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闽北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峰  陈汉林 《地质科学》1995,30(2):105-116
利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法对福建政和地区火山岩系列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为早古生代的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组合的岛弧火山岩系,揭示了自浙江龙泉经福建政和、建瓯、南平、将乐、赣南延入广东和平、台山、开平一带存在一条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系。结合前人的资料对本区早古生代岛弧的形成和演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闽西─赣南早古生代造山带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西─赣南早古生代造山带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任胜利,李继亮,周新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早古生代造山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闽西─赣南我国东南部的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各类地质问题长期以来为中外地...  相似文献   

3.
边千韬  李涤徽 《地质科学》1999,34(4):420-426
对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布青山段花岗—英云闪长岩进行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锆石U—Pb年龄为402±24Ma,归属加里东末期,并非二叠-三叠纪同造山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属钙碱系列,具岛弧花岗岩特征,暗示着本区在早古生代发生过洋壳俯冲及岛弧岩浆活动事件,并为本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4.
董云鹏  周鼎武 《地球化学》1998,27(5):432-441
秦岭造山带南缘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大陆板块内部构造环境,岩石稀土总量高,稀土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强烈富集型,微量元素分布模式类似于大陆溢流玄武岩,综合主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南秦岭造山带南部边缘的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为板内伸展-初始裂谷环境的拉斑质大陆玄武岩,区域对比表明,南秦岭与扬子陆块之间的早古生代晚期是大陆板伸展裂陷环境,这种伸展扩张的动力学体制始于早古生代初  相似文献   

5.
正新疆东准噶尔红柳峡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南侧,呈近东西向侵入早古生代早奥陶世恰干布拉克组地层内,该二长花岗岩体形成时代一直缺乏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前人划分为晚古生代)。本次研究利用锆石U-Pb定年,对红柳峡二长花岗岩体形成时代进行约束,并结合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了该岩体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其性质、成因和区域构造背景。红柳峡二长花岗岩体岩石宏观主要呈褐红色,  相似文献   

6.
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洋后变质超镁铁岩是由变质方辉橄榄岩和变质超镁铁堆积岩组成。变质方辉橄榄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矿物化学特征表明,应为亏损的残余地幔产物。通过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及年代学研究,认为洋后变质超镁铁岩可能为华南晚震旦-早古生代的蛇绿岩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成熟度的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肖贤明  吴治君 《沉积学报》1995,13(2):112-119
本文应用有机岩石化学方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典型烃源岩研究,建立起了应用沥青反射率、微粒体反射率、动物壳属体反射率及海相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岩成熟度的综合标准。  相似文献   

8.
贾大成  卢焱 《吉林地质》1999,18(1):19-25
在吉林中部地区,从伊通放牛沟岛弧与华北大陆板块之间,发育一套早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为同一沉积盆地内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岩石组合。通过岩石建造分析、岩石化学及区域构造等方面分析。表明该沉积盆地的构造环境为一未完全封闭的弧后盆地,在早古生代华北板块北缘东端构成非标准的弧一盆构造体系,形成特有的活动大陆边缘。通过沉积岩系形成时代对比,认为该弧后盆地属残留,并提出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祁连造山带东段葫芦河蛇绿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葫芦河蛇绿岩主要由蚀变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角闪石岩、层状—块状辉长岩、苏长岩、辉石闪长岩、英云闪长岩、枕状—块状玄武岩、辉绿岩及少量硅质岩、硅质灰岩等组成,形成于震旦纪—早古生代。通过对该蛇绿岩带地质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论述,认为其形成于近弧的弧后盆地扩张脊环境。提出葫芦河蛇绿岩带属"野马山—木里—拉脊山早古生代结合带"东延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地块处于华北克拉通,塔里木克拉通和祁连造山带的交汇处,其南缘古生代花岗岩广泛分布。结合近年来阿拉善南缘古生代花岗岩研究成果,从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阿拉善南缘早古生代花岗岩主要受控于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其岩浆活动可分为两期,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和中志留世—早泥盆世,前者处于俯冲环境,后者为后碰撞伸展环境;晚古生代花岗岩仅零星出露于龙首山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花岗岩相似,与中亚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相关。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秦岭北带丹凤群发育特征及金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西秦岭北带的丹凤群是一套浅—中等变质的绿片岩系,原岩为一套以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正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的岩石组合。该变质岩系分布区金的地球化学丰度高,断裂作用和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丹凤群兼具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印支—燕山期断裂构造及中酸性岩体“三位一体”成矿条件的地段是成金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位于西秦岭褶断带的甘肃省两当县太阳寺一带金及多金属矿床的规模已达大型。丹凤群是该矿床的重要的含金、银、铅岩系。其火山岩以基性玄武岩为主,另有部分中性安山岩及少量的酸性流纹岩,具有从基性-中性-酸性的岛弧火山岩的演化模式。变玄武岩表现出岛弧拉斑玄武岩特有的富Al2O3、贫TiO2的特征。构造环境图解表明,这些玄武岩多为岛弧拉斑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与Condie1982年给出的岛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微量元素投点也多落入岛弧玄武岩区。稀土含量特征及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的特征相似,W(∑REE)值高,且富轻稀土,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 征指示其为早古生代不成熟的岛弧环境。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太阳寺一带原始地壳和初始矿源层,后经断裂改造,含矿热液活化转移,使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3.
崔建堂 《陕西地质》2001,19(2):19-28,39
在秦岭柞水地区1:5万区调填图中,从商丹构造侧前人划分泥盆系刘岭群桐峪寺组中新解体出一套由黑云母斜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少量大理岩等组成的中深变质岩系。通过岩石学及原岩建造的研究,采用构造-岩层-事件方法的综合分析与对比,新建立了构造岩层(石)地层单位,称为柞水岩群,依据Sm-Nd年龄(平均值)2283Ma,将其时代暂定为中元古代,这一新成果对研究中央山系秦岭造山带华北地块与杨子地块商丹拼接地带地质体组成及地质构造特征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丹凤北部晶质石墨矿主要赋矿层位为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综合分析,在本区圈定七个最小预测区,预测资源量逾16100千吨。  相似文献   

15.
胡能高 《矿物岩石》1990,10(3):24-32
枣园岩体属岩浆成因;具S型和l型花岗岩间的过渡类型性质;岩浆不是源自秦岭群,可能源自太古宙上壳岩系。从野外侵入关系和同位素年龄测定来看,该岩体形成于晚元古宙.作者认为,这些认识对阐明秦岭群的构造、岩浆活动史及其基底性质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秦岭丹凤群火山岩系及其包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少平  张本仁 《现代地质》1993,7(4):444-457
本文对东秦岭褶皱带中古生界丹凤群火山岩系及其包体进行了研究。从火山岩浆演化角度,指出丹凤群不是一套蛇绿混杂岩体,其主体火山岩为岛弧地幔在洋壳俯冲诱导下重熔形成A类岩浆演变所形成,并含有少量的洋壳物质在俯冲带中发生熔融形成B类岩浆的衍生产物。岛弧的地壳结构控制着两类岩浆的演化,它是造成丹凤群火山岩岩石系列、岩石组合、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及分异在空间上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依据新发现的生物化石和同位素数据,将分布在陕、甘边界一带的原“牛头河群”哑岩系分解为元古代陇山群、秦岭群和早古生代葫芦河群与丹凤群(西延部分)。葫芦河群为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东延部分,除局部为晚期宝鸡花岗岩侵位间隔外,基本上可与北秦岭地区的古生代斜峪关群相连接,在研究区内与北秦岭地区的奥陶纪草滩淘群,呈以寒武系为核心、两翼为奥陶系火山岩的复式背斜构造。解体后秦岭群呈断续相连的古老岩块,向西可与祁连中间隆起相衔接,丹凤群向西延展可伸入祁连造山带的陇西一带,初步认为陇山群与走廊过渡带内的古老隆起相当。据早古生代葫芦河群及其火山岩系的研究,笔者发现从秦安至宝鸡,有近100km的基性枕状熔岩带,并依其相伴产出的超镁铁质-镁铁质(似)堆晶岩、辉绿岩墙及硅质岩等岩石组合单元,认为属与北祁连和北秦岭北带相当的蛇绿岩带。西延的丹凤群亦主要为火山岩(包括枕状熔岩)与超镁铁岩等岩石单元组成的蛇绿岩带。据此提出,北秦岭与北祁连不但是相互连接的,而且具有中间为古老隆起(秦岭群)岩块、两侧为早古生代火山岩(蛇绿岩)带的相同构造格架组合型式,同为我国华北与扬子板块间的碰撞拼合带产物。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研究表明,各岩群皆以拉斑质(TH)+钙碱质(CA)岩石系列组合为主,部分岩群的钙碱系列呈双峰岩套特征,显示为岛弧或岛弧初期与裂谷未期阶段活动构造背景。依区内已知超镁铁岩体多呈断裂构造及其旁支系统产生情况,提出为岛弧根部或上地幔物质,受南、北板块碰撞挤压,沿断裂上升就位机制所形成。此外,对区内已知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的矿床类型、特征和成矿规律等进行了研讨,提出它们的岩控和时控特征和一些发现新矿床可能性的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18.
罗汉寺岩群地质特征、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寺岩群位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主缝合带商丹构造带内,区域上呈构造岩片夹持于商丹构造带内,东西断续延长达百公里。文中从岩石地层、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述了罗汉寺岩群的地质特征、形成时代,进而探讨了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秦岭丹凤群向西延入祁连造山带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志高 《地球学报》1993,14(2):15-26
依据前人及笔者近期对北秦岭的早古生代丹凤群(蛇绿岩套)追索研究表明,该带向西可延展至甘肃陇西一带,且向更西可与甘肃的雾宿山和青海的拉脊山出露的早古生代岩系相对比,从而构成位于祁连中间隆起带南侧,与北祁连褶皱带相对应的优地槽(蛇绿岩)带。本文研讨了其火山岩系的岩石系列组合与形成环境,并认为它的向西延展,显示北秦岭与祁连造山带间不但是相互连接的,而且两区具有相同的构造格架,属华北板块南部边缘的同一造山带。  相似文献   

20.
北秦岭黑河丹凤群岛弧火山岩建造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陕西省周至县黑河丹凤群有大规模安山岩浆活动的证据,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安山岩形成于典型的岛弧环境,如:轻稀土富集;在痕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丰度模型图上,所有样品均具有明显的Nb、Ti和P负异常;在Ba-Nb-Th-La图解上,所有样品均落在岛弧区等。由此可以推断黑河丹凤群有一套安山岩为主的岛弧火山岩建造。这一发现为证明北秦岭古生代岛弧构造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为进一步揭示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格架和演化历史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