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应变观测数据稳定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钻孔体应变仪器安装和标定维护、数据曲线形态及观测精度,对比分析山东省东平、邹城和陵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结果发现:东平地震台观测质量较好,质量最佳月份精度达到0.006 5;陵阳地震台无明显干扰源,精度可达0.01。因钻孔条件不同导致观测精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如:陵阳地震台为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安山岩,相对东平、邹城地震台较完整的花岗岩基精度稍低。  相似文献   

2.
选取乾陵地震台2018—2020年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完整性、年零漂和观测资料精度分析,通过采样调和分析,评价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自然环境变化、仪器系统故障和人为干扰对观测数据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该台钻孔体应变观测映震能力,认为: ①乾陵地震台体应变测项运行良好,观测数据质量较高; ②降雨、气压是影响体应变观测数据的主要干扰因素; ③体应变对全球7级以上、中国6级以上地震同震响应较明显,震级越大,同震响应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3.
对7个台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郯城、菏泽、大山和陵阳地震台数据质量较好,精度较高,可为地震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
选取西藏拉萨地震台钻孔体应变2008—2014年观测数据,应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方法,检验资料内精度和稳定性,并对体应变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钻孔条件差,拉萨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内精度低,数据不稳定,但干扰因素少。因此,需做好观测仪器日常维护工作,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及完整率,从而提高体应变观测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四分量自检、相对标定内精度分析对东平地震台YRY-4钻孔分量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可靠性分析,并结合滑动相关性计算、潮汐因子内精度对2套仪器数据进行了对比,证明YRY-4钻孔分量应变2面应变相关性高,相关系数接近1,相对标定内精度高,与体应变数据整体趋势一致。2套仪器观测环境一致,运行稳定,数据正常可靠,但也存在降雨、场地干扰特殊时段曲线表现不一致的情况。针对2种特殊情况结合相关性计算、S变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时段,因钻孔条件差别较大,2套仪器数据相关性较差,接近0;场地干扰时段,2套仪器观测系统均受到影响,频率域同步出现干扰信号,影响数据曲线形态及潮汐因子精度,但2套仪器面应变相关性达0.91。综合分析,东平台钻孔应变仪与体应变2套仪器观测系统是可靠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温泉地震台钻孔体应变日常观测中的常见干扰进行识别,应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方法检测观测资料内精度和稳定性,分析了气压、水位对体应变观测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温泉地震台的体应变观测较稳定,满足地震监测的需求条件。  相似文献   

7.
分析合肥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因素及特征,发现水位和气压等因素对TJ-Ⅱ型钻孔应变仪影响显著.在该地震台观测优化改造期间,钻孔体应变受到临近钻孔灌水的影响,而降雨和灌水导致的水位变化,对体应变干扰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六合地震台钻孔体应变在受到降雨干扰影响时的变化特征,有别于江苏区域内大部分体应变测井。结合六合台钻孔井的岩性构造和位置环境,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2年8月不同的降雨形式和不同的降雨量对体应变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量级的降雨情况下六合台体应变观测值或为压性变化或为张性变化,最复杂的是张、压性变化交替出现。同时还发现,在排除降雨干扰影响之后,六合台体应变观测对区域内中强地震有较显著的中短期异常监测效能。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7年以来青海省6套YRY-4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采用非潮汐和潮汐分析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1格尔木地震台钻孔应变差应变曲线显示中短期速率异常,而德令哈地震台则显示超2倍标准差异常;2乐都地震台钻孔应变振幅因子显示突跳型异常,且异常时间短,而潮汐因子表现为下降—恢复型异常。  相似文献   

10.
<正>西安地震台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子午镇秦岭北麓,台基岩性为前震旦纪片麻状花岗岩。TJ-Ⅱ型钻孔体应变仪于2007年开始试运行。井深70 m,探头深60 m,终孔直径150 mm。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钻孔应变观测系统。西安地震台TJ-II钻孔体应变资料从总体来看,观测精度较高,可以清晰地记录到应变固体潮现象。但也存在一定的干扰和漂移现象(图1)。  相似文献   

11.
姑咱台和乡城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姑咱台和乡城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的安装观测环境、仪器运行情况、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观测精度、在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观测资料评比中名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造成观测资料连续率下降、标定精度、观测内精度偏低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台站日常的观测工作和仪器维护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取泾县、淮北地震台SS-Y型铟瓦伸缩仪2017年度观测资料,从观测环境、观测资料内在质量、降水、气压因素影响差异等方面,对比2个台站洞体应变观测的异同点,并分析观测资料质量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显示,淮北地震台形变观测山洞的基础条件和观测资料内在质量全面优于泾县地震台。  相似文献   

13.
对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变化形态、观测质量和观测精度、潮汐因子中误差、地震波记录能力等参数进行分析,采用固体潮汐残差矢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该台2010—2015年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体应变能记录到全球不同地区、不同震级的同震波,波形清晰,为分析预报人员进行地震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台站地电场观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必须快速发现并消除干扰源,以保障观测数据的正常输出。2019年5月17日—6月4日,昌黎地震台地电场观测受不明原因干扰,观测数据产生畸变,与已知干扰类型数据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常见干扰源所致数据变化形态特征不同;按照干扰数据变化特征,假设干扰源与观测台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布设简易的野外观测点,成功定位本次观测干扰源。最终确认,昌黎台地电场干扰由位于台站东南方向的铁件铸造厂变压器电缆漏电所致。此次干扰源排查,可为同类地电台站观测数据干扰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16—2020年宁陕地震台TJ-Ⅱ型体积式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基于观测质量和映震能力,系统分析应变仪运行状况及地震监测效能。结果表明:该台体应变观测资料质量整体较好,但数据连续率及完整率尚有待提升;体应变仪映震能力较强,可记录国内MS≥7.0和国外MS≥7.4地震;同震形变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同震响应最大变幅与震中距满足A = aeblg D的负相关关系,与震级满足A = aebM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壳形变监测的一种手段,地应变观测可监测微尺度下的地表应变变化,其分辨率一般为10-9。目前地震地球物理观测台网在网运行的洞体应变观测台站有111个,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站59个,钻孔体应变测站有68个,产出数据包括原始观测数据、台站预处理数据和产品数据,可为地震研究、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陈超  谭刚  张理  郭凤  康珠 《四川地震》2014,(4):22-26
对康定地震台地质环境及仪器安装作了简要介绍。整理、分析了康定地震台JB3M金属水平摆倾斜仪及VS型垂直摆倾斜仪在日常工作中观测数据受到的干扰影响,截取了相关干扰记录波形并且作出了对应说明。为台站工作人员在日常观测数据处理中提供实例参考,为地震分析预测人员提取康定台形变观测数据时剔除其中的干扰因素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归一化速率变化方法(NVRM)分析处理了芦山MS 6.1地震震中距450 km范围内的成都地震基准台、冕宁地震台、红格地震台、甘孜地震台等4个台站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结果显示:红格地震台NS、EW测道及甘孜地震台NE测道原始数据震前出现年变趋势性下降,下降幅度为1%—3%;红格地震台NVRM曲线震前出现正异常,冕宁地震台、甘孜地震台出现负异常,曲线转折下降过程中发生芦山MS 6.1地震。虽然整体而言提取出的地电阻率震前异常在时间上与此次地震对应关系较好,但甘孜地震台、红格地震台与此次地震震中间距离均大于300 km,提取出的异常是否为此次地震异常,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自2017年开始,陆续对中国地球物理台网10个钻孔应变测点的数据采集器进行升级,产出了大量的高采样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和自检精度2个检验四分量观测数据自洽性能的指标,定量分析了台站记录的2020年2月3日成都5.1级和2020年3月25日千岛群岛7.5级地震的应变地震波,结果显示高采样观测数据信度较高。对比分析了10个台站记录的2次地震的震相,证明高采样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具备记录清晰应变地震波的能力,且其可靠性较高。综合结果证明,高采样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可进一步为地震学研究提供新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