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利用诗句、成语、俗语以及生动有趣的事例或数字插叙,形象地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的原理和现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创造一种美的境界,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在平日地理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插叙,觉得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下面列举的部分案例,同行们也许这样做了,觉得比较肤浅,但我的意图在抛砖引玉,恳请同行们赐教斧正。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课改形势,面对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只有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学好地理。只有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作为地理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乐学、会学、勤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是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教师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引导学生沉浸在智力高度紧张、情绪异常愉悦的氛围中,代表了师生双方感情的融洽、和睦与流畅。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心理背景,  相似文献   

4.
5.
6.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机地恰当地运用语言学的多种修辞手法,能使教学语言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启发性、艺术性,地理课堂教学将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桦 《地理教学》2006,(3):17-18,9
课堂讨论,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为实现一定教学任务,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习,引导启发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发表白己的见解,进行议论、评论或辩论。这一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和采纳,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就成为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最近,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老师由于理解偏差、不当操作等,使课堂讨论更多地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甚至出现了过多、过频利用课堂讨论的局面,用“满堂论”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9.
结合学情,不可套用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或通过已有经验能感知的,切不可随意发问。例如,有老师在课堂中提问学生:“假如发生地震了,你坐在船上感觉到船是上下摇晃还是左右摇晃?”显然,这个关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提问是无效的,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这种感知,对这一问题无法做出回答。有效地发问需要教师对学情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教师语言形象的四要素包括语义、语音、形态、神情。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也必须讲究四要素的协调配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王丽 《地理教学》2010,(20):25-27
新课程提倡教师立足自己的课堂教学开展校本教研,旨在发现问题,有针对陛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坚持日常的课堂观察,是发现自己与同伴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有效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就是教师有目的的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是教师带有策略性的教学行为。可以说,正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推动了地理课的进程,落实了地理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策略的优劣,往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20.
廖书庆 《地理教学》2006,(2):32-33,31
“即兴”本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是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即兴是瞬间产生的一种思维反应。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或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因故没有(或不能)按原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授课,由教师随机自由地组织教学,或者是课堂上的即时信息或突发事件创造了一种最佳教育契机,促使教师变通性、创造性地实施教育,这便是“即兴”教学。教师根据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学生求知欲望、自我实现欲望、审美欲望和创新欲望等表现,对课堂上所发生的乃至可能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