成,异戊二烯类烃含量甚低,含少量陆源三萜烯。芳烃馏分主要由三芳,四芳三萜类和两个未知化合物组成。前者具典型陆源输入的奥利烷或乌散烷分子骨架,褐煤Rren^0仅0.24%,但芳构化作用已十分强烈,且芳烃主要由芳构化陆源三萜类组成。  相似文献   

5.
林玉祥  郝石生 《地球化学》1995,24(C00):16-23
对碳酸盐生油岩热模拟实验中不周模拟温度下获得的芳烃化合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从而得到了芳烃组成与有机质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划分有机质成熟度的芳烃色谱指标。实验表明,芳烃气相色谱参数是较有效的成熟度指标,芳烃组分的研究有助于对有机质热演化过程和对干酪根生烃机理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沥青"A"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采集的海相碳酸盐岩样品经粉碎后在索氏抽提器中用氯仿溶液抽提,正己烷沉淀沥青质后,可溶有机质进行柱色层族组成分离,获得饱和烃、芳烃、非烃,饱和烃和芳烃直接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非烃经三氟化硼-甲醇混合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样品有机质的演化程度高,母质类型以水生生物为主,台地相成烃古环境为富含单质硫的微生物发育的咸化深水还原环境。样品有机质经历过强烈的环化-芳构化过程和去甲基化过程有利于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的生成。样品的芳烃馏分中检测到C31-16-one、C33-16-one和C35-18-one长链中位酮化合物,推断这些长链中位酮可能是有机酸盐存在的特征生物标识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中不同赋存形式芳烃化合物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参1井深层(>5 700 m)碳酸盐岩游离有机质(氯仿沥青“A”)和包裹有机质(氯仿沥青“C”)中芳烃化合物组成和成熟度参数对比研究发现,芳烃化合物组成中菲和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较为丰富,菲和〖JX-*9〗〖XCQQ.TIF;%80%80〗〖JX*9〗等系列化合物丰度随埋深增加而增大,而二苯并噻吩、苯并萘并噻吩和芴等系列化合物丰度表现出相反的规律,这反映出不同芳烃系列化合物在高过成熟阶段热稳定性的差异。同一样品两种赋存形式芳烃化合物组成和成熟度参数明显不同,芳烃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和烷基化程度都反映出包裹有机质成熟度低于游离有机质,说明包裹有机质的热演化作用受到了抑制。在高过成熟阶段仍有部分芳烃参数仍可以用来表征深层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这些参数包括:菲系列烷基化指标(C1 P /C4 P、C1 P /C3 P、 C2 P /C4 P 、C2 P /C3 P)、以及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中MDR、C1/C3 DBT、2,4/1,4 DMDBT和4,6/1,4 DMDBT参数;虽然DBT/P比值被认为指示沉积环境的有效参数,但塔参1井深层样品研究表明,该参数与热演化程度关系密切,为高过成熟度阶段较好的成熟度参数。   相似文献   

8.
松花粉热降解甾族分子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松花粉热模拟实验饱和烃馏分中检出大量的甾族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包括甾烯酮、甾烯、规则甾烷、异构化甾烷、重排甾烷、4-甲基甾烷及孕甾烷,芳烃馏分中还检出芳构化甾烷,从而提供了该类生物标志物植物花粉来源的直接证据.甾族化合物模拟温度150℃时开始断裂出来,250~350℃时达到排出高峰,400℃时含量急剧下降,500℃以后因强烈地热降解而无法检出. 250℃模拟样品中的甾族化合物以甾烯丰度最高,还检出了大量的甾烯酮和规则甾烷.它们都是以C29和C28两个碳数为主,且表现出C29>>C28的特点,每个碳数均以ααα20(R S)两种构型成对出现和相对丰度20R>20S为主要特征.300℃样品中检出C29重排甾烯,350℃时甾烯被大量还原,达到规则甾烷形成的高峰.400℃以后的样品除检出ααα(20R 20S)构型的生物甾烷外,αββ构型异构化甾烷可明显检出,而且也可检出相对丰度较高的C29和C28αβ重排甾烷.规则甾烷的ααα20R构型向20S构型的转化,也随热模拟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强.450℃和500℃的高温模拟样品中检出了较明显的孕甾烷和甲基孕甾烷C21和C22.此外,松粉低温热模拟样品的芳烃馏份中检出单、三芳甾烷.  相似文献   

9.
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三、四环萜类的分布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毅  罗斌杰 《沉积学报》1990,8(2):113-119
对甘南和滇池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三、四环萜类的研究表明:在现代沼泽沉积物中,具类海松烷骨架的化合物以海松烷型化合物数量最多,而松香烷型化全物数量较少;长链三环萜烷中存在C21C23和C24化合物以C23为顶点的倒“V”字型分布,正常四环萜烷呈以高碳数为主峰的“阶梯型”分布,有意义的的是样品中均含脱-A-羽扇烷和壳松烷四环萜烷。在早期成岩过程,海松烷型二萜类主要是形成烯烃和烷烃,而松香烷型二萜类主要是芳构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三、四环萜类的分布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甘南和滇池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三、四环萜类的研究表明:在现代沼泽沉积物中,具类海松烷骨架的化合物以海松烷型化合物数量最多,而松香烷型化全物数量较少;长链三环萜烷中存在C_(21)C_(23)和C_(24)化合物以C_(23)为顶点的倒“V”字型分布,正常四环萜烷呈以高碳数为主峰的“阶梯型”分布,有意义的的是样品中均含脱-A-羽扇烷和壳松烷四环萜烷。在早期成岩过程,海松烷型二萜类主要是形成烯烃和烷烃,而松香烷型二萜类主要是芳构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海相灰岩的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任拥军  李瑞雪 《沉积学报》2001,19(2):282-286
详细总结了西藏措勒盆地下白垩统海相灰岩的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包括萘、菲、芴、四环、五环及三芳甾烃系列化合物。总体组成以菲系列化合物占优势,四环和五环芳烃含量较高,其它芳烃含量较少为特征。样品中惹烯含量高,硫芴/氧芴值较高,且检出了一定含量的北、反映出该区海相灰岩的有机母源的多样性和具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还原沉积环境。应用萘、菲、芴、多环芳烃和三芳甾烃的各项成熟度参数分析了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表明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2.
固体模拟样品中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有机污染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超临界萃取、微波萃取、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技术比较了4种方法对模拟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探讨了温度、改进剂对超临界萃取的影响,无改进剂的纯C02流体对16种多环芳烃的低沸点化合物萃取回收率可达80%,对高沸点化合物应在加入改进剂的基础上提高萃取温度。与超临界萃取相比,微波萃取在对高沸点化合物的萃取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仟祥  吉利明 《沉积学报》1997,15(A12):82-85
研究表明,花粉的产烃高峰在热模拟的300℃-500℃,生产烃期在350℃-450℃。200℃以前仅有微量的轻烃产出,550℃以后因强烈的热降解效应轻烃馏份也大大降低。轻烃主要由四个组份组成,最主要的组份是1-4个芳环的芳烃系列化合物,它们在450℃以前占总轻烃的55.17%-65.21%。500℃以后的轻烃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几乎占到100%。其次组份是正构烷烃,烷基环己烷和长链脂肪酸系列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泥盆纪煤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泥盆纪煤是形成于特定地质历史条件的特种煤,因而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显微组成以富含角质体为特征;可溶有机质含量高于泥岩,低于正常腐植煤;芳烃中含丰富的多环芳烃,并检测出芳香倍半萜和芳香二萜及芳香断藿烷;热模拟表明角质体在R0达到0.95%时达到生烃高峰;丰富的四环二萜化合物随成熟度增加,由环状化合物裂解为链状烷烃。  相似文献   

15.
利用芳烃化合物预测生物降解原油的粘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和溶剂选择抽提-定量GC/MS分析技术,对辽河油田冷43/37断块区21个原油样品进行了粘度与饱和烃、芳烃化合物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原油粘度随饱和烃族组成含量降低而升高,与芳烃族组成无关,但与萘、菲、二苯并噻吩系列芳烃化合物的绝对浓度及其在总芳烃中的百分含量关系密切.就不同粘度范围的原油,其芳烃化合物参数与粘度的相关性亦不尽相同.文中还初步建立了适应不同粘度范围的一系列粘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生活岩五环烃的热演化及成熟度参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里木盆地中生界生油岩中的五环芳烃化合物的热演化呈规律性变化。成熟度较低的样品中的北含量较高,苯北芘和苯并荧蒽的含量较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北含量逐渐下降,而苯并芘和苯并荧蒽的含量不断增多,这表明两者的成因及其演化途径不同。前者可能为有机质早期演化的产物,而后者主要来自环化和芳构化作用。生油层剖面样品分析资料表明,苯北[e]芘/北和(苯并[e]芘+苯并[a]芘/北之比值良好的成熟度参数,它们可指示  相似文献   

17.
依据对临清坳陷东部禹城洼陷禹参2井和浓庄洼陷浓参1井两个烃源岩剖面的以及济阳坳陷部分原油和烃源岩样品芳烃馏分析、研究了低成熟-中成熟演化阶段演化芳烃化合物的成熟度指标,其中芳烃色谱宏观分布特征,芳烃环组成的变化,脱羟基维生素E(DHVE)β/γ异构体比值和北-苯并荧蒽/苯并「e」比的比值都是该演化阶段成熟度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原油热稳定性及其裂解特征已成为制约塔里木盆地深层下一步油气勘探与评价的瓶颈之一。本研究选择塔河地区未遭受明显次生改造原油,采用黄金管封闭体系热压模拟实验,在恒压、程序升温条件下,系统分析不同热演化阶段原油热裂解产物与残余物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伴随着原油热裂解程度增加引起的化合物裂解、环化、芳构化作用,气体和液态烃产率呈现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并显示不同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据此分为3个阶段:(1)初始裂解期(Easy Ro<1.2%),与原始油样比较,残留产物全烃色谱特征未发生显著变化;(2)主裂解期(1.2%o<3.8%),又以Easy Ro=2.0%为界分为快速裂解阶段和缓慢裂解阶段,残留产物中正构烷烃含量逐渐降低,同时伴随低环数芳烃化合物含量的逐渐增加,而稠环芳烃含量的逐渐增加则与低环数芳烃含量逐渐减少相对应;(3)裂解末期(3.8%o<4.5%),以高含量稠环芳烃的富集为标志...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系统地分析了阿萨巴斯卡地区Mildred泥炭柱37个样品的脂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组成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样品中检出的正构烷烃、正烷酮、正烷醛、正烷醇、脂肪酸和脂肪酸甲酯均由高碳数化合物构成,并具明显的奇碳或偶碳优势,GC-MS质量色谱图中甾类和萜类极性化合物呈现显著的高峰。根据泥炭分子地球化学分析,Mildred泥炭柱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原地堆积的高等植物,苔藓类、水生植物对泥炭有机质也有一定程度的贡献,其中松柏、杜鹃花科等木本植物、莎草科草本植物以及泥炭藓类是主要的成炭植物。萜类和甾类极性化合物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萜类化合物主要集中于剖面的上部,其形成与泥炭藓类植物存在联系;甾类化合物来源不具专属性,多与高等植物的输入有关,也可能是受微生物的改造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松粉热模拟轻烃中芳烃分布特征及β-胡萝卜素的演化机理讨论吉利明孟仟祥(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现代松粉热模拟轻烃β-胡萝卜素关环目前对孢粉的化学组成和热降解成烃作用已有较深入的研究[1~3],但很少涉及孢粉降解轻质烃,对于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