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1 风场和边界条件 斜角风区试例的几何图形(见图8.1)。最初(t=0),假定在约为1000 ×1000公里的平静海面上,有一个均匀的20米/秒的风沿对角线(45°)横穿风区。90°和0°分别表示x和y轴的方向(由北顺时针量取的角度)。在上风向边界,即x=0、y=0处浪场为零;而在下风向边界,即x=1000公里、y=1000公里处是敞开的。在图8.1中的A—F选点记录了合成浪场的时、空行为。此外,浪场的某些积分特性也呈现在整个区域之上。在此,我们仅仅集中在模式稳定状态上,因为这个状态说明了最有趣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7.1 风场、边界条件 风场及边界条件的几何形状于图7.1中给出,U_(10)=20m/s的稳定、均匀风沿垂直于岸界方向。风场于横、纵向均无界,t=0时的初始能量为零。边界y=0处的谱值在t>0时保持为零、运行模式,直到整个海域达到稳定状态。 7.2 试例的目的 本研究中的大多数模式是由稳定均匀风场中的有限风区成长观测资料来校准的。因此,在这些条件下进行的模式间的比较,能够为讨论其它更复杂的试例提供必要的思路(轮廓),此项试例亦给出有限风时成长曲线(在远离边界处随时间的成长),有些模式(如GONO)曾用这些曲线作为校订标准。  相似文献   

3.
11.1 风场边界条件 锋面从SW到NE成斜角,穿过边长为1000km正方形海域(图11.1)。初始条件是平静的海况,边界条件是没有波浪能量的流入和在边界上有完全的吸收作用。在锋面的SE部风向北吹,在锋面的NW部风向西吹,在这两个海域内风速均为U_(10)=20m/s。对角线上的网格点风向为北,达到稳定状态之后,对波浪场进行分析。 11.2 试验的目的 该试验的本来目的是确定模式波浪场对转向风的反应。但是做了试验之后,我们还决定包括前章讨论过的简单试例Ⅶ。尽管试例Ⅶ不具有真实性,但它可把方向松驰效应分离出来,而本试例是一些效应更为复杂的迭加。如在SE部分中与有限风区增长有关的效应及NW部分在波浪超过锋面之后斜风区中波浪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南海西部风驱离岸急流次中尺度锋面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和500 m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对南海西部夏季风场驱动的离岸急流海域次中尺度锋面及其不稳定对背景流场的动力学影响进行了研究。卫星观测和模拟结果表明,南海西部(WSCS)存在侧向尺度为O(1-10)km的次中尺度锋面,在地转和非地转运动的共同作用下,次中尺度密度锋面具有一阶Rossby(Ro)和Richardson(Ri)数。锋面诊断结果显示,沿锋面急流方向的风场强迫引起了显著的跨锋面Ekman净输送,有效地在跨锋面方向将表层冷水平流输送至暖水侧,导致海表浮力损失。减弱的垂向层结和增强的水平浮力梯度使得锋面海域出现负Ertel位涡(PV),表明该密度锋面易受次中尺度对称不稳定(SI)的影响。次中尺度锋面不稳定引起的跨锋面次级环流能够显著增强垂向速度,其最大值可达100 m·d-1。能量评估结果表明,次中尺度湍流的两个主要能量源,即地转剪切项(GSP)和垂向浮力通量(BFLUX)在锋面海域显著增强表明在沿锋面急流方向的风场强迫作用下,大尺度地转流的地转剪切动能和锋面有效位能能有效地通过锋面不稳定向次中尺度过程传递。因此,次中尺度锋面及其不稳定有助于增强局地垂向交换和正向串级地转能量,可以为夏季WSCS高叶绿素浓度的相干结构和锋面地转能量的正向传递提供新的动力解释。  相似文献   

5.
10.1 风场,边界条件 在广阔的海面上,以20米/秒风速均匀地向北吹,直到海浪处于充分成长(f_p=f_(PM),试例Ⅶ_α)或者半充分成长(f_p=2f_(PM),试例Ⅶ_b)。这时(t=0)风向立刻向西转90度,风速相同。当风场和波浪场在空间是均匀时,波浪模式在没有平流项的情况下运行,在单个网格点上仅为时间的函数(这种情况是不容易实施,与试例Ⅱ有限风时的结果相同取在渐近均匀顺风情况下与空间-时间有关的解)。  相似文献   

6.
1 生产概况 乳山县养虾场一分场地处乳山湾的最末端,27个养虾池组成196.4×10~4m~2的养殖面积,其中最大虾池面积117.3×10~3m~2,最小526.6×10~2m~2,多数虾池666.6×10~2m~2左右。本场以潮差进水为主,机械提水为辅,每半个月有7d左右大潮期可自动向虾池进水,各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夜啼灵散外敷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夜啼的临床疗效,探讨夜啼灵散中各类药物的主次作用,评估最佳药物配伍方案。方法:将54 例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7组,每组2 例,再依据3×3×3析因设计表,以消食化积类药(A)、镇静安神类药(B)、行气止痛醒脾类药(C)为考察因素,各设3水平,对27组均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治疗5 d后患儿夜啼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夜啼疗效比较,A、C因素的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因素的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因素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因素的2水平优于1、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A、B、C因素的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与C因素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啼灵散中的因素B发挥主要作用,夜啼灵散的最佳组方是蝉蜕、炒麦芽、建曲、木香和香附。  相似文献   

8.
海底边界对水下管线的水动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在定常流中,用平板模拟海底平面边界,在雷诺数R_e为4.0×10~3~1.5×10~5范围内,测量了孤立圆柱和离平板不同距离上的单柱的阻力(C_D)、升力(C_L)、上抬力(C_(LO))等水动力系数和响应频率f。研究了管道距平板边界的相对间距H/D(H为圆柱与平板之间的间距;D为圆柱直径)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9年以来,长江口海域年疏浚总量约为7 000×104 m3,现有的7座吹泥站停用后,长江口倾倒区容量仅剩约3 000×104 m3,疏浚物处置缺口约为4 000×104 m3,需及时开展海洋倾倒区选划工作。通过FVCOM (Finite 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数值模型对预选倾倒区进行抛泥扩散模拟,并分析其影响。根据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所统计的疏浚船只,结合实际情况,选定12 000 m3舱容作为代表船只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抛泥悬浮物主要在倾倒区周围呈螺旋状扩散,从扩散范围来看,4个预选倾倒区抛泥时,其10 mg/L增量包络线均不会显著影响到附近主航道及周边环境敏感区,其中预选倾倒区D扩散影响范围最大,C次之,A和B扩散影响范围最小。从动力角度来看,长江口深水航道北侧两个预选倾倒区(A和B)倾倒扩散时,对南侧深水航道造成回淤的概率更大,深水航道南侧水动力条件优于北侧。综合抛泥扩散影响范围和动力条件来看,预选倾倒区C位置最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89年4月10~21日在东海东北部的海洋调查资料以及1989年4月10日和16日的卫星红外影象分析了黑潮锋面涡、暖丝和暖环的特征.结果表明,出现在这里的锋面涡约以30cm/s 的速度随黑潮主干移动,在锋面涡的冷中心区陆架混合水插入同时,下层的高营养水上升,从而造成高生产力区.黑潮暖丝携带约4×10~6m~3/s 的输运量以50 cm/s 的速度逆黑潮西行,然后暖丝可能沿陆架坡转向北,或可能顺时针旋转形成暖环.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年夜光遥感数据分析吕宋岛西北部海域(18°~22°N,117°~120°E)灯光渔船的聚集性分布特征,并结合遥感环境数据研究引起该海域渔船聚集的海洋环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14年研究区的渔船灯光主要出现在2-4月,其中,3月灯光像元数量最多(3 417个),其次是4月(1 780个)和2月(573个);(2)日灯光像元数量时间序列结果显示,渔船灯光集中出现在2月23日至3月8日(T1),3月25日至4月7日(T2),4月23日至4月27日(T3)3个时段,其中,T1期间,灯光像元在18.6°~20.1°N,117.9°~118.6°E(A区)聚集;T2期间,灯光像元在18.6°~20.1°N,117.9°~118.6°E(B区)聚集;(3)A区和B区两个灯光密集区叶绿素a浓度升高可能与起源于吕宋岛西北部的冷涡相关。  相似文献   

12.
徐龙  孙国清 《海洋科学》1991,15(6):30-33
Ⅰ.硼的存在形式及去硼意义 据文献报道自来水中硼的含量为7×10~(-9)~0.2×10~(-6)g/L,海水中的含量为5×10~(-6)g/L,河水中的含量为13×10~(-6)g/L,地下水和卤水中的含量随各地而有所不同。在一般的水溶液中,硼以H_3BO_3,B(OH)_4~(-)形式存在,以H_3BO_3为主。硼酸是一元弱酸,是一种路  相似文献   

13.
闫明  刘金芳  杨亮  李颜 《海洋预报》2004,21(1):27-34
本文根据 1950 年~1995 年共 46a 的南大西洋船舶气象报资料,按 1°×1°和 5°×5°网格统计的海面风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每月各要素的等值线分布图,得出南大西洋海面风场季节变化不如北大西洋显著,但仍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比夏季强盛,相应的平均风速较大,6、8 级大风频率也较高。位于赤道和 25°S 之间的信风区,主要盛行东南风;副热带高压带,风速小,风向变化不定;35°S 以南的西风带风力较强。对这些规律的总结归纳,为该地区的各种活动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海面风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1985年9月的吕宋海峡黑潮及其输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吕宋海峡黑潮的主流轴大致在121°E附近,其西边界可达120°E,东边界在123°E之东。由于受吕宋冷涡之影响,在巴林搪海峡西口,黑潮流速达最高值(超过2kn)。在吕宋海峡的南部和北部,黑潮的体积输送分别为43×10~6m~3/s和32×10~6m~3/s。黑潮有一个向西的11—12×10~6m~3/s的净体积输送,它贡献给进入南海的“黑潮南海分支”。黑潮的一个分支在21°N与黑潮主流脱离,通过120°E向西进入南海,流速达1.6kn,体积输送为11—12×10~6m~3/s。吕宋海峡右侧的暖涡较往常靠东北,其影响深度可达1200m以深。  相似文献   

15.
水团对吕宋海峡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8月18日至9月19日在吕宋海峡3个断面获得的0~200 m层浮游植物数据,探讨了群落结构及其与不同理化性质水团的关系。本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61属169种(包括变种、变型和未定种),其中甲藻和硅藻物种数基本相当,各占所有物种数的50%左右;另记录了金藻门3属3种;蓝藻门1种。海区优势种为卡氏前沟藻Amphisdinium carterae、锥状施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iodea、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原甲藻Prorocentrum sp.。丰度范围是(0.08~9.48)×106个/m3,平均为1.448×106个/m3。甲藻占总细胞丰度的74.68%;硅藻占24.96%。在水平方向,B断面和C5站浮游植物丰度较高,甲藻主要分布于远离陆地的海峡中部,而硅藻主要分布于台湾岛和吕宋岛附近;浮游植物垂直分布主要在水体的0~50 m层。聚类分析并结合水文数据表明浮游植物基本可划分为3个类群,分别受南海水、黑潮水和混合水的影响。南海水与黑潮水交汇的锋面区域,具有较周围区域更高的物种数、水柱平均丰度及硅甲藻丰度比,体现出强烈的锋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增加贝类染色体分裂相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太平洋牡蛎为材料 ,用低温同步化法和 8μg/m L的植物血球凝集素 (PHA- M)、50μg/m L 伴刀豆蛋白 A(Con A)两种外源凝集素分别处理其鳃 ,后用鳃做染色体滴片 ,10 % Giemsa染色后镜检 ,统计分裂相数。发现三种方法都能使分裂相比例增加 ,其中低温同步化法效果最好 ,可使分裂相比例由对照的 0 .7× 10 -4 升高到 6 .5× 10 -4 ,提高 8.3倍。PHA- M法使分裂相比例由对照的 0 .7× 10 -4升高到 5.5× 10 -4 ,提高 6 .8倍 ,Con A法使分裂相比例由对照的 0 .7× 10 -4升高到3.6× 10 -4 ,提高 4 .1倍。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各要素31、85年间年限不等、层次不等的资料,按1°×1°或 0.5°×0.5°(纬度,下同)网格进行统计,进一步深入分析台湾海峡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月季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军事活动和海洋学研究,提供可参考的风场和水文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宏观上对我国沿岸海区波浪能资源蕴藏量进行估算,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波能提供初步信息。文中应用1978~1982年国家海洋局沿岸台站资料算得各海区波能分布特性、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渤海沿岸波能密度平均为0.869kw/m,总能量为1.20×10~6kw;黄海沿岸平均为0.969kw/m,总能量为1.58×10~6kw;南海为0.948kw/m,总能量为2.0×10~6kw;以东海藏量最富,平均为7.31kw/m,总能量为7.1×10~6kw。各海区波能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9.
ENSO循环相联系的北太平洋低纬度异常西边界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SODA海洋同化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主要模态与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上层海洋环流和亚洲-北太平洋地区大气垂直和水平流场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果:(1) 在热带太平洋海洋次表层ENSO事件具有两种模态,二者组合构成ENSO循环。第一模态为ENSO成熟期,主要出现在冬季,第二模态为ENSO过渡期,主要出现夏季。(2) ENSO循环对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区上层海洋环流有重要影响。在El Niño发展期或La Niña 衰退期,该区出现气旋性异常环流,北赤道流(NEC)加强,NEC分叉位置北移,棉兰老海流(MC)加大,菲律宾以东黑潮(KC)减小,北赤道逆流(NECC)最强。在El Niño(La Niña)成熟期,该区气旋性(反气旋性)异常环流达最强,NEC最强(最弱),NEC分叉位置最北(最南),MC最大(最小),KC最小(最大),NECC减弱(加强)。在El Niño衰退期或La Niña发展期与El Niño发展期相反,该区出现反气旋性异常环流,由此导致相应流系异常发生反位相变化。(3) ENSO循环对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上层海洋环流的影响是通过ENSO事件期间热带太平洋热力状况异常改变上空大气环流来实现的。ENSO事件首先造成热带太平洋海洋热力状况异常,导致其上空对流活动异常,后者直接或间接通过“大气桥”能量传输引起相关地区大气环流场的变化,致使海面风应力场异常,进而强迫上层海洋环流场的相应变化。文章最后还分析了ENSO事件期间菲律宾附近异常反气旋或异常气旋性风场的产生和持续原因,讨论了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海气相互作用在ENSO循环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海洋沉积物、生物体、水体中痕量砷的测定,应用最广的是经典的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但该法需在有机相中显色,有机溶剂氯仿等毒性较大,灵敏度较低(ε=1.2×14~4)。近年来有人用碘化砷萃取铋盐-抗坏血酸钼蓝法测定砷和砷锑钼蓝光度法测定钢铁及矿石中微量砷,灵敏度也比较低(ε=1.15×10~4)、(ε=2.1×10~4)。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