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1-08-07河南省局地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7日冷锋过境前河南中部出现了局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及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高温高湿,为强风暴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提供了层结条件;地面流场上风向辐合提供了动力条件.强风暴出现在高能区,并在高能区传播和移动.雷达回波的反射率因子特征为强度强、高度高、移速快;强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前方,弱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后方.平均径向速度场特征为辐合系统和气旋性辐合系统,垂直剖面图上,低层有明显的辐合界面.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时资料,分析了2001-08-07登封市卢店镇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稳定度参数及地形的影响,提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15日山东出现了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本文从天气背景、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地面风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风暴是一次飑线过程,冰雹灾害出现在飑线带状回波“人”字型波动弯曲左端,在雷达速度图上,波动处有中小尺度的气旋性辐合,并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气图、地面风场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3-07-07关中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发现500hPa槽后冷平流南下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飑线出现在地面流场辐合线上,移动过程中受秦岭山脉影响明显;西安地区强风暴天气是强对流回波合并造成的;富平冰雹回波呈典型的“V”型回波。  相似文献   

5.
从大尺度天气形势、省区域小天气图、物理量场、层结稳定度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6月19~20日河南区域强风暴天气过程的成因,并从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场上分析了雷达回波的演变和典型特征,特别是超级单体回波典型特征及移动特征、外流边界(弧状云线)回波特征等,找出了两次过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部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天气图、地面中尺度风场、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2-07—02发生在陕西中部一次强风暴天气的形成机制,指出这是一次由中空低涡造成的强风暴天气过程,表现为多个局地涡旋、对流单体合并发展,造成局地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7.
从大尺度天气形势、省区域小天气图、物理量场、层结稳定度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6月19~20日河南区域强风暴天气过程的成因,并从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场上分析了雷达回波的演变和典型特征,特别是超级单体回波典型特征及移动特征、外流边界(弧状云线)回波特征等,找出了两次过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
2001年河南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1年连续两次发生在河南省的以冰雹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为主的过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天气背景下,强对流过程中的中尺度雷达回波系统不同,对应的灾害性天气的各类和影响范围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从大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基本物理量场、大气层结、以及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1-09-05渭南市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这次过程是高脊前下滑冷空气产生的,冰雹产生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湿舌的顶部,低层辐合、地面能量积累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天气图资料和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2000-07-14和07-18焦作地区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影响系统及其垂直结构和雷达回波强度场、高度场、速度场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1.
肇庆市一次超级单体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郭媚媚  麦冠华  胡胜  何华庆 《气象》2006,32(6):97-101
利用广州S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7月1日夜间发生在广东省肇庆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引起这次强对流的风暴具有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这个超级单体南边出现两条明显的出流边界,分别位于钩状回波的西南和东南。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图呈现一个弱中尺度气旋,旋转速度达12m·s-1。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的右侧约30°,属于右移风暴。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山西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4年8月13日02时~08时发生在山西省中部的短时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是在深厚的暖平流条件下产生的大范围降水,低空急流为此次降水提供了水汽来源;而雷达回波上表现出中尺度弥合回波,说明在局地动力和热力条件下加强发展的中小尺度系统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产品对平顶山市2014年2月5—6日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地区"两槽一脊"的环流背景下,700 h Pa西南急流、850 h Pa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这次暴雪的影响系统。风廓线雷达水平风资料可以清楚地展示暴雪过程风场"天南地北"的垂直结构及其变化特点。2500 m以上出现西南急流,同时720 m以下出现东北风,降雪开始。2500 m以上西南急流最大风速达到20m·s~(-1),近地面出现12 m·s~(-1)的东北风,降雪开始加大;近地面东北风减弱,降雪减弱;西南急流消失,近地面层出现偏北风,降雪停止。垂直速度的大小与降雪的强弱一致,降雪越强,速度越大;垂直速度小于0.5 m·s~(-1),降雪停止。大气折射率常数C2n在-144~-120 d B且接地,为降雪时段。降雪越强,C2n越大;C2n小于-144 d B时,降雪停止。垂直速度、折射率结构常数等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降雪的开始、发展和结束及降雪的强度,为精细化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计划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可移式新一代天气雷达在青海省河南县和河南省许昌市进行秋(春)季降水系统中尺度结构外场试验观测的方法和技术,对这两个地区云和降水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另外,使用两步变分方法反演了风场结构,分析了层状云和对流云的中尺度回波强度和动力结构。结果表明:新一代天气雷达可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和云物理研究提供更多信息,包括风场中尺度结构、辐合线位置等;青海省河南县及周边地区秋季降水以对流云降水为主,低空辐合是对流云旺盛发展的重要原因;河南省许昌市春季降水既含有对流云降水也含有层状云降水,对流云降水过程伴有低空辐合,层状云内风场比较均匀,但风的垂直切变明显,多为暖平流。  相似文献   

15.
上海局地强对流天气及临近预报要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漆梁波  陈雷 《气象》2009,35(9):11-17
借助上海多普勒雷达存储的强天气个例资料,结合上海地区的综合观测网,对上海地区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特征及雷达回波发展特点进行了分类.比较发现,回波源地在上海北部地区的占多数,与地面弱切变线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初始回波到回波旺盛约经历1个小时;回波的上风向位置容易得到发展;200hPa的风向对回波的发展趋势也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而言,西北风不利于回波的快速移动,而在西南风的情况下,回波移动往往会比较快;低层风的大小对回波移动和雷雨大风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对石河子垦区2002年5月10日降雹的环流形势、云图、稳定度及雷达回波等特征进行分析,阐述本次降雹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承德多普勒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等产品,结合环流形势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发生在承德境内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承德地区飑线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风位于弓形飑线回波的凸起部位。负速度中心值逐渐增大到〉27m/s且逐渐靠近雷达,预示大风天气的出现。VIL值的剧减、跃增和持续高的ET与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对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和预报强对流灾害性天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资料,静止卫星FY—2C红外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11年2月25—28日喀什地区暴雪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 此次暴雪是在冬季显著变暖的背景,中亚低槽、萨彦岭低涡共同影响下造成的喀什地区范围广、强度大的大降雪过程。中亚低槽先加深、后减弱北收持续影响是喀什长时间降雪的主要原因。海平面气压场上中亚、塔里木盆地存在强的气压梯度,利于暴雪出现。暴雪过程中有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低空偏东急流;高空西南气流、底层持久的偏东急流为大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多普勒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回波图上表现为强的东西入流辐合区,平均径向速度图上也有明显的呈“S” 形零速度线,表明雷达上空风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一次强对流风暴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兰州皋兰山的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5年5月30日15~19时发生在甘肃中部地区的一次强对流风暴进行了分析。引起此次强对流风暴的中尺度天气系统是飑线,飑线尾部位于甘肃中部的强雷暴区在15时生成,沿东南方向移动,在16时15分至17时03分多单体风暴加强合并为超级单体风暴,并呈现出人字型回波、带状回波特征。此次超级单体南边出现2条明显的出流边界,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西南,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东南。超级单体左前方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明显的倒“V”字型结构,最大的回波强度出现在有界弱回波区之上,其值>70 dBZ,相应径向速度图呈现出成熟的中气旋特征,期间垂直液态水含量持续偏高,最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70 kg/m2,回波顶高达17~18 km,该风暴具有强烈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