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工艺矿物学近十年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工艺矿物学在过去十年中的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矿物加工和冶金工艺矿物学的发展与应用;初步建立了矿物-生物浸矿机制和各类微生物冶金的制约因素,为生物选矿和冶金过程中工艺矿物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2)新的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使工艺矿物学开始从定性走向定量;探测和揭示了微生物在分子水平上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和能量转换.这些研究将有助子了解微生物矿产开采和微生物选矿和冶金的控制因素的机制,为建立一个新的选冶工艺矿物学打下了深厚基础.(3)将矿物的晶体化学,矿物物理学,量子矿物学与工艺矿物学紧密结合,使这门应用学科不仅在选、冶、加工工艺等提取其中的某种有用元素,而且也促进了新兴的矿物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总之,在未来新的分析技术发展中,将被更广泛地用于研究矿物质,矿物-水界面和矿物-微生物界面,这不仅在新型的工艺矿物学发展中取得了好的成果,而且在环境矿物学,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运用综合方法对四平山门银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物种类,银矿物的嵌布特征以及银在各类矿物中的分配,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影响选矿工艺的矿物学因素,为选矿流程结构的确立,产品方案的选择以及精矿品位的提高和有害杂质砷对质量影响程度的估计都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岩石矿物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属地质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内容包括:岩石学领域的专题性或区域性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岩类学、岩理学、实验岩石学、宇宙岩石学、工艺岩石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矿物学领域的描述矿物学、理论矿物学、材料矿物学、应用矿物学、宝玉石矿物学、环境矿物学、矿物药学、矿相学、新矿物及矿物中包裹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岩石学、矿物学有关的边缘交叉学科中的构造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  相似文献   

4.
蔡劲宏 《矿产与地质》2007,21(2):196-199
研究了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了矿石的化学组成,对矿石中银矿物的种类、成份、粒度、嵌布特征进行测定和统计,并进行了矿石中银的物相分析和银的平衡配分。根据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3~25日在福州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工艺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发起,与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及西南科  相似文献   

6.
云南剑川大庆铜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其选矿工艺探索研究韩润生马更生孙家骢刘全军(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093)关键词铜矿工艺矿物学选矿工艺云南剑川1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直接影响着选矿工艺的选择。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其工艺特征。经物...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工艺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成因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联合主办,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承办、的“2010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将于2010年10月下旬在福州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分析、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河南南阳夕线石矿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系统研究,查明了矿石矿物组成、夕线石嵌布特征及有害元素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夕线石矿风化程度高,含泥量大,有害元素Fe_2O_3含量高,去除难度大。在工艺矿物学基础上,采用选择性磨矿→脱泥→磁选→一粗一扫三精中矿集中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矿石,获得了品位为89.11%的夕线石精矿,夕线石回收率达到51.41%且精矿理化性能达到了我国行业标准(YB/T 4032-2010)中GP-54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序言     
<正>宝玉石是特殊的矿物岩石,是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宝玉石学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延伸学科。当今世界宝玉石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从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不仅涵盖了宝玉石的矿物学岩石学研究,还包括宝玉石产出的地质条件、矿床成因、成矿模式、找矿特征、矿床勘探、矿床开采和加工工艺以及宝玉石的优化处理、人工合成及其鉴定、宝玉石的质量评估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中国对宝玉石的使用和研究,尤其对玉石的使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新工艺1995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工艺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与此同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新工艺》专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艺矿物学的新生长点——矿物材料的发展。矿物材料具有资源丰富,与过去大多数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研究大庆铜矿床地质和工艺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对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探索研究。通过三种选矿工艺的对比,表明选择性碎磨-浮选法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可获得高精矿品位和高回收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18日至20日,由我会所属的六个专业委员会(工艺矿物学、矿物岩石材料、环境矿物学、矿物物理矿物结构、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主办,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协办,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教育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戴河校区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0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4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地质大学  相似文献   

13.
都安治 《矿物学报》2001,21(3):528-530
本文讨论了开展伴生金工艺矿物学研究的一些新技术与方法,如相态分析法、工艺配方法、理想回收率计算法及金矿物粒度测定法等。上述方法可不同程度地适用于岩金乃至于砂金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全国矿物材料、工艺矿物及工艺岩石联合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3~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工艺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共同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等部门,80名代表与来宾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晋宁磷矿中低品位磷块岩工艺矿物学研究刘光碧(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31)关键词晋宁磷矿磷块岩工艺矿物学研究用的矿石取自晋宁矿区的Ⅲ、Ⅳ矿段。鉴定结果表明,两矿段矿石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只是相对矿物含量有所不同。矿石中的磷灰石以氟磷灰石为主,另有...  相似文献   

16.
对元谋高岭土矿样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弄清高岭土矿物学特征、有害元素铁和钛的赋存状态和矿石中的矿物成分等,为该高岭土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柿竹园矿床大理岩型锡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延松 《湖南地质》1991,10(3):223-228
大理岩型锡矿石产于燕山早、中期千里山花岗岩与中、上泥盆统灰岩的外接触带。矿石呈细脉、网脉浸染状,锡矿物有:锡石、黄锡矿,富钛尼日利亚石、尼日利亚石和木锡矿,脉石矿物绿帘石、石榴石、电气石、萤石、方解石及磁黄铁矿等亦含锡,锡主要呈锡的浊立矿物存在,占总锡量的89.78%,其中锡石锡占总锡量的80.01%,其次有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的锡,在绿帘石、石榴石、电气石等矿物中以Sn~(4+)取代Fe~(3+),这类锡占总量的8.33%。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类锡矿石以“贫”、“细”、“杂”为特征。锡不仅十分分散,而且品位偏低,矿石矿物组合及镶嵌关系复杂、相互包裹,紧密连生;锡矿物粒度微细,粒径一般为0.2~0.01mm,部分为<0.0l~0.002mm,是一种难选的锡矿石类型。通过锡的回收试验,采用选冶联合工艺流程,预测锡的最佳回收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西北某铁铜多金属矿床规模大,具有铁、铜、金、铅锌等多金属矿化,属于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笔者采用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查明了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的组成矿物种类较为复杂,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半假象―假象赤铁矿和菱铁矿,其次为赤铁矿,铜矿物主要包括黄铜矿和斑铜矿。矿石中铁矿物和铜矿物均具不均匀细粒―微细粒嵌布特征;通过选矿可获得铜精矿和铁精矿。  相似文献   

19.
早子沟金矿矿石质量特征、选矿试验研究及选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早子沟金矿矿区勘查及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资料,从金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物成分、金的赋存状态及其主要载体矿物的嵌布特征、共伴生组分等方面综述了矿石质量特征,重点分析了以上矿石质量特征要素对选矿的影响;简述了选矿试验研究的成果及选别效果。矿区矿石工艺类型属少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含金矿石,金的赋存状态复杂,利用重选—浮选中矿再磨的重浮联合流程可获得较理想的选冶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展示、交流和总结我国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4月6日~9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矿物学岩石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