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崇本  周世恩 《贵州地质》2014,31(3):223-228
岩溶地下水的富集是极不均匀性的,寻找和查明岩溶蓄水构造的空间位置及其结构,是在岩溶山区寻找地下水源地的前提.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岩溶地下水富集条件的分析、归纳,将岩溶蓄水构造分为两个大类共七个类型,并利用地质体电阻率的统计结果建立了各类型岩溶蓄水构造的电阻率物理模型.实际工作表明,利用岩溶蓄水构造的电阻率物理模型,对提高岩溶山区找水打井的成功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英 《地下水》2011,(6):102-103,111
通过CSAMT法的勘察实例,介绍了CSAMT法在缺水山区探测地下水方面的应用,实例表明运用CSAMT法在山区寻找地下水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在广西西南地区抗旱找水的工作方法及其成功例子,并认为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在缺水的灰岩山区寻找岩溶地下水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常温下同一地区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存在着一定的温度差异,这两种水体之间的渗透补给会吏这种温差产生变化,本文提出了的测温法就是基于这一变化特点,通过对山区河流水温的测量,推算出地下水向山区河流的排泄量,从而达到寻找地下水源,定量评估地下水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岩山区找水电测深曲线解释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灰岩山区为例,探讨了基岩山区寻找地下水时,物探电测深曲线分析、解释中的一些认识。总结出:电测深曲线异常与非异常的区分;曲线的三种突变对含水层的辨认;含水层埋藏深度判定的经验公式以及根据曲线形态判定地下水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6.
对碎屑沉积岩构造裂隙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义  闫海明 《地下水》1995,17(3):117-118
本文根据工作实践,重点分析在以地质构造为主导作用控制下,沉积岩地层构造裂隙中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探讨在缺水山区寻找基岩裂隙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凤举 《吉林地质》1992,11(4):43-49
根据新构造运动的分带性与富水的相关性,指明吉林省东部山区找水方向和工作方法,并以实际资料阐述了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不同力学性质控制的机理,这对今后寻找新的水源地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勇 《四川地质学报》2000,20(4):262-264
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的开发已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应我队在红层地区寻找地下水的成功经验,提出红层找水模式,供水文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云南岩溶石山区物探找水方法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用水,也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针对西南缺水地区水文地质特点,合理选择地球物理勘探综合技术方法寻找地下水,提高地下水勘查效率,是水文地质工作面临的十分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电导率成像系统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结合云南岩溶山区地下水勘查的应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圈定了含水岩溶带,确定了井位,有效解决了当地供水问题,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提出西南地区地下水勘查建议,为今后的地下水资源利用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祥柱  刘福臣 《地下水》2009,31(3):129-132
鲁中砂石山区地下水富水性严重不均,为山东省严重缺水地区.为探测鲁中砂石山区的地下水,利用四极对称剖面法、中间梯度法、偶极剖面法、联合剖面法等各种电阻率剖面法,寻找岩石破碎带、低阻正交点、低阻麻花异常、"V"形低阻异常、高阻岩脉等富水构造,成井率大为提高,找水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文地质调查与综合物探在赣南花岗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声凯 《地质与勘探》2021,57(3):584-592
为解决赣南革命老区缺水村落的饮水安全问题,在中国地调局赣南饮水安全项目的支撑下,对赣南20个扶贫点开展了找水工作。本文以宁都县花岗岩地区的4个找水点为例,介绍水文地质调查与综合物探结合的找水方法与技术。首先通过调查各测区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找水方向并布置物探测线,然后合理选择综合物探方法和工作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方法,最后通过物探成果分析与钻探验证,归纳总结了水文地质调查与综合物探方法相结合在花岗岩地区找水中的经验与教训,能够为花岗岩地区开展地下水勘查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西部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成果,对西北内陆盆地山前带地下水赋存机理与开发利用模式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了四种地下水赋存模式,为解决类似缺水地区居民生活用水问题,提供地下水勘查及开发利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保祥  刘青勇  孟凡海 《地下水》2005,27(3):162-165
建设地下水库是我国北方特别是沿海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依据龙口市黄水河地下水库的运行管理需要,建立了基于GIS的地下水库实时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及数值模拟模型。对地下水库进行了调蓄调控模拟计算.为地下水库制定合理的调度运行管理方案和补源工程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贵州务川县黄都为贵州斜坡槽谷地带的典型代表,区内缺水比较严重。由于受黄都阻水断裂的控制,在断层上盘一带的地下水异常丰富、水位埋藏浅,易于机井工程开发利用。通过对黄都断裂富水构造特征及机井工程开发利用地下水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为该区及其它类似区域地下水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技术与管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影响,不同地区、各国之间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对地下水的监测管理差别很大。作者在系统收集整理欧美等主要国家地下水监测管理的有关论文和成果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地下水工作的实践与心得体会,根据我国地下水监测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就我国与欧美等主要国家在地下水监测网布设、监测技术方法、监测数据处理和信息成果应用、地下水法规管理等方面的做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和分析,以期寻找差距、借鉴经验,并对如何提高和促进我国地下水监测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中常见无机污染物的原位治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展,许多地区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世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在飞速发展,欧美地区已有了许多地下水治理工程,我国的地下水治理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地下水中常见的无机污染物为线索,总结了它们的来源、危害及国内外治理技术的现状,以期对地下水污染的调查与治理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ities and underlying groundwater are reviewed, with the aim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erms of city resilience value. Examples of more than 70 cities worldwide are cited along with details of their groundwater-related issues, specific experiences, and settings. The groundwater-related issues are summarized, and a first groundwater-city classification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a more effective city-to-city comparison with respect to, for example, the best practices and solutions that have been put in practice by similar cities in terms of local ground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interdependences between some groundwater services and the cascading effects on city life in cases of shock (e.g., drought, heavy rain, pollution, energy demand) and chronic stress (e.g., climate change) are analyzed, and the ideal groundwater-resilient-city characteristics are proposed.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groundwater is a crucial resource for planning sustainability in every city and for implementing city resilience strategies from the climate change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对比发达国家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技术流程的大量信息,结合工作实践,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视土壤和地下水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场地尺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的技术程序和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安徽地质》2006,16(1):26-30
依据美国DRASTIC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吸收欧洲及国内有关地区的研究成果,结合安徽省淮北平原的实际情况,以MAPGIS和ACCESS为平台,评价了浅层地下水的脆弱性。在评价指标选择、指标等级评分和指数分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使之更符合淮北平原的实际情况,更具操作性,为今后开展全省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王建谱 《铀矿地质》1989,5(1):29-34
介绍最近改进的LBH-A型氦探测仪的原理、特性、应用技术及应用领域等方而。该仪器是我国第一代能自动计数、控时、报警、接通高压和交直流两用的离子泵型测氦仪。具有探测灵敏度高,读数稳定,测量精确,轻便以及适于野外工作等特点。通过野外取样、样品分析、含量计算及资料处理等系列技术方法的研究,获得了该仪器的一套基本可行的应用技术。该仪器的改进成功地为地质找矿、地震预报、检漏等领域增添了一种先进设备和相应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