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平利闹阳坪位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区内构造断裂发育,萤石矿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闹阳坪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初步认为其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光泽县测家山-罗家坑一带萤石矿位于闽西北萤石成矿带内的光泽司前-李坊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内,分布有罗家坑、测家山萤石矿,以及富家坪、早洲、测家山南萤石矿点和早洲东萤石矿(化)点;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背景,分析萤石矿的矿区、矿体地质特征,结合研究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成果,认为区内萤石矿为沿断裂充填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萤石矿主要分布于晚侏罗世花岗岩内的北东、北北东向,次为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中。该区具有很好的形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条件,具有形成中大型萤石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焦森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43-67z1145
正研究区位于福建省邵武市大坪—张厝一带,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萤石矿化强烈,物化探异常明显,萤石矿床(点)众多。综合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区内萤石矿找矿潜力大,新发现的张厝、新坪萤石矿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达到中大型萤石矿床规模。1 区域地质  相似文献   

4.
马红义 《地质与勘探》2023,59(3):557-569
合峪萤石矿矿集区是河南省萤石矿田相对最集中的地段。近年来,多个地勘单位对周边十多个萤石矿权在进行勘查,共提交CaF2矿物量1000万吨以上。本文从该区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岩性特征、成矿构造特征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不同方向的构造对萤石矿体的控矿作用。研究认为NW向断裂为区域的主要控矿构造及容矿构造,占区域萤石矿资源量的80%,其次是NE向断裂在马丢矿区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萤石矿床,并对萤石矿体沿走向、倾向的赋存特征、矿石质量特征进行论述,指出断裂构造破碎带和合峪花岗岩基的出露区及其内外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硅化、绢英岩化和玉髓化等蚀变特征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对比鱼池岭钼矿床的矿床特征,初步总结了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为在该区开展萤石矿找矿指明靶区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闽西北地区属于武夷山成矿带北部,萤石矿产资源丰富.断裂构造与燕山期岩浆活动为主要控矿因素,萤石矿床(点)矿体均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萤石矿成矿作用分析,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6.
学川萤石矿床为中型规模萤石矿床,位于浙江临安西部,学川-武村背斜的北西翼。矿区共有5条矿体,受断裂控制基本呈北西、北西西或近东西向脉状产出,以萤石-石英型和条带状矿石为主,品位较高,属燕山晚期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矿体特征等的基础上,对学川萤石矿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花岗岩岩株顶面凸起与成矿前北东向断裂汇合部位、近矿围岩蚀变、硅化带、开采巷道两端和深部五个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傅树超  苏江湖 《福建地质》1997,16(4):170-175
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三分队在元坑幅及埔上幅1:5万区调中分别发现了将乐常口大型萤石矿和顺昌南舟萤石矿。两个矿床均位于常口-南舟北东向断裂带中,受其次级张性断裂直接控制,矿床成因类似。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林西萤石矿床石英E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林西地区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晚古生代-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和酸性侵入岩体中,矿体主要受南北向和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萤石矿床中共生有大量同期形成的石英(脉),运用石英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对萤石矿床中8件与萤石共生的石英进行年代学研究,来探讨林西萤石矿床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林西萤石矿床中的石英ESR年龄范围为126.6~157.3 Ma,平均年龄为137 Ma,表明研究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与全球其他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对比,并结合本区萤石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林西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板内构造体制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9.
矿区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之北部Cu-Pb-Zn-Ag-萤石成矿亚带,成矿条件优越。该文通过地质测量、槽探工程和钻探工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结合已有的坑道工程,总结矿体的空间分布、赋存状态及控矿因素,开展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工作;通过对成矿地质体及成矿构造的综合研究,判断成矿时代,探讨成矿机理。研究表明:该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印支晚期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NE向主断裂及次生的压扭性断裂是矿区的主要导矿、贮矿构造。运用研究成果探明该萤石矿床资源储量达中型规模,扩大了萤石矿床的资源前景,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萤石矿预测评价模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萤石矿资源较丰富,探明资源量居世界前列。我国的萤石矿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大中型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物质来源、成因、区域成矿规律和少数省级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划、区域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展开。为摸清萤石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亟需开展系统的、全国性的萤石矿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价。依据中国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数据和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萤石矿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在各省区建立的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基础上,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突出总结萤石矿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归纳、汇总、提出了热液充填型和沉积改造型萤石矿矿床预测评价模型;以各省区圈定的最小预测区、归并的2级预测区和估算的资源量为基础,依据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归并、圈定了198个3级预测区,汇总估算了全国萤石矿预测资源量,提出了中国萤石矿预测远景区。中国萤石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预测资源量(CaF2)约9.5亿t,其中单一萤石矿预测资源量约4.3亿t,以热液充填型预测资源量为主。预测远景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四子王旗、冀北-辽西、豫南、皖南-浙西、浙中、闽北-粤东等地区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是萤石矿预测资源量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福建邵武地区萤石矿属热液充填型, 萤石矿赋存于NE向、近SN向断裂破碎带中。目前萤石矿找矿工作逐渐向隐伏矿和深部矿转移, 本文通过该区张厝萤石矿预测区物化探综合信息方法找矿实例, 探讨隐伏-隐半伏萤石矿物化探综合预测方法组合。结果表明: 区域化探、高精度磁测、视电阻率联合剖面和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等物化探技术方法组合对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勘查评价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辽宁义县萤石矿床成矿与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义县地区的岩浆期后充填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的成矿质量与构造的型式和性质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证实,构造性质控制着形成萤石矿床的规模和质量。构造既是成矿热液运移通道,更重要的是提供有效的成矿贮矿空间。背斜构造成矿最好,成群出现近于平行的压扭性断裂构造破碎带次之,这两种性质的构造均能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萤石矿床。而张性(张扭性)构造破碎带中只能见到规模较小的萤石矿化。  相似文献   

13.
闽西北地区萤石矿成矿地质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西北地区萤石矿几乎均分布在闽西北隆起带的次一级浦城-洋源隆起和邵武-建宁拗陷带上,带内发育的北东—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通过燕山早期花岗岩的部位,是矿床的集中分布区域,控矿断裂中破碎带发育且蚀变(硅化)强烈地段是最有利的成矿地段,该地段应成为今后找矿重点。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敖包吐萤石矿床是内蒙古北部苏莫查干地区单一萤石矿集区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产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文章通过分析该矿床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揭示出萤石的成矿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即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可能为萤石的形成提供了部分Ca来源,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海水基本类似,具有Ce负异常;成矿作用后期主要表现为充填作用,形成颗粒粗大的萤石,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并随着萤石的沉淀析出,稀土元素总量逐渐下降,反映出成矿流体经历了较长期的演化过程。各地层单元、花岗岩体和萤石矿石的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源混合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可能是萤石中F的主要来源,而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则可能提供了Ca。另外,Pb、Nd同位素的极大不均一性,有可能是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对艾力格庙群放射性组分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萤石成矿作用与钾玄岩的时空关系暗示了萤石的成矿过程可能是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下地壳的置换地质事件的结果。在构造转型的过程中,燕山中期富碱的酸性花岗岩浆的活动分异出富含F的成矿流体,与幔源流体混合,沿区域重新活化的深大断裂和大石寨组的层间破碎带上升,交代其间的灰岩透镜体,从而形成敖包吐中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5.
南坑萤石矿床萤石包裹体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坑萤石包裹体研究发现,成矿热液温度、压力、盐度低;成分以F~-,Ca~(2+)为主;CO_2/H_2O比值小;fo_2低;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当地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特征相同,表明南坑产于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的萤石矿床,成矿热液与物质来源都与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没有发生直接联系,属于与大气降水活动密切相关的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6.
辽宁是国内萤石重要产地之一,分布着阜新哈尔套-义县地藏寺、辽阳隆昌—金州杏树屯两个萤石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中小型矿床和矿(化)点60余处。通过对辽宁萤石成矿特征和地层、侵入岩、构造等控矿条件与成矿关系的分析,认为萤石成矿类型为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围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萤石成矿时期为燕山期、印支期和华力西期,且以燕山期为主;萤石矿体多赋存在花岗岩岩体内部断裂带或与围岩外接触带的断裂带位置。依据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结合构造、岩石与围岩、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圈定出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隆坪萤石矿床是赣南已探明的大型单一萤石矿床,矿体产于永丰复式岩体外接触带北东向硅化破碎带中。文章首次 采用Sm-Nd等时线法对隆坪萤石矿进行测年和稀土元素分析,并对永丰复式岩体中黑云母矿物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测试;获 得了隆坪萤石矿的成矿年龄为158±3 Ma,与永丰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基本一致,表明该矿床萤石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岩浆 活动关系密切。隆坪萤石矿中萤石轻稀土元素略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具微弱Ce正异常(δCe=1.08~1.11,平均1.09) 和 微弱Eu负异常(δEu=0.91~0.98,平均0.95),指示了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经历了相对较高的温度。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 果证实永丰复式岩体形成于相对高温、低压和高氧逸度的环境,岩浆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分异晚阶 段岩浆期后热液富含F等挥发分。隆坪萤石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18.
隆坪萤石矿床是赣南已探明的大型单一萤石矿床,矿体产于永丰复式岩体外接触带北东向硅化破碎带中。文章首次 采用Sm-Nd等时线法对隆坪萤石矿进行测年和稀土元素分析,并对永丰复式岩体中黑云母矿物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测试;获 得了隆坪萤石矿的成矿年龄为158±3 Ma,与永丰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基本一致,表明该矿床萤石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岩浆 活动关系密切。隆坪萤石矿中萤石轻稀土元素略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具微弱Ce正异常(δCe=1.08~1.11,平均1.09) 和 微弱Eu负异常(δEu=0.91~0.98,平均0.95),指示了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经历了相对较高的温度。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 果证实永丰复式岩体形成于相对高温、低压和高氧逸度的环境,岩浆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分异晚阶 段岩浆期后热液富含F等挥发分。隆坪萤石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19.
浙江八面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八面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可分为三大类型:Ⅰ气液包裹体,Ⅱ气体包裹体,Ⅲ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矿床成矿温度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120~240°C之间。细粒条带状萤石矿石包裹体温度变化在115~250℃之间;巨晶块状萤石矿石和石英脉型萤石矿石包裹体温度集中在135~170℃之间。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以低盐度成矿流体为主。成矿过程中起作用的成矿流体为KCl-H2O体系和CO2-CaF2-H2O体系,成矿溶液的离子类型属K+-Ca2+-HCO--F-型,KCl-H2O体系反映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结果,而CO2-CaF2-H2O体系可能反映了寒武纪矿源层成矿体系。通过包裹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层间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