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煤炭资源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先进技术手段,依据煤炭资源信息标准与规范,收集、整理煤炭资源预测潜力评价属性和图形数据。建立统一属性和图形数据格式的煤炭资源预测潜力评价数据库标准。以各省(区、市)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为基础,汇总建立全国煤炭资源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一体化查询检索、制图、统计分析等功能,有效地实现了全国各省区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相关资料的快速查询检索、以及基于空间位置的任意范围相关资料的统计,可作为煤炭资源管理部门等各类用户进行煤炭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徐水师 《中国煤炭地质》2011,(8):I0001-I0001
《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是国土资源部重大专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通过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摸清我国煤炭资源现状,运用新的地质理论,多种技术手段和多元地学信息集成研究方法,以聚煤规律和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为切入点,对我国煤炭资源潜力开展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梳理"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最新进展数据,更新了我国煤炭资源基础数据,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现状,并根据我国煤炭资源聚集和赋存规律、生态环境承载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煤炭供需情况等条件,提出了新常态下"五类七区"的煤炭资源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煤炭资源形势分析及保障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和资源保障程度,对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2006年末煤炭资源现状和赋存情况的研究,对全省煤炭资源形势及其保障程度得出如下结论:①全省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在全国煤炭开发布局中优势明显;②煤炭资源地质条件中等偏简单,资源丰度中等,煤类分布特征突出;③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储量的占用比重大,但开发利用集约化及产业集中程度低,优质资源损耗浪费严重;④可供开采利用及需进一步勘查确认的可利用资源的规模与空间较大;⑤预测资源潜力较大,找矿(煤)勘查难度增加。并根据煤炭资源开发现状及当前地质勘查程度.就如何提高煤炭资源保障程度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藏和青海地区开展了多次煤炭资源潜力调查工作,但由于煤炭地质工作程度低,极大的制约了青藏高原煤炭资源潜力的评价工作。以整个青藏高原为单元,在系统梳理煤炭资源预测区煤炭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选用层次分析法,将四个评价条件量化为8个评价指标、20个评价参数,建立了青藏高原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体系,对青藏高原61个煤炭资源预测区垂深600m以浅的煤炭资源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划分出有利区18个、中等区23个和较差区20个,并提出了青藏高原地区下一步煤炭地质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国土资源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拟用半年多的时间,通过专项检查,摸清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遏制破坏浪费煤炭资源的势头,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以及产业的转型,煤炭资源储量及投资呈下降趋势。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决定着矿业投资的规模和流向,开展我国区域煤炭投资环境分析研究,有助于促进煤炭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国内外矿业投资评价方法,选取煤炭资源量、煤炭产值率、煤炭火力发电量、全国矿业权设置及煤炭运输力等7个评价因子建立我国煤炭投资潜力评价体系。基于GIS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煤炭投资环境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煤炭投资环境最好的区域位于陕西与内蒙古交界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适合煤炭投资;新疆地区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受交通运输力、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影响,其投资环境略差于鄂尔多斯盆地;而煤炭资源大省山东和河南由于数十年的煤炭开采,煤炭资源逐渐枯竭,投资环境略差。总体来看,投资环境受多方面的影响,但资源禀赋是投资环境的决定因素,国家政策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3月19日上午,济宁市在北京召开济宁采煤塌陷地引黄填充复垦可行性论证会。济宁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典型的资源城市,是全国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长期以来,该市的煤炭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带来诸如土地塌陷、耕地减少、就业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济宁市委、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造成单一勘查技术手段难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查目标。在系统分析我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重新确立了煤炭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将“煤田地质勘探”发展为涵盖煤炭勘查、矿井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提出了适合当代需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的的确立,应以取得最佳勘查效果为目标,统筹考虑勘查区具体的地理、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勘查技术手段及组合。基于理论分析,评述新体系兼备的主要技术特色及科学性、先进性,并依据地质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将我国煤炭地质勘工作划分为4种勘探模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区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全国近20个省区100多个地质勘查项目的实践中证明,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的实施,为煤矿建设提供了详细、完整、准确的煤炭资源信息数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对提高我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和全国特殊及稀缺煤炭资源调查项目成果,结合前人的研究,采用保有储量加权平均法,分析我国不同省份、不同成煤时代煤炭资源的挥发分产率和焦油产率以及特高挥发分、特高油产率煤的分布和成因。结果显示:我国煤炭资源的挥发分产率储量加权平均值为30.27%,以中高-高挥发分煤为主,焦油产率储量加权平均值为7.66%,以富-含油煤为主;我国特高挥发分、特高油产率煤的保有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的0.9%,主要为褐煤、长焰煤、气煤和气肥煤;含有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夹层的煤和残植煤因富含壳质组分具有较高的挥发分产率和焦油产率;对于同一煤类,挥发分产率和焦油产率都与氢含量和氢碳原子比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灰色聚类分析在煤炭资源有效保障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灰色系统理论与煤炭资源评价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讨论了煤炭资源评价单元的灰色特征,分析了灰色聚类分析应用于煤炭资源评价的原理,给出了煤炭资源评价中的灰色聚类分析的计算方法。以贵州省9个煤炭资源评价单元为例,参考18个评价指标,按照既定的优、良、可、差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出其综合优度值,得到评价结果为4良、4可、1差,并给出开发的先后顺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全国第三轮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及统计预测成果,从整体上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勘查研究程度、生产开发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就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能源政策、布局煤田勘探、煤炭工业建设和煤炭生产、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河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成果和认识,对河南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山西组二1煤层作为全省性预测重点对象,对各煤田、各时代埋深2 000m以浅的煤炭资源进行了潜力预测,依据可信度、开采条件、开发前景划分了3个级别、3个类别和3个等别。针对全省17个煤田和2个找煤区的资源潜力预测结果,圈定预测区102个,预测煤炭资源量约710亿t,其中作为主采煤层的二1煤层的资源量约620亿t。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煤炭资源勘查近期及中长期勘查建议及方案,规划了新一轮煤炭勘查区。  相似文献   

14.
新疆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煤炭资源预测量虽然居全国首位,但是探明程度却很低。进行西部大开发,有计划地加强缺煤地区的煤炭资源勘查,合理规划开发,调整煤炭生产结构,实现资源转换战略。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漫延的同时,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可供性煤炭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查明煤炭资源量和未查明煤炭资源量的分布、埋藏深度和煤类的系统分析,指出中国查明尚未占用的煤炭储量2282.97亿t,经济可采储量仅684.89亿t。未查明的预测煤炭资源量45521.04亿t,潜力巨大,但在近期可供找煤普查的埋深小于1000m的预测可靠级煤炭资源量只有9169.10亿t。因此,必须科学地、客观地再认识中国煤炭资源优势,合理地制定国家能源政策,以确保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炭资源成煤时代多、分布面积广,蕴藏丰富,资源储量居世界第3位。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结果显示,除台湾地区外,全国埋藏垂深2000米以浅的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吨,其中探明资源量10176.45亿吨,预测资源量45521.04亿吨。但煤炭资源赋存地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总体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相似文献   

17.
正构造作用是控制煤系和煤层形成、形变和赋存的首要地质因素,中国煤炭地质的显著特点,就是聚煤盆地构造类型的多样化、煤系后期改造明显,因此,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中,煤田构造研究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地质任务。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过程中,我国煤炭地质工作者在煤田构造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是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保障,据新疆煤田地质局完成的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为1.82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的40%。近五a来,新疆煤田地质局以重点矿区的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查为基础,以探采结合为重点,以加强质量管理为保证,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目前,新疆煤炭已由满足内需进入到弥补、支援全国需求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加快新疆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的新形势下,煤田地质工作还存在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环境不佳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应加强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探、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煤炭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煤田地质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海南部及其毗邻地区,是青海省乃至全国工业基础最薄弱,社会经济最落后的地区,煤炭资源紧缺,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查明煤炭资源赋存状况,探讨聚煤规律,指出进一步找煤勘探的方向,科学,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以带动其它资源开发,使该区尽快脱盆致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正构造作用是控制煤系和煤层形成、形变和赋存的首要地质因素,中国煤炭地质的显著特点,就是聚煤盆地构造类型的多样化、煤系后期改造明显,因此,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中,煤田构造研究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地质任务。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过程中,我国煤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