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气象灾害及其特征、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间的相互关系和气象灾害发生的总趋势;分析研究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探讨了气象灾害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研究了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重点研究对象。尝试性地将人类认识气象灾害的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气象灾害的启蒙认识阶段、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阶段、气象灾害的减灾工程阶段和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阶段。同时,引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同理念。以现在时刻为划分点,将过去已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风险。最后建立了基于SWOT的远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气象工程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已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江泽民主席签署第二十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自 2 0 0 0年1月 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气象活动和行为的重要法律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贯彻实施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又一成果。《气象法》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 ,是我国气象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我区地域辽阔 ,气候复杂 ,气象灾害频繁。干旱、冰雹、寒潮、暴雨(雪 )、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其造成的损失 ,约占整个自然灾害的 70 %以上 ,有的年份…  相似文献   

4.
讨论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重点研究对象。尝试性地将人类认识气象灾害的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气象灾害的启蒙认识阶段、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阶段、气象灾害的减灾工程阶段和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阶段。同时,引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同理念。以现在时刻为划分点,将过去已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风险。最后建立了基于SWOT的远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气象工程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刘敏 《湖北气象》1997,(3):39-41
随着我国灾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从风险角度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已成为灾害分析的一种新视角。本文基于灾害发生发展整个过程与作物全生育期可能遭受的各种气象灾害及其损失的关系,阐述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同时对其定性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利用松江国家气象观测站1955—2014年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和气象灾害数据等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海松江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时段,同时采用了气候舒适度评价和气象灾害气候趋势分析研究了气象条件对度假区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度假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大雾、台风、暴雨、大风、雷暴、高温。虽然各种气象灾害影响时段不同,但主要出现在5—10月。度假区一年当中共有19个旬气候舒适,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分布在3—5月和9月下旬—12月底。度假区共有17个旬不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为1—2月和6月—9月中旬。最后针对度假区的气象环境条件研究结果,对做好度假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既是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人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保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旅游气象灾害预警主要包括集中观测信息和发布预警信号两个部分,需要高科技气象观测站支持、政府各主管部门联动、预警信号规范化和多种广泛有效传播手段等因素的协同创新。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还需要游客认知和理解气象科普知识和灾害预警常识,积极配合、互动,自救并防灾减灾。旅游景区是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有效防灾、减灾以保护游客安全,还要注意防御气象灾害对景区的损害。今后,可以围绕大幅增加旅游气象灾害预警建设资金和人才投入、发展高科技提高气象灾害预报水平、推进旅游气象灾害预警法制化、常态化和鼓励环境保护、倡导可持续的旅游方式等方面以深化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位德 《广西气象》1999,20(2):18-18,20
1997年夏季两季隆林县先后几次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是灾害性天气出现最高频繁、损失最重的一年。本文对这几次气象灾害及导致灾害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作初步分析,得到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前期天气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在客观分析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的基础上,对2008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报告指出,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江西气象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需求为牵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和熊盛文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等“三个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综合防御等“三个能力”,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气象等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从而为实现江西气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吴亚玲  孙石阳  刘淑琼 《广东气象》2015,37(1):44-46,51
对深圳市所遇到的气象灾害开展综合风险分析,探讨气象灾害对社会广度、深度影响,从而得出深圳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建立深圳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相关建议:1)建立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2)深化综合防御预案;3)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有效参与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联动体系。  相似文献   

11.
姜海如 《湖北气象》2007,26(3):193-198
不同的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根据气象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不同类别,将气象灾害对社会的危害划分为摧毁社会物质财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动摇社会心理四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的危害表现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气象灾害的防御抗救过程细分为社会预防过程、气象预警过程、社会组织过程、社会抗灾过程、社会救助过程,并对每个过程的内容、特点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肇庆各地观测站1962—2014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肇庆柑橘各个生长期对应的气象灾害,结果表明:肇庆柑橘夏梢期和秋稍期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暴雨、大风和高温,其中四会和怀集是暴雨和大风灾害最多地区,而怀集和德庆是高温灾害出现最多的地区。春梢期和冬梢期主要的气象灾害是低温霜冻,其分布都是从北向南递减,怀集和广宁最多,高要最少。另外春梢期还有暴雨和强对流等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是灾害评估和防控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气象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该文系统回顾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指标、监测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相关进展和成果,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气象灾害的基础性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致灾因子的概括性尚不足,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的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临近预警技术缺乏,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的新规律揭示不够。该文同时指出未来应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综合指标的研究, 强化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 构建农业气象灾害实时预警技术体系, 构建农业气象灾害立体、动态监测体系, 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变化评估研究, 加强气象或气候预测信息在农业气象灾害预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华东稻飞虱灾害气象成因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夏末秋初我国华东地区发生了一次近10年来最严重的稻飞虱灾害,影响时间长,田间虫量高,迁入峰次多,灾害面积广,稻谷减产严重。对稻飞虱灾害气象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减轻和防御稻飞虱灾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气象灾害本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W3C标准的气象灾害本体化设计思路及其实现方法.在理解中国国家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中气象灾害的概念定义、命名规范、等级划分的基础上,提出用阶梯函数表达自然灾害指标,以—阶谓词逻辑的描述逻辑将气象灾害表达为基于气象要素的逻辑判断.随后,气象灾害的逻辑表达被应用于本体化设计中,以此建立起气象灾害分类树、等价公理、对象属性集合和数据属性集合,最终构建得到气象灾害本体知识库.在智能代理的作用下,地面观测气象数据被转化为气象灾害知识.基于本文构建的气象灾害本体知识库已应用于近实时气象灾害GIS分析图的网站发布,可初步实现气象灾害的自动化预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樊春生 《山西气象》1997,(2):42-44,64
发挥气象科技优势为扶贫攻坚做出贡献樊春生(山西省气象局030002)我省处于季风气候区边缘,境内地形复杂,植被差,气候的年际变化大,极易发生各种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出现频次最多。据初步统计,1990年到1995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  相似文献   

17.
1建设项目概述《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实时查询系统;历史资料及天气图查询系统;Micaps二次开发业务系统;城市概率预报系统;地县预报服务网络系统;重大气象灾害预报决策服务系统;重大气象灾害情报收集服务系统。2系统总体功能《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和完善了现有预报、服务手段,将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包含的各分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业务平台,提高现有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总体功能,进一步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在预报服务领域的综合效益。3各分…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市气象灾害及其影响越来越突出,呈现和传统气象灾害不一样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城市气象灾害的研究,强调气候变化的驱动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是一种趋势。中国城市气象灾害有暴雨、低温冰冻、高温热浪等多种类型,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很多学者十分关注城市气象灾害及其城市经济和社会影响研究。随着新型城市气象灾害潜在风险增加,城市气象灾害引致城市环境的脆弱性和人文社会学科引入城市气象灾害研究,将是城市气象灾害研究中的新兴领域,中国未来城市气象灾害研究也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9.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是针对于气象预警和气象产品对外发布的平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主要对现有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下简称国突)信息数据处理中心进行业务对接,实现了收音机手段信息发布的全程监控,可一键在多平台发布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除涉及与终端通信外,还可实现国家级,省、市、县等各级通信,同步预警相关信息及设备信息。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夏秋两季隆林县先后几次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是灾害性天气出现最频繁、损失最重的一年。本文对这几次气象灾害及导致灾害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作初步分析,得到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前期天气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