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理学报》2007,62(1):112-112
1月《地理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地理学报》英文版的国外独家发行由Maney Publishing公司改为Springer公司。《地理学报》英文版的论文在Springer网站www.springerlink.com全文上网。8月根据中国科协的科协学发期字[2006]133号文件,《地理学报》被列入2006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项目。10月根据200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5)统计结果,《地理学报》荣获200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地理学报》连续5年获奖。《地理学报》封面开始采用《中国科学》杂志社新设计的社标。11月根…  相似文献   

2.
1月,《地理学报》由2010年每期的128页增加到2011年的每期144页;《地理学报》英文版由2010年每期的160页增加到2011年的每期192页。6月,《地理学报》和《地理学报》英文版加入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1《地理学报》80年来的发展1.1从《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看中国地理科学发展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报》主编)1934年9月,由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在创刊第一期上首撰的论文拉开了《地理学报》的发展序幕,至今已有80年。作为大学科的平台的《地理学报》刊登了反映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色性的权威作者论文与大量具有深入地理成因研究的专业文章,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在1934年9月至2014年9月的80年间,《地理学报》共出  相似文献   

4.
2021年《地理学报》出版12期,共计刊文207篇,出版3148页。5月28日,2021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暨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在西安举行,《地理学报》编辑部组织"京津冀协同创新与引领发展"分论坛;《地理学报》专职副主编、《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辑部主任何书金研究员当选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7月29日,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公布,《地理学报》专职副主编、《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辑部主任何书金研究员荣获优秀出版人物奖。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地理学报》复刊15年来的编辑方针和社会效益。指出:《地理学报》起到了地理学研究与实践的“龙头”与“龙尾”效应,对地理科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文内还分析了发挥双向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8,63(2):224-224,F0003
2008年1月17日《地理学报》(中、英文版)二刊召开了在京编委的联合工作会议,《地理学报》主编刘昌明院士、《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郑度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  相似文献   

7.
何书金  盛文萍 《地理学报》2021,(1):F0002-F0002
2020年《地理学报》来稿1278篇,出版12期,共计刊文184篇,刊发2788页。10月9日,中国科协公布"第五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本届共遴选论文96篇,《地理学报》1篇刊文入选。11月14日,《地理学报》入选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优秀地理期刊";《地理学报》 6篇刊文入选"中国地理学会期刊优秀学术论文(2016—2017年)",《地理学报》责任编辑李义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第五届"优秀地理编辑"。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发布"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中文科技期刊排行榜(2020版)",共142种期刊入选,《地理学报》位列榜首。  相似文献   

8.
于信芳 《地理学报》2014,(12):1905-1909
正《地理学报》自1934年9月创刊以来,已走过80年的历程。为纪念《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和促进期刊进一步创新发展,2014年10月25日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隆重举办《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研讨会。研讨会作为中国地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地理学界的100多名  相似文献   

9.
2011年全国地理期刊编辑出版年会于2011年4月21日至4月25日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承办。本届年会的主题:地理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来自全国33种地理学及其相邻学科期刊的5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年会,这些期刊包括(以刊名拼音为序):《冰川冻土》、《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学报》英文版、《地理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地学前沿》英文版、《地域研究与开发》、《福建师范大学学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辑委员会于2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召开2010年编委会。这次编委会的议题是:(1)对《地理学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2010年《地理学报》需要重视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篇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地理学三分法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等主要分支研究以及地理总论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代表中国地理学界最高学术水平的《地理学报》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地理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2《地理学报》年发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波动起伏与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紧密相关;3《地理学报》虽为综合性期刊,但自然地理研究一直占绝大多数;4《地理学报》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老学者居多,需要进一步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5《地理学报》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中国地理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区域性。  相似文献   

12.
钟赛香  曲波  苏香燕  毛鹏  游细斌 《地理学报》2014,69(8):1077-1092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篇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地理学三分法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等主要分支研究以及地理总论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代表中国地理学界最高学术水平的《地理学报》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①《地理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②《地理学报》年发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波动起伏与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紧密相关;③《地理学报》虽为综合性期刊,但自然地理研究一直占绝大多数;④《地理学报》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老学者居多,需要进一步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⑤《地理学报》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中国地理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区域性。  相似文献   

13.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5,60(2):F003-F003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辑委员会于2005年1月30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委会议,就《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的办刊方向问题进行了讨论。《地理学报》中文版主编刘昌明院士、《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郑度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黎运龙、李秀彬副理事长、张国友秘书长和在京的编委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国友  黄剑  朱竑  何沛东 《地理学报》2019,74(11):2197-2208
中国地理学会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1934年3月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同年9月《地理学报》的创办,不仅是中国地理学科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教育史乃至科学史上的亮点。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赛先生”,即科学观念不断在近代中国传播的重要节点。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清晰地将近代地理学与传统舆地学分离开来,以独立学科的形态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地理学报》的创刊,则使中外地理学家们在中国开始享有高水准的专业学术窗口。这是中国地理学界仁人志士对“科学救国”“科技兴国”等思潮的实践。在中国地理学会的组织和推动下,老一代地理学家艰苦奋斗,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刊登在《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家在当时的国家顶层设计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虽然,当时对地理科学的重要性认知还主要停留在权力高层与专业学术圈内,但为后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蓬勃发展播下了火种,也为唤醒普通民众的地理科学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回顾历史,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地理学报》的创办可谓是中国地理科学的发轫,自此成为中国地理科学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值此中国地理学会创立110周年、《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之际,深入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发展,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理学家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地理科学发展,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施振宏 《地理学报》2007,62(12):1327-1334
依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地理学报》(1934-2006 年) 载文被CSSCI 来源期刊在1998-2006 年期间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从论文被引用的角度来揭示《地理学报》载文在CSSCI 来源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 的影响力,并为地理学科的研究和进一步扩大《地理学报》的影响力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报》2006,61(12):F0002-F0002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于2006年10月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发布了2006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对全国1652种科技期刊的统计结果:2005年度《地理学报》总被引频次为2628次,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名第29位,在地理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影响因子为2.136,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名第7位,在地理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2位;中国科技信息所根据期刊综合指标(总引用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刊引用率等),评选《地理学报》等100种科技期刊为2005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这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自2002年开展评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以来,《地理学报》连续5年获此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历届主编谈《地理学报》任美锷,黄秉维,吴传钧任美锷《地理学报》创刊至今已经60周年了,这60年时间过得真快。回忆60年前《学报》在南京创刊时,我还是中央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当时读到《学报》创刊号,第一篇论文就是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之季风》,那是中国地理科...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2月8日,《地理学报》中英文版新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期刊主办单位领导等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幵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宣布《地理学报》中英文版新一届编辑委员会的聘任决定,并宣读了《地理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和《地理学报(英文版)》第三届编委会组成名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4月27-29日,中国科学院京津唐地区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沙龙在唐山成功举办。本次期刊沙龙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由《地理学报》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20.
1983年11月12日至16日,中国地理学会在无锡召开了地理学术刊物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历史地理》、《世界地理集刊》、《经济地理》、《中国沙漠》、《冰川冻土》、《热带地理》、《四川地理》、《山地研究》、《新疆地理》、《中原地理研究》、《地理集刊》、《地理丛刊》、《地理译报》,《国外地理文摘》等十七个刊物编辑部的代表共34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中国药理学报》主编丁光生研究员,科学出版社期刊编辑室李瑞旭同志,介绍了编辑工作的经验和科技期刊出版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