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立 《江苏测绘》2002,25(4):3-6,33
本文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质量体系。通过分析空间准入评价与空间管制决策指标体系,提出数字城市空间管治质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质量指标。通过分析空间准入评价与空间管制决策指标体系,提出数字城市空间管治质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数字农业信息分类标准的目的意义,分析了数字农业空间管理信息需求。探讨基于LBS的数字农业空间管理信息的内在构成。通过分析空间准入评价与空间管制决策指标体系,提出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分类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Mobile GIS集成的技术路线。通过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空间决策支持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移动GIS系统。  相似文献   

5.
周立 《现代测绘》2004,27(5):21-23
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Mobile GIS的技术路线。通过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空间决策支持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了基于MapX Mobile的数字城市空间管治移动GIS系统。  相似文献   

6.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立 《测绘科学》2004,29(1):35-37
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的技术路线。通过城市空间管治信息动态变化和信息采集需求分析,采用基于3S技术的动态信息采集总体技术框架,设计RTK综合集成采集模式,重点解决城市建筑物遮挡卫星信号条件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信息采集,以及RTK移动站无法直接到达的目标点信息采集。在PDA上实现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采集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
2006年国家测绘局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推动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介绍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顶层设计的定义,重点阐述了空间框架组成体系和各体系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既是一个城市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也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信息集成的载体,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本文以"数字九台"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成果阐述了县级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既是一个城市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也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信息集成的载体、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本文以"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成果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姚国红  张锦  王励 《测绘科学》2012,37(6):53-55,61
应用面向对象影像分类方法进行空间目标特征提取和分析,实现利用遥感影像建立与更新地理空间数据库,对于正在进行的数字城市建设和国情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阐述了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特征提取的关键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技术和影像分类方法,开展了基于ADS40航空影像的地理要素提取实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专题信息。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基于LBS的嵌入式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系统 (DCSGS)导航系统总体结构模型。设计实现了GPS自主导航系统的导航区域设置、航线设置、轨迹跟踪、航路标点等功能模块。介绍了开发平台与导航数据结构。详细给出了PDA系统与GPS导航仪通讯解决方案、轨迹跟踪推算定位算法和嵌入式GIS集成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从测绘地理信息视角出发,通过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的总结与分析,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以时空信息云平台为载体,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东营”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东营"是由中国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和建设部三部委联合打造的山东省东营市数字化城市建设项目。经过五六年的建设,目前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的前列。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东营建设步伐,实现数据共享,参照国内外关于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与规范,着重参考了"数字山东"标准规范,同时结合东营的实际制定出一套具有东营市特点"数字东营"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体系。该体系主要从空间基础框架、数据存储、技术指标、数据分类、数据组织结构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具有很好推广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嘉兴  李钢  池建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36-38,41,4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成为各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缺乏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结果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岛",造成了资源浪费。以"数字徐州"为例阐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目标、任务及实施方案;详细介绍了地理空间框架的体系结构、空间数据及数据库、地理空间框架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并结合国土、市政、城管、气象等领域给出了应用示范,旨在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目标,论述了广东省数据资源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详细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6.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自2006年正式启动以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强力推进,最终目标是要建成全国统一的地理信息资源服务网。然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作为一个先进的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如何让其为广大应用部门服务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玉林市自2009年正式立项以来,作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城市,一直把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作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支撑下建设玉林市环境监测保护管理系统,为其他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弱GIS部门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和实用方案。  相似文献   

1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城市信息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而数字县区是数字城市的延续。本文以增城为实例,通过"数字增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总体设计,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公共平台、典型应用、标准规范、政策机制、支撑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区县级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中山市数字城市线划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以及建库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数字城市线划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建立了一套独特高效的数据库建设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地理空间框架则是数字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本文以地级市为研究重点,介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重点对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功能的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6年国家测绘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本文简要叙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基本概念和试点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