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20年本溪县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本溪县1958~2000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近20a本溪县气候变化特点是:温度呈上升,降水呈减少趋势;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1953—2005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3-2005年本溪地区温度和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前后本溪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本溪地区的年各季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8℃/10 a,冬季最大为0.54℃/10 a;年降水量和各季降水量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31.67 mm/10 a,春季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他各季倾向率均为负值;水热匹配条件趋于恶化,干旱发生频率增大。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1953—2005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3—2005年本溪地区温度和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前后本溪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本溪地区的年各季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8℃/10 a,冬季最大为0.54℃/10 a;年降水量和各季降水量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31.67 mm/10 a,春季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他各季倾向率均为负值;水热匹配条件趋于恶化,干旱发生频率增大。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植物物候资料诊断预测温度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伯钧 《气象》2000,26(3):56-57
通过对辽东山区本溪县1979~1996年树木、作物物候资料分析,发现利用杏树、加拿大杨等树木开花始期可以准确地诊断、预测出春季气温的高低和生长季≥10℃积温的多少;利用玉米拔节普遍期可以做出作物低温冷害的诊断,这对山区气候变化研究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 1990~2000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分析了本溪地区小于 1km低能见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出现低能见度的气象条件 ,归纳出本溪地区低能见度的季、日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0~2000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本溪地区小于1km低能见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出现低能见度的气象条件,归纳出本溪地区低能见度的季、日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7.
1958—2009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本溪地区4个站点数据为基础,同时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的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法,对1958—2009年本溪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2 a来,本溪地区年和春、秋季及冬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夏季虽有增温趋势,但是不显著。本溪地区春和冬季降水量均呈弱增加趋势,而年夏季及秋季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总体来说,近52 a来本溪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本溪地区年和各季平均气温均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突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溪地区相对进入了明显的暖期。年和各季的降水量均没有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本溪县气象局把气象科技送下了乡。  相似文献   

9.
太子河作为本溪的主要河流,是本溪工业、农业、生活的主要水源,为了更好的了解太子河本溪城区段的水体情况,以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的平水期(4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1月)18个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结合太子河本溪城区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太子河本溪城区段进行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通过比较分析,最终以平水期的评价结果为主,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评价结果为辅。结果表明:仅有22%的监测断面处于健康状态、56%的监测断面处于亚健康状态、22%的监测断面处于一般状态,说明太子河本溪城区段大部分流域处于亚健康状态,水生态系统退化,需要加强管理和治理保护。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本溪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其气候特点决定了春播期间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的明显差异,因而导致了播种期的差异。若能寻求客观定量的揭示这些差异的方法,将给春播服务带来很大的方便。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揭示了山区春季主要气象要素在年际间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春播期间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海东地区的气候及特点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代表海东地区东、南、北三个地区的民和、化隆、互助三县近40a气温、降水等资料的统计,分析海东地区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焦作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了焦作的气候变化特点及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及危害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881-2010年哈尔滨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哈尔滨本站1881-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1909-2010年的月总降水量和1961-2010年哈尔滨所辖区、县(市)月平均气温、月总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哈尔滨市气温、降水变化速率,分析了哈尔滨市气候变化特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市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除巴彦7月气温略呈下降趋势外,哈尔滨各区、县(市)各月、季、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哈尔滨各区、县(市)各月、季、年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近130a,哈尔滨市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温,21世纪开始增温尤为显著。近百年来,哈尔滨市年、季总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市农业、能源等方面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对于水资源、人体健康和交通等方面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哈尔滨站1881—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1909—2010年的月总降水量和1961—2010年哈尔滨所辖区、县(市)月平均气温、月总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哈尔滨市气温、降水变化速率,分析了哈尔滨市气候变化特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市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 a,除巴彦7月气温略呈下降趋势外,哈尔滨市各区、县(市)各月、季、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哈尔滨各区、县(市)各月、季、年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近130 a,哈尔滨市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温,21世纪开始增温尤为显著。近百年来,哈尔滨市年、季总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市农业、能源等方面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对于水资源、人体健康和交通等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建成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本溪地区气象决策服务工作平台 ,以便更好地为当地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更多气象决策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焦作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焦作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了焦作的气候变化特点及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及危害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预估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近5 a来对全球气候变化预估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和介绍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预估研究的特点,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江西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重要性。结合江西实际,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江西农业、水资源、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西应对气候变化应采取的措施:一是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二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选育抗逆品种,以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进一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市、县和生态城市建设,健全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测报和防虫服务体系,以加强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建设;五是研究和用好“排放权”特殊资源;六是采取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管理与协调,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研工作,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技人才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加大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等,以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七是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溪,多山、路面复杂。好天行车时尚须精力集中,加倍小心,如遇大雾天气,其危险指数更高。因能见度差,交通事故屡有发生,轻则车辆碰撞或撞伤行人;重则坠崖,车毁人亡。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越来越多的服务单位纷纷向气象台提出增加雾的预报项目。因此,要求我们气象专业服务预报人员对本溪地区雾的形成及其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作出较准确及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 40a气象资料 ,利用气候学计算方法和辽宁农作物气候产量模型 ,建立了适合本溪地区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模型 ,计算出各相关参数 ,得出了近 40a本溪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认为 :太阳辐射量减少、降水量减少是本溪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