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快农业发展,各公社(农场)迫切需要能够全面反映公社现状的农业用图,广东省测绘局于去年初部署了编绘公社(场)地图工作,在省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下,各县(市)依靠自己的力量,由县(市)领导部门组织临时班子,经过短期培训,分期分批地进行编绘,已完成全省应编绘公社(场)地图的百分之五十  相似文献   

2.
何水源  张水涓 《地图》1998,(1):46-47
开发建设部门设计、施工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和1:1000,而整体规划设计部门则希望有较小一点比例尺的地形图,如1:2000、1:4000或1:5000等。要获得1:2000、1:4000或1:5000地形图,可以从野外实测或航测内业得到,但费用多且时间长。另一方法是用内业编绘成图,但按常规成图过程,需将比新编图大一级比例尺基本地图资料经过照像缩小、晒蓝、拼贴作为编绘基础底图,再参考其它资料进行制图综合,编绘成新的地形图,提供使用还要照像、清给(用聚酯薄膜),再晒成蓝图。这种照像转绘法编绘地图,要有一套复照、洗晒设备与技术…  相似文献   

3.
小于万分之一的小比例尺航测立测成图中,像图比一般在1.5—2.5倍之间,最大不超过3.5倍。在航测成图方法应用予大比例尺(1:500-1:2000)成图后,普遍采用了小放大技术。像片比例尺与成图比例尺之比,即像图比之值K取何值为住,  相似文献   

4.
胶片绘图过去在中国地图出版社主要用于清绘。后来也尝试用于彩色原图编绘,但因彩色绘图墨水掉墨,而使编稿质量很不理想。这次编绘八开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图集》(以下简称战史图集)时,在以前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  相似文献   

5.
许立文  许永祥 《江苏测绘》1996,(2):35-36,34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来表示土地权属性质、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特点及地形性质的综合性专题地图。本文从对外业资料的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绘方法及编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和研究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绘问题。作者从1990年至1994年一直从事县(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先后完成过宜兴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宜兴市44个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无锡市郊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无锡市郊区1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煤田地质勘探、设计和生产的需要,我队自一九六六年以来,利用常规航测仪器(多倍仪和立体量测仪),为各省(区)煤炭单位测制了大量1:5千和1:1万比例尺地形图,其中多数图幅已用于生产。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验证作业方案,改进工作方法,为煤炭专  相似文献   

7.
测量绘图电子手簿的原理及应用第三讲测量绘图电子手簿的野外数据采集(下)(全站仪采集部分)冯仲科,李如仁,谷斌本讲主要向大家介绍南方测量绘图电子手簿在日本宾得、拓普康、索佳全站仪自动采集数据。一、在宾得全站仪上采集数据选用方法17或RUN2000↓显示...  相似文献   

8.
杨国华  巩曰沐 《测绘学报》1994,23(3):184-189
本文根据均衡理论,编绘了我国大陆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图(不包括台湾、海南等岛屿)。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的运动特征为“南和或北降”、“东弱西强”;且明显地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所控制,以印度板块的作用为最强烈。  相似文献   

9.
李涛 《江苏测绘》1997,(3):21-23
本文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制图方法,对土地定级估介成果图的设计,编绘以及图形数据库的管理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它基于MicroStation绘图软件,对土地定级估价的成果图的编码,分层,设色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设计方案,对不同绘制软件的数据格式转换与数据通讯作了有益的探讨,为完善土地定级估价成果提供了良好的现代化工具。  相似文献   

10.
赵己 《北京测绘》1996,(2):26-32
本文讨论了利用1:1000地形图放大编绘1:500地籍图的可行性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在MicroStation V8环境下的1:10000数字线划图(DLG)的编绘,着重讲述了交通、水系等地物要素,通过对误差的分析处理,确保数据质量的准确性、统一性、系统性、完整性,满足全省范围内数据建库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UGS4.0(for Windows)通用符号绘图软件简介1UGS4.0(forWindows)的用途本系统提供符号库(SYMDB)与符号绘图(UGSYM)两大软件,是Windows和BorlandC++环境下开发图形软件,或开发GIS等的图形输出模...  相似文献   

13.
首先论述了地图学家和地图制图工程师们是怎样通过数据、大数据、时空大数据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并由此推动地图科学进入以“数据密集型计算”为特征的“第四科学范式”新时代;接着, 通过国家基础测绘地图产品(4D)数字化转型成果的功能和作用及其特性(一览性、解析性、知识性、基础性、表示内容的广泛性、表示对象的外拓性和时序性等)分析、非国家基础测绘地图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进展、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一体化数字化转型及2021年出版的有代表性地图集的介绍和特色分析, 认为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标志性成果;第三, 以地图制图综合“百年国际难题”的智能化突破、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全过程由数字化到智能化的优化升级的深化研究为例, 总结了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制图综合研究四个演进过程、难点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深入分析了地图(集)“设计→编绘→生产”全过程由数字化到智能化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上海市测绘院与日方洽谈清绘日本株式会社编绘的1∶1000地籍图。5月底先试绘5幅大宫町和二宫町地籍图,日方检定绘图质量为上乘。6月底正式签订第一批122幅图,生产周期为一个月的合同。预计到年底还将签订几批合同,总数可达1000余幅。  相似文献   

15.
新旧地形图转换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士银 《测绘通报》1991,(2):8-11,21
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正式启用。为使旧图(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能在新系统中使用以及能利用旧图资料编绘新的地形图,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编制了一套新旧系统地形图转换程序和高斯平面坐标改正用表,并编写了使用方法说明,提供给各测绘部门统一使用。  相似文献   

16.
尹贡白 《地图》1996,(3):5-8
我国国家基本地形图系列现行图式(规范)纵向系列化分析尹贡白(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我国地形图图式和编绘规范经历了引进、完善和标准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体从50~70年代,主要引进前苏联的图式和规范;第二阶段为70~80年代,结合我国国情,对各种比例尺地...  相似文献   

17.
计算1:1万~1:1百万比例尺地形图数学基础的BASIC实用程序全光钧(河北省测绘局制图队050031)一、引言在编制或使用地形图时,有关某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学要素:如编绘时拼贴点(包括图廓点)的高斯一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值、投影带的中央经线及投影带带号...  相似文献   

18.
HCT-2立体测图仪线性缩放仪用于将模型的平面位置缩放(最大能放大2.5倍)至成图比例尺。看起来,线性缩放仪的结构灵巧、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它的误差来源较多,以致制造和调整都较麻烦,要在测图作业中保持其精度则较一般用坐标仪类型绘图桌困难。因为线性缩放仪即使在出厂时达到精度,如果在使用中操作不正确,同样达不到精度要求。在鉴定HCT-2平面精度时,通过量取每个象对四角定向点构成的长方形图形边长和对角线与其理论值之差来评定精度。现在分析各项仪器误差对长方形图形的边长和对角线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世忠  王玉川 《四川测绘》1996,19(3):120-124
本文重点讨论市(地、州)级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图件汇总中的制图综合原则和方法问题,根据四川省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利用特点,以及笔者的实验经验和体会,对市(地、州)汇总图件编绘中制图综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地类图斑的合并综合、轮廓简化、甚小图斑的夸大和独立符号表示等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由清华大学研制开发的CAMAP系统,已通过部级鉴定,现由我社向全国推广使用,该系统是基于用全站仪(或半全站仪)在野外采集测量数据(也可兼容BC2等航测仪或数字化仪所采集的数据),再经计算机的计算处理和绘图处理,最终以数控绘图仪绘出地形图为主要目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