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他组织的配合下,于1971年实施的一项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制定这一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并为合理利用与保护生物圈资源,改善人与环境的全球关系提供理论基础。预测目前的活动对于将来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鼎湖山生态旅游特质、潜力及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握权  黄忠良 《热带地理》2004,24(3):280-283,288
运用问卷调查、样地监测等方法,开展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和潜力的分析研究,并进行了旅游承载力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的游客素质较高,年轻人所占比例大,感觉拥挤度低,发展潜力较大,但也存在着回头客比例较低、停留时间较短等问题,生物多样性也有受破坏的倾向.鼎湖山的生态旅游承载力瓶颈为资源空间承载力,日最大承载量为3 000人.鼎湖山开展生态旅游的努力方向,在于制订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改善旅游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旅游活动对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光明  黄忠良 《地理研究》2010,29(6):1005-1016
以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为例,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阴生种比例、伴人植物比例和旅游影响系数等指标,对旅游活动与植被环境的关系和景区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1)旅游影响系数与植被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之间、植被环境质量各项评价指标之间、旅游影响系数内部各因子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敏感水平值越大,群落景观重要值、阴生种比例值越小,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伴人植物比例、旅游影响系数值越大;旅游影响系数越大,敏感水平、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伴人植物比例越大,群落景观重要值、阴生种比例越小;旅游影响系数与其各影响因子均呈正相关,即旅游影响系数越大,枯枝落叶层越薄、草本层盖度越小、幼苗量越小、折枝数量越多、垃圾量越大。研究结果与鼎湖山旅游发展的实践基本相符,客观上揭示了旅游活动对植被影响的规律和特点;(2)根据旅游影响系数分级标准,鼎湖山景区质量管理水平总体可定为中上水平,但个别地段存在环境隐患,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5.
6.
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生物圈保护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面积约2.6万公顷的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的综合考察,运用流域和生物圈保护区有关概念与方法,探讨了在该地区建立小流域生物圈保护区的可行性。以小流域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地理景观的分室对策和开发与保护上的协调对策,对该保护区进行了初步规划。目标是对热带山地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开发、科研、科普和生态环境监测等的多功能科学管理,使该区的经济与自然资源能协调发展,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有近60年的历史,并成为我国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网络。如何对已建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快速演变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之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其认定的保护区开展评估已有多年,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此知之甚少。以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以盐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十年评估为案例,介绍了该组织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方式与过程、特点,提出了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今后如何开展保护成效评估的3点启示:1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必需转型到重建设和保护成效的新阶段;2对保护对象的科学研究和长期监测是提高保护成效的重要基础;3要特别重视滨海湿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李建新 《干旱区地理》2000,23(3):284-286
介绍了苏考吾教授以及他在北京和新疆访问考察与报告的主要科学内容、选择性诺贝尔奖、德国景观生态学发展简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和新疆现状。  相似文献   

9.
王献溥 《自然资源》1996,1(3):36-42
海南已建保护区78处,总面积266×10^4hm^2其中陆地68个,面积14×10^4hm^2,占全省陆地面积4.28%。可以说,对保护区已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保护区网也已形成,这是一个很也不起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仍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亟极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苏考吾教授以及他在北京和新疆访问考察与报告的主要科学内容、选择性诺贝尔奖、德国景观生态学发展简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和新疆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12年,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国土面积14.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资源迎合了生态旅游需求,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为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论文集中在这些旅游活动,通过中国知网,对2000~2012年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经整理获得相关文献1 673篇,其中核心期刊414篇.在此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理论、开发、管理、环境问题、社区参与及国外经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就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概括出4点成就并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九寨沟国内游客特征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九寨沟国内游客在地域来源、收入、职业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及基本原因.并根据其客源目标市场特点及不利因素,分别从客源市场及其结构、旅游地形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分析各成土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划分了保护区的土壤类型,借助ARC/INFO软件,编绘了1∶5万土壤分布图,应用山地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有关原理和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壤的发育和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发育有黄棕壤等7个土类,暗黄棕壤等9个亚类;(2)土壤发育主要表现为土壤类型之间的垂直演替和在同一土类的分布地域内,不同发育阶段的土壤同时并存;(3)土壤的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垂直带分异和地域性组合2个序列。山地地形是引起土壤发育及土壤类型产生空间分异的根本原因;(4)从数量结构来看,优势土壤类型为棕壤,林线以下至海拔3 300 m范围内的亚高山草甸土和暗棕壤的破碎化程度高,交错分布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保护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朱颜明  王宁 《山地学报》1999,17(4):353-35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属世界自然保留地之一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它以其自然资源绚丽,生物种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享誉全世界。曾以独特的“天然”“原始”状态,成为环境背景研究监测的理想场所,旅游资源开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保护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区内开展旅游必须遵循适度开必,合理保护的原则,强调生态旅游,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应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进行有效环境综  相似文献   

15.
地学数据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军  周成虎 《地理科学》1999,19(2):158-162
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地学数据的使用大为扩展,但关于地学数据的一些基本认识,如地学数据概念,地学数据的基本特征等并没有达成共识,在分析地学数据概念和来源的基础上,对地学数据的基本特征,如多尺度特征,分布式特征,空间拓扑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人口职业结构变化及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江 《热带地理》1999,19(1):23-2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职业结构变化显著,为揭示广东人口职业结构变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利用第三次和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1995年广东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采用新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广东省人口职业结构发展变化特征及现阶段的区域差异,分析了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指出它们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然后,对广东人口职业结构进行了区域类型划分,把广东21个地级市共划分为四类地区。最后,提出了优化广东人口职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线性趋势、累积距平、M-K突变检验和小波变换方法,统计昆明太华山近66年气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归纳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太华山近66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99~2004年之间发生了突变。年平均气温显著偏冷的年份集中在1980年前,显著偏暖的年份集中在2010年后。分析出年平均气温有16年左右的周期,还有7~8年和3~4年的小尺度准周期变化。年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3.1349 mm/年,呈递减趋势。1954~2019年年降水量累计距平曲线总体呈双峰波动状态。年降水量存在14年的周期最显著,还存在6~7年和3年的小尺度准周期变化。2017~2019年的年降水量震荡周期等值线在6~7年和3年为负值,而且均未闭合,因此,可大概预测未来2年内昆明年降水量持续偏小。  相似文献   

18.
黄洪峰  杨勤 《地理研究》1989,8(4):37-44
本文采用流域内气象站资料,以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流域气候背景场的基本结构及共季节变化特征,并根据1985-1988年间在流域内若干河段的小气候考察资料,探讨河流对局地小气候要素的影响。本文给出的河陆风环流平衡气球探测结果,表明了河陆风环流结构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