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成矿体系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索成矿规律和找矿实践中,从岩浆热液成矿、成矿构造体系和成矿系列等研究,提出了"成矿体系"的概念,分别赋予不同定义并用于找矿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成矿体系源于何时、出于何处、原意为何等问题却较少追究,也存在一些争议。文章就成矿体系的概念,从岩浆热液成矿到岩浆-热液-成矿体系、成矿构造体系到成矿体系和成矿系列构筑成矿体系的由来,综合概括,提出成矿体系的新定义,揭示其新特点,并对断裂网络+成矿体系、成矿结构体系和成矿系列缺位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成矿预测、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勘查取得的新成果及新进展,作简要论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江彪  陈毓川  王成辉  张大权  白鸽 《矿床地质》2015,34(6):1295-1308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找矿潜力巨大。文章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银矿床进行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初步研究,并将其初步划分为38个银矿床成矿系列(组),59个亚系列。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归结出中国银矿床成矿谱系。研究表明,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结构及演化具有时空不均衡性、银矿床类型演化渐趋多样化、矿石建造类型演化渐趋复杂化等特点,文章指出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研究对全国银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的指导意义,并结合银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特点分析了银矿床今后找矿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3.
梅燕雄  叶锦华 《福建地质》2000,19(2):103-110
成矿年代学以成矿地质年代时间维为主线,应用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矿床和同位素地质等多学科综合技术方法,在维时空上研究成矿地质历史演化和规律。开展成矿年代学研究,不仅是运用的年代学测定方法,精确地确定一个具体太床的成矿年代,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成矿的序列性,研究成矿与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进而研究各种不同构造尺度上的成矿演化规律。成矿年代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省成矿规律与预测方面的研究中,成矿时代为主要薄弱环节之一。对成矿时代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的内容,有益于野外一线对找矿信息进行科学决策,降低找矿勘查工作成本,还能推进找矿勘探的新突破。本文通过19例相关新资料的解读,并结合区域矿产资源成矿演化的特点,获得3点认识:(1)以成矿时代为主坐标轴,吉林省经历了"克拉通化"、"中亚造山带"、"滨西太平洋陆缘火山弧和盆岭构造"三大成矿阶段;(2)构造控矿表现为"构造控盆、盆型控相、相态控藏","构造控浆、浆型控相、相异矿别","构造控式、式殊床特、床定体律";(3)近年来不断有新成矿期、新矿种、新类型、新产地和新隐伏矿体的发现,表明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云南矿床的成矿系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罗君烈 《云南地质》1995,14(4):251-262
云南矿床的成矿系列罗君烈(云南省地质矿产厅)1矿床成矿系列对级别与次序的划分矿床成矿系列是我国程裕淇、陈毓川等著名地质学家提出的矿床学概念,它冲破了单个矿床、单一成因类型研究思路的束缚,拓宽到区域性的研究,是当代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矿床学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6.
云南楚雄盆地是我国砂(页)岩型铜矿重要矿集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危机矿山勘查成果,从铜矿的空间分布、地层层位与成矿、构造与成矿、岩性与成矿、浅紫色砂岩交互带控矿、金属矿物组合等方面,总结了云南楚雄盆地砂(页)岩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铜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滇东北麒麟厂锌铅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周朝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铅锌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成矿机理滇东北麒麟厂锌铅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周朝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收稿日期:19...  相似文献   

8.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5,34(6):1309-1320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钼矿成矿背景与成岩-成矿时差讨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中国东部中生代钼矿带属滨太平洋成矿域,钼矿床多沿不同构造单元的交界部位及区域性深大断裂呈带状分布,集中分布在东秦岭、燕辽、长江中下游、南岭和大兴安岭等钼矿成矿带。结合前人成果,以典型矿床为例,初步讨论了中国东部各个钼矿成矿带的成矿背景,成矿很可能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和(或)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文章根据收集到的中国东部典型钼矿床的成矿年龄及相关岩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详细讨论并定量厘定了钼矿床的成岩与成矿时差。结果表明,钼矿成矿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两个成矿高峰的时差分别为0~10.0 Ma和0~15.0 Ma;对于单个矿床,成岩_成矿时差集中在0~14.0 Ma,均值为4.1 Ma;从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时差呈递增趋势,这恰与岩浆热液成矿过程的客观地质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新疆觉罗塔格成矿带与南阿尔泰成矿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总结觉罗塔格成矿带和南阿尔泰成矿带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对这2个成矿带进行了地质成矿对比,认为该2带具有相同的"五阶段"演化历程,并发育相似的成矿地质事件与成矿地质环境,矿化特征及所发育的矿床成矿系列均具有可比性.体现了在一个成矿带内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都具有各自的岩浆或沉积成矿作用,形成一定的矿床组合,并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具有类似构造环境的成矿带有可能具有类似的成矿系列与演化.例如,铁、铜、铜镍、金和稀有金属等矿床的几种矿床类型在这2个带中均有产出,南阿尔泰成矿带中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床可与觉罗塔格成矿带中的黄山铜镍矿床对比.同时也指出,该2带存在明显的差异.并按成矿体系中"全位成矿"的理论,指出了在这2个成矿带作进一步研究和找矿的新方向."对比"是地学中运用最广泛的原则和方法,实际上,据此思路在近年的勘查与研究中已取得了新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甘肃北山富铁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甘肃北山区域地质背景、含富铁矿岩石建造、富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着重对黑鹰山、碧玉山、狼娃山、白山泉、双井子等5个富铁矿床进行了剖析研究。提出甘肃北山富铁矿床有6种矿床类型、5个含富铁矿岩石建造、3个成矿系列(矿浆-热泉成矿系列;火山-热水-沉积成矿系列;火山沉积-气液叠加成矿系列),指出找矿方向,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大量硫矿床地质工作的丰硕成果、大范围野外实地考查研究等实际资料的分析,进行了硫矿床的分类,同时考虑到地球发展演化中各地质时代(主要集中在晚太古代、中上元古代、震旦-寒武纪、泥盆-二叠纪及中新生代地层中)的成矿环境和构造控矿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硫矿床在滨大平洋构造成矿域、古亚洲构造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中提出了24个成矿带(区),圈定了72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3.
陈从喜  沈宝琳 《地质论评》1998,44(6):596-602
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是当前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70年代末提出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以来,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无论在金属矿床方面还是在非金属矿床方面都已取得重要进展。笔者对比了非金属矿床与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层次划分、分类、研究内容和命名,分析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现状,并讨论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成矿系列的概念应予统一,在层次划分和分类上应有统一的标准,还应考虑到金属矿床与非金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广东省银矿床厘定为5个矿床成矿系列、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即云开地区与加里东运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华南与晚古生代沉积作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包括华南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与海相碳酸盐岩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和粤东北中晚石炭世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南岭及周边与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东南沿海与燕山期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包括粤东北印支-燕山期与残余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和粤东与燕山晚期侵入岩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和三水-罗定盆地与燕山-喜山期岩浆-流体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包括粤东北印支-燕山期与残余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和三水盆地与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或火山活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分别论述了各成矿(亚)系列的基本特征,并根据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史,建立了银矿区域成矿谱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矿床成因的基本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回顾了作者矿床学研究经历和成果,据此探讨了研究矿床成因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机理。作者将系统论与历史观相结合,把成矿系统理论扩展为"源-运-储-变-保"五阶段过程,认为"储"即成矿机理是矿床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成矿基本机理可概括为"多因耦合,临界转换,边界成矿"。多因耦合指控成矿因素在同一时-空域中的最佳组合,是成矿的基本条件。成矿参数的临界转换是导致成矿作用发生,是成矿的决定因素。边界成矿也称"边缘成矿"或"界面成矿",是指矿床形成在地质体的边缘或两个地质体的界面,如板块边缘、盆地边缘。文中以多个实例说明广阔地质时-空边界成矿的普遍性,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成矿机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朱裕生  武广  丁建华 《地质论评》2016,62(S1):247-248
矿产勘查; 成果应用成矿规律研究是当代矿产勘查的基础工作。成矿规律研究的成果是部署矿产勘查的科学依据;编制成矿规律图是成矿规律研究的手段和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深化过程及表达方式。成矿规律研究的文字表述和成矿规律图两者组成成矿规律研究的整体成果。 成矿规律是“区域成矿学”的核心(朱裕生、肖克炎.1997),应用成矿规律的整体成果和可能的技方法(地质的、物化探的、数学地质的)指出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将来可能或应当发现的矿产蕴藏量或矿床(朱裕生,1984)是成矿规律实用价值的体现。我国历经四十余年成矿规律的探索、研究和勘查应用,实践证明成矿规律是“区域成矿学”的核心内容和矿产资源评价(我国习惯用“矿产预测”表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陕西铜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齐文  侯满堂 《西北地质》2005,38(3):29-40
通过对陕西铜矿成果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铜矿的研究总结,划分出8类铜矿成因类型,其中重要的类型为海相火山气液型、接触交代型、受变质型;划分出与铜矿有关的成矿系列有9个.其中主要与铜矿床(点)有关的成矿系列为、与元古代中-酸性岩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印支期与中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铜金钨萤石矿床成矿系列,与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前寒武系变质火山岩中的铜锌黄铁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划分出与铜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5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9条,主要铜找矿区(带)(相当于Ⅴ级)有14条,其中铜重点找矿区(带)有:勉县七里沟-宁强巩家河铁铜成矿带,铜峪-西骆峪铜锌成矿带,蟒岭-牧护关燕山期铁铜钼钨铅锌萤石成矿带、小河口-园子街铁铜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18.
任志  周涛发  袁峰  张怀东 《地学前缘》2020,27(2):353-372
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斑岩钼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背景和成岩成矿机制等备受研究学者的重视,但仍有许多成矿学问题需要加强研究,特别是超大型钼矿床成矿系统的组成特征、形成与演化等还需要加以系统总结。本文以翟裕生院士的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沙坪沟斑岩钼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作者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沙坪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成矿系统的构成,通过综合对比研究,提取系统成矿特色。沙坪沟钼矿床形成于陆内伸展环境,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其含矿斑岩起源于古老下地壳+大别杂岩+岩石圈地幔,钼主要源自古老下地壳+大别杂岩,岩浆演化与热液活动持续了约24 Ma,形成了一个直径约为3 km左右的球状巨型斑岩钼成矿系统。成矿流体经历了由早期的高温、中盐度、较高氧逸度、低碱度、低pH值、低密度,中期的中高温-中温、低盐度与高盐度共存、低密度与高密度共存、低氧逸度、富CO2,向晚期的低温、低盐度、贫CO2、较高氧逸度、较高碱度、较高pH值、较高密度进行演化的过程,含Cl络合物由于温度、氧逸度下降和流体沸腾产生的相分离导致Mo的沉淀,形成了巨量钼金属的聚集。与国内外主要的斑岩钼成矿系统相比,沙坪沟钼矿床的成矿系统具有单矿体、巨系统、先天富、长孕育、多来源、高演化、多期次、超富集等鲜明的成矿特色。应用成矿系统理论,不断深入研究这一世界级超大型高品位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对于全面揭示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因以及同类矿床的找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东地区早元古代大石桥组赋存有富镁质的碳酸盐岩建造,其中产有大型或超大型菱镁矿、滑石矿床。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和研究工作,从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建造、岩相古地理、成矿构造、成矿流体等几方面讨论了辽东菱镁矿和滑石矿床的成矿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菱镁矿矿床是元古代海相蒸发沉积条件下形成的,而滑石矿床则是由埋藏海水演化而来的富硅质高盐度的变质流体对镁质碳酸盐岩交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运用成矿系列理论,结合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主要成矿作用及形成的矿床组合,对广东省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将全省矿床厘定为21个矿床成矿系列,37个矿床成矿亚系列.结合区域成矿旋回和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建立了成矿谱系.研究表明,广东省矿床成矿系列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但随时间演化具有序性和旋回性.同时指出了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化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