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MILOS5 0 0是从芬兰进口的自动气象站 ,通过 1998年 3月至今在郑州站的实验、试运行和业务化运行 ,总结出数据卸载时窗口的使用以及编发报时出现大风天气数据窗口的使用方法。1 手动卸载数据当MILOS5 0 0主机因停电或故障关机一定时间再次开机后 ,应将采集器在这期间记录数据卸载到主机中。在历史时段选择项窗口选择相应日期的时段 ,单击确定后 ,弹出数据卸载进程指示栏 ,完成卸载后该栏自动消失 ,退出即可。2 定时自动卸载数据及编发报文定时观测及编报系统每小时进行一次自动定时观测 ,并自动存储观测数据。如系统设定报文编…  相似文献   

2.
实时遥测数据检测用来实时监视系统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实时数据每分钟自动更新一次,以生动的动态图形屏幕显示总、散、直、反、净5表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动站运行以来 ,由于观测环境不同及软件还存在问题 ,致使观测中经常遇到一些不正常情况 ,给观测工作带来了麻烦。1 资料卸载为空 ,需人工卸载正点 0 0分 2 0秒后微机自动卸载定时数据 ,显示卸载框 ,值班员可以从卸载框中查看数据是否正常 ,但有时软件只卸载B组数据 ,A组数据为空 ,正点资料框无数据。如果错过了正点资料卸载的几十秒钟 ,而只注意到信号灯SYN由红变绿 ,误认为传走的是正确资料 ,又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查看 ,容易造成资料缺测。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 ,若出现时能及时发现 ,重新人工卸载数据就可以进行补救。人工卸载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观测工作中 ,常常会遇到正点数据不卸载、卸载无数据、卸载数据不完全以及卸载数据部分错误等问题 ,多数情况下采集器内的数据是正常的。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与微机运行时间过长有关。本站通过每日对微机定时重新启动后 ,杜绝了以上情况的出现。在遇到以上情况时 ,应首先人工卸载资料 ,对数据进行备份 ,资料传走后 ,再重新启动微机。如需要 ,待以上工作完成后 ,对采集器断一次电或进行复位避免自动站正点数据卸载不正常的一种方法@王宗海$东营市气象局!山东东营257091 @徐长芹$东营市气象局!山东东营257091…  相似文献   

5.
横山县气象站为国家基本站 ,也是陕西首批进入单轨运行的自动气象站之一。要保障自动站采集数据正常和及时上传气象数据 ,除了对自动站的台站参数设置正确 ,做好自动站仪器、设备日常规范维护和监视每正点采集实时数据 ,做到及时卸载并形成上传文件的同时 ,还应做好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6.
先分别格检审核A文件和J文件,将审核单的疑误信息形成Excel表格或Html文档,并打印,先大致了解疑误信息。由于J文件本来就要与A文件正点值校验,因此当出现自动气象站每小时正点数据与该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不一致时,一般情况下,维持原记录;若对前后记录分析,确认正点数据有误可用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代替,确认正点时的分钟数据有误可用正点值代替。  相似文献   

7.
目前辐射站使用的都是RU型全自动辐射记录仪。主机在每个正点前后2分钟发出声响(连续8声),提醒观测人员巡视仪器;在3次浑浊度观测正点前后30分钟内,每次采样也都伴有声响,提示观测员对太阳面云的状况进行观测和键入数据。在工作中,可根据主机发出的声响巧判直接辐...  相似文献   

8.
地面遥测站月报表疑误信息的处理   总被引:31,自引:30,他引:1  
结合南雄国家基准气候站对A文件的审核实际,讨论自动气象站A文件审核维护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介绍了自动站人工观测项目及自动观测项目的审核重点和方法,并归纳了J文件维护中气压、温度、湿度、降水量正点分钟数据与对应A文件正点值不一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本(准)站气象台站目前采集地面气象资料均采用两套设备。一套是人工观测,通过传统的目测和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另一套是通过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自动采集每个正点的压、温、湿、风、降水、地温等气象要素。通过对运行一年来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站各气象要素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为气象资料的连续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SMO软件的分钟数据查询界面、MOI软件的正点观测编报界面和常规要素界面,通过实例分析新型自动站蒸发异常数据的判断方法,并提出数据处理方法,确保上传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1.
游焕 《气象》1991,17(3):47-47
拍发每小时一次的航空报台站,《GD-21Ⅱ》电码规定:“从50分钟开始观测,正点前发出。”而天气现象雷暴的记法,《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两次闻雷时间相隔15分钟或以内,应连续记载。”因航空报观测与编发报时间为10分钟,现在天气现象(ww)电码17与29的区别,过去有特殊规定,随着一九八二年一年一日执行《GD-0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OSSMO(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和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常见的B与Z(R)文件降水量不一致、B文件中的小时降水量与小时内分钟累积量不一致、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降水现象与降水量不对应等不一致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湖北省内黄石等11个国家气象站2005—2007年自动观测、人工观测同期分钟雨量数据,分别逐年滑动提取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min这11个短历时的最大雨量值及开始时间。从时间偏差、雨量偏差、设定时间偏差范围三方面分析两种观测下的短历时雨量差异,并利用分析结果建立了自动观测、人工观测短历时雨量关系方程。结果表明:(1)从自动观测、人工观测分钟数据中提取短历时雨量时,对降水过程判断基本一致,选取同一降水过程,各降水历时70%以上样本数据的开始时间偏差基本在0~10 min。(2)各历时自动观测、人工观测短历时雨量提取结果比较吻合,两者雨量偏差范围在±10%以内的情况占样本总数的68.6%,且自动较人工观测短历时雨量偏大的情况居多,占样本总数的60.9%。(3)设定时间偏差范围为0~5 min,自动观测、人工观测短历时雨量提取结果非常吻合。将时间偏差缩小到0~2 min,吻合度进一步提高。(4)分别建立了11个降水历时自动观测、人工观测短历时雨量关系方程,两套数据相关系数达到0.92以上,自动观测、人工观测短历时雨量变化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4.
1何时应启动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在值班过程中,是否每个小时都要进行正点数据维护,如遇到天气现象持续时是否每个小时都应输入天气现象持续时间等。在与上级业务部门讨论后得出在两种情况下需要启动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1)人工定时观测数据维护。取消天气报和加密报后,在原来天气报和加密报时次必须启动正点数据维护,对于原来的基准站和基本站就是指8次定时观测时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观测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正点数据不卸载、卸载无数据、卸载数据不完全以及卸载数据部分错误等问题,多数情况下采集器内的数据是正常的.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与微机运行时间过长有关.本站通过每日对微机定时重新启动后,杜绝了以上情况的出现.在遇到以上情况时,应首先人工卸载资料,对数据进行备份,资料传走后,再重新启动微机.如需要,待以上工作完成后,对采集器断一次电或进行复位.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Excel软件图表曲线功能在地面数据审核中的2种应用方法。通过Excel图表曲线,可以对单轨运行的自动站分钟数据和双轨运行的正点数据进行直观分析判断,减轻地面观测人员对地面观测数据审核的工作量,也可快捷、简单、有效地对观测数据进行正误判断,剔除野值,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浅析地面新长Z文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贵州气象》2013,37(2):49-51
按照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要求,2012年3月31日21时起,取消了发报,实行地面新长Z文件的质控传输,这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一次重大改革,新长Z文件所包括的数据完备。但在自动站出现故障时,无论是用前后10 min数据代替,还是人工观测值代替,由于分钟数据缺测,在正点质控时往往出现一些矛盾记录,造成正点记录不能按时质控保存,造成正点数据逾限,甚至缺报的情况,该文针对新长Z文件的质控、缺测数据的处理、质量考核等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监控系统升级以来,通过监控系统监测到个别自动气象站温度要素数值出现不同程度跳变的故障现象。如某自动站某天13个时次的320 cm深层地温正点观测数据中,01时到02时,地温的正点数据从9.2oC下降到9.0oC,跳变0.2oC;06时到07时,正点数据从9.1oC上升到9.3oC,跳变0.2oC;0  相似文献   

19.
1 把好复算校对关首先对自记风向风速和日最大风向风速进行全面仔细地复算 ,注意日最大风速和各正点风速的比较 (日最大风速≥各正点风速 ) ,风速尾数是否是 0、3、7,对于缺测、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其次互校自记纸和报表。2 与 4次定时风向风速进行比较一般自记纸上整理出来的 1 0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与相应的2分钟风向风速差别不会太大。在仪器无故障和自记钟走时正常的情况下 ,1 0分钟内最多风向和定时风向差别应在± 45°以内 ,一般正点前 1 0分钟内的 5个风向中应至少有 1个与 2分钟的风向相对应。如超过 4…  相似文献   

20.
田皓 《湖北气象》2001,(1):33-34
由江苏省无线电研究所研制生产的ZQZ -C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 (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 )于 1999年 10月中旬在荆州市基本站投入对比观测。通过一年多 (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1月 )的对比气象观测 ,Ⅱ型遥测仪的各种基本性能已被测报人员所了解。经对比遥测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发现 ,两种观测数据差异不大 ,可见Ⅱ型遥测仪能够满足荆州站气象业务的需要。由于Ⅱ型遥测仪同人工观测相比 ,两者采集气象要素数据的原理不同 ,这决定了现行人工站所采用的仪器日常维护方法已经不能适用对Ⅱ型遥测仪的维护。另外 ,Ⅱ型遥测仪运行正常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