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总结了研究区的沉积-构造演化阶段。研究表明:东部坳陷断裂发育,F1、F2断层为最重要的控制性断层,其次为F9、F10、F11、F8断层,同时在研究区识别出了伸展、挤压、扭动、反转等构造样式;结合构造研究与沉积发育史,将东部坳陷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侏罗世初始断陷期、晚侏罗世断陷扩展期、早白垩世断拗期、早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构造反转期、渐新世强烈断陷期、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构造反转期、中新世-第四纪区域沉降期。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参考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东部坳陷的成因机制:中侏罗世,研究区的初始断陷与块体逃逸的伸展作用有关;晚侏罗世,板块俯冲导致地壳减薄,东部坳陷持续断陷;早白垩世,由于伊泽奈崎板块运动行为变化使郯庐断裂左行走滑,在区域左旋并伴随热沉降的同时研究区发生断拗;晚白垩世,板块正向俯冲导致东部坳陷挤压反转并持续至始新世;渐新世,因太平洋板块转向、俯冲带后撤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郯庐断裂带右旋,研究区在右旋张扭背景中强烈断陷;渐新世末,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速率、印度-欧亚板块远程效应的增强及俯冲带抑制作用,研究区再次发生构造反转;中新世-第四纪,东部坳陷因岩石圈热衰减发生区域沉降。  相似文献   

2.
以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总结了研究区的沉积-构造演化阶段。研究表明:东部坳陷断裂发育,F1、F2断层为最重要的控制性断层,其次为F9、F10、F11、F8断层,同时在研究区识别出了伸展、挤压、扭动、反转等构造样式;结合构造研究与沉积发育史,将东部坳陷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侏罗世初始断陷期、晚侏罗世断陷扩展期、早白垩世断拗期、早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构造反转期、渐新世强烈断陷期、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构造反转期、中新世-第四纪区域沉降期。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参考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东部坳陷的成因机制:中侏罗世,研究区的初始断陷与块体逃逸的伸展作用有关;晚侏罗世,板块俯冲导致地壳减薄,东部坳陷持续断陷;早白垩世,由于伊泽奈崎板块运动行为变化使郯庐断裂左行走滑,在区域左旋并伴随热沉降的同时研究区发生断拗;晚白垩世,板块正向俯冲导致东部坳陷挤压反转并持续至始新世;渐新世,因太平洋板块转向、俯冲带后撤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郯庐断裂带右旋,研究区在右旋张扭背景中强烈断陷;渐新世末,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速率、印度-欧亚板块远程效应的增强及俯冲带抑制作用,研究区再次发生构造反转;中新世-第四纪,东部坳陷因岩石圈热衰减发生区域沉降。  相似文献   

3.
从邻区盆地演化特征和区域地质条件入手,以盆地西部坳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相邻地区对比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台西盆地西部坳陷构造演化和地层展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西部坳陷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中、新生界共发育3套烃源岩,存在4套储盖组合;构造演化主要控制着烃源岩的发育和储盖组合的形成;西部坳陷由2个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组成,西部缓坡带是不同类型圈闭的集中发育区,为油气运移、聚集及成藏的有利场所,勘探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北纬60°以北的环北极区在全球显生宙超大陆的形成以及后来的裂解事件等过程中,其大地构造演化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①古生代块体之间的碰撞与拼贴;②泛古陆解体,裂谷作用和洋底旋转拉张;③新生代地壳重新调整。除此之外,从泛古陆解体以来持续的裂谷作用一直延续至现代还在作用。与此同时,不同构造阶段还导致环北极区发育众多不同类型和特征的沉积盆地以及相应的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5.
利用海上钻井、地震等资料,重新认识南海珠江口盆地文昌B凹陷控凹边界南断裂构造变形史及动力学机制,探讨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表明,渐新世—中新世,南断裂具有斜向伸展性质,在倾向剖面,断裂带发育挤压褶皱和破碎主位移带的构造样式;在走向剖面,相关地层呈"厚薄相间"分布。平面上,发育雁列式背斜与洼地共生、"马尾状"断裂体系和右阶斜列阶步断裂体系。斜向伸展动力学机制受控于区域伸展构造应力场与先存南断裂走向。南断裂渐新世—中新世斜向伸展变形,控制和影响了油气成藏要素、流体相态。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反转构造的成藏特征,系统总结了反转构造的类型特征、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并对桑托斯盆地的勘探实例开展了分析。研究表明,正反转构造是一种重要的含油气圈闭,其发育演化与所受的挤压应力强度相关,在轻微、中等反转阶段,主要发育挠曲褶皱反转构造,在强烈和全部反转阶段,主要表现为断层强烈逆冲反转,发育断层相关型构造;反转构造是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热体制变化和区域构造体制变化是2种主要的构造反转动力机制。正反转构造具有近源供烃,断裂-裂缝等运移通道发育以及圈闭可靠、规模大等特征,油气“生-汇-聚”时空匹配关系良好,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7.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编制了构造发育剖面,恢复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桩海地区在三叠纪一中侏罗世由于印支运动的强烈挤压作用而抬升剥蚀;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时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强烈的伸展作用,发育了大量的断裂和接受了巨厚的沉积地层;在晚白垩世,由于郯庐断裂的左行走滑作用,桩海地区抬升并遭受剥实;在古近纪,受区域构造伸展作用,桩海地区发育成为断陷盆地。古近纪末,发生右行走滑运动和构造抬升。新近纪以来该区表现为稳定的坳陷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8.
应用热释光技术对南海东部海域(13.00°~22.00°N、117.00°~119°30′E)4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测量,结合气烃组合指标C1/(C2+C3)及甲烷碳同位素判别地表气烃的成因类型,并有效指示了海底深部油气藏散失引起的放射性异常,研究还发现热释光在不同沉积粒径中的测试剂量不同,结果为黏土质粉砂大于砂质粉砂;热释光也与部分化学元素含量有关,与稀土金属Nb、金属元素Zr呈显著正相关,与微量元素S、Ba呈负相关;天然热释光还与不同区块的沉积物酸解气烃甲烷、丙烷、异丁烷呈强烈正相关。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的热释光和气烃的异常值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
剥蚀厚度恢复法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孔店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勘探程度较低的复杂断陷盆地,利用常规剥蚀厚度恢复方法无法准确恢复其剥蚀厚度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构造演化研究的剥蚀厚度恢复方法,即从剥蚀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剥蚀的成因机制,利用构造演化研究的平衡剖面,用地震资料界定剥蚀范围和求取剥蚀厚度,再根据已确定剥蚀区域的实际钻井资料情况,采用沉积速率法、波动分析法等进行井震结合的剥蚀厚度恢复。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孔店组为例,对孔一段(Ek1)和孔二段(Ek2)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孔一段(Ek1)受剥蚀作用较强,在区域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剥蚀厚度较大,而孔二段(Ek2)受剥蚀作用较弱,剥蚀厚度较薄。该方法比传统的单一方法更加精确可靠,对恢复复杂断陷盆地剥蚀厚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多道反射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为基础,采用合成地震记录和地震属性分析的方法,开展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系地层沉积及油气地质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地层在坳陷内保存较完整,厚度较稳定,斜坡部位变形微弱,连续性好,坳陷沉积中心变形强烈,小断层发育、密集,连续性较差,各层组厚度变化不大,可在全坳陷追踪对比。泰州组为良好的烃源岩,赤山组下部和浦口组为良好的储集层,泰州组和赤山组上部构成区域性盖层。白垩系内部及上、下地层之间形成了多类型的油气生-储-盖组合关系。断裂构造发育的凹陷深部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采用三维地震资料进一步开展本项研究工作对南黄海前新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迁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南海北部比较有代表性的珠江口、琼东南和中建南3个盆地作为研究区,对所获取的剖面进行了地震解释工作,运用地震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法对我国南海北部新生代演化史开展研究,探讨了南海北部陆缘各区域构造演化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活动在时序上存在着迁移的特征,体现出自北向南"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中建南盆地"构造事件逐渐变晚的趋势。因此,南海北部陆缘破裂从北部开始,以"撕裂"的方式逐渐向南推进,同时排除了红河断裂的叠加影响,南海北部自北向南断陷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在其后的演化中,构造沉降与物质充填中心的迁移以一种更加复杂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
选取横跨西湖凹陷的11条典型地震剖面,应用平衡剖面分析技术,计算了西湖凹陷新生代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伸缩率。分析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三四段沉积前处于伸展状态,平湖组三四段至中新统玉泉组沉积时期处于压缩状态,中新统柳浪组沉积至今整体区域沉降。从演化阶段看,始新世中期以前西湖凹陷处于拉张期,始新世中期开始进入挤压期,期间玉泉运动(T30)、花港运动(T20)和龙井运动(T12)3次挤压的强度不断增大。结合凹陷沉积充填结构的分析,西湖凹陷新生代经历了古新世和早中始新世断陷、晚始新世和渐新世坳陷、早中中新世反转和晚中新世至今整体沉降的4个演化阶段。从空间演化上看,不同演化阶段南部和北部伸缩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造成西湖凹陷构造南北分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东海的形成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地区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处于晚三叠世以来古亚洲大陆形成、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及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远程效应共同作用下。东海的海洋沉积环境是在上新世以来持续的构造沉降、弧后裂谷作用及全球海平面上升作用下形成的。东海地质构造的剖析及其形成演化的研究,对于理解亚洲地形现代地形格局的形成及大江大河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构造动力学理论和原理,分析了南海南部自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演化。认为南海南部总体上处于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中,其构造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众多沉积盆地及其主要构造主要形成于2—3阶段(渐新世-中新世)。  相似文献   

15.
东海北部及相邻地区的构造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察及物探资料的处理解释、综合分析,将东海北部以江绍断裂带为界,分出以北的扬子准地台区与以南的加里东褶皱带;另以丽水—海丰断裂及沿海40m等深线断裂为界,划分出地质特征与两侧有异的海陆衔接带,其东侧又可划分出海礁凸起和西湖凹陷二亚区。充分表现出东西分带与南北分块之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I2VIS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过程。数值模型的构建主要基于研究区域内现有的地震剖面、测井、层析成像等资料获得的中生代地层结构特征。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已知的岩浆侵入特征和断裂组合规律,定量分析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各阶段盆地演化的岩浆断裂及沉积特征,并探讨了影响盆地构造特征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认识:(1)通过改变模型的边界条件发现,层状含水地幔在拉伸环境下,会对地壳结构造成破坏,中生代东海陆架盆地区域性伸展不是盆地演化过程的唯一主控因素。(2)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的成盆过程及属性与中生代时期上地幔物质流动有着密切关系。(3)中生代的地幔物质流动导致的大规模岩浆事件很可能作用于闽江凹陷之下,由此导致了闽江凹陷的进一步抬升,形成现今的斜坡带,而基隆凹陷进一步沉降,形成凹陷的沉积中心。基于以上结论,认为区域性伸展和上地幔物质流动导致的岩浆上涌两大因素共同控制下,影响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的演化。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构造演化和盆地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和周边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盆地的基底岩性特征、结构特征。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除元古界片麻岩外,还分布有一定范围的中生界及古生界。基底构造特征是纵向上多层次,横向上不均一,南北有别,东西分带。构造演化上经历了张、合、压、扭等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夹持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是发育在前中生代基础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其构造演化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联合影响,经历了印支末期基隆运动、燕山期渔山和雁荡运动的叠加改造。结合浙闽隆起带中生代火成岩事件、盆地构造变形、沉积学的一些证据,通过海陆对比研究,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早-中三叠世可能为面向古太平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晚三叠世-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已对中国大陆有较强的俯冲作用,东海陆架盆地及南部原型盆地为活动大陆边缘弧前盆地;白垩纪受控于滨海断裂表现为活动大陆边缘走滑拉分盆地;古新世-始新世火山岛弧向东移动,东海陆架变为弧后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横跨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各凹陷的典型地震剖面构造解释,系统总结了西部坳陷带的结构和构造样式特征。采用平衡剖面技术和伸缩率计算方法,恢复了西部坳陷带各时期的地质演化剖面,分析了西部坳陷带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伸缩率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西部坳陷带经历了古新世末的瓯江运动和渐新世末的花港运动,相应地分别在古新统明月峰组(E1m)和始新统温州组(E2w)沉积之后,西部坳陷带处于明显的收缩阶段,伴随发育T80和T20不整合界面。同时,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探讨了西部坳陷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伸缩率的时空变化及构造演化过程,是对"中、新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汇聚速率和方向的改变"等区域应力场特征的局部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