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通过对大量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分析,认为南海万安盆地发育有潜山披覆,基底张性断块,挤压背斜和骨牌式构造等4类典型构造样式,并形成背斜型和断块型两类主要的构造圈闭,构成了盆腔内重要的油气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2.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剖面和地质、钻井资料分析,详细讨论了万安盆地的构造运动的性质及成因:包括晚白垩世内部的燕山末期运动(Tg)、中/晚始新世间的西卫运动(T5)、早/晚第三纪间的西南海盆运动(T4)、早/中中新世间的南沙运动(T3^1)、中/晚中新世间的万安运动(T3)及中新世/上新世间的广雅运动(T2)。并以T5、T3为界,划分出Ⅰ、Ⅱ、Ⅲ三大构造层,分别与自下而上的超层序Ⅲ、Ⅱ、Ⅰ相匹配,从而确定了三个构  相似文献   

3.
万安盆地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万安盆地各构造层内的构造样式,总结了圈闭发育特征,研究表明:盆内形成了基底构造层(T5以下)主体构造层(T3-T5)和表层以构造层(T3以上)第三层构造层,各构造层内均发育有不同的构造样式,其中主体构造层内圈闭构造最发育,构造样式最丰富,认为最终的主要构造运动-万安运动(T3)是导致圈闭发育的主要原因,造成地层强裂挤压、隆长剥蚀、产生构造反转 、断块及褶皱。构造多期活动,因此部分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量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分析,认为南海万安盆地发育有潜山披覆、基底张性断块、挤压背斜和骨牌式构造等4类典型构造样式,并形成背斜型和断块型两类主要的构造圈闭,构成了盆地内重要的油气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5.
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构造圈闭样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区域构造地质、沉积地质和盆地演化历史的基础上,把万安盆地形成的构造圈闭闭划分为压缩、菜和剪切等三种基本构造样式,并对各类型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南沙海区万安盆地构造演化与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地震、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运用回剥法和平衡剖面技术定量研究了万安盆地的构造沉降和伸展程度,重建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并探讨其成因机制。模拟结果表明,万安盆地构造沉降曲线为多段式,其南北部构造沉降差异明显,且沉降中心逐渐向南发展的趋势。晚始新世-渐新世(37.8~23.03 Ma BP)盆地中、北部快速沉降,存在两个沉降中心;早中新世(23.03~16.0 Ma BP)盆地南部也发生快速沉降,整个盆地存在3个沉降中心;中中新世(约16.0~11.63 Ma BP)沉降作用减弱,盆地进入裂后热沉降期。万安盆地的伸展和形成演化呈现北早南晚的特征,与南海海底扩张密切相关,同时受控于万安断裂带交替地右旋-左旋走滑作用,是伸展和走滑双重作用的结果。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可细分为4个阶段:初始裂谷期、主要裂谷期、走滑改造期和裂后加速沉降期。  相似文献   

7.
万安盆地位于我国南海西南端,印支半岛的东南海域,它是一个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沉积了逾万米厚的地层,根据地震,钻井资料分析,把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广雅组,昆仑组,李准组,万安组及西卫群和人骏群,探讨了各组,群的时代属性和特征,认为它们分别对应于第四纪,上新世,晚中新世,中中新世,早中新世渐新世-晚始新世和早,中始新世,缺失古新世地层,同时认为西卫群和万安组是万安盆地的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8.
邱燕 《海洋地质》1996,(3):1-13
反转进同一地质体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应力改变造成伸展或压缩构造的垂向叠加所形成。由于反转构造以及构造反转作用对油气聚集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石油地质界广泛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在综合介绍反转构造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万安盆地正反转构造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形成正反转构造的原因,旨在万安盆地寻找与反转构造有关的油气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盆地是发育在扬子板块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上的叠合盆地,烟台坳陷是其主要的陆相中新生界地层沉积区。烟台坳陷自中生代以来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应力场发生转变,导致盆地演化及其构造特征复杂,形成多种形态的构造样式。通过对全区地震资料解释,总结了研究区内构造样式类型,并分析了其成因。研究区经历了燕山期和喜山期拉张和挤压应力的不断转变,不同的构造运动体制形成了不同的构造样式。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包括伸展、反转及走滑等3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0.
南海中建南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我国传统疆界线附近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大部分区域位于我国传统疆界线内。在对盆地近万千米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对盆地的主要构造样式以及它们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油气前景良好。盆地是属于早期断陷、后期经走滑改造而成的复合型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发育不同的构造样式:早期为断陷阶段,伸展型构造样式发育;中期为断坳—压扭或走滑反转阶段,产生走滑或压扭性构造样式;晚期为区域沉降阶段,以垂向沉积为主,无明显的构造样式发育。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海北部油气资源调查的热点区域,开展南海北部双峰盆地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海北部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和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有的二维地震资料,在对双峰盆地地震层序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厘定了双峰盆地主要的构造样式;采用平衡剖面技术,重建了双峰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结合南海北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双峰盆地的性质和成因。研究认为,双峰盆地为与洋壳热沉降有关的坳陷沉积盆地。从神狐运动开始,双峰盆地经历了大陆破裂—大陆裂解—海底扩张完整的构造演化旋回,在持续伸展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双峰盆地,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转换-伸展构造样式、重力滑动构造样式和火成构造样式4类,其中伸展构造和火成构造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万安盆地的地震反射界面特征描述,厘定了不整合界面;分析主要构造不整合面的特征,进一步确认了构造运动,探讨其性质,影响范围和时限;科学地分析了盆地基底及成盆时代,进行了地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并对部分地震层序命名。  相似文献   

13.
南沙海域万安,曾母盆地的区域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新生代时,现在的印支地块和西婆罗洲地块,曾母块块属于印支陆地范畴,侏罗纪一早白垩世在纳土纳岛--西波罗洲博姜一带为一向西南的俯冲带,而在东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斯赫瓦内的一带为岩浆-火山弧,两者为同一构造体制产物,中生代末,印支愉和缅泰马陆块南部,包括西波罗洲在内与北部分离构成巽他地块,并在白垩纪-早第三纪时(东部),渐新一早中新世时(西部)反时针旋转。其东部惠第三纪时从印支陆块上分离南移的曾母地  相似文献   

14.
六盘山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秦、祁、贺三叉裂谷系交叉带发育起来的复合-叠加型盆地,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多幕构造运动、多期改造及后期调整的过程,尤其是中新生代以来的拉张走滑、逆冲推覆和反转作用,造成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层内构造样式多样化.通过对六盘山盆地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盆地的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厘定3种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   

15.
瓯江凹陷自晚白垩世形成以来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应力场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其盆地演化及构造特征复杂,形成多种形态的构造样式。通过对全区的新老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总结了研究区内构造样式类型及分布区域,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伸展、挤压及复合3种构造样式。其中伸展构造样式在凹陷西部和东部都有发育,可分为地垒式、地堑式、半地堑式、堑式铲式、多米诺式;挤压构造样式发育于凹陷西南部,主要为断鼻构造;复合型构造样式分为火山岩构造、花状构造、反转构造,主要发育于凹陷中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收集南沙西南海域近几十年来的油气田(井)勘探资料和多年来我局的工作成果,在研究区域地质、沉积特征、油气地质条件与烃源岩演化的基础上,来分析油气资源在整个盆地横向上和纵向上的分布特征,并总结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南海西沙周缘地震资料,进行了地震相研究,并结合邻区地质资料,进行了南海西沙周缘新生代沉积相分析,讨论了盆地的充填演化历史。研究认为,南海西沙周缘盆地充填断陷期以陆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坳陷期以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充填了一套冲积相-湖相(始新统)-海陆交替相(渐新统)-滨浅海台地相(中-下中新统)-浅海、半深海相(上新统-第四系)沉积序列,盆地的充填历史反映了南海西沙周缘沉积环境由陆相向海相逐渐过渡的过程。通过对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始新世-渐新世早期是重要的烃源岩发育期;渐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是储层发育期;中新世晚期后是区域该层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万安盆地内的地震反射剖面,识别出T0、T1、T2、T3、T3^1、T4、T4^1、T5、T6共9个地震反射界面,以T2、T3、T4为界划分了4个构造型。每个构造层规模大,形成时间长,各具不同的岩性、沉积组合特征,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构造体制。万安盆地内的新生代地层由8个沉积层序组成,由上而下依次为A、B、C、D、E、F、G、H层序。其中B、D、F、G、H为1型层序,A、C、E为Ⅱ型序。这些层序  相似文献   

19.
南海万安盆地构造沉降及其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万安盆地是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是较为典型的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根据对横穿盆地的多道地震反射剖面的平衡剖面模拟和断层活动速率计算,可知万安盆地经历了4个主要构造沉降过程,而断层大多为源自基底的生长断裂,在晚始新世—早中新世盆地发生走滑拉张断拗沉降阶段,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各构造沉降阶段分别控制了盆地中油气生成、运聚和保存等成藏条件与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南部地区发育了多种类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各种类型的盆地上有各自的结构特征和演化历史。在走滑-周缘前陆盆地--曾母盆地发育了渐新-中中新统层系、晚中新统层系和上新统一第四第层系第三套地层曾母盆地经历了三个发育阶段,拉张剪切盆地--万安盆地发育了下第三系一下渐新统层系、上渐新统一中新统层系和上中新统一第四系层系三套地怪。万安盆地经历了卤个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