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伯钧 《气象》1980,6(4):34-34
我们于1977年组织了本溪市部分气象站、哨对杂交水稻的亲本开花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观察。 其父本为粳型杂交水稻恢复系C55、母本为不育系黎明A,采用定花、定穗观察其开花习性。同时进行平行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2.
沈国权  龙国炳 《气象》1977,3(12):12-14
发展杂交米稻,首先得有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上以不育系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按一定的行数比例相间种植,让恢复系的花粉落到不育系的柱头上受精结实,使不育系结出的种子恢复可育性能,杂种能自交结实并有杂交丰产优势,以供大田生产应用。这一制备杂交水稻种子的过程称为“制种”。由于杂交优  相似文献   

3.
龙美群 《贵州气象》2002,26(5):26-28
在对清镇市站街镇2001年K优5号和K优047杂交水稻绝收进行大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水稻的生育特性,对比分析清镇市历年与2001年气候特点,找出了2001年K优5号和K优047杂交水稻绝收原因,为了合理利用光,热,水等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归纳出清镇水稻生育期气候特点,提出了在引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水稻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利用田间试验实测资料,建立了水稻发育进程动态模拟模式。实践表明,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本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天气气候条件对水稻发育进程的影响,可用来预测水稻发育期,以指导大田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多年的农业气象试验、农业气象服务和大田高产栽培的实践,对水稻高产栽培中主要的农业气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气象专业服务自动决策播音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谋  蔡士来  闵莉  潘新民  李平  仓粟 《气象》2000,26(7):36-39
气象专业服务自动决策播音系统具有对各类专业服务产品编辑制作功能;可根据不同天气型搜索服务决策建议库进行自动决策;动用声控技术实用现了计算机对天气警报对讲发射机的直接控制和自动播音;该系统具有任务自动叫醒功能。该播音系统采用VC++5.0编程,界面美面,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水稻发育进程动态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水稻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利用田间试验实例资料,建立了水稻发育进程动态模拟模式。实践表明,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本模式能够较发地反映天气气候条件对水稻发育进程的影响,可用来预测水稻发育期,以指导大田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8.
新书介绍     
《杂交水稻与气象》 由江苏省杂交稻气象问题研究协作组陶炳炎、汤志成等同志撰写。内容包括:气象条件与杂交水稻生产;杂交水稻栽培、制种与气象条件;杂交水稻农田小气候特征;江苏杂交水稻气候资源的分析和利用;杂交水稻气象问题  相似文献   

9.
涂方旭  李雄 《广西气象》2001,22(4):40-43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广西80多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广西各地两系统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期,提出了广西杂交水稻安全制种应注意的一些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产区的广大气象台站和农业气象工作者,积极开展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的分析研究和服务工作,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出杂交水稻生长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把指标鉴定、资源分析、服务方法及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近年来,从气象条件上研究杂交水稻的结实率和制种中亲本花时相遇问题取得一定的进展,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杂交水稻具有特殊的丰产性能,但杂种优势的发挥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水稻,由于亲本气候生态遗传影响,一些组合要求较严格的生态环境条件,生育期中的高温强光是发挥杂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是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亲切关怀下成长发展起来的。我县经过几年来试种,也表现了穗大粒多、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的丰产性能。我站通过对杂交水稻各生育期对温度要求的观测,并根据山区气候特点,分析了我县不同海拨高度杂交水稻的布局。一、杂交水稻种植的气象条件农作物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对水份、光照和温度的要求。我县东临沿海,境内森林密布,年雨量大,水稻所需水份一般都能充分满足。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其中,低温冷害是对我县粮食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这里主要分析杂交水稻各生育阶段对气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8,(2):23-23
发展杂交水稻是提高我区水稻生产水平的一项新途径。为了大力发展杂交水稻,首先必须搞好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而在杂交制种工作中,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是制种工作的主攻方向。1976年全区各点制种经验证明,凡能花期相遇的,都是成功的,制种田亩产达90多斤;花期严重不遇者,亩产仅有几斤,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13.
分析杂交水稻生育期间的气候资源,目的在于使杂交水稻生产做到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气候的优势,夺取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李文林  陶丽芳  刘桂花 《气象》1999,25(9):56-57
水稻高产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气象条件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分析1998年云南省弥渡县两系粳型杂交稻“70优4号”高产栽培气象条件,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的具体标准,总结了栽培管理上的一些措施,供有关地区种植推广该品种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积温指标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南优和汕优系统的杂交水稻,其父本生育期比母本长达30—50天之久。在制种上为了达到父、母本同时开花,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必须在播种前预测父、母本的花期,以具体确定父、母本的播种差期。研究表明,用有效积温方法预报杂交水稻亲本花期一般比用叶龄法和生育期天数法较为可靠。但是,由于有效积温数值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是利用杂交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新途径,它具有省秧苗、省种子、省人工、省成本、产量高的优点。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正在迅速推广,应用于生产,将成为南方稻区农业生产上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杭州地区1975年开始在市农科所试种,1976年在  相似文献   

17.
籼型杂交水稻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条件是影响杂交水稻产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全国联合试验,研究了籼型杂交水稻生育期的时空变化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地区差异,计算了各地区的产量结构气候指数,为杂交稻的布局提供了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是水稻的一个新品种,产量高,质量好。但杂交水稻对气象条件要求得高,因此发展杂交水稻,气象服务是很重要的。一、摸索父母本开花相遇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推广杂交水稻,制种是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做了大量试验,取得了成功。这个地区开始制种时,由于经验不足,花期相遇难以掌握,产量很低。甚至造成制种失败,颗粒无收,影响了杂交水稻的迅速推广。为了解决制种花期不遇问题,他们对三系制种父母本开花习性进行观测。一九七五、七六年,他们已进行了一些观测,一九七七年杂交水稻开花期间,他们每天都有三个同志到田间,从早到晚十几个钟头,全神贯注地观察记录杂交水稻群体开花动态,一朵开花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省两系水稻的选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产量和品质上显出一定优势,正在由试验转向应用。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九五”期间要推广种植两系水稻100万公顷,因此,两系水稻种子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两系水稻是指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它具有在长日高温下不育和短日低温下可育的特性,因此可用其不育性进行制种,用其可育性进行繁种,从而达到一系两用的目的。两系水稻可分为光敏型、温敏型和光温互作三大类型,目前广东生产和科研中应用的主要为温敏型(临界温度一般为23℃)。因此,两系水稻的繁殖对气象条件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吴洪颜  张佩 《山东气象》2021,41(3):69-76
综合利用前人研究结果与江苏地区水稻生长所需的光、温、水特性,提出了江苏水稻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为适宜生长期、5—10月降水量、t≥10℃活动积温、日照时数;依据现有稻麦(油)两熟的耕作制度,确立了江苏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因子和分级阈值。基于1961—2019年江苏省及周边共85个站(市、区)的气象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水稻气候适宜性评估模型,并确定综合评估指数,利用ArcGIS的自然断点法,将江苏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种植适宜区进行区划。通过30a尺度下的年代际分析发现,由于适宜生长期延长和活动积温增加,使得四个品种特性的水稻适宜种植区域均有所调整,其中晚熟粳稻的种植范围北扩到淮河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