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杨贤茂 《气象》1979,5(3):34-35
我们根据设置在建阳的3cm雷达近几年来所观测到的雹云回波,对照地面降雹实况,就闽北地区雹云回波的特征做了初步的归纳分析,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达到进一步提高识别冰雹云回波的能力。 一、雹云回波的水平剖面特征 分析雹云回波的水平剖面图象,发现降雹部位对应着的回波均具有一定的形态及结构特征,其中常观测到的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2.
平凉地区雹云回波移动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甘肃省平凉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高原,著名的六盘山山脉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一般在1350-1950米之间,为沟壑起伏的黄土塬,是我国的多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雹云的特征及其雷达识别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本文分析了平凉地区1972—1976年用三公分测雨雷达得到的153次雷暴资料。结果表明雹云和一般雷雨云的雷达特征有明显的差别。若以雷暴中心的雷达反射率(η=10~(-8)厘米~(-1))的顶高超过6公里和反射率(η=10~(-7)厘米~(-1))的顶高超过5公里作为识别雹云的指标,其准确率可达88%。雹云中心的反射率随高度分布特点是下部和中部(直至6—9公里)的反射率均较大(>10~(-8)厘米~(-1)),即反射率区伸展较高较厚。雹云低仰角PPI强回波(η≥10~(-7)厘米~(-1))面积也较大,大于6平方公里。雹云越强这些特征越明显。降雹前雹云的强回波顶高度出现剧烈的增长,增长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后是一段准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4.
卢丙午 《气象》1978,4(5):31-33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受都江堰灌渠滋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素有天府之称。但是,由于它纬度偏低,水汽充沛,离它不远的西北有龙门山脉和东南方的龙泉山脉遥遥相对,构成了起伏不平,受热不均的下垫面(见图1),致使每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测雨、测风雷达和相对垂直气流仪,所获得的冰雹云体重要部位的雷达回波、垂直气流、水平气流和探测器空间轨迹等资料,研究了冰雹云的上升气流、下沉气流及颮锋等雹云气流特征。  相似文献   

6.
多单体冰雹云降雹过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宏  宫福久  郭恩铭 《气象》1996,22(11):41-43
1995年6月14日辽宁省中南部一次多单体冰雹云降雹形成于冷锋系统,先后在4个地区降雹。当冰雹云在PPI上回波强度大于60dBz,回波顶部出现V形并且在RHI上回波宽度大于20km时,将出现降雹。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及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及其识别秦元明《吉林省气象台》1引言冰雹是我省夏秋季节重要灾害性天气,它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安全有很大危害。目前,对于中小尺度系统雹云的落区及发生时间预报用常规天气图方法是有一定困难的。雷达在气象业务上的使用,成为临近预报雹云的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5--2011年延安测站711雷达资料和降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延安市境内降雹以中部的宝塔区和南部的洛川为多发区.年平均降雹在6d以上;一年中降雹日主要集中在5—8月;一日中降雹主要发生在14—20时;7月是大范围区域性降雹、连续性降雹过程高发期。对延安市雹云回波产生的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延安市雹云产生的主要源地为白于山、子午岭和黄龙山南。降雹日延安上空500、700hPa为一致西北风,此型占总降雹日的80%。对强对流单体移动传播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强对流单体移动传播的5条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云南鹤庆弱单体雹云降雹雹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云具有不同的类型,各类型结构不同,成雹机制不同,因而降雹雹谱也不同。1979年9月10日至11月2日,在云南省鹤庆县坝区,利用铝箔测雹板得到9次降雹资料,其中3次取样暴露时间不可靠,舍去未用,另6次分属5个雹日的6块雹云的降雹。本  相似文献   

10.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简称:VIL)的理论模式计算雹云单体在演变过程中的VIL、用MAX函数逐个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和分段函数处理技术,对2004-2005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的16个雹云单体的VILmax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面降雹的时间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雹云单体出现降雹时所需的VILmax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但同一雹云单体在演变过程中其VILmax均存在"爆发式增长"和"爆发式降低"现象;(2)雹云单体在首次降雹前4个资料时间间隔(22 min)内其VILmax将出现2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第1次"爆发式增长"现象时地面不会降雹,维持1-2个资料时间间隔(5-11 min)后出现第2次"爆发式增长"现象时地面开始降雹;同一雹云单体再次降雹时没有第1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爆发式降低"现象时地面降雹停止;(3)通过个例总结并定义的雹云单体最大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变化率(简称:GVILmax)的"正(负)峰"现象与VILmax的"爆发式增长(降低)"现象所对应的时间完全吻合,且利用GVILmax "正(负)峰"现象识别雹云单体"爆发式增长(降低)"现象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根据雹云单体GVILmax "正(负)峰"现象与地面降雹的时间关系建立的经验公式计算降雹的时间误差在1个资料时间间隔(5-6 min)内.  相似文献   

11.
刘书华 《贵州气象》1997,21(2):28-29
通过对六盘水市1994-1996年15个强对流云的多因子综合识别法,找出了六盘水市识别雹云的指标。另外,该系统还有如下功能:预测雹云移动径、文件删出、指挥高炮作业,防区作物显示、文字地图叠加等。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6,(3):9-10
雹云是雷雨云的一个特殊过程。要了解冰雹的生长过程,必须对冰雹云的结构进行探讨。本文将对1973—1974年取得的九次雹云的雷达回波照片及观测数据和九次进入雹云的探空资料以及几年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对雹云的宏观结构、温度场、电场、含水量的分布和气流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郑冰 《贵州气象》1999,23(4):33-35
根据结节市雷达资料,将1985-1992年出现的不同形态,结构的雹云分为强单体,多单体及一般单体3种类型。并详细论述了3类雹云出现的频率,强度,顶高,移速及面积等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上的雹云特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的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和社会影响差别很大。通过对北京地区2001年和2002年出现的32次降雹时伴随出现的天气现象分类和对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图像特征的分析统计, 得出“大风区”、“中气旋”是经常出现降雹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像特征。“大风区”常伴随出现强风冰雹, 而“中气旋”则常伴随出现暴雨冰雹, 这对于判别冰雹云产生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是有指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历年,桂西北地区在春末夏初季节常出现冰雹天气。我们希望能用雷达观测去判别雹云,及早发出冰雹预报,以便争取时间作好防雹工作。为此,我们把1977年至1979年3月至5月初出现的21次降雹中选取8次过程,以雷达回波参数等作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得出了一些区分一般雷雨与雹云的参数指标。一、雹云的回波强度和高度的判别指标。雹云来源于雷雨云,但它们之间有着质与量的区别。在统计中,为了符合实际应用,都选雹云发展阶段的观测记录,并把记录订正到50公里的距离处来作比较,同时考虑到711雷达探测能力受雨滴的衰减很大,因此在选个例中都把本站到雹云途中(包括本站上空)有降水回波影响的个例除外,得到8次雹云和14个雷雨云之间强度与高度的  相似文献   

16.
我省强对流的冰雹大风天气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四、五月份,有时也出现在六月下旬、七月上旬出梅前后。但1980年出现异常天气,在7月16日至18日和8月12日盛夏季节仍出现了强风暴、冰雹天气,为二十多年来所罕见。本文仅用探空资料进行计算,利用雷达回波进行比较,对盛夏雹云的成因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判别盛夏雹云应注意  相似文献   

17.
使用Cinrad/CD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在流域交汇处的东风湖地区湖面大风的产生原因和降雹的RHI(range—height indicator,距离高度显示器)特征。对鸭池河流域范围内两个雹云回波移动演变个例的分析表明,具有多个小尺度对流中心的雷暴自不同河段跨河后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具有利已路径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三次超单体雹云的雷达资料和一次入云探空资料,分析了超单体雹云的结构、垂直气流特征以及它的传播规律。对于超单体雹云的天气条件,文中着重分析了环境风的垂直切变对超单体雹云的影响以及雹暴前的降雨过程(先兆过程)对雹云发展的作用。最后,讨论了人工影响超单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昭苏六次雹暴的雹谱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2年7月新疆昭苏地区6次降雹过程雹谱的连续取样资科,对该地区降雹雹谱进行了分类,并就雹谱的空间和时间序列分布作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平均谱的数学表达式。这些工作对研究该地区雹暴的成雹机制、设计人工防雹方案和检验其效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乌海地区坐落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位于106°48′E,39°14′N,四周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就云的演变来看,它既符合北部地区云的演变情况,具有一般云的演变规律,又有地方特征,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在一年四季的演变过程中,显示了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点。就历年的观测情况,本文对乌海地区一年四季云的演变规律做一简述。1乌海地区云的演变规律1·1春季春季由于太阳辐射增加,使得地面迅速增温,气温回升幅度较冬季相应增大,在这一季节里,气旋活动频繁,常常会有入侵的暖锋和冷锋云系。由于海勃湾地区深居内陆,空气中的水汽缺乏,同时又因市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