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南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花岗岩的碱交代蚀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诸广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段某大型铀矿田中的部分花岗岩广泛发育碱交代蚀变作用。据对313个碱交代蚀变花岗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及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碱交代蚀变是以钠长石化为主的多阶段钾、钠叠加交代(即混合交代),蚀变强度大多较弱,局部可较强并生成二长石岩、钠长石岩等交代蚀变岩。测得该碱交代蚀变岩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2.1±5.8Ma,在时序上它与主体侵入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Rb-Sr等时线成岩年龄为215.2±6.3Ma)、补体侵入的细粒少斑黑云母花岗岩(测得Rb-Sr等时线成岩年龄为155.2±5.45Ma)构成一连续演化序列,推测碱质可能源自该产铀花岗岩岩浆演化钠转折分异阶段的产物;该蚀变岩属铀成矿前已遭剥蚀的钨、锡矿化矿根相,成为随后工业铀矿化(U-Pb法测得成矿年龄为103.2±0.6Ma)的有利围岩。  相似文献   

2.
李家岭铀矿床是最近几年在相山西部发现的一个铀矿床。矿床热液蚀变特别发育并存在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在对钻孔岩心样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相学观测基础上,将李家岭铀矿床铀矿化段分为矿化中心带、矿旁蚀变带、近矿蚀变带和远矿蚀变带,其热液蚀变强度依次减弱。运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表明,热液蚀变带中,CaO、FeO、Fe2O3、Na2O明显增加,这与发育赤铁矿化、钠长石化、碳酸盐化相一致;K2O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钠长石交代钾长石造成K的大量迁出;而MnO、MgO在各蚀变带中呈现“此消彼长”的特征,显示出热液蚀变交代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扩散渗滤交代,可能存在对流平衡的元素迁移方式。Th、Y、Zr、Hf等微量元素变化与铀含量一致,对铀矿化具有很好地指示作用。HREE与铀矿化关系密切,随着蚀变程度增强,HREE明显增加,显示成矿流体富含HREE,并具有深源性。  相似文献   

3.
诸广矿区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碱交代作用广泛发育,碱交代岩与围岩(正常花岗岩)对比,Na2O、K2O明显增高,Al2O3、Fe2O3也增高;SiO2明显降低,FeO、MgO、CaO也降低,表明K2O和Na2O被带入。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得出诸广碱交代岩的长石主要为钠长石与钾长石;绿泥石主要属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黄铁矿有的含铀量较高,据Fe/S值属硫亏损型,据S/Se值属岩浆热液矿床范畴;云母属白云母及少量铁白云母;铀矿物和含铀矿物的UO2含量以沥青铀矿较高,钍石较低,铀矿石的蚀变矿物和造岩矿物有的也含微量铀。碱交代作用既释放矿质又为矿质沉淀创造空间,碱交代岩既提供铀源又是一种有利的成矿围岩。  相似文献   

4.
绿泥石化是龙首山铀矿床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通过对龙首山碱交代型铀矿床的绿泥石等蚀变矿物进行的岩相学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确定了龙首山地区绿泥石的化学类型主要为铁镁绿泥石,少数为蠕绿泥石。依据绿泥石成因或与共生矿物的关系,绿泥石可被划分为黑云母蚀变型、长石蚀变型、沥青铀矿共生型和副矿物共生型等4种类型。泥质岩是本区绿泥石的主要原岩类型,是多期次地质作用形成的产物。研究认为,龙首山地区碱交代型铀矿床的成矿过程可表述为矿前期在相对较高温度的热液流体作用下,黑云母发生绿泥石化蚀变,随后热液继续交代长石,形成长石蚀变型绿泥石,进而在成矿期热液温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形成与沥青铀矿紧密共生的绿泥石。绿泥石在铀成矿过程中不但活化了花岗岩里的铀,而且还给铀矿化供应了相对良好的积淀环境。  相似文献   

5.
7801铀矿化点产于冕西岩体第四阶段早白垩世灰白色、浅紫色中细粒钾长花岗岩中。通过对该区铀矿化、构造、矿物及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铀矿化与碱交代作用密切相关,定位于次级断裂带上盘的更次级裂隙中。NE向节节马—小沟断裂为控矿构造,为含矿热液的上升提供了通道,从深部带来成矿热液,其上盘次级平行断裂及更次级断裂则是容矿构造,为铀矿化提供了容矿空间。铀矿体产于碱交代岩中,很少在其范围之外,矿体是碱交代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326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四大类型铀矿床之一花岗岩型铀矿床,位于南华活动带华夏褶皱带西侧。通过测定该矿床岩矿石矿物成分、研究围岩蚀变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确认碱交代、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和粘土化(高岭土化、伊利石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矿石中赋存的铀矿物主要有沥青铀矿、硅钙铀矿、硅铀矿、硅铅铀矿、铀黑、铜铀云母;伴生的金属矿物有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白云石、方解石、磷灰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矿床成因机制:矿源岩为富铀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浆、构造作用及围岩蚀变提供了热源并使铀活化、迁移、富集;由于成矿期围岩蚀变特别是碱交代和赤铁矿化,使储矿空间pH、Eh下降;同时,构造交汇开放空间发生减压降温作用,当富铀的氧化热液运移至该空间时使铀矿还原沉淀,从而形成铀矿床。  相似文献   

7.
应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通过比值法和最小噪声去除法(MNF)提取了甘肃岌岭701地区的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分布。选择最小噪声去除后的主成分MNF b8、b3和b4组合可以增强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信息,并填绘出该地区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芨岭铀矿床是解析龙首山成矿带铀成矿作用的关键所在.通过地质编录、镜下观察、电子探针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综合矿床与周边铀矿点的蚀变和地球化学特征,将热液作用分为成矿前、成矿早期、主成矿、后成矿和成矿后等5个阶段.自矿体中心向外(A→F)的6个蚀变带中Na2O、U含量递减,SiO2和Rb含量呈宽缓的"U"型,FeO和MgO在A和E带中形成双峰,而P2O5和HREE则在A和D带含量较高,TiO2、Fe2O3、CaO、MnO、CO2、Zr、V、Cs、REE等组分主要富集于B、C和D带.成矿流体是起源于岩浆演化晚期的再平衡岩浆水,富含Na+、U6+、CO32-.逆向沸腾是主要的成矿机制,pH和Eh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沥青铀矿的沉淀.以蚀变组合分带与铀矿化关系为指导,有望在龙首山成矿带中段落实一个大型铀矿基地.   相似文献   

9.
李坝浊积岩型金矿床赋存于西秦岭北带中泥盆统李坝群浊积岩建造中,赋矿围岩蚀变主要为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且蚀变分带明显。通过对该矿床各种蚀变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元素在碱交代-K交代及酸交代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iO2含量,Fe2O3含量,LREE/HREE,∑LREE,(La/Lu)cn,(La/Sm)cn,(Tb/Yb)cn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随着K交代作用强度的增强,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最后讨论了K交代作用及酸交代作用与金矿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秦岭丹凤地区产铀花岗岩的区域地层、赋矿围岩、蚀变岩和铀矿石进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样品具有大体类似的LREE富集及Eu负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表明它们之间稀土元素特征具有继承性;赋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区域地层(丹凤岩群变质基性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指示,二者均形成于岛弧环境;蚀变花岗岩和铀矿石主要继承了赋矿花岗岩的特征。各类样品Y/Ho值变化范围狭窄,为25.09~33.46,显示它们具有共同的源区。铀矿石具有最高的wB(∑HREE),且与铀矿石的品位存在正相关关系,暗示HREE与铀的迁移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南华砷铊矿床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  张兴茂  张宝贵 《矿物学报》1999,19(1):112-119
南华砷铊矿床位于云南省南华县不南,距县城55km。矿床主要产于上侏罗统江边组雄黄厂段,以砷和铊元素组合为特征,属于典型的低温热液改造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对矿床成矿作用进行讨论。和流体是具有δCe和δEu负异常的酸性溶液,基本保留了矿源层的稀土分布模式。在成矿过程中亲石元素的亲硫元素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在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山东金岭杂岩体内发现了一种由尖晶石刚玉碱性长石组成的富铝碱质交代岩。此类岩石以往国内未曾有过报导,实属罕见。根据该岩石产出的地质、岩石及岩石化学等特征,初步探讨了这类富铝碱质交代岩的形成机理。其成因独具特色,明显不同于由粘土矿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杂刚玉,可能是岩浆晚期富含碱质组分(Na2O+K2O)的伟晶岩流体与杂岩体内中石炭纪的粘土岩、粘土质页岩或粘土质角岩等捕虏体作用时形成的交代产物  相似文献   

13.
桐庐、黄山花岗岩类岩体中碱性长石的出溶和超微双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桐庐和黄山两地不同成因花岗岩类岩体中碱性长石的出溶和超微双晶。结果表明,碱性长石的出溶和超微双晶同岩体的成岩温度、冷却速率以及岩体成因类型和碱性长石的化学成份有关,成岩期后的热作用对碱性长石的出溶和超微双晶产生改造和破坏。  相似文献   

14.
川南德昌地区茨达碱性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清茶  夏斌  张玉泉 《地质通报》2006,25(3):398-401
对产于攀西古裂谷带内的德昌地区茨达碱性杂岩体中的碱长石英正长岩和钠铁闪石碱性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年龄结果分别为221Ma±6Ma和225Ma±2Ma,表明该碱性岩的结晶年龄或成岩年龄相当于晚三叠世,同时暗示攀西古裂谷的张裂时间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15.
超细钠基膨润土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丛兴顺  王力  吕宪俊 《矿物学报》2005,25(4):389-392
以莱西的钙基膨润土为原料,研究了分散方法、分散时间、分散剂种类及分散剂用量对膨润土钠化的影响,确定了最好的分散设备,提出了以3%的碳酸钠为钠化剂,0.4%的焦磷酸钠为分散剂,制备超细钠基膨润土的新工艺,并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0.496μm的超细钠基膨润土。  相似文献   

16.
铼—锇定年法中碱熔分解样品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为改进铼锇测年的准确度 ,试验了 4种熔样和稀释剂加入方式 ,最后选择了锆埚熔样和加入混合稀释剂溶液的方法。先用NaOH溶液中和混合稀释剂溶液 ,在碱性稀释剂溶液烤干后 ,再分层加入NaOH、样品、NaOH、Na2 O2 进行高温熔融。采用同位素稀释 -等离子体质谱 (ID-ICP -MS)对所研制的Re -Os年龄参考样辉钼矿JDC的年龄进行了 4次测定 ,测定值为1 39.1 0± 0 .2 6Ma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2 %。采用 φ =5 %的NH3·H2 O和浓H2 O2 交替清洗测量系统 ,可更有效地消除ICP -MS测量中Os的记忆效应。浓HNO3浸煮和加热烘烤可较有效地除去Teflon器皿中残留的Os。  相似文献   

17.
钛金云母巨晶产于安徽当涂釜山的碱性玄武岩中,在该岩石中还含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和辉石、石榴石和歪长石巨晶。 本文提供了钛金云母的光性特征、矿物化学和波谱学等方面的资料。其化学特征是富钛和铁。其折光率显著高于各种产状的金云母。X射线衍射谱的特征是基底奇数层反射强,而偶数层反射不明显。多型为3T型。这些反映了钛金云母在高压条件形成。  相似文献   

18.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郭晓东  王治华  陈祥  王欣  王淑贤 《地质学报》2009,83(12):1901-1914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内生金属矿床.铜钼金成矿与马厂箐岩体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相近或稍晚.蚀变矿化和元素组合具有明显地分带性: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铜钼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蚀变带中.这些不同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紧密共生,在矿化类型、蚀变类型和元素组合分布上连续递变,清晰地展现出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分凝出来并在向外运移的路径上淀积金属的图像.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受富碱侵入伴驱动,成矿作用由斑岩体内部向接触带和围岩地层推进,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元素组合反映出成矿流体系统由高温向低温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酸碱中和标定中采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用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代替甲基橙指示剂,测定终点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酒红色,颜色反差强烈,肉眼识别敏锐,实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小于3%,滴定误差小,结果满意。选择不同指示剂及其不同用量指示剂在酸碱反应中对滴定误差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H -酸席夫碱类试剂四羟基蒽醌 -H与钍的显色反应。在 pH为 6 .4的磷酸二氢钾 -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介质中 ,用酒石酸进行掩蔽 ,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情况下 ,显色剂与钍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络合物组成比为 1∶1,在 5 6 0nm处有最大吸光度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9.2 8× 10 4L·mol·cm- 1 。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