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福建省地震局和福建省地震学会主持召开的福建省减轻地震灾害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地震、地质、气象、建筑等部门的70多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交流了70多篇学术论文。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王国治、福建省科委主任吴诚和福建省科协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国家地震局、美国科学基金会及日本文部省资助、具体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的中美日三方减轻多种自然灾害的工程科学讨论会于1985年1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中外代表共80余人,其中中国的正式与列席代表共45人;美方17人;日方15人。还有3位来自意大利和奥地利的特邀代表。会议的中方主席为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刘恢先教授;美方主席为美国伊利诺大学洪华生教授;日方主席为日本东京大学伊藤学教授。会上,代表们就四个专题,即地震、洪灾、风灾与滑坡,交流了40余篇学 相似文献
3.
4.
由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和中国地震局(CSB)联合举办的“I-UGG/CSB大陆地震与减轻地震灾害国际培训班”于1998年10月4~14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国际培训班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培训班得到了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地震预报、规划计划、宣传教育、决策、指挥协调、立法执法、对策、推进科技进步和推进国际间合作等方面论述了政府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0前言地震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国家已把地震安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惨烈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更把地震安全推到了众人关注的地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震模式识别交流讨论会”于1984年12月4日—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系统及其他有关方面共15个单位41人参加。其中13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有关模式识别、模糊数学等方面的论文共23篇,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颙到会并讲了话,还向会议赠送了礼品。宣读的模式识别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地震危险区划、地震活动性的异常标志、中强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的触发因子和地震前兆的综合判别等方面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模式识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科协支持下,天地生综合研究联络组发起的地球表层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4月16日至6月11日期间在北京分五次举行。从事天文、空间科学、气象、地理、地质、地球物理、古生物、生态、系统工程、水利、环境科学、自然科学史和经济学等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近百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宣读40余篇论文。 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作了《区分地球科学和地球表层学》的重要发言。他指出地球表层学是一门综合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问,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要加以研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消防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消防协会等18个全国性学会和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等共同参加的2005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于2005年3月1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与自然灾害相关学科的109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围绕我国2004年度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和2005年度的发生趋势展开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震动态》2004,(4):20-20
20 0 4年2月2 6—2 9日,2 0 0 4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协和中国地震学会等1 8个全国性学会的1 0 2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围绕气圈、水圈、地圈和火圈内的诸多灾种2 0 0 3年的发生情况和2 0 0 4年的发生趋势展开了学术交流。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张国民研究员和张晓东研究员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向会议提交了“2 0 0 4年度我国地震趋势及对策和建议”的报告。会议形成的文件《2 0 0 4年减轻自然灾害白皮书》,将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减轻自然灾害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减… 相似文献
14.
15.
在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的大力协助下,由中国地震学会和日本地震学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的中日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28—31日在北京香山召开。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共187人,其中日方代表67名,中方代表120名。为使更多年轻地震学者有机会参加交流,会议还吸收了近60名的旁听代表。这次讨论会共收到涉及地震学研究各个领域的学术论文171篇,其中日方64篇,中方107篇。这些论文反映出近年来两国地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教授和傅承义教授、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教授、中国科协国际部卢景霆部长等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或闭幕式。 相似文献
16.
一、联邦紧急管理局3.对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联邦紧急管理局除了协调联邦防灾和减灾工作,在紧急管理的所有方面(灾害知识普及、评定、防灾、减灾、响应及恢复)还向各州和地方团体为对付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灾害提供技术和财政援助。为了保证各级有效的紧急管理计划,联邦紧急管理局继续支持由其它联邦机构制订或主办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是关于物理现象、灾害区划、诸如建筑方法等的减灾措施,以及与防灾、响应和减灾工作有关的社会反应和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的研究。除了 相似文献
17.
引言美国国会于1977年制定了全国地震灾害减轻计划(NEHRP),旨在减轻美国由未来地震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危险性。1977年地震灾害减轻法(公共法95-124)指导总统“建立和执行一项有效的地震灾害减轻计划”。美国国会承认地震可能是国家面临的最大单个事件的自然灾害。一次地震可波及成千上万平方英里,会造成数百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会造成数万人的伤亡,同时可能破坏地震区,甚至全国 相似文献
18.
19.
新世纪中美地震工程研讨会于2000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会议目的是纪念中美地震工程及减灾科技合作二十周年,并面向新世纪商讨地震工程的发展方向及中美乃至世界范围内在地震工程领域的广泛合作。这是世纪之交地震工程界的一次盛会。 会议是由中国地震局、中国建设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地震局负责具体寿备工作。会议中方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胡聿贤教授担任,美方主席由B.F.Spencer教授担任。中国地震局陈章立局长、中国建设部叶如棠副部长、中国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20.
“中美地壳形变与地震学术讨论会”於十月廿九日至卅一日在武汉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从事地壳形变与地震研究的50多名中美地震学者(其中美方14人),还有30多名列席代表。 会议议题是:地壳形变研究进展;与强地震有关的地壳形变现象;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和仪器;与地震有关的地壳形变基础研究以及地壳形变资料分析处理等五方面内容。会上宣读论文共51篇,其中中方35篇,美方16篇。美方代表提交论文的共同思路着重于对地壳形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