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牛玉国  蒋昕晖  李波涛 《水文》2007,27(4):75-76,70
在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治黄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这意味着在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进程中,水文工作将要承担的责任更大,提供的基础支撑更全。而以往“平面水文”和“区域水文”等“小水文”的理念已无法满足黄河治理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黄河水文提出了“大水文”的创新理念与发展战略,要在流域内率先实现黄河流域水文一体化管理,从而大幅提升黄河水文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泾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中兴  蔺生睿 《水文》1996,(2):52-59
泾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韦中兴,蔺生睿(黄委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径河为黄河十大水系之一,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其降水、径流、泥沙等水文特性在西北地区河流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现介绍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1流域概况径河流域位于东经106”14...  相似文献   

3.
马训 《水文》1999,(5):43-45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5月25日,为了修建松花江铁路大桥,在现今滨州铁路桥附近设立了哈尔滨水位观测站,开创了黑龙江省“水文”的历史。此后50年之中,水文事业几经沉浮,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省内水文站和水文职工仍寥寥无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水文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黑龙江省水文事业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水文事业创建时期。1951年1月,原黑龙江省水利局水文分站成立,当时只有13个水文站、6个水位站。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效法前苏联气象水文体制,陆续建立了一些水文站、…  相似文献   

4.
在走过50年光辉历程、迈向新的征程之际,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简称黄河设计公司)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近日笔者采访了黄河设计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文学。李文学简要回顾了过去50年的发展历程。他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治理开发黄河是与中华民族兴旺发达息息相关的事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是治黄事业的技术参谋。自1956年黄河设计公司的前身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建以来,  相似文献   

5.
牛玉国 《水文》2006,26(3):93-96
本文简要回顾了黄河水文的发展历史,介绍了黄河水文业务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黄河水文面临的问题,展望了黄河水文发展方向,提出了黄河水文“十一五”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黄河流域基于水循环的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体系”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陈德坤 《水文》1999,(5):2-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我们迎来了水利部水文局的成立,这是全国水文系统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水利部水文局,向全国广大水文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并对你们多年来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水利部水文局的成立,是国家和水利部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我们水文系统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编办字卜999」73号文的批复以及水利部《关于成立水利部水文局和水资源水文司更名的通知》(水人教[1999)350号)精神,成立水利部水文局,与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将水利…  相似文献   

7.
黄河源区水文预报对龙羊峡、刘家峡等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的洪水资源化调度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防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降水的地面观测严重匮乏、且缺少适用于高寒山区的专用水文模型,源区水文预报成为长期困扰黄河洪水/径流业务预报的难题。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高海拔缺资料地区的降水观测与降水预报、寒区水文模型构建与气象水文耦合系统集成、高原降水发生的气象成因与形成机制3个方面,评价了黄河源区水文预报的当前现状与技术水平,提出了黄河源区水文预报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指出新一代多源降水信息融合与同化、高寒区特殊产汇流模型构建、无缝隙气象水文集合预报、强降水与连阴雨的多影响天气系统解析等,是当前黄河源区水文预报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水文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水文工作经历了迅速发展、曲折前进,改革开放三个发展阶段。新中国的水文工作在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和水资源评价,水文科学研究,水文教育,水文国际合作与交流诸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中国水文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今后必须有新的发展,以满足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9.
朱晓原 《水文》1999,(5):34-36,42
我国地域辽阔,河流众多,由于水系分布特点,跨国境河流涉及到诸多实际水文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来解决O水文是一门复杂的自然科学,全球水文科技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只有通过国际交流来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的水文国际合作的开展,与3个因素息息相关:水文业务发展的需要;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状况;国际环境的变化。由于这3个因素影响,水文国际活动在各个时期都具有一定的特点。50-60年代的国际合作,主要是与周边国家因国际河流的水文问题而展开的双边合作与交流,是以国际报汛、水情资料交换为主要合作内容,相应也…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张建云 《水文》2006,26(1):I0001-I0002
进入2006年,《水文》杂志迎来了创刊50周年的喜庆日子。50周岁,对于一个人意味着壮年时期,象征着风雨砺炼之后的经验、成熟与收获,对于《水文》杂志,更意味着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历程。《水文》杂志是水利行业最早创办的科技期刊之一。她的前身《水文工作通讯》创刊于1956年6月;1959年1月更名为《水文月刊》,1960年5月停刊;1963年4月复刊,同时更名为《水利水电技术(水文副刊)》,1966年6月再度停刊,1979年3月《水利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99,(5):40-42
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SO年华诞之际,回顾半个世纪以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经过两代水文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河北水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年来,通过理顺体制,争取投入,推行水文改革,拓宽了水文服务领域,加速了水文科技进步,使水文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必将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1水文站网稳步发展,测验技术不断改进水文站网是观测各种水文要素变化的战略布局,是水文资料的收集系统。水文资料又是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小河流大多位于资料短缺的山丘区,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汇流时间快、预见期短以及分布广的特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首要目的和任务是预警预报,预报方式应以自动预报为主,以实现及时预警,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本文分析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特点与难点,提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思路及实用预报模型与方法,开展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在新安江上游屯溪流域预警预报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当前所开展的全国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分布式水文模型是资料短缺地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有效方法,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技术能够满足中小河流洪水自动预警预报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水文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文过程受众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决定了其变化的极端复杂性,表现为确定性的动态规律与不确定性的统计规律共存。水文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水文规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贝叶斯作为一种主要理论方法在水文水资源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评述了贝叶斯理论在水文频率分析、水文预报、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方法耦合等研究中的进展,对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水文不确定性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水文》1999,(5):46-49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水文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全省广大水文干部职工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防汛抗旱、防潮减灾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发挥了尖兵、耳目和参谋作用,为工程科学调度运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水利部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l主要成就1.1建成了科学合理的水文站网,搜集了宝贵的水文资料数据,基本控制7半个世纪以来全省水文水资…  相似文献   

15.
生态标准河流和调度管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生态用水安全是维持河流系统健康的基本条件。本文首先从河流生态系统特性入手,提出生态水文季节,构建了多参数生态需水(最小生态需水、适宜生态需水、洪水期生态需水)体系并分析其内涵,组成了能反映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流量等级。生态需水按生态水文季节形成具有时间特征的生态标准河流。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用水预警制度和危机管理机制,探讨保障生态用水安全的调度和管理模式。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例,开展实践应用研究,为黄河中下游的生态用水安全调度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开湘 《地下水》2001,23(3):159-161
蔬勒河昌马峡出口一昌马大坝间河道存在径流损失的问题 ,早在 195 6年《疏勒河流域普查报告》中就提出了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 ,人们还在为 6 0 0 0万 m3年径流损失量的可靠性而争论着。为此 ,在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经过 1997年的 12月 1日~ 1998年 11月 30日在昌马峡一昌马大坝间河段 4个观测断面“相当于一个水文年”的水文观测 ,对 6 0 0 0万 m3/a损失量的可靠性又一次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7.
湟水流域水文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武 《水文》1995,(6):52-55
湟水流域水文特征郭武(青海省水文总站)1自然地理概况湟水流域(仅为青海省境内、且不包括大通河流域,下同)地处青海省东部,是青藏高原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单元和生态系统。湟水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其流域呈树叶状,西北高、东南低,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地理位置介于...  相似文献   

18.
陆庆皓 《地下水》2014,(5):166-167
随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水文工程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摆脱传统的工程带水文等建管方式后,水文工作者如何管理水文工程,建设好水文工程,成为老水文遇到的新问题。针对水文工程点散,体量小等问题,从一个水文工程管理者的角度给予了一定的思考并提出相应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胡兴林 《冰川冻土》2001,23(1):57-62
Tank模型(又称为水箱模型),是一种用于流域径流预报的确定性水文模型,根据龙羊峡水库入库主要产流区--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下垫面条件下产汇流特性,将其概化为以降雨量为输入,径流量为输出的单孔出流的线性水箱,工用于该水库汛期旬平均入库流量的预报,经对历史资料进行拟合和试验预报的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现已应用于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汛期旬平均入库来水量的中期预报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金平  张建云 《水文》2005,25(6):1-5,64
介绍了我国水文预报技术在预报方法、预报系统建设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客观评价了我国水文预报技术的水平.展望了我国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干旱、半干旱及无资料地区或资料缺乏地区的水文模拟将是我国进一步提高水文预报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