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中国知网的《灾害学》网络传播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知网中《灾害学》的网络传播统计数据,对《灾害学》2005至2009年1月的浏览、下载情况以及在世界各地区、各学科、各研究单位的传播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灾害学》目前在一些知名高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灾害学》多登载的一些与社会热点灾害问题相关的研究论文对提高《灾害学》的社会影响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志祥 《华南地震》2010,30(2):112-118
通过对《灾害学》的期刊评价指标数据的定量分析,对《灾害学》杂志的社会影响力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灾害学》网络传播情况有随社会热点突升的现象,期刊评价指标逐年不断变化,基本呈上升趋势;随着《灾害学》各项评价指标的上升,其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9年6月17日长宁MS 6.0级地震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和四川省地震局两大政务微博平台,关于长宁MS 6.0级地震信息发布内容和公众关注度数据.通过信息时间流量变化和内容框架两方面对信息发布模式与公众关注度进行分析,探究防震减灾部门在地震灾害管理中灾害信息发布的模式与公众对信息内容的关注度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其震后信息发布的效果和针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科技的飞速发展,地震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书本、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方式。地震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要求地震信息的传播需要时效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的多元化渠道。微博作为当今互联网中最为流行的分享与交流平台之一,凭借其很强的交互性与即时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要求。因而,地震信息微博传播的推广普及将具有很大的潜在影响力与生命力。中国地震资讯微博自开通以来,其运行目标和意义明确,针对地震微博中地震速报、自救互救科普知识、防震避震视频、地震图片等栏目的开设与讨论内容进行研究,以期探索不同形式的传播策略,发挥地震微博在社会公众中的积极作用,为完善均衡新媒体在多元化形势下地震信息资源传播和共享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用户细分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其储备的防震减灾知识对提升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防震减灾科普过程中如何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学习,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利用好官方新媒体平台向当地大学生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是地震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形式,对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和防震减灾科普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较长、使用场景典型且用途多样化,主要通过新媒体平台接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偏爱动画和短视频类的科普作品,最想了解与应用和基础相关的地震知识,对市面上现有的地震科普内容接受度差异较大等结果。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地震部门官方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和抖音4个新媒体平台,从发布时限、发布形式、发布内容和平台推广4个方面进行运营策略分析,以期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震速报微博发布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健  侯建民 《中国地震》2015,31(2):456-460
微博已成为当今数据发布和传播的最佳自媒体平台,将地震速报信息及时发布到微博上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使民众及时获取地震消息,提高地震系统的社会服务能力。地震速报微博发布系统能实时读取EQIM地震台网速报信息并将共享服务系统中的地震数据发送到指定微博账号,同时发布具有中国地震台网中心LOGO标识的震中位置图;在读取EQIM和发送微博时充分考虑到震级、台网代码、震中中文地名等多种过滤条件。该系统已运行近3年时间,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朝鲜核爆、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地震事件中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了地震速报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综合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的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构架。同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的信息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震后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与分析,对于相关部门开展震灾应急救援、掌握救灾动态、稳定民众情绪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浪微博数据,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6.1级地震震后24小时及震后一周的相关微博及评论;利用Python中文分词组件“jieba”和ROST CM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去重、分词等处理,得到结构化的分级、分类数据,并制成震后微博时间序列图、地理分布图、舆情热词词频表、情绪极性统计图等,实现微博舆情数据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事件的微博舆情整体呈现积极情绪,微博活跃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在本次地震舆情传播中,政府部门的舆情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舆情传播中的防灾视频传播具有明确的正向引导作用。本研究对于中国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地震舆情分析及引导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基于国家和人民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我国开展灾害学综合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灾害学在我国兴起的主要标志论述了中国灾害科学研究的现状。同时亦阐述了如何推动灾害学综合研究的设想。本文还指出,灾害学是一门新的综合交叉学科,对其研究应持久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环境下地震政务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先从地震部门微博、微信的开通现状谈起,将粉丝数排名前十的地震微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微博信息发布的种类及特点。同时运用WCI指数对地震微信公众号进行综合排序,分析研究前十位在文章数、阅读量以及功能和栏目设置方面的情况,将微博与微信在地震政务服务方面的优缺点做比较,为地震系统进一步优化运用新媒体推动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震宏观异常是指地震前后人的感觉能直接察觉到的自然界异常现象,本研究在芦山地震后,针对公众通过微博发布的异常信息进行搜集,提出从真实性、完整性、信誉度和关联度四方面对公众提供的微博宏观异常信息进行筛选的方法,并根据筛选后的信息从时间角度、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芦山地震前后宏观异常信息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后是有宏观异常出现的,公众关注的异常种类主要为动物异常与天气异常;震前发生宏观异常占宏观异常总数的67%,但仅有30%被发布;微博发布的宏观异常信息中,大多位于距离震中较远的成都市,而非震中地区.微博信息可以作为宏观异常信息的一个主要的及时信息来源,有助于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灾害学》杂志是全国创刊最早(1986年)、综合、系统、全面介绍灾害科学研究内容、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用新浪微博官方API的方式,获取了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震后微博信息,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了分类统计、微博词频统计与时空特征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类统计方面,地震发生之后24h内,与地震相关微博中人的反应占比达到73%,救援行动占比达到11%,这时由于微博本身特点以及民众对救援的期望造成的。在词频统计方面,高频名词表明震后24h内微博上的热点事件,而高频动词与形容词表明民众会在震后变得焦虑和不安并通过在网上互相激励来缓解震后的不安和焦虑。时间特征表明震后0~4h内,有大量和地震相关的灾情信息会通过微博博文内容的方式发布,而随着应急救援行动的进行,在震后12h以后,民众的情绪会逐渐平复,社会及民众的关注度也随之降低。空间特征表明,由于震后通信中断与网络堵塞,微博灾情基本成点状分布,随后随着通信与网络的恢复、应急救援的进行微博灾情逐渐变为带状分布并进而趋向于形成一个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社交媒体多层次信息流”为概念框架,分析了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个人、当地的组织、宏观层面的主流媒体使用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微博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出地震灾害发生后社交媒体所具有的5项功能:人际之间的交流,地方政府、本土组织以及当地媒体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信息发布的渠道,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各主体间沟通的渠道。在强震发生后社交媒体有巨大的传播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大震发生后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应对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震预警可以在强烈的地震动到达前为预警目标区的人们提供宝贵的紧急处置时间,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地震预警信息图标是地震预警信息的具体可视化呈现,能够直观地告知人们相应的灾害等级和紧急程度。目前,国内针对地震预警信息标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也尚未建立相应的地震预警信息图标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震预警的社会化、实用化进程,这也将影响地震预警信息的减灾效用。针对地震预警信息传播中的高度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对地震预警信息图形符号设计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强调设计学、符号学、传播学及灾害学的交叉融合,在福建省地方标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编制中设计了全国首个地震预警信息图形标志系统,为全国其它区域的预警信息发布标准的研究及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震信息微博自动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信息微博自动发布系统根据原有的地震速报系统,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实现"南粤防震减灾"新浪微博对国内地震信息在微博平台的快速、自动发布。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模式、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在地震行业中的应用,以及系统尚需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新媒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政务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主要对地震系统政务新媒体中微博的运营进行分析研究,重点选取系统内部实力较强的几家运营单位进行发布数据提取、统计与总结,进一步了解当前政务微博自身运营发展的优势所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发展策略,为后...  相似文献   

18.
微博平台有用户群大、公众参与性强、实时性等优点,同时微博平台信息又具有信息真伪难辨、地址信息模糊等缺点.本文以芦山地震为例,针对微博内容如何提取和地址如何定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如何在网络微博平台中及时的提取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提出了聚焦爬虫技术,并对微博地址进行了分类,同时将正向最大匹配和特征词地址分词的中文地址匹配模型应用于地址信息的提取和地址匹配中;最后将不同的地址类别定位为不同的行政级别,使微博平台和微博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通过研究认识到微博信息在反应震前异常的发生趋势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物异常和气象异常所占比例较大),是不能被忽略的:地址方面可以看出异常随着时间的逼近有向震中聚集的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务微博用户规模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微博作为地震部门传播平台,在地震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考虑地震部门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对30个地震官方微博数据进行收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归纳出3种地震微博的主要影响指标,即服务力主成分、交互力主成分和创作力主成分,并由此构建出地震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各地震官方微博的主成分指标得分和影响力综合得分,最后根据得分情况对地震官方微博影响力提出了具可行性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地震速报信息聚合与发布系统实时接收JOPENS系统产出的各种类型的地震速报信息,根据过滤策略进行分析处理,把同一地震事件但不同时间窗的速报信息聚合在一起,最后按照不同用户组的发布策略,分别以短信、电子邮件、传真和微博的方式自动对外发布。此外,系统具备对各个信息源进行实时监控并发出警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