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自记钟上弦时如弦上得过紧,会造成自己钟停摆现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不必更换自记钟,用手拨开自记钟快慢调整孔,会看到呈螺旋状的转动发弦,用铅笔头拨一下转动发弦的外轮,给外轮以动力,停止的发弦将会转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自记钟是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及电接风记录器等气象用自记仪器上使用的重要配套部件。在检定修理的实践中发现,机械自记钟在台站使用中损坏率较高,如发条断、摆尖断及需要更换零配件等。由于目前市场上机械自记钟零配件货源紧缺,致使修理难度加大,特别是擒纵器部分,修理难度更大。石英自记钟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石英自记钟不仅损环率比机械自记钟低,而且精度也比机械自记钟高,所以在实践中深受检定人员和台站观测人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介绍压、温、湿和雨量两类大小型号不同自记钟的替换方法,以更好更快地解决雨量自记钟的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5.
6.
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详细分析降水自记纸数据化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8.
我站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记录器经常出现这样的故障:换纸后,自记钟在摆动,而钟筒不转动,风向风速迹线在原处长时间连跳,大约20分钟后钟筒才开始走动。经检查分析,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当温、湿度自记纸因故互换错而未及时发现纠正时,过去一般采取如下补救办法:用透明纸描绘自记曲线,移到另一张自记纸上,或将两张自记纸重迭,用大头针刺出各记录迹线相应位置加以描绘。这样的处理方法虽然能将自记迹线移至相应自记纸上,但因自记迹线长,曲折起伏。导致描绘难度大、可操作性差,描绘出来的迹线过于肥粗,自记记录极值准确度不高,针刺更是破坏自记纸而影响原始资料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14.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自记仪因摩擦等原因,使笔尖未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形成“间断”或“阶梯”现象。其标准是,当记号前后两处自记读数差气压≥0.3hPa(温度≥0.3℃,湿度≥3%)。《观测规范》上称之为“跳跃式”变化。“跳跃式”变化既影响记录的连续性又给计算带来麻烦。尤其是气压记录较突出。“跳跃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仪器笔尖对自记纸的压力过大(或过小)。各市(县)站的气压计都是在单独房间里存放的,在正点前巡视或正式观测时预报员经常察看,因开(关)气压室门过重等原因所致。(1)在更换自记仪器时,对新的自… 相似文献
15.
《地面观测规范》规定:当压、温、湿自记值与实测值两者相差较大时,应进行调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各气象站调整笔位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在08时观测时进行,有的在20时观测时进行,有的在两定时观测之间进行,多数台站在14时更换自记纸时进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