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36,自引:9,他引:36  
由于华北各地区受气候影响不同,不同地区的降雨变化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为全面分析华北地区的未来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本文将华北地区划分为6个代表区域,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华北地区降水分布的特征和年代际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几年华北降雨的演变趋势怍一初步的探讨和估计。这对掌握华北地区水资源量的演变规律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降水量的周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宜进  邓先瑞 《热带地理》1998,18(3):201-204,215
结合降水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点将全年降水量分成5个阶段,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将不同的时段的降水量进行分区,由此对全省的降水量做自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从而发现了降水量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3.
以1959-2009年陕西省各气象站逐旬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函数,线性趋势分析以及Mann-Kendall检验法,对陕西省51 a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陕西省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并确定了主要周期。结果表明:(1)陕西省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从北部向南部递增,呈南多北少特征,大致上为纬向分布。陕北、关中、陕南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依次为279 mm、563 mm、840 mm。三大区域年均降水变化相对较为平稳,近51 a来,研究区内年均降水总体呈北部和南部略微下降,中部微弱上升的变化格局,线性倾向率分别为-5.110 mm/10 a、-3.758 mm/10 a、1.908 mm/10 a;(2)陕西省年均降水量有3~7 a,10~17 a,17~30 a周期,以中时间尺度10~17 a的少-多交替最为明显。在微观尺度上,陕北、关中、陕南地区的周期均表现得零乱且不显著。中观尺度,关中和陕南的降水周期比较显著,为10~17 a,陕北的降水周期表现得不十分规律。宏观尺度,陕北的降水周期为23~30 a,关中和陕南较为相似,为18~25 a;(3)Mann-Kendall检验发现1993年是陕西省年均降水量增加的一个显著突变点,2009年以后陕西省将处于多雨期。  相似文献   

4.
干热河谷是一类特殊的退化生态系统区域,降水对河谷景观格局的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分析了元谋地区近50 a降雨量变化趋势,同时也对1978~2006年进行了滑移分析.结果表明,元谋地区年均降水量序列至少在50 a的时间尺度上具有微弱的Hurst效应,即具有较弱的长期持续性及较强的随机性.区域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能对该区域降雨量的动力学变化趋势做出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宁夏月、季、年降水量正态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利用1951\_2004年共54 a宁夏各气象站的年、季、月降水量资料,使用偏度与峰度检验方法和x2检验方法,对降水量分布的正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大多数气象站的年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夏季18站降水通过正态性检验,秋季12站通过,春季和冬季各有7和4站通过正态性检验。夏、秋季的计算结果普遍比冬、春季更好。不同季节通过正态性检验的气象站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针对宁夏月降水总体分析表明,各站均不服从正态性分布。逐月降水检验结果是,9月、8月、10月通过正态性检验的站数最多,11月通过站数最少。六盘山站通过正态性检验的月份最多,全年有10个月的月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另有7站各月降水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未能通过正态性检验的降水样本中,偏度系数存在强烈的偏向低值的情况。偏度系数未能达到阈值标准是非正态分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叶尔羌河年径流量与降水量的集中性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叶尔羌河源流区近50 a的逐月降水量与径流量资料,借助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叶尔羌河年径流量与降水量的集中性及多时间尺度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叶尔羌河径流量在冬半年增加显著并在1993年发生明显的突变,而降水量在全年呈显著的增加且突变点在1986年。②叶尔羌河径流量与降水量集中度指数在总体上皆呈不显著的减少。③叶尔羌河径流量的集中度指数存在3、11 a和16 a的周期变化,而降水量集中度指数存在3、7 a和14 a显著周期性。④叶尔羌河6-9月径流量与降水量存在多时间尺度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通过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利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点44年(1961-2004)观测的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年平均降水量总趋势以每年1.72 mm的变化率减少,这种减少主要是由夏季、冬季降水量减少所引起的,尤以夏季最为显著,变化率为-3.26 mm/a,而在春、秋两季降水量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34 mm/a和0.77 mm/a。降水期主要集中于夏季(6~8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2.5%。在空间上,年降水量的高值区位于山前迎风坡一带,大致呈带状自西南伸向东北,高值区的西北、东南两侧雨量逐渐减少。市区形成一个明显的下降中心,其中海淀区年均减少3.7mm,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8.
近60a丹东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丹东1951~2010年逐日温度和降水资料,以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定义极端事件的阈值,分析了该地区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和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丹东极端最低温度事件比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发生次数多,极端最高温度强度比极端最低温度大,平均超出了1.5℃,而极端降水平均强度为30.3 mm,都在20世纪70年代最小,70年代是转折期;50年代的极端气候事件(温度和降水)最为严重,其次是90年代,70年代的严重度最轻;极端降水频次变化不明显,极端最高温度事件可以由夏季平均最高温度的变化预测,有不显著的增多趋势,而极端最低温度事件可以用冬季平均日较差温度的变化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有显著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预报中前期有效降水量的确定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韦方强  胡凯衡  陈杰 《山地学报》2005,23(4):453-457
前期有效降水量是泥石流预报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不同类型泥石流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形式,对土力类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是影响泥石流形成区土体的土壤含水量.在每次前期降水增加的土壤含水量和其有效降水量遵循相同衰减规律,以及每次前期降水的有效降水量和其增加的土壤含水量衰减过程都是相互独立的假设条件下,通过分析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到前期有效降水量与前期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可以确定前期有效降水量.通过对云南蒋家沟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的实际观测,对这个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了前期有效降水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波动周期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有关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从1952~2002年,河南GDP增长存在着7年左右的小周期,15年左右的中周期,21年左右的大周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逐渐趋缓,反映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火灾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揭示火灾及其影响因素间的空间关系可为防火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有益启示。以往研究多在“空间平稳”的框架下进行火灾影响因素分析,但火灾和其可量化的影响因素往往自身均表现为“空间异质”,基于非空间的全局模型模拟可能会得出误导性甚至错误的结论。地理加权回归(GWR)可解释火灾及其影响因素间空间关系的局部变异。本文选取影响火灾分布的高程、坡度、居民地可达性、道路可达性、地表温度、归一化差植被指数和全球植被湿度指数作为解释变量,以是否火烧作为二元因变量,应用logistic GWR对河南省2002-2012年火季(9-10月)火灾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以多时态空间抽样取得训练样本,利用GWR 4.0软件开发一个logistic GWR火烧概率模型,从可靠性和区分能力两方面对模型性能分别进行内部检验和独立检验,以确保火灾影响因素分析的可靠和合理性。结果表明:①坡度、居民地可达性、温度、植被长势和植被湿度对河南省火灾的影响呈现显著空间变化,高程、道路可达性的影响空间变化不显著,低海拔、道路可达性差的区域更易发生火灾。②温度和植被长势对火灾影响省内全局显著,坡度、居民地可达性和植被湿度对火灾影响在省内仅部分区域显著。③河南省可划分为7种类型区,不同类型区的火灾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存在差异,应因地制宜制定防火策略和确定防火重点。④logistic GWR模型可用于分析火灾影响因素的局部空间变异,作为火险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包含水资源的河南省2010年社会核算矩阵(SAM),采用SAM账户乘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生产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水资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 5个农业部门的SAM账户乘数较大,其中畜牧业、农业服务业和种植业位居前三位;2农业部门的转移效应普遍较小,开环效应和闭环效应较大,表明农业部门本身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有限,但与河南省社会经济系统各方面关系密切;3种植业,农业服务业,造纸业,电力、热力、燃气业,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与水资源联系密切,应特别关注。当14个生产部门分别增加1 000单位的外部注入时,水费增加较少的三个部门是林业、食品及其他制造业和热力,分别为2.56,3.05,3.08单位;水费增加较多的3个部门是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燃气和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为717.08,13.88,7.71单位。  相似文献   

13.
基于ESDA的河南艾滋病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旳  柯文前  陈培阳 《地理研究》2013,32(7):1199-1208
以2008 年河南省地级市艾滋病分布数据为基础,利用ESDA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河南省艾滋病空间格局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河南省18 个地级市艾滋病确诊人数数据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和不同传播途径感染单因素空间格局的结果,将河南艾滋病感染区域分为以FPD感染途径为主的豫南、豫东南高度流行区和以高危行为传播途径为主的豫北低度流行区;② 河南省艾滋病感染途径分布中,FPD感染、母婴感染、异性传播感染和注射吸毒传播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而同性传播途径与输血感染则显示出较大的空间随机分布特征;③ 与FPD 感染存在空间正相关的为注射吸毒传播、异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方式,输血、同性以及其他方式传播途径与FPD感染途径分布不存在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河南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经济大省的河南,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仍然比较低,未来实现中原崛起的重中之重是集中精力推进工业化。结合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未来工业化的重点是:始终坚持把制造业放在工业化的突出位置,以“科教兴豫”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对策: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发展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积极推进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地开发人力资源,妥善处理工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地表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景象和环境,使得自然旅游资源也呈现区域差异性。以综合分析、主导因素、相对一致性、完整性和梯度分级为原则,以地貌形态为主导因素,以自然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品质为指标,将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划分为中部资源独特区、北部资源差异区、西部山地资源密集区、南部山水资源丰富区、东部平原资源贫乏区5个大区和12个亚区,并对各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厚重的古、根文化闻名于世。但随着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为主流的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河南较为单一的文化观光旅游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由此,山地旅游开发及其研究逐步引起重视和广泛关注。文章在对河南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河南山地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南山地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城镇化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地市和县(市)为单元,对河南省的城镇化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地区、三门峡以及豫北的安阳、鹤壁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而濮阳、南阳和黄海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另外,从县域单元看,区域内部差异也较为明显:如中原城市群内部又可以从高到低分为三个圈层;一些重工业城市或资源型城市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而一些平原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县(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基于此,提出了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增强城镇化的产业基础,实施重点突破、兼顾均衡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分区推进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河南乡镇地域上的中小企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大量企业集群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河南乡镇地域上的企业集群发展特征和形成初始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规模、数量以及主要驱动力,把企业集群发展分为孕育阶段、发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并分析了集群各演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活立木交易市场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活立木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实质是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有偿转让或买卖。为了规范活立木交易的行为,应依法建立相应的交易市场,并在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工作。文章在调查研究河南省内外活立木交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全省林业发展现状,讨论了建立活立木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科学制定活立木评估体系、规范和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及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安全有效的电子交易系统、培训一支离素质的专业队伍等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森林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的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河南森林旅游尚处于初期阶段,加快河南森林旅游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分析了河南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优势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河南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主要对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森林旅游开发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着力推进5个转变;整合资源,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用人机制,加快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大力进行宣传推介,提高河南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