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广西地质》2011,(7):60-60
为充分调动各区、镇、村和基层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保护农田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完成年度补充耕地任务,有效落实基本农田有偿保护制度,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出台了《厦门市土地开发整理奖励办法》和《厦门市基本农田管护费使用管理办法》,两项政策在福建省均属首创,这将促使厦门市耕地保护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正是因为有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才使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得以完善,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所必需的耕地数量得到了切实保护。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和自身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前期准备工作、外业工作阶段、内业工作阶段及成果的验收与报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韩良 《青海地质》2001,10(1):58-62
介绍青海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同时根据青海省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平度市辖2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791个行政村,总人口134万人,土地总面积3176.13km^2,其中耕地18.39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14hm^2。近年来,平度市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山东省、青岛市《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方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住建部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将核查所有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中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基本情况和保护情况,公布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名单,到2020年末,全面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本农田承担着我国粮食生产任务,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20多年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新任务,基本农田保护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现就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过于强调数量、审批过于集中及基本农田保护实施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基本农田保护积极不高等问题进行探讨,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土地环境质量调查评价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控,是进一步深化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举措。结合2004年上海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开展2009年全市基本农田本底调查工作基础上,深入分析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现状、变化特征,提出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一级监测区、二级监测区和三级监测区,分别建立一级监测点、二级监测点和三级监测点的布点方法,确定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监测指标,提出基本农田环境质量控制措施,为基本农田环境质量保护以及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长虹 《山东地质》2010,(10):68-70
市级基本农田上图是以县级调查区域为单位,依据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划定及补划、调整的相关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落实到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计算统计县级基本农田面积,并逐级汇总出市级基本农田面积。该文针对菏泽市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工作保证措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主要上图成果及分析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6月15日,新邵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暨历史遗留灾毁土地调查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0.
《建德市大同镇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经过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审查后。已获得省厅批复。大同镇成为建德市继航头镇后,建设的又一基本农田示范区。土地二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同镇耕地总面积为56521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372亩,保护率为92.66%。到2008年底为止,大同镇已投入资金2916.64多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1个。已建成标准农田17849亩。根据《建德市大同镇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方案,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11,(10):28-28
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规范》明确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即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则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嵊州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落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12月,嵊州市国土资源局被授予“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受到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的通报表扬。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确保本行政区耕地总量不减少”。1998年12月24日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规定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相似文献   

14.
《辽宁地质》2011,(10):42-42
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须达到哪些标准?建设过程中公众如何参与?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山东省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构成状况,对1997--2005年全省及各市的基本农田面积变化情况进行对比,指出基本农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实现基本农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数量、质量和环境全面管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用养结合、保持地力、提高产出水平;划定整备区、储备待补资源;区别对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浙江地质》2009,(3):31-31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转发了由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关于防止耕地抛荒的意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对承包经营基本农田(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耕地);抛荒农户不得享受各种种粮补贴。福建省要求各地制定抛荒耕地复种计划,实行分类指导:对弃农经商和外出务工无力耕种的,乡镇政府要督促发包方组织其他农户代耕;  相似文献   

17.
常德市土地总面积181.9万公顷,耕地保有量面积701万亩,划定基本农田面积61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7.02%,人均耕地面积1.17亩。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常德市2001年至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常德市将有人口80~100万、城区面积1万公顷。2007年,市本级报批建设用地148宗688.7公顷(不含占省计划的102.4公顷),超计划208公顷,其中农用地474公顷(不含占省计划的78.2公顷),超计划119公顷,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为进一步搞好新型城市化建设,特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地球化学指标与土地环境指标应用于基本农田土地质量评价的思路与流程,通过基本农田概念与功能、基本农田划定的需求、土地质量指标与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关联性等分析,提出充实基本农田数据库、农产品安全指标与品质指标、土壤肥力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应用于基本农田划分及后备基本农田选区评价的方法、思路与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各项成果指标及图件应纳入到基本农田图、表、册中,土地质量环境指标评价中对超过土壤污染管制值的土壤实行一票否决,调出基本农田;对满足无公害产地要求的富硒集中连片区等,应直接纳入基本农田中;对其他指标可根据不同的功能区要求,纳入到综合评价中。永久基本农田评价需进一步吸收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成果资料,从影响耕地的物理、化学、生态、地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现土地资源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9.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以来,杭州市农业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立足保护、突出建设、保持领先、创新利用”的思路,在保护耕地资源、维护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惠民利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性、领先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适合杭州实际的基本农田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20.
李千火 《浙江地质》2011,(11):15-17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进行了第31次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几项工作,明确指出要“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