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基于RS-232串口控制的人影作业指挥系统的串口通信硬件电路连接、程序结构和地理模型.  相似文献   

2.
介绍基于RS-232串口控制的人影作业指挥系统的串口通信硬件电路连接、程序结构和地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综合硬件集成控制器和串口服务器的基础结构,并利用"NPort"虚拟串口设置软件将串口服务器与网络通信相结合,实现自动气象站数据远程传输的功能,完成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4.
为简化各级气象部门对PTB210气压传感器进行检测、维修、使用和校准的流程,节约人力物力和成本,使得PTB210气压传感器检测、维修、使用和校准更为便捷。利用Visual Basic开发一款能够便捷地对PTB210气压传感器参数进行配置的软件。该软件能够通过计算机串口与PTB210气压传感器进行通信,从而达到读取PTB210气压传感器的串口通信参数及对PTB210气压传感器各项参数进行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1 硬件设备问题引起的数据异常 1.1 数据全部缺测 (1) 采集器损坏导致无法采集数据,出现数据全部缺测.(2)采集器电源系统故障,致使定时数据无法采集,出现要素全部缺测.(3)通信线路出现故障.当自动气象站的防雷板、终端机的串口或连接卡、串口隔离器被雷击、通信线缆出现断开或其他因素导致开路都是导致自动气象站数据全部缺测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套适配Android手机串口通信套件,包括硬件转换模块和运行在Android手机上的APP软件。硬件转换模块基于PL2303HXD芯片和MAX202芯片开发,实现将Android手机的USB接口转换为RS232串口。APP软件基于PL2303HXD芯片驱动库开发,可运行在Android 3. 2及以上版本。转换模块插入Android手机后,APP软件自动启动,可根据需要设置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等串口参数。软件采用多线程技术自动实时读取串口,并跨线程将数据显示在主界面,在监听到“发送”按钮发生点击事件时从串口发送所输入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介绍应用智能手机与串口蓝牙适配器检修自动气象站的系统构成,不同采集器的与串口蓝牙适配器的连接方法,系统的配置。使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通过蓝牙与串口蓝牙适配器进行通信,获取自动站采集器的数据,方便户外自动站维护,实现维护便捷化、简单化,减轻了技术人员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1)采集器损坏导致无法采集数据,出现数据全部缺测。(2)采集器电源系统故障,致使定时数据无法采集,出现要素全部缺测。(3)通信线路出现故障。当自动气象站的防雷板、终端机的串口或连接卡、串口隔离器被雷击、通信线缆出现断开或其他因素导致开路都是导致自动气象站数据全部缺测的原因。(4)自动气象站计算机终端的硬盘或主板问题,导致采集发送过来的数据无法存贮,  相似文献   

9.
自动站采集的数据每小时都要传到微机进行处理。采集通信软件每小时从采集器获得数据,偶尔会出现丢失数据的现象。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及时补传,应在正点查看是否有数据传输过来。本程序实现了每小时01分自动判断是否有数据,如果有,就提示一切正常。否则,值班员就要采取处理措施(如果计算机有声卡、音箱,无论正常与否,都会有语音提醒)。1 串口编程  采集器通过串口和微机进行通讯。程序的难点是串口编程。使用API实现串口编程,利用线程进行通信监控、采用重叠I/O模式。//打开COM1通信口hCommDev=::CreateFile(COM1,GENERICR…  相似文献   

10.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是国内第一个在高校建立的研究型气候与环境观测平台,拥有各类精密大气探测仪器.针对当前气候站仪器分散、数据格式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大气探测仪器系统集成新思路,利用1台主控计算机完成对所有观测仪器的控制:(1)将已具有网络接口的观测系统(微脉冲激光雷达、大气质量监测系统)通过Hub连接至主控机,利用远程桌面完成对观测子系统的控制;(2)利用PCI总线,扩展主控计算机的串口数量,使TP-WVP3000和CE-318与主控机直接通信;(3)采用电流环技术,将MFR等观测仪器输出的RS232信号经过长线驱动器,能够达到最远2 000 m的通讯距离;(4)对具有美国Campbell数据采集器的近地层观测、辐射、土壤、通量等仪器,使用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将RS232信号转换成TCP数据格式,经以太网口发送至主控计算机,同时创建出与真实串口无区别的虚拟串口,不需要修改原有的基于COM通讯的Loggernet软件.本文方法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建立多种数字通讯传输方式,实现观测仪器集成式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气象用的PTB220、PTB330气压传感器检定效率低,检定中存在人工误差等现状,研发了多路气压检定系统。系统采用具有8个RS-232/422/485的三合一串口的MOXA-Nport5650-8-DTL型号串口服务器,实现了8个气压传感器的同步检定和数据处理,提高了气压检定的工作效率,排除人工检定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基于YModem协议开发的远程升级系统,利用观测场现有RS232串口(包括串口服务器和光纤)通信方式,能够在值班房轻松实现国家级新型自动站采集器源代码的更新,通信传输速率能稳定在1 kbyte/s左右,自动站采集器源代码升级这一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使用串口服务器,将传统自动气象站RS-232通讯方式转变为TCP/IP网络通信方式,可以同时允许2台以上自动气象站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实现自动气象站数据异机实时备份,同时使用辅助软件可以有效解决自动气象站计算机和数据采集软件故障引起的自动气象站报文不能及时上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Keithley2000表的自动站气压传感器批量校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开发了Keithley2000表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技术,实现了气压传感器模拟量的批量校准,解决了以前依靠自动站采集器校准气压传感器精度不高、数据不能溯源的问题,从而避免了自动站采集器通道误差影响校准精度,保证了自动站气压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AT89C2051微控制器为核心的一种测控仪表的设计,着重讨论了如何通过模拟串口实现光柱和数字的混合显示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并提出了多个模拟串口公用数据线传输的方法。由于本设计充分利用了微控制器的软,硬件资源,使得该仪表集双路光柱,数字显示于一体,并具有控制和通信功能,而且便于扩充。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国家气象观测站备份站漏测要素导致的无法真正与主站实现互为双备份的问题,利用网络转换和信号分离方法,通过智能串口转换器和智能集线器,在技术上率先实现了本异地观测数据实时采集和单套无备份传感器数据共享功能。该技术基于TCP/IP协议,通过智能串口转换器,将数据推送至异地远端业务计算机,实现地面气象观测站远程实时数据采集,同时,本地业务计算机仍保持原有采集、备份功能。再采用MODBUS RTU和MODBUS TCP两种协议,通过智能集线器,在业务计算机上采用一问一答的访问方式,实现多台计算机同时访问主、备采集器获取采集数据,达到单套无备份传感器数据共享的目的。另外,建设视频监控、多线路网络通讯保障及供电自动化保障等附属设施,从而实现本、异地4台业务计算机数据直传及备份站全要素采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局域网内路由器串口和以太网接口、交换机、个人计算机网卡等硬件故障,以及路由信息丢失、路由表中下一跳地址无法到达、病毒入侵等造成软件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钟山  董林洲  宋峰 《山东气象》2009,29(1):64-64
对感应雷造成的自动气象站故障进行分析研究。由弱的感应雷造成的故障,可通过同时关闭采集器、计算机、路由器等设备3分钟以上;更换串口隔离器;重新安装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等简单方法,使故障自动气象站得到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培训上使用的地面气象观测情境教学系统,不能为气象观测实习实训同时提供实时的天气现象、观测数据异常和观测设备故障情境,不具备同时开展基于历史观测情境和实时观测情境实习实训教学的功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虚拟串口技术和局域网数据共享方法,在VC6.0程序开发环境中,采用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相结合的程序开发思想,运用多线程方式和串口通信机制,研发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实时分发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了分钟实时观测数据、小时统计数据、分钟状态数据,在局域网内从教师机到学员机实时分发共享的功能,同时具备开展基于历史观测情境和实时观测情境实习实训教学的功能。测试应用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数据分发共享及时、稳定,满足了多学员同时开展地面气象观测情境教学的要求,大大提升了地面气象观测培训的实效,研究成果可为实时情境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荷兰Avantes公司因未开放光谱仪的串行通信口,不能适合工业上较长距离与PC机进行通信的弊端,提出了PC机与Avantes光谱仪串口通信的方案,包括通信部分硬件结构,通信协议的制定及Windows下VC++串口程序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光谱仪数据采集与波形实时显示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地运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