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3月,南阳市卧龙区国土局执法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发现陆营镇陆营村12组村民段红兰无手续建成房屋两间,随即依法立案调查取证。经查实,2001年12月,陆营滇陆营村12组村民段红兰在没有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利用节假日放假期司,私自动工以建住宅的名义非法占用陔村集体土地64平方米(该宗地系段红  相似文献   

2.
<正>宅基地是指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的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它是集体土地三项建设用地之一。《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作了原则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2003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从城中村村民李某手中,以市场价格购买了一处宅基地,该宅基地上盖有两层房屋,李某于2000年领取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和房产证。2005年,张某向国土部门申请进行土地变更登记,请求补缴土地出让金。  相似文献   

4.
案例 1995年4月,某村村民甲按程序向所在村组申请并获批准一处宅基地并建成住宅.2016年,全县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为其颁发了集体土地使用证,该证载明:土地使用权人为甲,土地所有权人为该村一、二组集体所有,用途为农村宅基地.村民乙的门面房与甲的宅基地相邻,由于村里扩路,将乙原来的门面房拆除(拆除后剩余的部分土地,所有...  相似文献   

5.
案例1995年4月,某村村民甲按程序向所在村组申请并获批准一处宅基地并建成住宅。2016年,全县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为其颁发了集体土地使用证,该证载明:土地使用权人为甲,土地所有权人为该村一、二组集体所有,用途为农村宅基地。村民乙的门面房与甲的宅基地相邻,由于村里扩路,将乙原来的门面房拆除(拆除后剩余的部分土地,所有权为村集体)。  相似文献   

6.
确定农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对农民集体土地进行登记,实行以证管地,依法保证农民集体的土地权益,必须首先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我国《土地管理法》对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行政村农民集体、村内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但上述三类农民集体在什么范围内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与行政村农民集体在土地产权上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土地管理法》并未作出明确回答。长期以来争论较多,意见一直很难统一。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7月份开始,巨野县国土资源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建设和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发证工作,于2006年10月底完成建库工作,2006年年底前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将陆续发放到村。与此同时,对巨野县开发区31个行政村的92个村民小组的385宗集体土地产权进行了试点调查工作。并于2005年11月2日顺利通过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专家验收组的验收。巨野县作为国土资源部首批在山东省安排的集体土地产权调查试点县,做了一些尝试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难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岩 《国土资源》2012,(3):56-57
由于现实国情和历史原因,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长期滞后,登记发证率很低,在锦州地区,只有在近效居住的村民,因为看到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对土地登记发证才有了一定的认识,登记发证工作还算顺利。在远离城市的村庄,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很难开展,即使是来申请登记的村民也是因为邻里出现纠纷后或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主体确认是关键,尤其是对农村的村民小组,能不能作为一个主体,很不好操作。通过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几次调研,也反映出基层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问题感到很棘手。笔者认为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确认应从法律规定和农村经济组织现状的实际两个方面进行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  相似文献   

10.
最近从群众来访中了解到,目前在我省农村一些地方,村组先将耕地按住宅用地规划,再分别承包给需要宅基地的村民耕种;村民承包后先撂荒一段时间,然后以荒地名义建设住宅,以逃避惩罚。如豫北某地一村民小组将要求宅基地的12户村民的承包地调换到一块紧靠公路的地方,按每户0.25亩划分成12处可用作宅基地的责任田,分别承包给这12户村民耕种。这些村民在撂荒一年后,作为荒地全部用以建房,待国土资源部门发现时,12户住宅均已建成。由于户数多,投资大,拆除十分困难,致使依法处理很难到位。这种现象应引起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注。 …  相似文献   

11.
《玉环县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于2005年2月1日开始试行的,该《管理办法》与以往的私人建房管理办法最大的不同是:鼓励农村村民在规划小区内建造公寓式(套房)住宅,并明确规定各户以人口数量决定建房的条件试行短短的十个月内,新的《管理办法》所鼓励的公寓式(套房)住宅供地方式已经为玉环节约了1.06公顷土地,这对于土地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玉环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集约利用土地的好途径。随着新《管理办法》的宣传范围扩大,村民对新《管理办法》认识不断提高,相信在今后的审批中农村村民公寓式(套房)住宅的用地审批占总的新建农村宅基地比例将再提高,并可能成为农村村民用地审批的最主要途径,持之以恒,玉环的住宅用地集约利用率将有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2002年4月,新兴市国土资源局接到该市利民乡一位农民的举报电话,称“利民乡政府未经批准,擅自将依法批准给村民建宅基地的集体土地提供给开发商建商品楼,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4月至2008年10月,平果县国土资源局用了6年时间终于打赢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战争".完成了232184.68公顷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涉及全县12个乡镇181个行政村1921个村民小组,累计发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428本,全县辖区内无权属争议的土地发证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是"土地入股"还是"土地出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 2008年9月,J公司与重庆市永川区大安镇丁村民小组签订集体土地入股协议,租用集体土地170余亩用于修建轧钢厂.2008年12月,J公司开始动工建设,修建了围墙、堡坎及地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案例 1981年,村民马某经乡政府批准取得一处宅基地(以下简称"案涉宅基地")并建成住房.2002年6月,区政府为马某颁发了第316号集体土地使用证(以下简称"316号证"),证载面积296平方米.2007年,因子女上学,马某一家搬至市区租房居住.2011年8月,市政府为同村村民金某就案涉宅基地颁发了第599号集体土地...  相似文献   

16.
近日,文登市出台了《文登市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管理办法》。《办法》本着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引导村民集中建房。《办法》要求,农民申请新建、扩建住宅用地,申请人及户内人口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申请人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设住宅分户的,因实施村庄集镇规划或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等原因需要搬迁的,城镇居民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户,农村确无住房的,外来人口在本村落户、持有户口迁移证明的。《办法》同时规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按照城市规划集中统一兴建村民住宅小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照城镇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提倡有条件的村,为符合建房条件的村民统一建设一楼多户的住宅楼。要结合旧村改造,充分利用老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山坡荒地建设住宅。  相似文献   

17.
7月19日,修武县五里源国土资源所及时制止五里源乡焦庄村焦某非法占用集体土地修建住宅行为,在当地引起了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18.
近日从湖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协调小组了解到,湖南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正稳步推进,已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413.4万公顷,开展地籍调查6717个村,调查宗地11.1万个,调查权属界线15.7万条,5054宗地已发证到村民小组。目前,该省发证办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全省确权登记  相似文献   

19.
案例1981年,村民马某经乡政府批准取得一处宅基地(以下简称“案涉宅基地”)并建成住房。2002年6月,区政府为马某颁发了第316号集体土地使用证(以下简称“316号证”),证载面积296平方米。2007年,因子女上学,马某一家搬至市区租房居住。2011年8月,市政府为同村村民金某就案涉宅基地颁发了第599号集体土地使用证(以下简称“599号证”),证载面积255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以来,湖南省株洲市先行试点、精心谋划,截止2012年11月,市本级完成权属外业调查223个村,2522个村民小组,共调查权属界线5429条,调查宗地5550宗,调查争议地84宗,调查率达100%。全市在湖南省率先通过了外业调查的省级预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