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赤峰地区12个观测站的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大风日数观测资料,从地理分布、年际和年代际的演变、影响范围等方面分析了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赤峰地区近40年来沙尘暴呈减少趋势,其特殊的地形特征和多风的气候特点是沙尘暴多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尤莉  程玉琴  张少文  王国勤 《气象》2004,30(5):38-41
用 1 2个观测站的 1 96 1~ 2 0 0 0年 4 0年的沙尘暴、大风日数和降水量等观测资料 ,分析了内蒙古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地理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 :赤峰地区近 4 0年来沙尘暴呈减少趋势 ,其特殊的地形特征和多风的气候特点是沙尘暴多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根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扬沙资料,分析了其气候学特征、地理特征、季节特征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阿拉善北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却呈波动增加趋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也是该地区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11个站点1961~2000年扬沙和沙尘暴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该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气候学特征,包括其地理分布、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浑善达克沙地东部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而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呈波动增加态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同时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是造成浑善达克沙地西部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中西部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40,自引:16,他引:40  
使用1957-1996年40年内蒙古中西部74个地面测站沙尘暴观测资料,确定了不同范围强和特强沙尘暴标准,给出了强和特强沙尘暴过程的个例谱,对其地理分布、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有三个强和特强沙尘暴多发中心;强和特强沙尘暴气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和日益变化显著,70年代和60年代次数最多,强度也最强,80年代开始减少,2000年,2001年又趋于增加,在一年内强和特强沙尘暴集中出现在春季的3-5月份,一天之中则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文中还对形成上述统计特征的气候学成因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根据1971~2010年民勤近40a气象资料、民勤周边县市沙尘暴资料,详细分析了民勤绿洲沙尘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绿洲以局地性沙尘暴为主,但区域性沙尘暴无论是持续时间、伴随的大风强度和成灾性均大于局地性沙尘暴。②一日中局地性和区域性沙尘暴主要出现在下午和傍晚;月际变化除3月份外其它月份局地性均较区域性沙尘暴多,6~8月份偏多明显,各季局地性均比区域性沙尘暴多,夏季偏多明显;年际局地和区域性沙尘暴均为显著减少趋势,年代际为明显减少趋势。③干旱气候、丰富的沙源是民勤多沙尘暴的自然原因,气候的变化和下垫面状况的改善使沙尘暴减少。分析表明气候变暖使大风日数减少、风力减小,从而影响局地和区域性沙尘暴减少,气候变暖使日照时数增长、蒸发增大,从而影响区域性沙尘暴减少,而对局地性沙尘暴的减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近47年中国沙尘暴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22,自引:5,他引:1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4~2000年中国大陆681个站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近47年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沙尘暴的易发区, 其中西北地区是多发区; 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差异; 47年间除青海、内蒙古和新疆的小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呈增长趋势外,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在减少; 甘肃民勤与新疆和田两个强沙尘暴多发区20世纪80和90年代的强沙尘暴明显少于50和70年代; 2000年华北和西北东部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多于90年代均值, 但绝大部分地区仍明显少于常年平均值; 沙尘暴与大风的年际振荡及多年变化趋势有一致性, 单站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5以上。  相似文献   

8.
榆林沙尘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概率统计学方法和天气学理论,分析了榆林市各站自建站以来到2000年的沙尘暴气候特征和天气形势。结果表明: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与地理条件有很大关系,主要出现在榆林北部风沙滩形象长城沿线;沙尘暴的年际变率大,平均每年9.7d。其中5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50年间,除70年代相对偏多外,沙尘暴日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沙尘暴天气有显的季节性,主要出现在春季的3月、4月、5月。提出了沙尘暴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9.
贺哲  王蕊  梁钰 《河南气象》2005,(3):11-12
对河南省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发现:河南省沙尘暴在东部平原地区发生频率高于西部山区,在驻马店以北,年沙尘暴日数为1的等值线基本上与地势海拔100m地形等高线相吻合;沙尘暴的多发地区,沙尘暴日数年际变化在多数年份较为剧烈;河南省沙尘暴沙源并非全部来自省外,省内下垫面沙尘对沙尘暴的发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沙尘暴的发生与降水量关系极不明确,但在部分年份与月最长无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沙尘暴时空变化特征及日本、韩国黄沙的源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2000年中国681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近40年我国沙尘暴月际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沙尘暴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12~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4~6月在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4月是中国沙尘暴发生范围最大的月份;对比中国沙尘暴和日韩黄沙天气的月际分布,推测日韩两国冬季的黄沙大部分应该来源于青藏高原,春季青藏高原也有一定的贡献.由于沙尘暴发生在相差悬殊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特别是在春季,扬起的沙尘在低层随涡旋系统而高层随行星西风向下游传输,可能是日韩观测到沙尘多层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97-2007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天气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塔中及沙漠周边气象站1997-2007年11a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沙尘天气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次之,沙尘暴最少,年平均日数分别为97.4d、59.6d、15.8d;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每年3月至8月是沙尘天气的多发时段,占了历年平均数79.6%,浮尘和扬沙年日数呈上升趋势,沙尘暴反之.沙尘天气总体分布特征遵循从东往西南到南面逐渐增多,塔中并不是沙尘天气出现最多的地区.温度在19~33℃、相对湿度在10%~16%、风速≥7m/s范围里且在偏东风和偏北风情况下,沙尘暴天气发生几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沿线大风沙尘日数时空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取青藏高原66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沿线大风、浮尘、扬沙和沙尘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风高发区集中在以托托河为中心的高原主体上,有4个沙尘暴和扬沙源区,且冬季发生频率最高,它们的空间分布型随季节变化较小。年代际变化趋势表明,大风日数与扬沙、沙尘暴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呈反位相关系,高原西部和中部的大风沙尘日数又存在反位相变化特征。巾部大风日数呈阶梯型年代际增多,扬沙和沙尘暴日数略呈减少趋势;西部大风日数则呈阶梯型减少,扬沙和沙尘暴日数变化趋势呈现“几”字形分布。  相似文献   

13.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臭氧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40°N~60°N, 20°W~150°E) 范围内1963~1992年的臭氧格点数据资料,应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臭氧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臭氧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其年际变化的特征时间尺度为2年和5年,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时间尺度为12年;(2)臭氧准4年周期振荡最明显的地区出现在西欧,而准11年周期振荡最明显的地区则在东亚,其中12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最强。  相似文献   

14.
青海沙尘暴分布特征及其与大风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选用青海境内41个气象站1961年到2000年的大风日数和沙尘暴天气等资料,统计分析沙尘暴产生的主要条件、地域变化、时间分布特征及沙尘暴天气与大风天气的关系。得出:青海近40年来沙尘暴天气的变化趋势的逐年减少;沙尘暴的中心与大风中心基本吻合;8级以上大风是造成沙尘暴天气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40年的云南省冰雹资料,统计分析了云南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了其活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冰雹的季节分布比较复杂,呈现出春季和夏季两个峰值的特点;冰雹的季节分布还与海拔高度有关,低海拔地区为春季多雹型,高海拔地区为夏季多雹型;滇西地区冰雹日数的年际变化特征较滇东地区显著而年代际变化特征没有东部地区站点明显;滇东地区表现出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目前处于冰雹相对较少时期。从区域来看,年冰雹日数山区较坝区高,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高。  相似文献   

16.
青海沙尘暴天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李林  赵强 《气象科技》2002,30(4):218-221
利用1961-2000年青海省41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青海省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沙尘暴天气产生的气候原因,结果表明:近40年来青海省沙尘暴天气出现次数呈逐年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运用格尔木市气象台30a沙尘暴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格尔木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做了简单分析,根据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对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6-09-21陕北强对流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大同地区30a(1971年~2000年)气象资料及1990年~2004年逐日大风、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大同地区的风沙特征。风沙的季节分布主要集中在春季,西部、北部平川区多于东南山区,强度较大、破坏力较强而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风沙尘暴多出现在12时~20时之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南疆西部15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逐日沙尘天气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统计检验等方法对南疆西部沙尘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春季为南疆西部沙尘暴及浮尘天气出现最多的季节、扬沙天气出现次多的季节,分别占全年沙尘暴、扬沙、浮尘的49%、38%、43%;夏季为扬沙天气出现最多的季节、是沙尘暴、浮尘天气出现次多的季节,分别占全年沙尘暴、扬沙、浮尘的35%、43%、35%;冬季为低频季节,发生占比分别为7%、6%、14%。南疆西部沙尘天气呈东多西少特征,山区沙尘天气日数明显少于平原,浮尘天气平原地区分布均匀,沙尘暴、扬沙平原东部和南部区域多于平原腹地。沙尘天气日数年际变化振幅较大,沙尘暴、扬沙、浮尘日数整体呈明显减少趋势。浮尘年际变化周期显著,其次为扬沙与沙尘暴,1984和1977年为沙尘暴、浮尘统计定义上的突变年份,扬沙存在2个突变点,分别为1982和1992年。沙尘暴和扬沙的主导风向为偏西北风,浮尘主导风向为偏东北风,主导风向与地形影响关联密切。  相似文献   

20.
郑州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郑州地区各站近4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郑州地区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发现郑州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频率自60年代到90年代呈逐渐减少趋势,但从大尺度背景情况分析,全球增暖不可避免,如不科学做好退耕还林、大范围恢复自然植被、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沙尘暴天气将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