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盘锦地震台盘一井溶解氢气观测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1999年与2020年氢气异常特征与辽宁周边地球地震活动关系,分析井口周边300km范围内的地震活动与氢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盘一井氢气在地震发生前能够较灵敏地反映出地震前兆变化,氢气异常幅度与震级呈正相关关系,与震中距呈负相关关系,异常多出现在震前三个月...  相似文献   

2.
临潼地震台氢气异常与地震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1993年8月以来,临潼台氢气异常与远场MS≥5.0、近场ML≥4.0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临潼台氢气异常的映震范围涵盖了从青藏高原北部到鄂尔多斯块体周边的大部分地区,主要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MS≥5.0地震有较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氢气背景值低于仪器检测限的情况下效果更好.应用这种相关性,对判定整个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短临地震活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树全  宋贯一 《地震地质》1996,18(4):417-420
在系统整理华北9个气体观测井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华北地下释放氦、氢异常的时、空、强特征及其与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的关系,从而总结为以京棉二厂井的氦、氢异常为依据,其它测点的氦、氢异常为参考,预报华北北部5级以上地震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4.
观测井中氦含量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黑龙江省林甸观测井、山东省聊城聊古一井和云南省开远观测井观测到的氦含量变化与周围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关系.由于氦的物理化学的特性,它在地震前能灵敏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变化,氦的异常幅度与震级成正相关,与震中距成负相关,异常一般都是在地震前15~30 d左右.根据观测井所处的构造条件和氦来源深度的不同,观测到氦含量的异常变化不一致性,有正异常,也有负异常变化,这与孕震应力场作用导致气体来源途径的不同有关.地热异常区的高温井逸出气和逸出气中以天然气为主的观测井氦气测值高,低温井逸出气的氦气测值低.人可明显感觉到有气体流出的观测井,其交换速度快,氦气异常呈现出突变型特征;而低温静水位观测井,其气体流量小的观测井,交换速度慢,其氦气异常呈现出缓变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夏县地震台痕量氢气与气温、气压及降雨量的变化关系,与理论固体潮进行对比,重点对痕量氢气突变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项具有较好的短临及临震异常对应关系,对判断地震短临异常有一定指示意义,体现痕量氢观测技术的可行性,对进一步开展痕量氢观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攀枝花地震台川05井所处构造环境,研究其水位观测前兆异常,探讨对应地震的中长期、短临异常时空变化规律和形态变化幅度等动态特征,试图寻找川05井水位观测前兆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给出川05井水位短临异常变化幅度与震级、震中距的经验公式,初步获得水位异常变化与震中的关系,为今后水位异常预测地震发生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方永臻 《山西地震》1992,(2):34-36,47
用大于等于8级大风的气象资料计算了风能,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风能异常同地震的关系,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Ms≥2.0的250个地震进行了统计,表明,风能愈大,地震能量释放愈多。据此,讨论了风能异常与地震能量经验公式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地震的地电阻率统计概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玉林  钱复业 《地震学报》1992,14(3):343-350
自1967年开展地电阻率地震前兆探索以来,积累了大量的震例和统计预报经验.为了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给出概率预报方法,首先根据统计得到的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之间的经验公式及其标准偏差,给出所观测的地电阻率趋势异常估计某区在某时段内发生某种震级地震的概率方法,并引出一次预报的自然寿命和多台出现异常可提高报警级别的概念:然后根据异常检测范围与震级的统计公式,给出一组地电组率台网出现异常的情况,圈划未来地震震中区域的新方法;最后给出唐山、澜沧地震对地电统计概率预报(GSP)法的内符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山西地震的时间间隔,发现山西的地震时间间隔与其出现频次之间存在经验关系.还讨论了经验公式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大陆58个Ms≥5级地震的震列资料,详细地研究了地震异常延续有效时间与持续时间的相关关系,给出了由地震异常持续时间计算地震异常预测的有效时间(即地震异常延续有效时间的最优估值)的公式,经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检验,证明这一公式是保信、可用的。这为进一步深入开发的震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日常地震会商中常震确定地震异常延续有效性问题,提供了定量分析判定依据,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1.
濮阳2次ML4.0级地震前兆异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濮阳2次ML4.0级地震的基本参数.2次地震前出现了电磁波、水位、逸出气氦等异常.对前兆资料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异常出现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异常幅度等不同手段、不同台站在地震前的表现各不相同,表现出异常的复杂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怀来地震台体应变所处地质构造情况,根据怀来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北部近年来中强地震及本区4.4级地震与体应变异常的关系,结果显示,怀来体应变异常与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基本是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3.
氦的年动态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处理了聊古一井1981年至1998年氦的观测资料,发现在较近的3次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氦的年动态有明显的异常变化,作者分析后认为,可以把该井氦的年动态异常作为附近5级以上地震预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计算了河南省6个台站的相邻时段的地磁场总强度观测资料的自相关系数分析了各台自相关系数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各台的自相关系数曲线对应地震的效果较好,发震时间一般在异常低值后1-8个月,统计得出了各台所对应的地震震级与自相关系数异常面积和震中距的经验公式,利用3个以上台站的经验公式和交汇法,即可以求出震中位置和地震震级,经震例检验,该方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5.
聊古一井氦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处理了聊古一井1981 ~1984 年氦的观测资料,发现在两次较近的地震(1981 年宁晋MS5 .8 和1983 年菏泽MS5 .9) 前,氦都有明显的形态相似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文县地电场观测系统中实现了地震异常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分离技术.长年的观测实践证明,文县地电场观测点是一个很灵敏的"地震窗口".研究表明,对于文县地电场观测点而言,震级、震中距、异常电信号幅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对带宽为0.003-30 Hz的异常信号而言,震前异常的时间长短与异常开始至发震时刻的时间长短存在着密切关系,且与震中方位有关.这些关系为文县观测点预测未来地震时、空、强"三要素"提供了很有意义的经验公式,在给出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预测意见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海城7.3级地震前地下水异常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震前异常时问有呈递减等差级数的变化趋势.对震源区的地下水前兆异常时间用怀特卡姆,奴尔理论公式计算.求得异常时间与前者相仿,因此可认为受同一震源体控制的地震前兆,不管生成过程怎样.其震源区与外围区前兆在时间上有统一性,这一认识为今后研究地震前地下水异常定量指标—异常时间(T)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8.
聊古-1井氮氦比区间概率信息量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了非线性的褶积滤波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排除聊古1井氮氦比观测值中的干扰影响,然后计算了其观测值区间概率的信息量.分析了信息量与1981年宁晋MS5.8地震和1983年菏泽MS5.9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地震前2个月左右,氮氦比信息量都明显地出现升高异常,地震后恢复到正常值  相似文献   

19.
聊古—1井氮氦比的熵值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昭栋  张华 《地震研究》1997,20(4):393-397
利用信息熵的新方法处理了聊古—1井氮氦比10年来的观测资料,找出了氮氦比信息熵的两次较大变化与地震的关系。以聊古—1井为中心的150km范围内,自观测以来发生过两次大于5.0级(Ms)地震,即1981年的宁晋5.8级和1983年的菏泽5.9级地震。在这两次地震前氮氦比信息熵都出现了明显的低值异常变化。这可能反映了系统在较大地震前的减熵有序变化。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用形变观测项目进行地震分析预报的经验和方法,对观测曲线的形态及异常显示、断层活动性质、地震异常识别、异常与震中的关系、异常与震级的关系、断层位移与地应力变化、预报指标进行了研究,以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