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李峰 《江苏地质》1991,15(2):105-109
本文叙述了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分析了“小球”、“大麻”、“黑色星期五”三种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扼要介绍了简单的诊断及消毒方法。为有效地识别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逐渐深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独网络病毒得以广泛传播。为此,网络用户必须要防杀之。  相似文献   

4.
徐定 《岩土力学》1993,14(3):73-80
软土在我国沿海一带分布很广,如渤海湾,天津塘沽,长江三角洲,浙江、珠江三角洲,以及福建的沿海地区都存在海相或相沉积的软土,具有松软,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和强度低的特点。本文提出软土浅基的建筑病害,处理方法,以及对软土上浅基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ADM软件防止计算机病毒陈利群,章驾宇(成都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系)为了防止病毒的侵入,目前对磁盘管理常采用以下方法:1.封锁软驱,直接在硬盘上读、写。2.利用DOS命令改变文件的属性,使系统文件为只读文件。防止人为破坏。3.用ADM对硬盘贴上“标签...  相似文献   

6.
华丽娟  王涛 《地质论评》2020,66(2):66020336-66020336
正2020年2月3日,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中国地质学会党委向全体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发出了"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http://www.geosociety.org.cn/?category=bmV3cw==catiegodry=OTUzOA==)。倡议书号召各理事单位、各分支机构、各省级地质学会和全国广大会员,要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深入  相似文献   

7.
斜坡病害与隧道变形问题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篇笔者通过几种隧道变形与斜坡变形的典型实例,初步总结了这种斜坡病在的产生与隧道开挖的相互关系。以及隧道开挖后斜坡内应力调整与病害大规模复活三者之间关系,并在本文中提出有传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中型企业网络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分析企业网络安全的基础上,从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及主机防护等方面阐述了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基于安全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给出了配套的软件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With the densification of population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cycle, the airborne disease virus is becoming a new crisis for human. It is well known that airborne disease virus such as smallpox, hives, mumps and SARS can cause respiratory disease by the aerosol of sneezes or cough of infected person. The pathogens release virus aerosol to the environment. If the virus can live some time in the air, it can go with air flowing far awa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to simulate the transportation of airborne disease virus in a group of building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ime-dependent virus aerosol source. A commonly used virus-host dynamical model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time-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virus aerosol releasing process. The wind velocity field is described by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momentum equation and turbulence model to enclose the Reynolds stress in the momentum equation. The RNG model is used in all simulations. The aerosol of microbial pollutant is assumed flowing at the same velocity as the air. The computation time is one life cycle of virus T. We assume that the pathogens release virus aerosol at the upper wall of building A. The conclusions are: (1) The microbial pollutant begins to be discharged after its delitescence 1/12 T. As the virus goes into logarithmic growth period, the concentration of virus and the pathogenic area increase very fast. After entering the virus decay period (1/3 T), the pathogenic area decreases. It should be noticed that no secondary infection is considered in present simulation. Generally, as the virus concentration is above the pathogenic concentration, new pathogens will be infected and release virus aerosol to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new pathogens, the pathogenic area would increase very fast and finally result in the outbreak of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0.
化学农药的使用带来了致使人畜直接中毒、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由于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针对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国内外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率高、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生物衣药。广义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细菌、真菌、病毒)以及生物工程植物两大类。当前生物农药的开发和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相似文献   

11.
闪锌矿和黄铜矿交生形成的“黄铜矿病毒”结构通常被解释为由富铜热液交代闪锌矿形成。本文通过显微结构研究、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微束分析,都证明了建德铜矿的“黄铜矿病毒”结构系闪锌矿交代黄铜矿形成。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群仍保留着原始黄铜矿的轮廓,高倍电镜下具明显的交代残蚀结构,电子探针点、线、面成分分析都表明,无论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含量多少,Fe:Cu原子比始终在1附近,与后期热液交代说不相符。总成分在相图上的投点还否定了固溶体成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数字测绘科学数据在局域网与互联网上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加密、传输、防病毒、防黑以及局域网内基于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数据文件自动备份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冰川表面冰尘洞内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臧琳  刘勇勤  刘晓波 《冰川冻土》2019,41(6):1496-1504
病毒在驱动生态系统高生物多样性形成以及生态系统营养物和有机物的循环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冰川洞作为冰冻圈微生物活动的热点, 为病毒提供了特殊的生存环境, 驱使病毒产生了生存与适应机制。通过综述国际上近些年来关于冰川表面冰尘洞内病毒的主要研究成果, 内容涉及冰尘洞在冰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冰尘洞内病毒的丰度与生产力, 冰尘洞内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 以及病毒对于冰尘洞碳循环和食物网的重要性。此外, 还总结了当前冰尘洞内病毒研究存在的空白: 形态多样性、 降解率、 分离培养、 冰川表面散落冰尘内病毒, 指出了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为进一步研究病毒对于冰尘洞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并且对青藏高原冰川表面冰尘洞内病毒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Intranet系统安全技术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Internet/Intranet系统安全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为网络系统安全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冯伟民 《中国地质》2020,47(3):655-663
病毒与细菌统称为微生物。病毒与细菌之害是生物生存遭遇到的最大的灾害,不仅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深重灾难,而且在地球生物演化史上也是大灭绝的重要推手。虽然病毒和细菌难以形成实体化石,但却以一种特殊的分子化石成为了侦探地质时期生物大灭绝的神针。本文以地球微生物学为指导,以蓝细菌和绿硫细菌分子化石为例,综合有关研究成果,解读了微生物学、病毒和细菌以及微生物岩的有关知识,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生物演化史上二次重要的大灭绝事件。本文还从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农业革命,阐明了人菌共生关系及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琳  戚建国  张葆华 《水文》2003,23(6):28-30,34
介绍了在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中,应用各种计算机管理技术,从硬件系统到软件系统、从本地系统和数据库到远程异地系统和数据库进行维护管理,以及建立管理防病毒网体系和Internet服务等。  相似文献   

17.
谢树成  罗根明  朱秀昌  王灿发  袁松虎  邱轩  纪建达  阮小燕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39-2022062039
“四深”微生物是指深海、深地、深空和深时环境的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古菌、真菌、病毒等。人们对“四深”微生物的了解非常有限,是亟待突破的地球生物学前沿领域。“四深”微生物的研究对理解地球生命起源、界定生物圈的边界条件、促进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以及行星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贡献。随着我国深海、深空、深地等重大工程计划的推进,一系列与“四深”微生物有关的前沿科学问题不断提出,包括地质微生物与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地质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地质微生物参与的隐匿地质过程等。特别是,“四深”环境活性氧自由基对微生物的影响、地质病毒对生物演化和地质过程的影响等前沿领域都亟待突破。活性氧自由基能对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乃至整个生物圈的演化以及微生物地质作用都产生重要影响。病毒引发了现代和近代诸多全球性疫情爆发,地质病毒则可能对生物的背景灭绝和大灭绝以及一些地质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四深”微生物是指深海、深地、深空和深时环境的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古菌、真菌、病毒等。人们对“四深”微生物的了解非常有限,是亟待突破的地球生物学前沿领域。“四深”微生物的研究对理解地球生命起源、界定生物圈的边界条件、促进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以及行星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贡献。随着我国深海、深空、深地等重大工程计划的推进,一系列与“四深”微生物有关的前沿科学问题不断提出,包括地质微生物与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地质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地质微生物参与的隐匿地质过程等。特别是,“四深”环境活性氧自由基对微生物的影响、地质病毒对生物演化和地质过程的影响等前沿领域都亟待突破。活性氧自由基能对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乃至整个生物圈的演化以及微生物地质作用都产生重要影响。病毒引发了现代和近代诸多全球性疫情爆发,地质病毒则可能对生物的背景灭绝和大灭绝以及一些地质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蔡海元  焦念志 《地球科学进展》2010,25(10):1031-1039
聚球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组分,是全球碳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和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聚球藻病毒对聚球藻有较高的致死率,聚球藻病毒对聚球藻的裂解对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聚球藻病毒的宿主、分类和生活方式作了简介,综述了聚球藻病毒研究方法、生态分布特征、遗传多样性与宿主的关系及其进展,评述了不同基因标记物在聚球藻病毒分子生态学应用上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聚球藻病毒的研究展望.旨在为海洋病毒生态学,海洋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湖泊浮游病毒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炫颖  刘勇勤 《冰川冻土》2018,40(2):395-403
湖泊中浮游病毒的丰度在105~108 mL-1,是浮游微生物中丰度较高的组分,在湖泊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病毒对宿主的侵染和裂解可以调节微生物群落的丰度、生产力、组成和种群多样性,同时还可以将宿主细胞的大量物质释放到湖泊中,改变碳循环和营养物质流通,进而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高寒地区湖泊水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主要以微生物为主,浮游病毒对微生物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目前研究较少。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高寒地区湖泊病毒生态学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的时空分布以及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关系、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病毒对湖泊碳循环和微生物食物环的作用,发现高寒湖泊浮游病毒分布较广、多样性较高以及溶原性是病毒重要的生活策略,同时也得出由病毒裂解作用释放的有机碳对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食物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青藏高原湖泊浮游病毒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