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填海强度指数RII(reclamation intensity index)为海湾围填海面积占海湾总面积的比率,用以反映海湾利用海域围海造地的开发强度.本研究引用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对海湾围填海综合评价成果的数据,以湄洲湾的围填海方案为例讨论海湾围填海对环境影响的累积效应,通过福建主要海湾的RII与综合评价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提出RII可作为海湾围填海的限制性指标,应用于海湾围填海的影响评价和围填海规模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围填海是开发利用海洋的一种人类活动,围填海虽然促进了福建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破坏了滨海湿地和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滨海湿地和近岸海域的可持续发展。梳理了1949年至今的福建省围填海活动的进程,可以将福建省围填海活动进程划分为20世纪后50 a的粗放开发阶段和21世纪以来的逐步管控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填海工程对福建省海岸线和滨海湿地、近岸海域水动力和水环境、地形地貌和沉积环境、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为消除或减少福建省围填海活动对近岸海域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目标,从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优化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和有序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围填海管控与生态修复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利用地形图、海图和遥感影像等资料,提取1863~2012年共6个年代胶州湾海岸线位置,量算5期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量,制作各期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不同开发利用方式面积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150 a时间里,胶州湾海域面积减小41%,减小速率最大可达3.71 km2/a;1863年以前,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完全受自然因素控制;1863~1935年,自然因素是主控因素;1935~2012年,人类活动是主控因素;1863~2012年,填海造陆等开发利用方式导致的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数量逐期增加。  相似文献   

4.
何沛东 《地理研究》2022,41(3):777-793
海域地名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在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以“海(洋)”地名为例,对中国海域地名的源流和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海域地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其发展可以分为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模糊时期(先秦至宋代)、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清晰时期(宋代至清末)、海域地名中西融合时期(清末至1949年)、海域地名的系统整理和有序管理时期(1949年以后)4个阶段。②中国海域地名的得名原因主要可分为7种:因方位得名、因岛礁沙洲得名、因水文特征得名、因沿陆岸(或较大岛屿岛岸)的地理事物(政区、聚落、山峰等)得名、因航海相关的传说等得名、因海洋出产得名、因海域地形得名。③中国海域地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以长江口为界,南方沿海诸省级行政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海域地名数量远高于北方,南方又以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最,岛屿数量等自然地理因素和海洋贸易等社会经济因素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④2018年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了《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其中的“海(洋)”地名是1980年代中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成果的体现。针对中国海域地名整理和研究的现状,提出加强海域地名的整理、公布与命名,明确海域的相关概念,规定海域地名的通名,海域地名的处理需符合国家海洋权益4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湿地科学》2021,19(3):387-393
围填海作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式,在促进福建省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当前,随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对海洋环境保护愈加重视,福建省的围填海管控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梳理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福建省围填海管控政策,揭示出福建省围填海政策由鼓励开发到严格管控、由国家制定到引导自主拟定、由开发为重到开发保护并举的演变规律;在分析福建省围填海管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围填海管控前期、过渡期、中期和后期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10月11日至 12日,民政部、国家海洋局在浙江温州联合召开了全国海岛地名管理工作座谈会。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同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交通部海事局和海军航保部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沿海11省(区、市) 民政厅(局)主管厅(局)长、区划处处长,海  相似文献   

7.
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中国滨海地区,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持续减损,湿地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严重削弱了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为了定量分析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以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利用湿地遥感分类数据,通过建立滨海湿地生态地理单元,比较了1990年和2008年两个时期四大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状况,定量评估了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影响的区域和类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1990年时相比,至2008年,无论是中国滨海湿地整体还是四大三角洲局域尺度,围填海活动都是滨海湿地减损的重要驱动力,尤其体现在对北方滨海潮间滩涂和南方红树林等类型滨海湿地的大面积侵占,威胁到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生境类型和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区域。在四大三角洲,围填海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表现在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排序具有一致性,即水产养殖用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农田次之,其后是工业建筑、港口建筑;以及在四大三角洲中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的差异性,即黄河三角洲的水产养殖用地面积相对最大,长江三角洲的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相对最大。为了避免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的进一步破坏,在确定保护和修复优先区域的基础上,应该着手强化滨海潮间滩涂和盐沼等关键生境类型的保护、修复和生态补偿模式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敬业 《中国沙漠》1987,7(2):55-56
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干草原地区,小老树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据调查,内蒙古地区截止1980年,造林保存面积约146.7万公顷,其中杨树保存面积有93.3万公顷,占63.6%。小叶杨(Populus simii Carr.)小老树面积为37.3万公顷,约占总造林保存面积的25.2%。其中比较严重的是赤峰市翁牛特旗原鸭鸡山林场,造林近6.7万公顷,现已形成小老树的有4.7万公顷。敖汉旗原三义井国营林场从1958年以来,造林面积3.3万余公顷,据1980年统计,形成小老树达2.3万余公顷,占保存面积的69.7%,该场小老树20多年每公顷蓄积量只有3立方米,每年平均生产量只有0.15立方米,相当于速生丰产林年生长量的1/100。  相似文献   

9.
百善 《地理教学》2014,(2):F0002-F0002,F0003
正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东面太平洋,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陆地面积约18,084公顷,海域面积约15,206公顷,合计近33,290公顷,园区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4公里,全境属于热带性气候区,终年气温和暖,热带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清澈,珊瑚生长繁盛,为台湾热门观光胜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80~2017年环渤海海岸线和围填海时空演变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3S技术,采用水体指数法(MNDWI)、分形维数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环渤海海岸带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7年9个时期TM遥感影像为主数据源,研究近40 a围填海活动影响下的环渤海海岸线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7年环渤海海岸线增加了1 159.9 km,分形维数持续增加,岸线呈曲折化。其中,人工岸线增长了1 977.9 km,自然岸线减少了80%。重点变化区域包括黄河三角洲及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顶部、普兰店湾等地区。1980~2017年环渤海围填海的面积增加了1 988.5 km 2。主要类型由养殖池、盐田及农用地向养殖池、盐田、建筑用地转化。围填海活动与岸线长度、属性变化呈显著线性关系。综上,水产养殖、围海晒盐、农田开垦、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等围填海活动影响了岸线长度及属性等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区划地名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尤其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颁布以来,区划地名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把它列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国家稳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吉林省的区划地名管理是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建设平安吉林和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大局出发,  相似文献   

12.
全盟12个旗县市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工作,挖掘潜力新增建设用地13787.608公顷;工矿废弃地复垦总面积10600公顷,节省和新增经费近10亿元;被自治区和国土部确定为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先后投入近6亿元,露天矿排土场护坡绿化面积近9500公顷,矿区地面绿化面积1900公顷。  相似文献   

13.
选用1984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利用人机交互遥感解译方法,进行长江入海口湿地的土地利用分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5个时期研究区的湿地格局及变化。研究表明,5个时期研究区的主要湿地类型都为水田,其次为滩涂,水田面积由1984年的4 044.86 km~2减少至2015年的3 550.37 km~2,滩涂面积从1984年的650.03 km~2锐减至2015年的3.74 km~2,滩涂被转变为港口、居民地和工业用地,围填海活动也导致滩涂萎缩;在围填海区域,养殖池面积大幅增加;与1984年相比,2015年,滩涂转变为水库/坑塘、养殖池、盐田的面积分别占其总面积的14.46%、53.83%和24.15%;74.96%的盐地碱蓬盐水沼泽转变为养殖池,48.06%的水库/坑塘、12.62%的盐田转变为养殖池;长江入海口湿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围填海活动,主要自然因素是泥沙淤积和土壤性质改变。  相似文献   

14.
7月17日,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出席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会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作了重要讲话。罗平飞副部长强调:要从服务大局的高度研究和抓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他指出,“十一五”期间,地名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地名信息。我们必须遵循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的原则和要求,扎实推进工程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罗平飞副部长首先回顾总结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启动一年多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竹业发展现状1 竹类资源面积快速增长。我国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13个省(区) ,竹林面积1万公顷以上的县(市)有130多个,现有竹林面积4 6 7多万公顷,比2 0世纪80年代32 0万公顷增长了133多万公顷,并且正以每年近6 .7万公顷的速度在增长。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竹林面积均超千万亩,每亩立竹量由90株提高到138株,毛竹的采伐量也由70年代的年采790 0万根增长到现在的5亿根。一些小杂竹等以产笋为主的早园竹类产量产值猛增,少数发达县(市)平均亩产值可达10 0 0美金。2 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国家和省部级的竹类研究方面的成果5 0多项,在竹林…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重点之年。如何实现开展县、乡地名设标、规范地名使用、编制城市地名规划、加强数字化地名服务、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突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躬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突出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维护好、实…  相似文献   

17.
丁永 《中国地名》2011,(9):23-23
一、长春市地名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保障不力,投入不足。一是地名工作的法律保障能力过弱。成法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未曾修改过的国务院她名管理条鳓、1999年出台的伥春市地名管理条例》作为开展地名管理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开展地名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围的地名管理机构、职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条例》、《办法》对地名管理审批程序、执法主体、违法责任都未做出规定,以致造成地名管理工作监督乏力、  相似文献   

18.
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西部,全县土地总面积20万公顷,46万人口,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2003年全县GDP37.3亿元,财政收入489亿元,出口创汇29.6亿元。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15.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3.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7.2%。有林地面积中,经济林面积1.7万公顷,竹林面积0.8万公顷。 一、林业在仙居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1为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来,仙居县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消灭了宜林荒山1.3万公顷,于1999年达到了绿化目标,实现了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量…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乌兰察布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来说,2014年是辛苦忙碌的一年,也是回首令人欣慰的一年。一年来,他们紧紧围绕服务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心,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圆满完成。管好建好用好——精心打理每一寸土地在土地管理方面,乌兰察布市国土资源局交了一份高分答案。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工作。全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79.5744万公顷,比自治区下达的78.5万公顷任务多划定1.0744  相似文献   

20.
正吉林省敦化市所辖雁鸣湖镇,位于敦化市东北50公里处,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人。是个美丽富庶的地方。它的原名叫"大山嘴子"。是小说《雁鸣湖畔》的背景地。地名的演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与文化共生并同步发展,因此,地名与文化也是一对"双胞胎",共同出生于中华民族历史的母体中。在编辑、审读有关地名志书时,通过研究地名的产生会发现,地域的命名与人们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