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的传播、扩散、转移和沉降受多种气象因素制约,本文根据2006年-2007年忻州市人民医院CO中毒人员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了CO中毒与大气环流形势、天气系统、气象要素等的相互关系,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冬季采暖期CO中毒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方程,并进行相应潜势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空气污染潜势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统计历史资料,总结了影响济南市空气污染物扩散的7个气象预报因子,并给出空气污染潜势报的预报方法和方程,以预测空气质量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空气污染潜势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空气质量潜势预报方法,在因子选取上主要考虑了各种地面天气形势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能力,在此基础上统计出各种气象因子对污染物稀释和扩散的贡献及对预报因子的选取.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雷电潜势预报系统从2007年7月投入运行,在运行期间我们以2008—2011年的四川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为检验样本,采用TS评分体系对预报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四川省雷电潜势预报系统在四川省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同时,在验证过程中,对四川省雷电潜势预报系统不断进行改进,从而达到完善雷电潜势预报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空气污染潜势预报,列出了目前辽宁省气象科研所所用的预报辽宁省空气污染潜势的方法和业务流程。在预报中采用了表征大气扩散稀释能力的气象因子,并求其对潜势指数贡献的加权数,以加权数之和作为潜势指数,依此做出全省范围内24h的空气污染潜势指数预报。  相似文献   

6.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广州地面观测资料和清远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了广州的雷电日分布特点,提取了相关的环境场物理量,应用逻辑回归模型技术,针对广州地区3~6月的雷电活动,研发了适用于该地区日间和夜间雷电活动的预报方程,为雷电潜势预报提供了一种比较客观的预报方法.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成功率超过76%,日间段预报效果总体优于...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武川县某风电场为分析区,选取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抬升指数、700h Pa假相当位温、垂直速度等5个对雷暴具有较好指示意义的预报因子,利用2010—2011年5—9月武川站雷暴日资料和NCEP/NCAR逐6h的1o×1o再分析资料建立雷暴潜势预报方程,为风电场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对2012年雷暴预报效果检验表明,该方程对雷暴天气具有一定的预警能力,预报方程的命中率为80.6%,虚假报警率为67%,能够成功预报出该风电场两次较为严重的雷击事故,可用于支撑该风电场的雷暴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8.
以高级人工智能语言Turbo Prolog建立的污染浓度潜势预报专家系统,这使天气形势和污染善得到了较好的结合,并构成污染浓度潜势预报地专家知识,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结构合理,功能较全,用作污染2势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空气质量潜势预报方法和兰州市冬季空气质量浴势预报系统。通过2001年10—12月兰州市空气质量潜势预报结果的检验分析,表明该系统对首要污染物等级预报准确率78%以上,对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理机场5年天气观测资料和FNL 1.0X1.0数据,对大理机场雷暴特征及潜势预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理机场全年各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6~9月,每年7月和8月雷暴天气出现最为频繁;雷暴天气持续时间0~1小时的次数最多,持续时间1~2小时的雷暴也比较常见,持续时间4~6小时的次数较少,没有出现持续时间6小时以上的雷暴;雷暴可以出现在大理机场的任何方向,出现在东边的次数最多,出现在天顶的次数最少;雷暴初期平均在1月31日,雷暴终期平均在11月14日,雷暴的初期和终期年际差别较大。选取对流有效位能、500hPa相对湿度、0度层高度、近地表四层等压面的抬升指数和可降水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大理机场雷暴预报方程,预报方程是显著的,有较好的雷暴潜势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黑龙江省2000~2003年发生冰雹的测站≥3站的个例资料共35d进行了分析,找出发生冰雹天气的物理量预报指标,根据每日的实况物理量场做冰雹潜势预报,并结合实际业务工作需求,研发冰雹潜势预报系统,为制作冰雹潜势预报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区空气污染潜势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深圳市气象台研制的深圳市空气污染潜势预报方法,本方法基于在污染源一定的情况下,未来空气污染状况主要取决于大气环流形势演变和局地相关的气象要素以及天气形势的思想,应用以统计加权法为主、数值预报为辅的方法,根据主观预报和数值预报给出的气象要素预报值和天气形势,制定相关因子的加权值表,最后通过非加权因子的修正,得出对未来24小时空气污染潜势预报,目前这一方法已经过业务上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龚嘉锵  郭凤霞  田琨  刘冰 《气象科学》2014,34(2):206-212
用WRF模式对发生在南京市区的两次雷电过程进行了模拟,提取两次模拟过程在南京范围内的格点数据,分别做雷电潜势预报模型建模和检验两组样品。利用江苏省地闪定位资料作参考,选出49个对雷电单体形成有重要影响并且在两组样品中的平均值比较接近的强对流参数进行建模。利用建模样本对预报因子与变量进行多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确定4个对流参数建立Logistic雷电预报模型,最终利用检验样品对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WRF模式模拟出的强回波区域的形状和面积与实况的相似度较高,但与实况相比,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考虑此偏差后,建立的雷电预报模型的准确率达到67.32%,技巧评分达到0.466,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WRF模式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使得其对雷电发生前的气象要素资料的获取更加精确,因此增加模式模拟的精确度,可进一步地提高利用WRF模式进行雷电预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强天气监测和潜势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的强天气监测和潜势预报系统(NMICAPS短时预报版),该系统是在NMICAPS系统的基础上,为满足国家气象中心的强天气监测和潜势预报业务的需求而开发的。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平台,在资料检索、数据分析、地理信息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一些针对强天气潜势预报的功能。该系统操作简便,基本能够满足该项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利用郑州站雷暴日观测资料,分析了郑州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使用2004—2006年郑州站探空资料计算了强天气威胁指数、最有利抬升指数等环境参数,分别探讨了单个环境参数和多个环境参数组合与郑州雷电天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单个环境参数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与雷电活动具有相关性,但不能完全反映雷电活动特征;(2)多参数综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雷电活动的特征,雷电活动出现的几率随着有利环境参数的个数增多而显著增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郑州雷电概率潜势预报方程,方程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采用郑州地区ADTD闪电监测资料对2008年6-8月业务试运行结果进行评估,雷电概率预报的TS评分达到63.6%。该方法的建立为郑州市雷电天气的预报提供了客观、定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桂林市探空资料和雷暴观测资料对桂林市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环境场参数与雷电活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桂林雷电概率潜势预报方程,为桂林市雷电天气的预报提供了客观、定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雷电活动潜势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苏省3年的闪电资料和探空资料,首先分析了南京地区12个对流参数与闪电活动的关系,然后筛选出相关性较好的10个参数,运用熵值法、复相关系数法和组合权重法计算出这10个参数在闪电潜势预报概率方程中的权重,并分别用试验资料和独立资料对方程进行预报检验,得到了较高的预报评分。最后随机选取了江苏及周边地区连续两天的探空资料和地闪资料,用插值法生成了江苏地区未来12小时闪电潜势预报概率图,并与相应时段的闪电分布图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预报效果显著,说明多参数复合加权得出的闪电潜势预报方程对未来12小时的闪电活动潜势预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空气污染潜势指数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空气污染潜势预报,列出了目前辽宁省气象科研所所用的情报辽宁省空气污染潜势的方法和业务流程。在预报中采用了表征大气扩散稀释能力的气象因子,并求其对潜势指数贡献的加权数,以加权数之和作为潜势指数,依此做出全省范围内24h的空气污染潜势指数预报。  相似文献   

19.
周丹 《陕西气象》2009,(2):49-51
通过分析地质灾害资料、降水资料,给出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利用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结果,结合地形及降水区域气候特点,将地质灾害样本分区分析,探讨区域临界雨量指标,建立基于前期观测降水量及未来24h降水预报量的地质灾害气象统计潜势预报方程,并给出了各级潜势预报对应的有效雨量。  相似文献   

20.
焦作市雷暴潜势预报及临近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焦作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213预报场资料,制作焦作市雷暴趋势预报;采取双判据修正K指数,提出焦作市雷暴稳定度界定指标,做雷暴潜势预报。对1984—2004年的历史资料,分别计算出30个物理量场,形成1°×1°格点资料开展雷暴强度等级判别;综合卫星、雷达、闪电定位仪资料,建立雷暴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VB语言编程,根据每天08时、20时MICAPS资料自动完成天气分型、物理量计算、预报指标提取和预报方法的判别,输出预警结论,制作雷暴落区预报。在2005—2006年预报工作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