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一、引言 大陆性程度在气候学中已为陈旧之问题,但至今並无良好之解决。凭以决定大陆度之各种气象统计数字既各各不同,决定之方法亦随各家意见而显有分别。(注一)本文之目的並不在建立一种完美之大陆度规准;盖此种规准似乎尚须另外努力,其能否求得,亦未可必。故作者於此,仅对各种规准加强其理论之根据,就此再加以比较,以明目下各种规准之优劣,则何去何从,始能有所指归。  相似文献   

2.
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涂长望张宝堃著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出版。是书计604页,图13幅,搜罗之纪录,至民国二十二年为止, 集全国雨量纪录之大成,具精美新颖之图表。我国幅员之广,三十七倍于意大利,四十四倍于英吉利,血全国雨量站之设置,只近千数,以视英伦三岛之有雨量站五千三百余,意之有三千六百站者,诚瞠乎其後。且此近千数之雨量站中,大多数无精密之仪器,故整理之结果,于此近千站中,择其纪录年代较长而可靠者,列为两表,一为历年逐月雨量表计353站;一为历年逐月降水  相似文献   

3.
云雾之成因     
云为空中之雾,雾为地面之云,以位置辨云雾,古人恐於立名之初,已早见及之。库奔则谓云自有其所以为云,雾自有其所以为雾,以成因辨云雾,洵属探本之论。惟云雾彼此成因虽异,而将现之前,大抵皆先伏有霾。常遇天气,向晚尚碧空如洗,至翌晨阴云塞蔽,面目顿变,此坐人霾临其上。而不之知也。海尔姆贺次曾试验纯净空气,  相似文献   

4.
金詠深 《气象学报》1936,12(3):154-160
普通言之,气压上升,未来天气多晴昙;气压下降,则将阴雨。故气压表亦有晴雨计之俗称。然仅就一处观测气压之升降,除比较显著变化外,则有验有不验。故预告天气,胥赖天气图。按图详究高低气压之分布,而准测其行动进展。惟天气图上之气象要素,系从各测候机关同时间观测之气象电报而来。各所地位,高低互异。凡地点拔海愈高,则其气压亦愈低。苟不事先设法纠正,化至同一高度,则难资  相似文献   

5.
秦化行 《气象学报》1935,11(5):229-238
引言甘肃山脉纵横,盘根错节,巍然隆峻;因之气候之变迁,四时悬殊,四境各异。而天灾之临,亦可谓集霜雪水旱风雹之大成。即同一季节,同一区域之内,往往旱潦兼进,霜雹并临。各种灾况中,要以雹炎最惨酷而严烈,甘肃近四年被雹区域,殆遍全省,损失至钜。  相似文献   

6.
宛敏渭 《气象学报》1935,11(1):24-34
Ⅰ、绪言一、节候与历法之关系初民浑浑噩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时间观念,但有昼夜而已,厥後社会进化,由渔猎而畜牧,而耕稼,於是计时观念,亦复由画夜而知有年月,年月与日,即所谓历也。世於年月观念发达之顺序,意见颇有歧异,或谓当先有‘年’後有月,以年之单位过长,始依月球之盈昃而定‘月’。或谓月绕地球之周期短,地球绕日之周期长,且地距日远而月近,长短远近既殊,推测之难易亦异,故当先有月,而後有年。按之实际,则年与月之确定为计  相似文献   

7.
拉萨旱涝说     
徐近之 《气象学报》1937,13(1):24-38
西极遐荒,为世瞩目,拉萨测候,弹指两年,所址虽未如理想,记载之价值已彰;客岁情形,仆尝揭其大要,昭告邦人君子矣。惟是记载时浅,所见不过一斑,加以他无文献可徵,立论流於武断,势所不免,今岁一切,回异乎是;幸羁旅之身犹在,躬自得之,疑窦可去。於二年极短之时间,发如此其大之隐谜,谓非时曾而何。旱欤涝  相似文献   

8.
(一)地理環境與峨眉山之氣壓升降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居東經103度41分。北緯29度28分,高度約三千公尺,北有邛崍山,西有大雪山,南有大涼山,三面包圍,各山高度均達三千公尺以上,其西之西藏高原,面積遼闊,拔海高度,亦不下四千公尺。峨眉山當川康交界大相嶺之東側,靑衣江大渡河东西環流,匯於樂山。其地理環境舆卓立華北大平原之泰山異,而天氣現象遂亦颇有不同之處。該處之氣象觀測。始於民國二十一年八月,翌年八月極年終了,卽行結束。迨二十八年四川建設聽及氣象研究所議定恢復,於四月開始工作,迄三十年三月適滿二載,茲篇所述,以近二年之紀錄為主,而以極年觀測為輔。夫大氣壓力乃隨高度而遞减,高山氣壓自視其鄰近低處氣壓為低,北為無可懷疑之  相似文献   

9.
王華文 《气象学报》1941,15(2):73-82
(一)四川冬乾之原因四川地形,周圍高竣而中部低平,具有盆形,故有盆地之稱;東北省境為大巴山脈,高度自一千公尺至二千五百公尺,岷山山脈屹立西北邊陲,約三千至四千五百公尺之高度,西為大雪山,西南涼山,高度均不下二千至四千五百公尺,即正東川鄂界上之巫山山脈及東南方向之武陵山脈婁山山脈,皆有一千至一千五百公尺之高度,各大山脈,環立四周,愈向中心,高度愈減。盆地内部除成都平原為一眞正之平曠地形外,其(?)丘陵起伏,地面相互間之比較高度,约在一百公尺左石。四川地形既由周圍向中部低窪,則省境河流,亦應由四周  相似文献   

10.
西域一名,起自前漢。有廣狹二義,從廣義言,奄有今天山南北路及葱嶺外中央亞西亚、印度、高加索及黑海以北一帶之地。從狹義言,僅指天山、葱嶺及崑崙三山間之塔里木盆地是也。本文所論之西域,為狹義之西域,即今新彊省天山南路之塔里木盆地也。至題中不言四川而言西蜀,則因大部論證皆以川西為言故也。在未入正文之前,請先略述本文研究之經過。作者於二十八年五月隨氣象研究所遷北碚,是年秋冬。雨澤稀少。九月上半月且極燠熱,有似盛夏。同事薛君鐵虎(二十九年四月死難於民用輪)適任繪裂天氣圖事,就予叩其故。予初亦茫然,經數次商討後,遂引起研究四川天氣及氣候之興趣。二十九年初寫成‘控制四川雨量的三個主因’一文(註1),其中一个主因,予創其名为‘天漏’。此篇中國氣象上特有之新例。後根據此理引申之而有‘巴山夜雨’之作(註2)。‘天漏’之根據為西藏高原,高原面積之大,世無其匹,西蜀天氣一部分既受此大高原之影響,則此高原上之氣象情形,自為一極有興味之問题。予遂因此而有西藏高原上雨量與氣壓等之研究(註  相似文献   

11.
气压之变动     
吕炯 《气象学报》1930,6(5):17-40
气压之变动大别之可分季候的,区域的,风暴的,微波的(ripple)一日的,半日的,及潮力的等等。兹篇所述,乃偏重於半日的(semidiunrnol),至其他之变动,则仅约略敍述而已。季候的变迁:若就北温带内而言,夏季温度增高,大气体积膨胀,同时水蒸气亦增加,故夏季之气压,比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之寒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鋈 《气象学报》1936,12(12):651-679
绪言 (1)寒潮之行径 (5)寒潮与天气 (2)寒潮之各月分配附录一冬季之寒潮 (3)寒潮大高空观测附录二初春之寒潮 (4)寒潮与高低气压之关系附录三暮春之潮寒寒潮一名,乃专指北地冷气团南下时所生之诸种现象也。冷气团排除暖气团而代领其位,冷面於焉形成。其所经之地,温度低降,湿度锐减,气压增高,狂飚倏发’雨雹并施,雷电交作。天地为之震撼,草木因以零落。拔树摧屋,伤人损畜,其为祖之钜,视诸台风有  相似文献   

13.
欧阳楚豪 《气象学报》1936,12(3):141-152
绪言湖南位北纬二十五度至三十度之间,为副热带区域;居荆楚邱陵之地,北有洞庭湖,广八百里,纳湘、资、沅、澧诸江以汇之;东西南三面,有罗霄、雪峯、五岭诸山环抱,其高均在二千公尺以下,南北寒暖气流,得以奔腾而入。每於春夏之交,南北季风交替之际,南来暖湿空气,与北下寒燥气流相遇於此,因以成云致雨辄数十日而不止,湿度甚大,物质多遭霉烂,盖即俗称霉雨时也(此时江南梅子黄熟,故又有黄梅雨之称)。因是雨量甚丰,农作物之生长赖焉。故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載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季刊一九三七年七月號,為F.A.Paneth所著,其中所列地面大氣中各種氣體所佔百分率之數字,與一般者颇有岐異,且謂在對流層及平流下層,並不隨高度而生若何變動,亦與前人研究之結果相違。茲特加以節述,以供同道者之參考。關於大氣成份之分析,乃化學家分内之事,氣象學家不過就化學家所得結果,加以研討。目前氣象典籍中所列大氣成份百分率,每互有出入,推究其因,不外二種:所援引之原作不同。此其一分析手續未盡精當而生錯誤,此其二。Paneth 本人為化學家,且於大氣成份研討應有年所,故其說當視一般為可信也。  相似文献   

15.
东台之气候     
一引论东台位于北纬33°10′,东经120°33′盛产米稻,地位滨海,近来大海东移,昔年渺无人烟之沙滩,一变而为可利用之陆地,垦殖事业,日益兴盛,惜国人注意者不多,而日人反有巨额投资。兹篇因纪录年份太短,仅可知梗概,欲译论其气候情况,则尚有俟于异日,然想亦为关心柘殖事业者所乐闻也。(本文纪录采自气  相似文献   

16.
(一)霜之生成及霜害霜生成时,温度必在冰点以下。在春初作物之嫩芽初放或秋末瓜果将熟时,一遇冰点以下之温度,即易萎折,虽无霜生成,其所生之害亦不稍减。故当春初秋末时,如温度低降至能损及作物,即不见霜,亦称为霜。当温度在零度以下,-2℃以上时,仅能捐及作物之新芽,称为轻霜;如温度在-2℃以下,则并坚老之枝叶亦能摧毀之,故称为杀霜。吾人所论之霜害,仅限于在植物生长期中者,即春初之晚霜及秋末之早霜。此时霜发现之次数虽不多,但与农业之关系甚大。如以天气状况为标准,则霜可分为二大类:  相似文献   

17.
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十月已近冬令,雨量已减,晴日增多。于晚秋在长江流域常为副高气压所盘据,在此变质之西伯利亚冷气团中,所含之湿气甚少。本月之前半月于北纬三十度至四十度间几形为一高气压带。故各地大抵天气晴暖。雨量稀少,但于东南沿海一带则因受域风之侵袭本月雨量特多平均在四英寸以上,此次台风发见于九月二十七日,于一日经过福州。酿成风灾。二日于上海之东经过市内积水深三英尺,水势为六年来所未有。本月尚有两次之热带风暴。一次势力微弱不足称台风其行径皆经菲律宾及中国南海而扰东京湾。后半月温带气旋开始活动于  相似文献   

18.
金詠深 《气象学报》1936,12(1):37-42
地震现象,素视为灾异之示徵,不仅为普通所道,近且为专门科学之研究。吾人所孳生安居之地球,其形态性质,由地质举之考察,固知其随时在变,无或停息。外力之风化冲积,大抵悠久而徐缓,沧桑陵谷,辄阅数千万年。而内力之地壳变动,其来也骤,震撼也强。地震者,即其断裂移动之余波而已。动力源有大小深浅,传播有广狭强弱。震央区域内,轻者物摇人惊,重者毁屋成灾。十九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9.
昔人常以热带风暴为甚浅之“骚动(Disturbance.)”。Hann气象学大全(第四版六百二十面)中尝谓热带风暴者,大气最下层之现象也,其涡旋(Vortex)所及之高度殊甚有限。E.V.Newnham夫人亦尝以热带风暴平浅为言。然究其所据,盖以热带风暴一经登陆,强度剧减,尤以过山为甚。John Eliot曾谓1876年十月之Backergunge风暴,即於孟加拉东部与阿萨密南部为高约3,000—6,000吋之邱陵所毁灭。此外Newnham夫人亦学数例,以为其说之论证。然Backergunge风暴过山立即消灭一事,固不足以例一切之台  相似文献   

20.
1.前言航空航海日益发展,观测大气界中能见度之需要,遂更见迫切!其法以日间就入目所能见之最远一点为准。事先须规定各标准点之距离,选择各距离间所需之标准物。各物与观测者之距离,由近而远,逐渐增加,其增加之度,当以每一间隔约加一倍为准,选择已定,即可施诸实测。若各距离之标准物皆能显露於观则者目前,则空中必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