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根据1984-85年冬季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采用带通滤波(30-60天)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西风急流的入口区和出口区的低频偶极子结构和亚太地区的低频涡旋活动特征。发现纬向风偶极子的低频循环伴随着东亚西风急流中心的东西摆动,在急流入口区的低频经圈环流对于纬向风振荡有重要作用。从乌拉尔经中亚到东亚到东亚存在一个西北-东南向的波列,源自乌拉尔地区的低频涡旋先是向南然后向东移动导致波列位相的转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4—85年冬季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采用带通滤波(30—60天)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西风急流的入口区和出口区的低频偶极子结构和亚太地区的低频涡旋活动特征。发现纬向风偶极子的低频循环伴随着东亚西风急流中心的东西摆动,在急流入口区的低频经圈环流对于纬向风振荡有重要作用。从乌拉尔经中亚到东亚存在一个西北一东南向的波列,源自乌拉尔地区的低频涡旋先是向南然后向东移动导致波列位相的转变。中太平洋地区存在一个经向波列,一对低频气旋和反气旋的逆时针打转导致该地区低频波列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云南雨季开始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化和冷空气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云南站点降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动力诊断方法分析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东亚急流)的低频变化特征、形成机理及其与云南雨季开始的关系。研究显示,东亚急流南移增强是云南雨季开始的重要触发因子,即伴随云南雨季开始东亚急流明显南移且强度增强,急流入口区的垂直环流也随之南移增强,而云南正好处于垂直环流上升支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东亚中纬度冷空气活跃,急流入口区的垂直环流下沉支为干冷气流,十分有利于对流层中低层冷暖空气在云南交汇形成降水。上述过程与欧亚大陆中高纬10~30天低频波列(EU型)的传播密切相关,当波列上的冷性气旋在东亚上空向东南方向移动时即可造成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增强南移和冷空气的活跃南下。分析还显示EU型波列对4—7月的云南降水也有显著影响,并且波列的年际异常及其与夏季风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云南雨季开始早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经圈环流对定常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燕  缪锦海 《气象学报》1994,52(4):424-432
在一般斜压大气中,基本气流中包含经圈环流时,定常波传播不仅能穿过东风带,而且明显增强。在基流含有经圈环流的情况下,北半球中纬度地形强迫可引起低纬大气的显著响应,这表明经圈环流在中低纬定常响应的相互联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北半球中纬度热力强迫可产生类似北半球夏季季风环流的波列分布,这说明经圈环流在夏季季风环流的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赤道东太平洋加热强迫情况下,在冬半球可引起PNA型的定常波传播波列,而在夏半球却没有明显的PNA特征。这表明经圈环流对冬、夏半球的定常波传播路径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夏季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异常与中国降水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杨莲梅  张庆云 《大气科学》2007,31(4):586-595
利用1958~2003年NCAR/NCEP再分析和中国160 站月降水资料,探讨沿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动能异常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和中国夏季(6~8月)降水的影响及其响应机理。研究发现:(1)夏季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动能加强(减弱), 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北)、强度偏强(弱)。(2)该扰动动能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1958~1978年处于年代际偏弱阶段,1979~1998年处于年代际偏强阶段。(3)该扰动动能加强(减弱), 200 hPa 辐合区位于30?N以南(以北)西太平洋地区,此时,500 hPa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30?N以南(以北), 850 hPa 反气旋性距平环流出现在东亚30?N以南(以北)地区,而30?N以北(以南)为气旋性距平环流,东亚热带季风环流加强(减弱), 梅雨锋加强(减弱), 夏季中国东部降水中间多、南北少(中间少、南北多)。(4)东亚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对高层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动能强弱响应由对流层上层散度场及垂直速度场变化完成。  相似文献   

6.
梅一清  陈海山  刘鹏  李笛 《大气科学》2019,43(2):401-416
基于1979~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亚洲高空急流纬向非对称变异特征及其可能的外强迫因子。研究发现夏季亚洲200 hPa纬向风异常EOF第二模态(方差贡献为16.4%)主要表现出了急流纬向非对称的空间异常形态,反映了西亚和东亚区域急流南北偏移的反位相变化。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分析,我们发现急流纬向非对称变异与北大西洋海表温度(简称海温)和欧亚陆面热力异常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北大西洋三极型海温异常会激发出向下游传播的异常波列,夏季该波列在欧亚大陆上空的异常环流中心与急流纬向非对称相关的异常环流中心对应一致,其中东欧平原的异常反气旋和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异常气旋对西亚急流变化存在影响,东亚地区急流的变化与贝加尔湖北部异常气旋和贝加尔湖南部的异常反气旋有关。对比欧亚土壤湿度关键区内垂直环流,陆面热力异常可能会改变局地环流进而影响急流变异,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1998年夏第二阶段梅雨期乌拉尔山阻塞形势的维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洪水形成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梅雨异常。异常梅雨的形成与东亚夏季风偏弱及热带外环流持续异常有关,其中一个明显特征是乌拉尔山地区长时间维持阻塞形势。本文结合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从瞬变对基本流的强迫(大气内部强迫)及热带热源强迫(外源强迫)两方面,分析了与第二段梅雨相对应的乌拉尔长时间阻塞的维持机制。利用共轭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了最有利于乌拉尔阻塞发展和维持的敏感扰动,发现扰动的分布位置,刚好与观测到的,从东大西洋到欧洲区域的异常增强的瞬变活动区相重叠。E矢量及斜压线性静止波模式的诊断进一步表明,异常期间的增强瞬变活动有利于乌拉尔出现正高度异常。计算了持续异常期间的高空急流及大气加热场,发现北美到大西洋的高空急流及热带加热都出现明显异常。中期天气预报模式 IAP T42L9的集合预报试验表明,热带地区的加热异常,尤其是热带中西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加热异常,有利于乌拉尔正高度异常的形成。最后,提出了一种热带异常热源驱动下,瞬变波与定常波双向相互作用的阻塞形成与自维持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最敏感扰动的演变与夏季乌拉尔地区的持续性异常环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燕  李志锦  纪立人 《气象学报》1998,56(4):401-415
通过数值实验对初始扰动不稳定发展建立异常环流型的过程进行了分析。选择了东亚夏季风异常的1991年和1985年两个典型年份的平均环流作为基流,以共轭敏感性分析得到的最敏感扰动作为初始扰动,分析其在不同的环流背景下的发展情况。结果说明,1991年欧亚地区的基流不稳定性较强,且初始扰动结构有利扰动发展,因而通过能量频散在乌拉尔地区激发扰动并强烈发展,建立起阻塞形势。而1985年的扰动在乌拉尔地区形成正涡度距平,不利于阻高的建立。从而导致1991年和1985年夏季乌拉尔地区几乎相反的异常环流。一系列对比实验说明,异常环流型的建立,不仅依靠能量的频散,更依靠扰动通过正压不稳定过程从基流吸收能量而发展。它既有赖于基流自身的不稳定,又取决于初始扰动的结构以及相对于基流的位置。基流选择了具有特定结构的初始扰动型,只要在有利位置上给予扰动,就能够激发出扰动波列,建立强的持续异常环流型。不论初始波列的位相在一定范围内如何改变,扰动总是倾向于在基流的特定不稳定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与温带急流相关联的梅雨期东亚上空中高纬环流系统的变化特征,揭示出东亚高空急流经向分量在急流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温带急流区经向风和东亚中高纬槽脊关系密切。在温带急流由强变弱的过程中,当温带急流强度强时,急流区以纬向风为主导;当温带急流强度弱时,经向风增强,纬向风迅速减弱,急流区以经向风为主导。温带急流区纬向风强时,500 hPa位势高度等值线平直,中高纬环流为纬向型;温带急流区经向风强时,中高纬槽脊系统发展,中高纬环流由纬向型转换为经向型。梅雨期温带急流区经向风异常主要有80°E、100°E、120°E、140°E四个中心,温带急流区经向风异常的位置不同时,中高纬阻塞高压出现位置不同,冷空气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北半球夏季南极冰气候效应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9层菱形截断15波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进行了7月份南极冰正常和无冰的对比试验,进而研究了南极冰的短期气候效应.结果表明:南极冰的移去首先在局地区域加热了低层空气,减弱了南极极涡,然后使中高纬度超长波发生变异尤其是使纬向3波增幅.超长波的异常引起东亚季风区低层越赤道气流加强,从而增强东亚季风环流,增大中南半岛到西太平洋的降雨量和相应的对流潜热释放,结果在北半球激发了一支从东亚到北美的二维Rossby波列,使北半球大气环流发生异常.文中对这一气候效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并认为南极冰不仅是影响南半球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many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thermal states including the SST,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largely influence the interannual and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of summer circulation and the cli-mate anomalies in East Asia.Moreover,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teleconnection pattern of summer circulationanomali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the so-called East Asia/Pacific pattern.The cause of the teleconnection pattern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quasi-stationary planetary wave propaga-tion,and it may be due to the propagation of quasi-stationary planetary waves forced by heat source around thePhilippines.Moreover,this pattern is well simulated by using a quasi-geostrophic,linear,spherical model and theIAP-GCM,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亚洲是世界著名的季风区,我国降水分布特征与东亚行星尺度环流型背景以及大地形结构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p-σ坐标原始方程模式,着眼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大陆热低压系统强度及其相互配置关系,即相应于东亚夏季风不同强度,与东亚海陆热状况密切相关的“纬向驻波”特征,研究夏季风流型与中国东部降水分布的相关。本文数值试验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基本气流汇合特征与海陆纬向驻波环流型的相关;夏季暖湿区分布,暖湿舌形成与中国东部降水关系。还研究了我国东部雨带形成的高、低层流场的动力结构以及南亚高压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滤波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冬季东亚高空急流的季节内协同变化以及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季节内尺度(10~90天)中,东亚地区冬季300 hPa逐日纬向风主要表现为准双周振荡(10~30天)。300 hPa低频纬向风异常整体向东传播,高纬的低频纬向风异常向南传播,低纬低频纬向风没有明显经向传播特征。伴随低频纬向西风从里海附近开始向东移动至西北太平洋上空,温带急流向东再向东南移动并且强度先增强再减弱,副热带急流位置没有明显变化,强度演变特征与温带急流变化相反。降水异常对300 hPa风场低频振荡有显著响应,低频降水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随时间向东移动,移至西太平洋附近消失;受低频风场影响,温带急流偏强,副热带急流偏弱时,我国东部高空辐合,地面表现为低频高压,整层有较强下沉气流,地面为东北风控制,不易产生降水;温带急流偏弱,副热带急流偏强时,青藏高原北侧整层一致东风异常,南侧整层一致西风异常,使我国东部高空辐散,地面受低频低压控制,我国东部产生整层上升运动,并且有西南风水汽输送,水汽辐合,我国东部出现低频降水正异常。   相似文献   

14.
东亚季风El Niño与中国松辽平原夏季低温关系初探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廉毅  安刚 《气象学报》1998,56(6):724-735
分析了1951~1995年东亚夏季风、ElNino与中国松辽平原的代表站长春站夏季农作物生长期(5~9月)气温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50~70年代,东亚夏季风偏弱,ElNino增温始于上半年,长春夏季多气温偏低或有低温冷害发生;1980~1995年,东亚夏季风偏强,即使ElNino增温始于上半年,当年长春夏季气温多为稍高到偏高,次年夏季气温稍低,但不致出现偏低和低温冷害。初步分析了典型ElNino年OLR季内振荡特征,研究了ElNino,OLR季内振荡、东亚夏季和冬季风对松辽平原夏季低温影响的某些成因。  相似文献   

15.
朱瑞兆 《气象学报》1963,33(4):527-536
本文根据1955—1959年逐日02时(北京时)东亚地面天气图統計了鋒出現頻数的分布,給出1、4、7、10月东亚气候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东亚季风季节内振荡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将2003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M进行30~60天带通滤波后,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经向传播主要表现为从南海南部地区向北传播,其传播过程中的高值中心分别对应我国南海地区、华南前汛期以及江淮流域梅雨的强降水过程。ISO的传播还表现出纬向与经向相互接力的特征,纬向上源于热带地区孟加拉湾向东传播的ISO和源于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向西传播的ISO 在120 °E附近汇合后,分别补充到由南海南部向北传播的ISO中,使其可以继续加强北传,最北界可延伸到35 °N以北,对我国东部地区大尺度降水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前、后冬的东亚冬季风年际变异及其与东亚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ERA-Interim的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降水量等资料对前、后冬的东亚冬季风的年际变异特征及其与东亚降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热带和中高纬系统影响东亚冬季风变异的相对重要性。前冬的东亚冬季风变异的主导模态为东亚全区一致变异型,即一致的北风偏弱或偏强;其次为南部变异型,主要表现为在我国南方-南海北部的东北风偏弱或偏强。而后冬的东亚冬季风变异的主导模态则为南部变异型,其次为东亚全区一致变异型。从前冬到后冬,东亚冬季风的主要变异模态的次序出现交叉更替。前、后冬的冬季风主要模态以年际变化为主,但后冬主导模态还显示出冬季风有变强的趋势。前、后冬的东亚冬季风的主导变异模态也影响东亚降水异常的位置。在前冬,冬季风异常主要影响我国华北、渤海-黄海海域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区域的降水异常,而后冬的冬季风异常则主要导致我国东南地区及其东侧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海区的降水异常。前冬的东亚冬季风的前两种主要变异模态都受到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和中高纬环流系统共同的影响;后冬的东亚冬季风的前两种主要变异模态则分别主要受ENSO和中高纬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e transports of dust are calculated using 3-dimensional(3-D)trajectory method for three cases of duststorms inthe terrain-following coordinate system,and the synoptic processes are also discussed for each case.The case of 17—20April 1980,a severe duststorm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cyclone over the Mongolia Plateau.Thedust moved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several deserts,formed a typical dust path in spring.The other two were weaker andthe dust was triggered by the strong wind behind the cold front from northwest or north.Because the vertical velocity isconsidered in 3-D trajectory analysis,trajectories calculated should better reveal the transport rule of the dust particlesand the results seem to b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synoptic processes.The trajectory analysis on the 2-D isobaric sur-faces is simpler but can be used only in the conditions with weak vertical wind shear and weak vertical velocity.The dif-ference of trajectories at lower levels between two methods may be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f orography.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study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dynamical mechanism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East Asia, a corresponding climate network is constructed by employing the method of event synchroniz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area of East Asian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can be separated into two regions: one with high area-weighted connectivity receiving heavy precipitation mostly during the active phase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and another one with low area-weighted connectivity receiving heavy precipitation during both the active and the retreating phase of the EASM. Besides, a new way for the prediction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is also developed by constructing a directed climate networks.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in East Asia is 58% with a 0-day lead, a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21% and average 12% with a 1-day and an n-day(2≤n≤10) lead,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normal EASM year,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low in weak years and high in strong years, which is relevant to the differences of correlations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rates in different EASM situations. Recognizing and indentifying these effects is good for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