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猛 《湖南地质》2011,(11):33-33
日前,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06---2010年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首次对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以及换届考察实绩分析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机制,确保农村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机制工作持续推进,近日,胶南市国土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该局在检查工作中将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补充耕地情况检查、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并强化了对胶南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情况、相关部门履行共同责任情况的共同监管。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09,(6):5-5
5月25日至29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对我省2008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重点抽查了杭州市余杭区、萧山区和湖州市吴兴区、南浔区、长兴县。检查组先后听取了省、市、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汇报,查阅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书签订情况、考核制度落实情况、耕地占补平衡情况、计划管理执行情况、土地变更调查情况、执法检查情况等相关档案、图件和台账,随机抽查了6个补划基本农田、补充耕地项目现场。  相似文献   

4.
彭小云 《湖南地质》2011,(11):32-32
9月26日,国务院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组在长沙听取了湖南省耕地保护工作汇报。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这次考核是首次对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查评价。  相似文献   

5.
世华 《山东地质》2010,(6):66-66
近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联合检查组来东营市检查2009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垦利县作为本次检查的主要代表迎接了检查组的检查。检查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专题片和实地踏勘,对垦利县严格按照年度耕地保护责任书及考核实施办法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确保2009年度全县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落实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2011,(10):13-14
9月24日-27日,以国家统计局张为民副局长为组长,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等五部门11位同志组成的考核组对我省2006—2010年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省政府副秘书长陈龙、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省保护耕地和造地改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宁波市、绍兴市政府等领导参加汇报会及有关活动。  相似文献   

7.
高连新 《山东地质》2009,(12):50-50
2009年以来,无棣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加强耕地保护力度,多措并举大力促进耕地动态平衡。一是构筑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将耕地保护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将全年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办法,把耕地保护列为考核乡镇政府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耕地保护责任制的探索与完善 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我省自1995年9月开始实行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据当时统计部门提供的全省2480万亩耕地,分解落实到11个市,并与各市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1998年我省又与11个设区市及所辖的县(市、区)、乡(镇)分别重新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按规划目标及时落实了耕地保护任务,从而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保护耕地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建设占用耕地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保护率等指标列入了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的责任。2006年,我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国办发[2005]52号)、中组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浙政办发[2006]32号),进一步加强了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的实施管理,从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9.
9月21日至25日,国务院考核组,历时5天时间,对辽宁省2006-201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考核。通过听取省、市、县(区)、乡、村各级政府和组织工作情况汇报、查看相关资料、多方询问、深入田间地头和新城区建设现场查看等形式,对辽宁省的耕地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考核,并对辽宁省5年来的耕地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10.
王宗龙 《山东地质》2010,(11):36-36
垦利县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保护机制,念好“严”、“实”、“准”三字经,确保了全县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2010年,在全面完成东营市政府对垦利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的同时,作为东营市的主要代表迎接了国家三部委对东营市2009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检查,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09,(6):4-4
5月25日至29日,国土资源部结合对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抽查工作,对我省2008年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和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组重点抽查了余杭区、萧山区、吴兴区、长兴县的7个扩大内需项目现场、1个复垦项目现场、1个补划基本农田现场。  相似文献   

12.
颜青 《湖南地质》2008,(6):80-80
一、建立严格问责的耕地保护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围绕耕地保护目标,完善耕地保护指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乡镇政府丰要负责人对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负总责的规定,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考核。细化耕地保护责任,继续实行从市到乡、从乡到村、到组到农户五级签状,签订新一轮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  相似文献   

13.
《山东地质》2009,(6):I0002-I0002
5月24日-27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三部局联合检查组一行8人,由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巡视员张新宝带队来山东省就2008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卫片执法检查情况和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工作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要求,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一年来,莒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狠抓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12,(2):19-19
甘肃省政府近日向14个市(州)、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下发《关于构建土地管理责任机制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构建土地管理责任机制抓紧抓好,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度。《通知》明确要完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切实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相似文献   

16.
2月26日,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全市耕地保护工作会议,部署四项举措加强全市耕地保护工作。一是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在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落实年度任务的同时,开展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示范县区”活动,建立政府全面负责、部门联动监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二是部署实施万亩造地保障工程。开展以低丘缓坡开发、农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为重点的造地工程,  相似文献   

17.
热词     
耕保抽查 5月31日,2009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抽查工作汇报会在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听取了汇报。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人员组成的15个检查组,分别汇报了赴29个省(区、市)的检查工作情况。鹿心社表示,这次检查工作深入扎实,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省内     
《湖南地质》2012,(6):13-13
70多名市长在长研讨耕地保护 5月30日上午,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土资源部主办,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承办的“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改进征地工作”县市长专题研究班在长沙开班。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就国土资源工作所作的重要讲话,分析研究耕地保护和征地工作的形势,就深入落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改进征地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质》2012,(6):1-1
5月22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真正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在耕地保护问题上的又一次重大探索和实践,我们为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而喝彩。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质》2008,(6):34-34
6月6日,全省耕地保护工作推进会在金坛召开,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与各市国土资源局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确保6606万亩基本农田不减少。江苏省现有耕地7100多万亩。为了确保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到实处,江苏省出台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及要求,上下级政府之间、上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层层签订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状。目前,全省各级共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852万份,聘请基本农田管护人员15880人,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