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4):51-51
黄河设计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利用GIS技术和数字制图技术相结合,利用渭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GIS表面分析技术,成功研制出渭河流域三维显示模型,经与数字制图结合,编制出以三维晕渲方式表示地貌的渭河流域水系图,直观清晰地表示了渭河流域地貌特征,水系与地貌的关系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3.
《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的设计和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编制的背景,着重阐述编图资料的使用,地图内容,技术路线的设计及地图成果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都江堰灌溉区域图》的设计与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英  李维庆 《四川测绘》2009,32(3):142-144
本文介绍了《都江堰灌溉区域图》的设计与编制,包括设计思路、制图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等。通过对该图制图工艺和关键技术的总结,同时也对地图制图新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五虎图》     
《今日国土》2009,(11):F0002-F0002
在中国,虎不仅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文化。虎是吉祥物,又是星宿神,被尊为“圣兽”,被人作为镇宅驱邪、逢凶化吉的灵物。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是我军出版的第一部综合性普通中国地理图集,整本图集全部采用计算机制作,本文就图集的主要内容及编辑设计特点,图集的制作方法以及计算机编制中的技术开发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应用Coreldraw编制《湖北省土地利用分区图》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滔 《三晋测绘》2001,(2):25-27
制作土地利用分区图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以《湖北省土地利用分区图》编制为例,详细介绍了应用Coreldraw编制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8.
魏源和《海国图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 《地图》2002,(1):40-41
《海国图志》是划时代的巨著,可以说,《海国图志》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始真正的观察整个世界了,它成为近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里程碑。魏源从而也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伟大先驱,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9.
初步分析了竖版《中国地势图》与竖版《世界地势图》的适配关系,介绍了竖版图与横版图各自的特点,并从国民教育性、中国版图的相似性、表示内容的异同性、地图比例尺的规整性、表现风格的统一协调性等方面,说明了两图对称使用能构成最佳适配效果,达到了地图作品的视觉美,对加强我国南海地区的主权宣示、进一步丰富地图科普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果清 《地图》2007,(5):106-107
黄河在历史上经常泛滥成灾,而明朝是治黄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而中国经济重心在南方,首都北京的粮食供应必须依靠"南粮北调"。最初,南粮北调采用海、陆并运的办法。但"海运多险,陆挽  相似文献   

11.
黄思红 《测绘通报》2002,(12):55-56
对全国1:50万土地利用图的设色及制印工艺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省领导工作用图》(模拟版和光盘版)是河北省测绘局利用现代计算机制图技术制作的专题系列地图。本文介绍《省领导工作用图》的主要内容,总结分析了该图的设计特点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其定位于直接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成为辅助决策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叙述了利用1:25万DLG、1:100万DLG数据库资料编制《小比例尺县界标准画法图》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国历史文献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闪光的亮点之一,它对中国后世乃至以东方文化为传统的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小说《三国演义》以及由其衍生的插图本、连环画、漫画、电视剧等,因品种多,数量大,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过,它们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艺作品,其中的许多人物和事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有的甚至纯属虚构,因此,绝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于三国历史。另一方面,完整而系统地介绍三国历史的读物却非常少,以图文对照方式介绍者更是少见。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传统文化也随之再次复兴,“三国热”更一度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成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了《图说三国》一书。  相似文献   

15.
16.
孙靖国 《地图》2014,(1):128-129
我们常常混淆“古地图”与“历史地图”这两个概念,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含义。简而言之,“古地图”是古代人绘制的地图;“历史地图”则是现代人绘制的表现历史时期地理状况的地图,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属于此类。这两类地图并非截然不同,也有交集。古人绘制的前代地图,相对于今天来说,属于古地图,但对于绘制者的时代而言,也可以划到历史地图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牛汝辰 《地图》2014,(4):24-39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2014年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随后,他运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例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1 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 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果清 《地图》2009,(4):130-130
《黄河图》原是清朝内阁大库旧藏文献,1909年由清廷拨交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初期名称)珍藏。1936年随文物南迁,转存南京故宫博物院,1947年后民国政府将其运往台湾,现存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测绘科学》2012,(2):13
正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徐德明局长作序,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张继贤院长作主编,由各西部测图工程参与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测绘大队领导作编委,历时两年时间完成的《西部测图工程纪实》一书(50余万字),于2012年1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全书约500页,并有20页彩色照片。该书定价98元。该书共分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