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香港中生代火成岩U—Pb法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vis  DW 《广东地质》1998,13(3):59-68
香港中生代侵入岩和火山岩22个锆石和独居石新的U-Pb年龄,揭示了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火山-深成作用分为4期,(164.6±0.2)×10^6~(159.3±0.3)×10^6a,(146.6±0.2)×10^6~(146.2±0.2)×10^6a,(143.7±0.3)×10^6~(142.5±0.3)×10^6a,(140.9±0.2)×10^6~(140.4±0.2)×10^6a。从最早知道的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台北缘的工产辽和南缘的东秦岭两个钼矿带闻名遐迩。本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了燕辽钼矿带中兰家沟钼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86.5±0.7)×10^6a,杨家杖和肖家营子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87±2)×10^6d-(d191±6)×d10^6a和(177±5)×10^6a,小寺沟和寿王坟铜矿床的Re-Os模式为DD(134±3)×10^4a和(148±4)×  相似文献   

3.
敦德冰芯过去800a来的甲烷记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郭德冰芯上部95m的12个样品记录了近800a来冰内气泡包裹气体中甲烷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最近200a来该冰芯记录的甲烷浓度急剧上升,与南极及格陵兰的甲烷记录反映的趋势相一致,但与两极同时代样品相比,其浓度总体上要高出0.5×10^-6~0.6×10^-6mol/mol在这之前,3者基本保持一致,在0.7×10^-6~0.8×10^-6mol/mol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4.
云开地块的构造演化史及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开地块构造演化史可筛分为6个构造期:(1)前晋宁期(〉1400×10^a),发生NE向超深层次的伸展型顺层滑脱,滑脱带下部发展为区域深熔混合岩和溶熔花岗岩;(2)晋宁期(1400×10^6~800×10^6a)发生NNE向深层次伸展剪切,剪切带下部逐渐形成条带状深熔混合岩和片麻状深熔花岗岩;(3)加里东期(800×10^6~370×10^6a)发生S→N中深层次推覆剪切,剪切带形成高侵位片麻状深  相似文献   

5.
广东东镇岩体微区^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测年技术(简称微区^40Ar/^39Ar法)对广东云开地区东镇岩体含眼球体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中单矿物作了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眼球体内核中的巨晶状钾长石年龄(419.40±4.37)×10^6a。眼球体角缘中重结晶微粒状钾长石年龄(272.63±3.13)×10^6a,眼球体外壳中的强应变长条纹黑云母年龄(177.84±2.29)×10^a。暗色条带中的弱应变板  相似文献   

6.
岩溶区碳循环与大气CO2的源汇关系:以贵州岩溶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彬  袁道先 《中国岩溶》1996,15(1):41-49
全球碳循环的研究表明,人为CO2收支存在不平衡现象,据不同的估算,其未知汇为(1.8±1.4)×10^15gC/a或(2.0~4.7)×10^15gC/a。通过对贵州高原岩溶区岩溶作用带及其相邻圈层碳循环的观测,研究表明,岩溶作用带的碳循环强度与其相邻圈层(土壤层,生物圈,大气圈)的碳循环强度密切相关,表层带岩溶泉水中的HCO^-3与上部圈层的CO2浓度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在不同生态,地质条  相似文献   

7.
晋南选铁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轶才 《黄金地质》1998,4(1):78-80
山西省南部有比较丰富的夕卡岩型铁矿资源,经过大量开采选铁后,形成的尾矿总量达数千万吨。金含量一般在0.3×10^(-6)~0.7×10^(-6),并且大部分为中粗粒金,单体解离度可达71.5%,可以用重选方法予以回收。为此,开发制造了集金盘重选设备,经生产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在搅拌的同时富集金的目的,与摇床配套使用,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选矿流程,最终可获得18.17×10^(-6)的金精矿产  相似文献   

8.
广东徐闻早更新世古气候变化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先斌 《广东地质》1998,13(3):32-38
广东徐闻早更新世时期的气候曾发生多次冷,暖交替,徐闻前山ZK1钻孔岩心显示,下更新统为连续沉积,孢粉含量丰富,可以划分为13个孢粉带,代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植物面貌,据孢粉组分的分布规律及针,阔叶树种的含量比值,可将该区早更新世分为12个气候期,其中有8次较大的冷暖交替,相对的冷期出现在2.48×10^6~2.38×10^6aBP,2.33×10^6~2.23×10^6,aBP,1.92×10^6  相似文献   

9.
广东阳春盆地花岗岩类同位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阳春盆地3个花岗岩类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岗尾岩体和锡山岩体的黑云母K-Ar稀释法年龄平均值分别为156×10^6和76×10^6a,石录岩体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钾长石和斜长石等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平均值为100×10^6a,马山岩体,岗尾央体和石录岩体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分别为0.7040,0.7064和0.7089,它们均属于壳幔混合型花岗岩类,根据微量元素判别,锡山岩体花岗岩是壳  相似文献   

10.
五大连池火山区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杜建国  任锦章 《地球化学》1999,28(2):171-176
根据泉(池)水中气体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讨论了五大连池火山区气体的来源和运移。1997年8月从五大连池火山区泉中采用了9个气、水样品,同年9月测定了游离气和水溶气的气体组分、He同位素幽会和CO2的δ^13C值。气体以CO2为主,多数样品的CO2体积分类大于80%。He和CH4的体积分数变化范围大,分别为0.7×10^-6-380×10^-6和4.0×10^-6-180×10^-6。^3He/He  相似文献   

11.
许多新鲜的硅质火山岩的金初始含量比以前所认识的明显偏低。所分析的129件仔细挑选的玻璃状硅质火山岩样品中,113件金含量小于1.0×10 ̄(-9),大多只含有≤0.1~0.3)×10 ̄(-9)的金。非过碱性流纹岩含金量小于(0.1~0.7)×10 ̄(-9),平均金含量为0.22×10 ̄(-9)。强演化、高硅质次碱性和过铝质流纹岩的含金量最低。过碱性流纹岩的平均金含量约为1×10 ̄(-9),这表明低f(O_2)的聚合熔融体不容易寄存金。23个相对富硅质中性岩石样品的平均金含量为0.54×10 ̄(-9),拉斑玄武安山岩(铁安山岩)中的金一般高于钙碱性类型。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特殊地质区域的金真正高于其它区域。总成分、熔体结构、蒸气分离时间和数量、矿物、硫化物和/或金属熔融体相可以表现出主要决定硅质岩浆的金含量。根据分离蒸气、结晶及不混熔熔融体相由岩浆排出金的多方面资料表明,新鲜火山岩只有极低的岩浆金浓度。在多数情况下,岩浆值会更高。某些斑岩矿床的上升金含量(0.3×10 ̄(-6)~>1.0×10 ̄(-6))表明硅铝质岩浆的金浓度明显高于玄武岩(1~2)×10 ̄(-9)的金浓度。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北缘的燕辽和南缘的东秦岭两个钼矿带闻名遐迩。本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了燕辽钼矿带中兰家沟钼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86.5±0.7)×106a,杨家杖子和肖家营子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87±2)×106~(191±6)×106a和(177±5)×106a,小寺沟和寿王坟铜(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34±3)×106a和(148±4)×106a,大湾和大庄科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44.4±7.4)×106a和(144.7±10.7)×106~(147.1±6.6)×106a。结合东秦岭钼矿带内钼矿床的Re-Os年龄,证明华北地台内有早元古代钼矿化,两个钼矿带中的钼或铜(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和燕山早期或中—晚期。Re-Os法不仅是直接测定钼(铜)硫化物矿床成矿年龄的一种新手段,而且所获结果为研究区域成矿演化提供了确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体的Nd-Sr同位素及岩石成因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本文利用Rb-Sr等时线方法测得第一阶段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第二阶段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三阶段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2±9)×10 ̄6a、(137±7)×10 ̄6a~(136±6)×10 ̄6a和(131±1)×10 ̄6a。Sr-Nd同位素资料表明各阶段花岗质岩石均基本上源于地壳物质的重熔。与钨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属同一岩浆体系分异演化的产物,其钕模式年龄(t_(DM)=2307×10 ̄6a)反映出成岩物质来自早元古宙地层的重熔。与铅-锌-银矿化有关的花岗斑岩的钕模式年龄(t_(DM)=1284×10 ̄6~1578×10 ̄6a)示意出其成岩物质来自中元古宙地层的重熔。  相似文献   

14.
偏极性现象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108年或更长的地史时期而言,地磁场表现出偏极性特征。统计表明,偏极性变化与磁极倒转频率、长期变、古强度变化等古地磁现象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真极移和海底扩张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偏极性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640~533Ma的周期对应于王鸿祯等(1997)所提出的联合古陆周期。笔者认为,Maruyama(1994)的地幔羽模型可能有助于说明岩石圈板块通过全地幔对流的方式介入核幔边界条件,进而影响或控制了偏极性的长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Ga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CPB的显色反应,在PH6.1-6.6间,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78nm摩尔吸光系数为1.87×10^5,0-6μgGa2O3/25ml人符合比匀定律,应用于矿石中微量Ga的测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河北牛圈热泉型银(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牛圈银(金)矿床是冀北地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银矿床之一。本文从硅质角砾岩成因,成矿的阶段划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物包裹体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该矿床成因并提出了成矿模式,该矿床成矿温度稍高(220-350℃),成矿压力很低(小于260×10^5Pa)形成深度为0.42-0.86km亚地表环境,成矿流体以低盐度(小于3.35wt%NaCl)富K^+,Cl^-,F^-,SO^2-4,贫Na^+,Ca^2  相似文献   

17.
薛光 《黄金地质》1996,2(1):77-79
研究了黄原酯棉振荡吸附Au的条件和解脱方法,并利用氢醌滴定法测定矿石中的金。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5×10^6-××.10^-6。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35%,可用于矿石中金的野外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8.
将锍试金改成小锍试金,用小锍和捕集法把分解样品同富集金属与分离基体成份结合在一起进行,炼得的锍和经酸处理除去贱金属硫化物,富集的贵金属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说测定。取一份样可以测定Au,Pt,Rh和Pd。测定方法的特征质量:Au1.1×10^-11,Pt1.3×10^-19Pd1.3×10^-11,Rh1.2×10^-11;线性范围(μg/ml);Au0-0.40Pd和Rh为0-0.050,PtO  相似文献   

19.
粤西云开前寒武纪基底的麻粒岩、紫苏花岗闪长岩和紫苏闪长岩的放射性元素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K/Rb比值分别为117~202,94~129,78~89,Th/U比值分别为15~30,11~20,25~78,U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5×10-6~0.99×10-6,1.25×10-6~1.69×10-6,1.65×10-6~5.37×10-6.这种分布规律反映了在低XH2O、高CO2流体参与下麻粒岩的熔融、紫苏花岗质岩浆形成、难熔铁镁相和副矿物相富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Sm—Nd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东秦岭树沟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变质玄武岩组成。变玄武岩全岩Sm-Nd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030±46(2δ))Ma,INd=0.51161±5(2δ),εND(t)=+5.7±0.2,代表蛇绿岩中玄武岩的形成年龄。这一年龄的确定,为探讨秦岭区中晚元古代的古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