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伊宁金山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伊宁金山大型金矿床为一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利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物相分析、化学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石英和褐铁矿。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成色为969.6~997.8),含银自然金、银金矿较少。金的嵌布类型有粒间金、包裹金、裂隙金和连生金4种。矿石中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微粒金(0.01~0.005mm)为主(约占60%),其次是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02mm)(约占26.6%)。尽管显微中粒-细粒金数量不太多,但它对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技术,对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内新发现的独立金矿体进行分析,以求查明该矿体载金矿物、金矿物赋存状态的特征。84件光薄片镜下观察与11件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金以独立矿物相形式存在,为扫描电镜下可识别的"可见金",未发现晶格金。金的成分以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钯金矿、含银自然金、含汞自然金以及含镍自然金;金矿物粒径范围在0.001 mm~0.03 mm之间,主要为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0 2),平均粒径为0.002 3mm,占66.67%;其次为显微微粒金(0.01mm~0.005mm),平均粒径为0.006 6mm,占24.24%;显微中粒金(0.05~0.02),平均粒径为0.025mm,占6.06%;显微细粒金(0.02~0.01),平均粒径为0.012mm,占3.03%。金矿物主要有以下三种嵌布特征:粒间金、包裹金、裂隙金。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毒砂中(占79.79%),其次分布在硅酸盐矿物以及部分黏土矿物中(占21.21%)。通过与典型造山型、卡林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进行对比,认为该矿体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体特征相似,扎西康地区应存在独立的浅成低温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载金矿物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原生矿石中金等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裂隙金、粒间金、包裹金,少量连生金。载金矿物以磁铁矿、菱铁矿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23%,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银矿、斑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斜方辉铅铋矿、石英和黑云母等。自然金的粒度按金矿物面积统计主要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显微微粒金(5~10μm)、显微细粒金(10~20μm)及显微中粒金(20~50μm)为主,分别占17.87%、28.16%、28.19%和25.78%。按颗粒数量统计,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为主,占89.94%,其他3个粒级分别占6.51%、2.31%和1.18%,显微极微粒金粒数量多但极细,质量占比非常小,而显微微粒金—显微中粒金数量少颗粒相对大,质量占比大。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包括大量的自然金和少量的银金矿,金的平均成色为890,金矿物的成色和特征反映金矿形成条件为高—中温和中等形成深度以及成矿流体主要属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4.
紫木凼金矿床载金矿物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木凼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氧化矿石中,金呈显微粒状自然金-显微金嵌布于褐铁矿,石英水云母,方解石的颗粒间或孔隙中,原生矿石中,金主要呈次显微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体,其次是类质同像形式赋存在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矿物中。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为一典型绿岩型金矿。利用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自然金602粒。研究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和连生金。载金矿物以黄铁矿、石英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5%;其次是钾长石、绢云母、菱铁矿、褐铁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显微细粒金(10~20μm)、显微中粒金(20~50μm)、显微微粒金(5~10μm)为主,分别占32.23%、26.91%、20.6%、16.11%;手标本及显微镜下也能观察到显微粗粒金(50~100μm)和巨粒金(100~200μm),虽然其含量仅占4.15%,但其面积可达33.97%,对于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十分重要。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包括大量的自然金和少量的银金矿;通过计算表明金的平均成色为803,金矿物的成色和特征反映金矿形成条件为中温和中等深度。  相似文献   

6.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在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采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化学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发现了显微自然金颗粒。矿石中的自然金颗粒形态多样,粒度变化较大(5~150μm)。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自然金中Au=88.23%~92.73%,Ag=7.41%~9.08%,为含银自然金,成色905~926。金的载体矿物有砷黄铁矿、方铅矿、碲汞矿、铁白云石等。金的嵌布类型有粒间金、裂隙金和连生金3种。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出Fe和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可能是寨上金矿床中存在显微可见自然金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黄金基地,探明黄金资源储量超过5000t。胶东地区金矿床主要发育两种矿化样式,即浸染状细脉-网脉型矿化和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金主要以可见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石英中。玲珑金矿田位于招平断裂带北端,同时发育两种矿化样式的矿体,是研究金赋存状态的理想选区,理清金的赋存状态对于选择合适的选冶工艺以及揭示金的成矿作用和富集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电子探针分析与矿物自动定量分析,对胶东玲珑金矿田两种不同矿化样式的样品中可见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金成矿过程。玲珑金矿田两种矿化样式矿石中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并无显著差异,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自然金。嵌布状态为裂隙金、包体金、粒间金,以粒间金和包体金为主。金矿物粒度以微粒-细粒为主,石英脉中偶见中粒-粗粒金矿物。金矿物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以及与黄铜矿、方铅矿等硫化物共生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石英-黄铁矿阶段金矿物成色高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金矿物成色,主要是受到成矿温度的影响。浸染状细脉-网脉型样品金矿物比石英-硫化物脉型样品金矿物具有更高的金成色,是由于两种矿化样式沉淀机制差...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卡拉玛铜矿床中伴生金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矿石主要由黄铜矿、黄铁矿、菱铁矿和少量辉铜矿组成,伴生金主要呈独立矿物自然金产出,多数金矿物以脉型和裂隙型嵌布于矿石中,金矿物的粒度多分布在0.10~0.05mm,矿石中金的理想回收率为86.78%.  相似文献   

9.
福建尤溪肖板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板金矿床属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平均成色930,有少量银金矿和碲金矿。金矿物以包体金、裂隙金、连生金和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铅矿及方解石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石英、方解石中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金矿物形态各异,粒度以中细粒为主。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是那拉提-红柳河金-铜-镍-铅锌-玉石-白云母成矿带内近几年发现的特大型金矿之一。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基础上,利用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测试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特巴阿苏金矿床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和含银自然金的形式存在,自然金成色为764.5‰~1 000‰;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有少量黄铜矿及脉石矿物;金的嵌布类型有裂缝金、晶间金和相对较少的包裹金3种形式;矿石中自然金均为粒度小于40μm的显微粒金。  相似文献   

11.
甘肃鹿儿坝金矿处在西秦岭“岷礼金矿带”上,是我国卡林型金矿“西北金三角”组成部分。该矿床赋存于洮河复向斜北东翼之中三叠统浅变质浊积岩建造中,矿体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石以中-低温热液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是一个正在开发但难选的大型金矿床。为了解金的赋存状态,文章通过中-高倍矿相显微镜、金化学物相分析及电子探针(EMPA)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三类矿石中金的分布型式基本一致,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石英、黄铁矿和铁白云石;金以矿物包裹金为主,总占比达96.31%,其中硫化物包裹的金占61.45%~89.01%、硅酸盐中的金占有率为7.28%~25.49%,独立存在的金矿物较少,占1.03%~9.01%;独立金矿物主要以矿物粒间单体金形式存在,金成色987.05‰,为自然金,粒度以0.0009 mm×0.0061 mm~0.0078 mm×0.0114 mm为主。这为矿床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并为改善矿山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包村和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属于夕卡型岩金矿床,侵入岩体分别为包村石英闪长岩体和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通过矿相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床中的自然金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矿床中,金矿物均以独立的自然金颗粒形式产出,且常具有“银边结构”,但在自然金的嵌布方式、载体矿物、形态、大小、金银含量变化和成色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别。根据自然金的不同特征,对金矿床的成因进行分类,包村金矿床属于Cu-Au共生,而朝山矿床为Cu-Pb-Zn-Au共生型金矿床。不同矿床不同的金产状主要是由于金的运移、络合物种类、温度、pH和金银络合物活度比值等因素赞成的。此外,包村矿床和朝山矿床在地表均遭受氧化作用形成表生矿床,其表生金成色均明显高于原生金,且成分均一。  相似文献   

13.
安庆月山铜钼矿床金的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质子探针等多咎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安庆月山铜矿区铜牛井矿床不同类型的铜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含银自然金、银金矿和自然金等赋存于石英脉型铜矿石、铜方矿化岩石型及闪长岩型铜矿石中,与之共生的矿物为同放、斑放、辉铜矿、辉钼矿和石英等;矿石中金的平均含量为0.3g/t,具有综合利用价值。金-银系列矿物中以含银自然金为主,粒度一般为0.15~0.30mm,大者0.5mm以上。金的矿化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有明显的减弱趋势,同一水平面则有西低东高的趋向,但水平上的变化幅度比垂直方向小得多。这不仅为矿床伴生金的选冶工作提供了依据,而且对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及增加生产附加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床物质组分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华 《地质与勘探》2011,47(5):837-845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具有斑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两种类型的金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光薄片鉴定、人工重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物相分析、电子探针波谱分析等技术方法,查明了矿床主要具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石类型,其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斑岩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斑岩型-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5.
胶东地区探明金储量超过5000t,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玲珑金矿区位于胶东西北部招-平断裂北段,具有典型含金石英脉矿床的特征。矿区部分矿段产出富碲铋化物的明金矿石,是研究富碲铋化物金矿床成因和金超级富集机制的理想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首次对胶东玲珑金矿区富碲铋化物明金矿石的矿物组合和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玲珑金矿区含明金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为含银自然金,成色整体较高,平均为894。共发现了五种与自然金共生的碲化物,分别是辉碲铋矿、碲铋矿、碲银矿、碲铋银矿和碲镍矿,其中辉碲铋矿含量最多。通过矿物共生组合研究及物理化学条件分析,确定成矿流体的碲逸度范围为-12.6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阳山金矿田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阳山金矿田属于类卡林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千枚岩、蚀变斜长花岗斑岩、蚀变砂岩、蚀变灰岩四种。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是银金矿。金矿物以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粘土矿物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毒砂、黄铁矿、辉锑矿较其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金矿物形态各样,粒度以微细粒为主。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岩浆岩和地幔,成矿作用与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的矿床成因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组分分析、物相分析、粒度筛析、X射线面扫描分析、矿物分离分析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较为快速、准确地查明该金精矿金的赋存状态.几种分析方法互为补充,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迟广成  赵爱林 《西北地质》2006,39(1):115-120
通过对镇江金矿床矿石中载金矿物成分、金矿物种类、金成色、金矿物赋存状态和金矿物形态及粒度特征详细研究,认为镇江金矿成矿流体具低温浅成特征,成矿流体经历了硫过饱和、硫饱和及硫不饱和3个阶段,表明成矿复杂性及多世代性,金成矿流体中富硫、铁、硅、氧等元素。金矿物主要以包体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在黄铁矿和石英载金矿物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