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邱瑞龙  杨义忠 《地球化学》1994,23(4):357-365
铜官山地区不同成因类型的矽卡岩发育,各自对应着不同成因类型的铜金矿床,且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演化特征,提供了矽卡岩矿床多成因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地质研究和勘查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统计和研究,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矽卡岩型金矿床地质勘查与研究的进展和问题。认为,无论是矽卡岩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成矿构造背景、物理化学条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还是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都与碰撞造山成矿模式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侵入岩中改造成因金矿床基本特征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侵入岩中的金矿床多为改造作用形成。赋矿侵入体岩性多样,从超镁铁-镁铁到中性-酸性-碱性成分均有发现。岩体发育在克拉通、克拉通边缘活化带及褶皱带中,其时代从太古宙到燕山期都有发现。其中超镁铁岩-镁铁岩-闪长岩-碱性岩-斜长岩为上地幔或上地幔-下地壳的重熔或混染的产物,中-酸性岩为地壳深部含金火山沉积岩系重熔形成。金矿床有细脉浸染、石英脉、细脉浸染+石英脉等类型。在大岩体中矿床发育在内接触带的断裂系中  相似文献   

4.
陈衍景  郭抗衡 《矿床地质》1993,12(3):265-272
通过全面论述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证明矿床应属典型的矽卡岩型金矿,矿床及含矿岩体形成于中生代华北与华南两板块碰撞造山的陆内俯冲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铜官山地区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铜官山地区不同成因类型的矽卡岩发育,各自对应着不同成因类型的铜金矿床,且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演化特征,提供了矽卡岩矿床多成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7.
谢坑铜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区域内主要出露下二叠统大关山群和下三叠统隆务河群,构造和岩浆活动发育.岩石学研究表明,谢坑铜金矿区内出露侵入岩主要为辉长闪长岩和辉长岩,它们是岗察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辉长闪长岩与二叠纪灰岩接触带部位发育铜金和铁矿化并形成相关工业矿体.矿石类型主要有块状、脉状和浸染状三类.磁铁矿、磁黄铁矿表现为块状,黄铜矿为脉状和浸染状;脉状和浸染状黄铜矿穿插于块状磁铁矿矿石现象十分普遍,含金碳酸盐石英脉主要沿着矿石裂隙发育.围岩蚀变呈现清晰的蚀变分带现象,自岩体向外依次表现为钾化、青磐岩化和矽卡岩化.其中矽卡岩化主要发育于辉长闪长岩与灰岩接触带部位,与成矿关系密切,磁铁矿矿化主要发育于晚期矽卡岩阶段,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以及毒砂等矿物主要形成于早期硫化物阶段,金矿化主要发育于石英硫化物阶段.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辉长闪长岩和角闪安山岩分别形成于243.8±1.0Ma和242.1±1.2Ma.该成岩、成矿时代与区城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相一致.这些结果表明,谢坑铜金矿床为与西秦岭中三叠世孤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矽卡岩型金矿床定位预测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地质方法,主要流程为:在野外中-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岩体成矿专属性评价、深部矿产地质调查等基础上,开展室内成矿条件分析、控矿构造解析;进而按成矿理论、成矿系统、成矿规律、成矿模式以及综合信息预测模型进行定位预测。应用地质预测方法及初步总结提出的"成矿系统+异常"的综合信息定位预测模型进行矽卡岩型金矿床定位预测,圈定了若干地区的找矿靶区,并在新疆天山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9.
10.
云南省红土型金矿床找矿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接触交代型夕卡岩金矿床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研究安徽铜陵狮子山接触交代型白芒山和包村夕卡岩金矿床野钼工作的基础上(实验以前者为主),总结出实验地质依据。采用矿区未蚀变的辉石闪长岩和南陵湖组灰岩,石英闪长岩分别和南陵湖组灰岩、塔山组条带灰岩及泥灰岩作为试料,模拟配制PH=5.0、6.0、7.0和8.0的0.8MNaC1+0.2MKF+0.05MAuC13水溶液作为含金热液,两者在高压釜中持续了96小进的交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6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含金矽卡岩矿床的分布和主要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夕卡岩金矿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常和夕卡岩铜(铁或多金属)矿床共生。它们产生的有利构造环境为地台边缘的拗陷和褶皱带以及地台内部的深大断裂附近地区,主要控矿地导炭-二叠纪和三叠纪碳酸盐岩,有关侵入岩为钙-碱性闪长岩,石英阀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共浅成相,大多属燕山期,含金夕卡岩以钙夕卡岩为主,镁夕卡岩次之,在夕卡岩及其邻近的围岩中叠加有较强的退化热液  相似文献   

13.
冀南邯郸-邢台地区矽卡岩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冀南邯邢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出于燕山期中偏碱性闪长岩-二长岩类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附近。矿体形态复杂,褶皱是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矿石类型单一,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化蚀变具明显的分带现象,其中钠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往往是多期脉动形成的,早期侵入体在钠长石化过程中提供成矿物质;后期侵入体带来的岩浆热液不仅是成矿物质的载体,所产生的压应力和热能也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的驱动力。在分析此成矿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是近年来识别出来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这类金矿床常在远离汇聚板块边缘的克拉通边缘环境中产出,与已知的W/Sn岩浆省叠加。它们具特征性的Au+Bi+W+Te+Sb+As等亲石元素金属组合,在时空上和成因上与中等还原的分异Ⅰ型侵入岩密切相关,随就位深度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矿化特征。形成于地壳浅部环境(〈5km)中的金矿床常与岩株、岩墙或岩床有关,金矿化大多数以浅成低温脉、网状脉或角砾岩筒产出;形成于地壳深部环境(〉5km)中的金矿床常与深成侵入岩体有关,金矿化以席状脉、云英岩或浸染状块体产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类型随着成矿深度的不同而显示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于较浅部环境中的金矿床一般包括高温(〉350C)、不混溶的盐水(〉30%NaCleq)和低盐度(〈5%NaCleq)含CO2液相包裹体;而形成于较深部环境中的金矿床含有大量低盐度含CO2液相(〈10%NaCleq)包裹体,有些矿床晚阶段流体含有中高盐度(10%~40%NaCleq)的盐水。含CO2流体无论在挥发份的出溶过程中还是在金属迁移过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在中国有广阔的找矿前景,而中国东部金矿省和钨/锡成矿省的叠加部位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夕卡岩型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矿床类型,多年以来一直是矿床学研究工作的热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对该类矿床的认识也由传统的接触交代成因演变为多种成因;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地质工作者局限于传统的接触交代成因。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该类矿床,本文在前期夕卡岩成因类型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各种夕卡岩及夕卡岩型矿床的主要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了不同成因夕卡岩类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6.
夕卡岩的多成因性及夕卡岩型矿床找矿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夕卡岩和夕卡岩矿床的多成因性已得到研究工作的证实。结合国内外的各种成因观点,将夕卡岩成因归纳为5种:①热液交代型(包括接触交代型和层控交代型);②岩浆型;③喷流沉积型;④变质型;⑤多因复成型。在对不同类型成因的夕卡岩矿床进行找矿评价时,要结合不同类型夕卡岩的特点,开展成矿构造、矿物学及岩石学方面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海沟金矿流体包裹体为3种类型:富CO2三相、气液两相和纯气相。流体盐度集中在7.44%~8.67%NaCleqv,8.54%~8.94%NaCleqv和9.84%~10.87%NaCleqv三个区间;流体密度为0.54~0.88 g/cm3;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298.4℃~313.5℃和258.2℃~264.6℃。研究表明成矿早期阶段流体为低盐度、富CO2的高温流体,且富CO2型和富气相包裹体共存。成矿中晚期阶段流体盐度和温度明显降低,CO2、H2O等气体能够大量逃逸,流体体系由封闭状态转化为较开放状态,大气降水、层间水等大量进入与岩浆流体发生混合,并引起流体内金络合物的溶解度减小而直接导致金和金属矿物的沉淀和富集。成矿压力范围为110~146 MPa,成矿深度为8.7~10.1 km。通过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特征对比,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成造山型金矿,动力学背景为早一中侏罗世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持续汇聚力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欧亚大陆的作用力引起的远程效应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豫西祁雨沟矿田金矿化类型、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雨沟矿田内金矿床类型有爆破角砾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表现为"多型一体"的产出特征。通过对两种类型金矿床的研究认为,受拆离断层控制的爆破角砾岩筒和陡倾斜断层,控制着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并分别形成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燕山晚期,在伸展作用背景下,地壳深处重熔性花岗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侵并演化,先后形成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层控交代型夕卡岩金矿床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安徽铜陵狮子山层控交代型夕卡岩金矿床未蚀变、未受矿化影响的地层层位的岩石——砂岩与碳酸盐岩 ,灰岩与硅质岩 ,灰岩与泥质页岩 ,泥质岩与条带灰岩和单独泥灰岩作试料 ,分别模拟配制 p H为 4.5、 5.5、 6.5和 7.5的 0 .5M Na Cl 0 .5M KF 0 .1 M K2 SO4 0 .0 5M Au Cl3水溶液作为成矿热液。试料和溶液焊封在银试管内 ,放在高压釜反应腔中持续 96 h的交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 2 50~ 650℃和压力 2 0 0× 1 0 5 ~ 80 0× 1 0 5 Pa下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中 ,都能形成夕卡岩矿物和金矿物组合 ,其中冬瓜山矿床 (砂岩与碳酸岩交代作用 )系统的实验形成了透闪石 蛇纹石 硬石膏 自然金 ( ) ,硅灰石 钙铁 -钙铝榴石 蛇纹石 硬石膏 银金矿 ( )和方柱石 透辉石 -钙铁辉石 钙铁 -钙铝榴石 蛇纹石 ( )组合分别与上述矿床含矿、含 H2 O夕卡岩 ,含金夕卡岩和高温无矿夕卡岩矿物共生组合相吻合。金在 2 50~ 350℃范围以自然金状态沉淀 ,在 350℃以上以少量的银金矿形式出现 ,在 60 0℃以上的实验产物中未见金呈独立矿物产出。  相似文献   

20.
湘西南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建堂  胡瑞忠 《地球化学》1999,28(5):464-472
对湘西南金矿床的研究表明,五强溪组为金的主要矿源层,其形成的大地构造 活动大陆边缘;金矿床中Pb、S、Sr的同位素特征反映它们均来自赋矿围岩;成矿流体的和H、O同位素特征指示其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流体显法出低温,低盐度、呈中性-弱碱性的特征;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而 传统认识中的武陵,雪峰期;矿床成因为大气降水热液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