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繁銮 《地震》2000,20(3):107-109
介绍了在北部湾地震和万宁近海地震预报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影响,初步探讨了心理因素的形成过程和降低其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美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美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它资助整个美国西部、阿拉斯加、美国东北部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多地震危险区内资料收集的基础研究工作,并与美国以外的东道国开展合作研究项目。研究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开展预测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可靠方法。为此,当前正在实施两种为实现计划目标的明确战略。第一,是为地震预报开拓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这一探索途径着重于对地震周期、地震重复率,以及临震前破裂过程的物理意义加深认识。研究活动包括理论、实验和  相似文献   

5.
6.
吴章珠  张专 《华南地震》1994,14(2):57-60
研究了爆破振动强度与爆破药量、距离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关系。并就爆破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进行了分析。编写的计算程序可供爆破安全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7.
逆时偏移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成像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成像奈件是关键的一个因素.成像条件一般采用互相关成像条件,它是将源波场沿时间进行正推,接收波场沿时间进行逆推,然后将源波场和接收波场进行互相关,从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源波场正推和接收波场逆推都是采用同一个波动方程,这里采用波动方程一阶应力-速度形式,数值计算方法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采用振幅补偿拉普拉斯滤波方法压制逆时偏移成像中的低频噪声.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解决逆时偏移成像中的波形不光滑问题.在接收波场逆推过程中,是将地震记录作为边界条件.而在源波场正推过程中,需要给定震源子波作为初值条件.理论上来讲,震源子波为脉冲时是最佳的,但在实际当中难以实现.在源波场正推时,一般采用子波函数.子波函数形式非常多,最常用的是雷克子波.不同主频震源子波产生的源波场频率也不同,从而导致逆时偏移互相关成像效果也不同.那么震源子波主频对逆时偏移成像影响到底有多大呢?为了简便,本文基于不同主频雷克子波,初步分析了相应的逆时偏移成像效果,同时对速度模型存在不同误差时的情形也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 表明:在不同速度误差情况下,震源子波主频越低,成像同相轴连续性越好,散射点聚焦能量越强;震源子波主频越高,虽然分辨率提高,但成像同相轴连续性变差,散射点聚焦能量变弱,同时背景噪声增强.本文研究结果对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都在评论三峡工程的修建,这些评论经常是不太客观的.本文从正负两方面对三峡工程进行了讨论,重点在防洪工程和区域经济方面.作者认为修建三峡工程作为发电的功能远大于防洪的功能.尽管上游来的洪峰经过三峡水库调蓄后能够被削弱.但中游的洪水风险仍然很大.一般而言,中游地区的洪水是大降水事件的产物.三峡工程不可能完全控制中游的洪水.三峡水库发电对中国中部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也将能确保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上海市电能的供给.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震影响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华  赵凤新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04,26(2):203-210
首先根据历史地震目录,计算了我国34个省会城市所受到的历史地震影响. 这些城市的地震影响烈度分布特征表明,约53%的省会城市没有遭受过Ⅵ度以上的历史地震影响,遭受过Ⅶ~Ⅸ度影响的城市有44%;大部分城市Ⅵ度地震影响的发生频次均高于Ⅵ度以上地震影响;不同城市最大发生频次的地震影响烈度也不同. 为此,在确定城市地震防御烈度时,需综合考虑最大影响烈度和最频影响烈度. 本文还考虑到历史地震记录的不完备性,以福建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地震目录的方法来研究城市地震影响的特征. 结果表明,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城市地震影响烈度在不同城市之间表现出较大变化,以50年超越概率2%作为城市特征地震影响烈度,可以作为城市地震防御烈度确定的依据,并据此对城市未来地震影响进行合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1987年9月23日和1988年3月18日在中国东北锦州、沈阳两地看到的两次日偏食及地磁场总强度观测的结果。并与长春、沈阳、大连3个地磁台三分量磁照图比较、分析,发现日偏食对地磁场水平强度 H 有明显影响,食甚时该三台 H 同步上升9~12nT。对此笔者给予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地震预报由于尚处在探索阶段,1976年唐山大地震没有预报出来,地震发生后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唐山地震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地震谣言最为盛行.几乎举国上下,谈震色变,约有几亿人口采取不同方式避震.如在河北省滦县出现一起地震谣言,盛传“1980年要发生特大地震,唐山将由陆地变成大海”.又如1980年中美两国地震学家曾到云南省下关、河北省文安和霸县进行联合科学考察.不久,在群众中谣传美国人作了地震预报,要发生大地震,搞得这两个地区人心惶惶.1981年8月陕西省汉中地区暴雨成灾,又发现蛇过道、鼠搬家等一些动物反常现象,便出现要发生7至8级大地震的谣传.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1月至1982年2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2.
逆时偏移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成像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速度.速度越准确,成像效果就越好.但在实践当中,速度往往是未知的,只能通过速度反演等各种手段来估计近似速度.由此导致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存在误差,从而降低后续地震解释的精度.那么速度误差对逆时偏移成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实际当中一般估计出来的近似速度可能在模型每一个地方都不同,很难直接进行逆时偏移速度误差系统分析.为了简化,本文采用等效速度误差——速度模型整体平均误差,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分析.逆时偏移成像采用互相关成像条件,低频噪声压制采用振幅补偿拉普拉斯滤波方法,源波场正推和接收波场逆推采用波动方程一阶应力.速度形式及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不同速度误差对逆时偏移成像结果的影响,并和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分析速度误差对逆时偏移和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成像位置的影响;最后基于偏移速度分析方法估计得到的近似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和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成像试验.结果 表明:在不同速度误差情况下,逆时偏移成像在同相轴连续性和能量聚焦等方面要好于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速度误差对逆时偏移和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成像位置的影响程度相当.本文研究成果对逆时偏移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洱海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水质富营养化评价表明,洱海现属中营养水平,根据全年平均状态下的某些单项指标评分或近年来某些时段的全湖营养类型综合评分,将洱海评价为从中营养状态向营养营养状态过渡型的湖泊可能更为适宜。与历史资料相比,80年代至今富营养化进程料快,主要营养盐守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1918年南澳7.3级地震对粤东核电乌屿厂址影响烈度调查为例,探讨了重大工程场地影响烈度调查方法。其调查结果不仅为该厂址评定历史地震最大影响烈度提供了依据,也为修定1918年南澳7.3级地震的等震线准备了条件。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将有助于类似的工程场地开展影响烈度调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区小区域地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研究了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基岩运动的参数。众所周知,局部地质、地形和土质条件等许多因素对给定场地的地面运动特性都是有影响的。本文着重考虑了土层的特性对地面运动的影响.作为分析工作的基础,我们研究了北京地区典型土层的动力特性。为了分析市区各场地上的地震反应,我们将它分成面积大体相等的许多网格,对于每一网格都分析了相应土层柱状在指定输入运动下的地震反应,通过电子计算和绘图装置将结果用许多图件表示,从而给出了不同场地上地震反应谱和强震地面运动的地区分布。这些图件可用来作为制定土地利用和防震规划的参考。我们根据市区每一地点的计算反应谱和典型结构的平均周期确定了相应结构的地震系数,结果已绘成等值线,这些图件可作为典型结构的震害预测和抗震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义的地壳形变包括大面积的形变(由大面积水准和测距等测得的地形变)和定点形变(例如倾斜仪等仪器所显示的地形变)两大类。多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两类形变信息特征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监测系统的精度和观测周期不同有关,也可能与它们受到不同的场地因素影响有关。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短水准、短基  相似文献   

17.
潘英 《地球》2012,(10):103-105
从气候特点、地形特征、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对凉城县50年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呈递增状态,降水呈递减状态,大风逐年呈递减状态。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使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所以改善生态环境,对凉城县气候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地磁观测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磁台站的观测数据除了受到磁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直流输电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直流输电对磁场影响的原理,定量计算了对地磁场影响的幅度,并和环境影响因素等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震影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华  赵凤新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04,26(3):330-33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形成了若干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其分布区域往往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文化政治的中心.而其中有些城市群位于高地震危险区,如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首都圈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分布地区一旦发生大地震,其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都将极其巨大.因此,城市群的防震减灾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Trimble Net R8 GPS接收机,通过高压场地试验,研究高压输电线对GPS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压输电线电晕放电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不会导致GPS接收机对卫星的失锁,不会引起载波相位观测值断记。利用高次差法和双频组合双差的方法探测周跳,显示高压线不会使载波相位产生小于1周的周跳。研究认为,高压线对GPS L波段信号没有影响,建议勘选GPS基准站站址时,可适当放宽高压线距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