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理兴 《岩土力学》2005,26(10):1622-1622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三峡大学及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14日至18日在宜昌三峡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管理与施工单位和国内知名仪器设备厂商等单位的代表共15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三峡大学校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词。  相似文献   

2.
学会之声     
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8月 9~ 12日 ,在大庆油田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 4 2个单位的 2 4 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 133篇 ,全文 2 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 ,分会宣读论文 5 2篇。主要涉及古地理学、…  相似文献   

3.
会讯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同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于一九八O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成都召开全国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有来自29个省市205个部门或单位的代表334人。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周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的242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2月 1日至 7日在厦门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三大石油系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 ,高等院校 ,国土资源部等 7个部门 4 1个单位的专家及国外学者 2 18人。中国石油集团石宝珩局长 ,中科院兰州分院原副院长范璞等领导和有关学会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并表示祝贺。开幕式由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主席梁狄刚主持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马新华致开幕词。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天然气勘探中…  相似文献   

6.
全国水文科技情报网网组(片)长会议,于85年3月13日至15日在武汉举行。网组(片)长等十二个单位派员参加了会议,长办科技处,部规划院,部水文局派员出席了会议。长办水文局作为网长单位,向会议作了关于“1984年度工作小结及1985年度工作意见”的报告.会议总结回顾了建网以来的工作,讨论修改了《全国水文科技情报网网章》(草案),会议还讨论了网内的组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 5月 31日 ,我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 (扩大 )会议。欧阳自远名誉理事长、刘丛强理事长、胡瑞忠秘书长及部分常务理事与京区理事 4 0人出席了会议 ,4位副秘书长列席了会议。刘丛强理事长主持会议。胡瑞忠秘书长作工作报告 ,向常务理事会汇报了 2 0 0 3年 9月新一届理事会开始运行以来的学会工作。“工作报告”指出 ,我会的工作始终贯彻中国科协的“三主一家”的精神 ,努力体现学会的特点 ,以学术交流为己任 ,推动我国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去年 9月以来的三次学术会议为有关科学研究领域今后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8.
简讯     
第二次西北及内蒙六省区水文地质学术交流会议于1990年11月6-9日在兰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地质、水利、水电、农垦、铁道、冶金、煤炭、建筑等系统的生产、科研和大专院校等方面的代表共30多个单位的4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学术会议可以说是一次代表性比较广泛的水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1965,23(3):242-243
中国地质学会于3月4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人员共362人,他们来自生产、科研和教学的145个单位。这次会议以革命化的精神打破了过去学术会议只宣读论文的陈规,达到了相互间进行学术交流并促进生产的效果。会议收到论文377篇。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委员会与山东省地质学会,于1983年10月5日至10日在山东掖县联合召开了全国金矿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86个单位的1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采取大会报告,小组报告与小组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2篇大会报告内  相似文献   

11.
这次会议于83年10月12日至17日在承德市召开。84个单位的150人出席了会议。大会报告的离子色谱法、流动注射分析法和分子发射腔体法等新技术在岩石矿物分析中的应用,引起代表们极大兴趣。新近研制成功的离子色谱仪在会议中进行了表演,使与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地质学会七届二次全体理事会议于2003年11月6日至7日在蚌埠市安徽煤田地质局召开。105名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王同康常务副理事长主持。宋广平理事长作了省地质学会“七大”以来工作总结及2004年工作安排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七大”以来一年内省学会在学术活动、《安徽地质》编辑出版、科普宣传活动、科技咨询和中介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对2004年学会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初步安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学会全国首届现代光度分析学术会议于1991年11月1—5日在成都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所、生产部门的11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1983年8月,苏联在乌兰马德市召开了“区分变质和岩浆热液矿床”科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成矿、岩石学科学委员会及前寒武地质科学委员会、全苏矿物协会布里亚特分会与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05名代表.听取和讨论了12个报告及22个用图表形式展出的报告.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各种类型的热液矿床的划分原则问题,尤其讨论了变质热液矿床的划分问题.在所听取的报告中,主要研究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变质热液成矿作用的划分原则、模式及一般条件;2.成矿物质及流体的来源、热液作用的模式;3.热液矿床的多成因特点;4.各种变质热液矿床特征及其与交代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赵勇胜 《世界地质》2002,21(1):103-104
第三届“未来地下水资源危机”国际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6月 2 5~ 2 9日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市举行。该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等联合主办。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五大洲 2 7个国家的 1 2 0多位专家和学者。我国向这次会议提交了 4篇论文 ,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一篇。本人受教育部的资助作为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 ,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第三届“未来地下水资源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宗旨是 :探讨新世纪地下水系统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 ,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会议包括 1 0个专题 ,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1日,国际地球化学与天体化学学会(IAGC)水—岩相互作用工作组在美国纽约州Saratoga Springs召开的“第11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上一致决定:“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将由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承办,于2007年在中国昆明市举行,王焰新教授将以秘书长的身份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地质学会于1965年3月20日至22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关司局、院校、研究单位和野外队的代表50余人。这次会议主要是检阅我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方面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会议着  相似文献   

18.
丁梦林 《地质论评》1981,27(2):191-192
根据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的建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山东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郯庐断裂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1月1日至10日在山东潍坊召开。来自95个科研、生产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的17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提交论文一百多篇。会议除大会和分组宣读论文64篇外,还组织野外地质旅行5天,由潍坊到沂水、郯城,营县、诸城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学术会议于今年四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山西忻县举行。来自地质、水电、铁道、建工、冶金、煤炭、机械、轻纺、中科院、基建工程兵等系统一百二十多个单位的一百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地球物理学会,山西省水利厅、地质厅和忻县行署、水利局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给予了具体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 为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化工地质工作开展,中国化工学会矿业工程学会地质学组于198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郑州召开了首届化学矿产地质学术会议。共有29个单位(包括《化工地质》和《化工矿山技术》编辑部)的6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都是各化工地质队的地质、水文、物化探、探矿、测量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学会挂靠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